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极品账房 >

第502章

极品账房-第502章

小说: 极品账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德辉出言说出后,立即得到了其他人的附和。

姑且不论帝师非凡的地位,仅从文章上,帝师的名气在大周,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吕大人写下的多首诗词,在大周各地传唱不衰。直到如今,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甚至在士子圈中,很多人都称呼当朝帝师为词圣,以此来形容吕大人在诗词方面的非凡的才华和高深造诣。

如果,今天吕大人真的能为黄鹤楼作诗的话,黄鹤楼的名字,一定会如巡抚大人所言,名扬四海的。而帝师光临武昌,亲自教导当地学子的事情,也会随之传遍大周。

到时候,被人遗忘了多年的武昌学子的名气,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想到这里,众多学子的目光,变得更加炽热了。

“你故意的吧!”吕恒伸出手,一把将李德辉拉到身前,咬牙切齿的问道。

“臣,哦不,下官惶恐!”李德辉战战兢兢的低着头,低声回答道。

妈的,装的还挺像。吕恒心中暗骂这家伙赶鸭子上架。

看到很多人都愕然的盯着自己,似乎为自己这般粗鲁的动作,感到不解。吕恒哈哈大笑一声,若无其事的松开了李德辉的领口,末了,还细心的为李德辉抚平了官袍上的褶皱。

“吕郎,要不,你也写一首?”这时,柳青青缓缓走了过来,轻咬着嘴唇,犹豫了一下后,抬起头,美眸中流转着期待的神色,柔声说道。

身为女子,柳青青心中也有那么点小小的虚荣。她喜欢吕恒的平静和柔情,也希望看到吕恒意气风发,傲视群雄的一面。圣堂最新章节。。

刚刚看着那些学子们,洋洋洒洒泼墨作文。柳青青虽然不说,但心里还是很期待吕恒能够一鸣惊人的。

一旁,李德辉看到吕夫人开口后,见有机可乘,连忙点头道:“夫人此言在理啊!”

“吕大人,您就作一首诗,就当是给我们武昌的学子,立下的一块丰碑。也让这些家伙好好看看,什么叫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免得这些犊子,读了两本破书就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李德辉苦口婆心的说着,嘴巴都干裂了。

吕恒看看嘴干舌燥的李德辉,再看看四周那些目光炽热,正在寒窗苦读的学子,犹豫了一下,笑着点头道:“好吧!”

李德辉闻言,眼睛一亮,惊喜道:“您答应了?”

“你们都这样了,我不答应岂不是太不识抬举了?”吕恒瞪了他一眼,笑骂道。

李德辉挠挠头,干脆装傻充愣,嘿嘿傻笑。

随后,不用吕恒交代,那些学生们就将笔墨纸砚准备好。

吕恒拿起笔,却并未落下笔端,笑着道:“还是写在李大小姐的那小本子上吧。既然今天乃是李大小姐的生辰,就当是生辰礼物了!”

李德辉闻言,吓了一大跳,连忙摆手道:“小人岂敢!”

“又不是给你,你岂敢什么呀!”吕恒白了他一眼,转过头,目光含笑,看着李大小姐道:“如何?”

李大小姐看到父亲那不断对自己使眼色的样子,犹豫了一下后,轻咬着嘴唇,仰起头,嫣然一笑,爽快答应道:“好呀,那小女子谢过大人恩赏了!”

李德辉见女儿答应下来,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失望之色。

“老爷,你这什么表情啊。帝师能给双儿留下这首诗,其实也就是说,吕大人记得当初的人情啊?”身旁,美妇摇着李德辉的胳膊,轻声说道:“再说了,有了帝师的这首诗,以后朝廷里,有谁还敢说你斗大的字不是半框?”

李德辉摇头叹气,他也知道这其中的意思。偷偷的看了一眼一旁的帝师,低声说道:“话是如此。不过,老爷我更希望,吕大人不要还这个人情啊!”

美妇愣了一下,随后偷笑着抓了一下李德辉的胳膊,嗔怪道:“你这叫人心不足蛇吞象!”

白了自家老爷一眼后,美妇偷偷的看了一眼吕恒,低声说道:“以臣妾来看,吕大人绝对不是那种忘恩负义之人,即便是今天还了你的人情,以后如果你有事儿的话,她肯定会出手相助的!”

李德辉叹气,摇头道:“老爷我岂是那种厚颜无耻之人?”

美妇撇撇嘴,白了他一眼,不再说话。只是,抓着李德辉胳膊的手,稍稍用了些力气。

在李德辉和他老婆躲在一旁窃窃私语的时候,吕恒已经从柳青青的手里,接过了毛笔。

而这时,那些学子们也纷纷聚集了过来,期待的看着帝师的表演。之前那坐在一旁,自命清高的松竹居士,此时心里是又尴尬又羞。犹豫了一下后,终是一咬牙,迈步跟了过去。

吕恒微微沉吟片刻,脸上挂着平静的笑容,深吸了一口气,在那雪白的纸张上,落下了笔端。

站在一旁的李梦,秉着呼吸,小声的念出了这诗词的题目:“黄鹤楼”

吕恒写下的这首诗,正是当年大唐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名扬千古,被人视作黄鹤楼诸多诗词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佳作。传闻,就连唐诗中的牛人李白,在到了黄鹤楼,看到这首诗后,都心生敬畏,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诗句,足见这首诗在文人墨客心中,高不可攀的地位。

李梦心中略有不解。抬起头,偷偷的看了吕恒一眼。心中依然激动。随后,将目光投在了纸上。见吕恒另起一行后,这才知道,自己刚刚因为太过紧张,而把诗的题目,当成了开头。

心中好笑自己的心性不静的时候,吕恒笔锋游走间,诗词的第一句,已经跃然于纸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开篇,以神话传说大气开笔,足见诗词大气磅礴,一泻千里之意。李梦在看到此句后,心中激荡,身体激动之下,竟然微微颤抖了起来。

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荡后,李梦眼里满是兴奋之色,继续看着帝师那游走的笔端。

吕恒目光平静,神色自然,心随意动,手中毛笔如若有神,轻巧灵敏的在纸上游走。一个个精巧有力的小楷,带着墨香的清香,扑面而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李梦紧张的握着拳头,一字一句的念着。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念错了一个字。亵渎了这首诗的完美意境。

黄鹤的离去,历史的沉淀,唯有天空的云彩依旧,江水依旧。真是好大的气魄,绝佳的意境啊!

李梦感怀历史之下,心中微微有些怅然。转过头,看着身旁,执笔书写的帝师,李梦心悦臣服的赞了一声后,继续看着吕恒手里游走的笔端。

吕恒脸上神色平静,嘴里轻声念着:“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身旁的李梦没有听清楚,正准备开口询问。却被不知何时走到了身旁的李双双轻轻碰了一下。转过头,看了一眼。见李双双浅浅一笑,伸手指着纸张。

哦!李梦这才如梦初醒。原来,双儿是怕自己打扰了帝师的思绪呢。

李梦点点头,将视线重新投在了纸上上。

看到这句刚写出来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后,李梦抚掌赞叹:“好一个反衬手法,端的是荡气回肠!”

身旁,那些学子,听到这声杂音后,无不怒目相视。

李梦脸红了一下,也知道自己失态,拱手歉意一笑,然后指了指弯腰在桌子上奋笔疾书的帝师。

学子们瞪了他一眼,然后再次围拢上去,看帝师的表演。

当最后一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停下笔端后,吕恒直起腰,看了一眼写下的这首诗后,神色略显古怪的笑了下,将笔端交给了身旁的柳青青。

身后,松竹先生拿起了这本子,看了一眼上面的这首诗后,摸着胡子,心悦臣服的赞道:“此诗一处,恐怕黄鹤楼再无诗了!”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二卷风起花飞第五百九十三章换天(求订阅)

更新时间:2012…9…160:32:56本章字数:6051

第五百九十三章换天(求订阅)

一曲《黄鹤楼》再次引爆了大周诗坛,诗中大气磅礴的意境和对苍茫历史,一泻千里的追忆,无不让人膜拜诗人那开阔的胸襟和一往无前的视野。《》。。还有最后,诗人借景反衬自己那寥寥的思乡之情,更是让无数游离在外的学子们,心中戚戚,深切感怀。

当那些学子听到这首《黄鹤楼》竟然是吕大人巧逢湖北巡抚的女儿生辰之日,而献给李大小姐的生辰礼物时候。学子们更是惊叹此时,真乃是传奇之作。

在说起此事的时候,学子们在感怀诗圣那浓浓的人情味的时候,也颇多羡慕李大小姐的运气。

帝师从崭露头角,到名扬天下。所作的诗词,并不多,但每首都是精品。而且,帝师亲手所书的,大多被热衷于诗词的皇帝收藏,视为珍藏。流传于民间的,基本上没有。偶尔也有传闻说,某某字画铺里流传出帝师的作品,但经人鉴定后,无一不是赝品。

尤其是在去年春节前夕,帝师突然辞官离京的那件事发生后,吕恒的作品名气,更是随之水涨船高,一时间洛阳纸贵。京中大户,名臣高官,无不以拥有吕恒的真迹,而感到自豪。

皇宫大内。

已是夜幕时分,青色暮气笼罩在这威严庄重的皇城之中,肃穆安静。

皇城中,灯笼已经挂了起来。星星点点,一闪一闪。朦胧的光芒,与天上的星辰相接。宛若天上皇城,人间仙境。

秋风吹过,一片落叶在光洁的石板地面上划过,发出轻柔的响声,飘向远方。

萧瑟的秋风中,一队队千牛卫,静默走过,在皇城内巡逻。换班的太监侍卫们,静静的站在御书房外,目不斜视。

御书房中,灯火明亮。

头发全白的皇帝,显得有些老态龙钟。此时的他,静静坐在龙椅上。眼中含着赞赏的微笑,看着夜莺从湖北传来的一封密奏。

身旁,太子小武显得有些紧张。坐立不安的样子。

坐下,以张文山为首的几大朝官,静静而立。时不时的抬起头,看看龙椅上的老大,心中颇多疑惑不解。圣堂最新章节。。

从退朝后,他们这几个重臣便被皇帝留在了宫中,一直到现在。期间,皇帝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静静的站在御书房中,驼着背,拄着拐杖,看着墙上的大周版图发呆。

直到有夜莺进来奏报,说有湖北密报前来。皇帝这才醒过身来,转过身,让夜莺进来。

夜莺递上来一张密报,是从湖北加急送来的。

湖北?

张文山听到了那夜莺嘴里的只言片语后,心里不由的咯噔一下。

从他密布天下的眼线得知,吕恒此时正带着家人,前往四川。估计此时,刚到湖北。

这封密报是从湖北而来的,难道是跟吕恒有关系?

想起,去年春节前夕,君臣的反目。张文山心中忧虑,担心陛下会对吕恒做什么什么事请。

抬起头来,偷偷的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帝。却见皇帝只是微笑着,看着手里的密报。

眼中并无杀气,反而是一种温暖的笑容,和静静的回忆。

“九月初五,前往四川的吕大人,到达湖北黄鹤楼,正逢湖北巡抚李德辉为爱女庆生。当日,嘉宾无数,名士聚集。苍山先生和松竹居士为首。期间,学子们为李双双庆生,当场题诗。后,吕大人受邀,当场题诗,做《黄鹤楼》一首”

密报的下面,是吕恒的诗作。

皇帝低声念了一遍,仰起头,叹了一口气,轻声赞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好诗啊!”

好诗倒是好诗,不过,这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