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367章

长安风流-第367章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这些,朕都有曾想到。这些,只是一些个大道理。朝中但凡有一点见识的人,兴许都能明白。”
    “的确如此。”秦慕白走过来,说道,“微臣自认,并无特别高明之处。所为不同的是,微臣除了为陛下分忧、为大唐解难,更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过得再好一点。”
    李世民的表情略微一滞,扭头过来看着秦慕白,说道:“这句话,说到朕的心坎里去了——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过得再好一点。朕不是神,无法预知几十年一百年以后的事情。朕自从登基以来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朕的子孙后代与大唐的所有子民们,都能过得更好一点。正因为这个想法与念头,朕才力排众议,支持你在兰州推行的一切新政。从近处来讲,你那些措施绝对的劳民伤财,但从历史的高度与百年长远的利益考虑,这是上上之善举。朝中有许多大臣,他们更在乎的是献出了何等良策与劝谏,如何能在朕这里赢得清善之名或是留名于史,若有一时之功,便得知心欢。他们能想到此等百年大计的妙处,却因它与他们眼下的目标与利益违备,因而毫不犹豫的反对。说实话,朕有时候对某些人,的确有些失望。但是从他们的本份上讲,他们又没有错,都是在覆行他们的职责。唯一的解释,那就是……他们没有你这样的历史责任感,慕白。”
    “能得陛下这样的夸奖,微臣心中当真快慰!”秦慕白由衷的一笑,说道,“其实说起来,微臣虽然年不过三年,但也能满足了。位极人臣名扬天下,娶了陛下最喜爱的公主,风光耀眼。但是微臣一点也不满足。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还可以更好,还可以站到更高的历史高度,可以为子孙后代干更多的事情!陛下更当壮年,微臣也很年轻。一想到未来,微臣还能陪伴陛下干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微臣就兴奋,十分兴奋!!”
    李世民今天头一次展颜一笑,虽然笑容之中带有几分疲惫,却是十足的欣慰。他双手拍住秦慕白左右肩膀,说道:“慕白,抛开你我君臣与岳婿的身份不说,你我可算是忘年知已。雄图,大志,这四个字,古往今年也不知被人说了几千几万遍。但历来真正能够理解并去落实履行的,在朕眼中,只有秦始皇一人。汉武本也不错,可是大汉武功有余文治不足,所以有了三国乱世。朕希望,朕与先祖及你们这些名臣勋将一起缔造的大唐,能够成就一段暂新的辉煌。”
    秦慕白轻轻点头,说道:
    “微臣相信,大唐……不说后无来者,至少,会前无古人!”
第340章 阴差阳错
    君臣二人喝尽了一壶茶又重新煮来,夜已渐深,还吃了一些消夜,话题也越聊越开。。但核心,仍是围绕兰州与吐蕃。
    “吐蕃使者的无礼与异样之举,让朕和诸臣们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于是才有了近日的御前会议。”李世民说道,“战争,对我中原农林帝国来说,是灾难与损耗,可是对游牧人来说却是增盈与谋利的重要途径。他们技术落后物产贫乏,许多的东西都需要从我们中原取得。吐蕃使者不辞而别后,朕马上做出反应,首先关闭和禁止了边境的茶马交易,发出了备战通谍。”
    秦慕白沉吟了片刻,说道:“陛下关闭茶马互市,这极有可能导致战争。吐蕃人以肉食为主,一顿不能少了茶。否则,油腻腥臊足以让他们顿生百病。吐蕃的马匹一向卖得比较便宜虽然对我们有用有利,但是大唐在河陇的马场一直都经营得不错,当真算起来,那也是有它不多没它不少。因此,关闭互贸对吐蕃的伤害更大。只是可能会苦了那些以行走在茶马道上的商旅与百姓,得过上一段苦日子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李世民说道,“朕提前发出通谍,一切从大局出发,苦了那些茶马商人朕自然心里知道,若真有难处朝廷也不会置之不理,不会坐视他们家破人亡。但是,若有人胆敢铤而走险的私贩茶马,那也便是通敌卖国,定当严惩。”
    秦慕白点了点头。心想,关闭茶马互市,对兰州的经济也会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制约。年前迁民入兰后,座落在丝缠之路咽喉要冲的兰州,商业发展相当迅速,很大一部份利润的来源就是内地的茶绢与吐蕃、西域之间的牺畜交易。有许多移民的百姓与军属,都籍此为生计。如今朝廷突然颁发了这样一条禁令,也不知兰州的百姓一时之间是否能适应,若是闹出一些民怨,可就当真不妥了。届时,性如烈火的秦叔宝与薛万彻等人,也不知能不能妥善处理……
    李世民饮着茶看着秦慕白一眼,仿佛将他心思洞穿,笑了一笑道:“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上马驰骋疆场,下马管善黎民,此刻心里想的是兰州百姓军民的生计吧?不必担心。朕在下发茶马禁令的同时,也已经颁布了对兰州军民的减税抚恤令。去年兰州上缴的税赋不少啊,今年,朕不要兰州上税了。相信,就算短时间内完全断绝了商旅,兰州凭借此前的积累与家底,也能挺过这个难关。重点是,都督府要做好军民百姓的抚慰工作,不可由内生变。”
    秦慕白点点头,说道:“经济制裁,其实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不过我大唐家底雄厚,兰州的状况也还可以。我们咬咬牙能挺过去,可是吐蕃人不行。他们一天也少不了对大唐的贸易,否则,极有可能一半人饿死病死在雪域高原。”
    李世民的轻轻的挑了挑嘴角,笑得有几分诡谲,说道:“慕白,你一定能想透,朕为何采取这样的措施?”
    秦慕白想了一想,说道:“满朝上下,估计支持现在与吐蕃开战的人不多,陛下虽有心制之,也是众意难违。采取这样的措施,不难逼迫吐蕃人先行出手。到时我大唐以守代攻,师出有名。朝上之人也就不便多说,天下风评也尽向着陛下了。”
    “哈哈!不错!”李世民大笑,说道,“虽说松赞干布也是一时英杰,但他这回只能乖乖的被朕牵着鼻子走。他既然要娶我李家的女儿,就得老老实实拿出一点求婚的女婿诚意来。这又不是山大王下山抢亲,轮得他对朕吹胡子瞪眼挑三捡四,轮得到他对我大唐娘舅撒野么?他若要开战,朕奉陪;他若不敢开战,则最好。朕不费不一兵一卒,也要整得他吐蕃原气尽失邦国大乱,直到他乖乖的主动跪下求饶。”
    秦慕白欣慰的点头微笑,说道:“大唐有这样的实力与底气,陛下有这样的勇谋与气魄,为臣为民者,扬眉吐气!不过,微臣现在就在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非等闲之辈,吐蕃国中也不乏能人智士,说不定也能识穿我大唐的计谋。到时,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应对。”
    “说到点子上了。”李世民点头称赞,说道,“可以豪勇百倍,但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敌人,这无论是治国还是治军,都是一样的道理。最近朕经常就在想,换作朕是松赞干布,朕会如何应对?如今,朕把这个问题交给你,慕白。你可以设想一下,换作你是松赞干布,当你完全洞悉了朕的意图之后,你会如何应对?”
    “这……”秦慕白没想到李世民会问出这样的问题,这当真是个考验了。
    知己知彼料敌先机,方能百战不殆。邦国之间的政治角逐,虽然还没有看到狼烟,但却不比战场之上的针锋相对差去半筹。实际上,军事也不过是政治的延伸,且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较量与博弈之时也更容易产生有意图有目的的战争。
    思索了一阵,秦慕白说道:“相信吐蕃人也不是真傻,他们知道,如果大规模的对大唐开战,他们基本没有胜算。就算能凭借灵活多变的作战方式偷袭得手两次,但在整体战役上占不到多大的便宜。因此,我若是吐蕃赞普,断然不会在这时候发动全面战争。”
    “说下去。”李世民浅酌了一口茶,微眯眼睛,既不赞许也不反驳。
    秦慕白说道:“此时较量之初,我不会第一时间自己亲自上阵,我会派个小弟先打头阵,试试反应。”
    “小弟?这个比方有点意思。”李世民笑道,“那你说,你会派谁打头阵?”
    “西域小国多达数十个,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秦慕白说道,“但从地理、国力与外交关系上考虑,微臣以为高昌国会是首当其冲。”
    李世民拿着茶杯的手略微顿了一顿,微笑道:“也就是说,你若是松赞干布,会逼迫高昌国首先背反大唐?”
    “是的。”
    李世民笑而不语,起身走到御桌边,拿来一份刚刚起草还未盖上玺印的圣旨递给秦慕白。秦慕白异讶的展开来看,顿时惊道:“原来陛下早有预料!这是一份抚慰高昌国王麴文泰的圣旨呀!”
    “呵呵!”李世民抚髯笑道,“所以朕说,你是个人才,也是朕的知己。高昌国坐落在丝稠之路的要冲之上,掐守大唐对西域数十国边贸的咽喉。虽然西域有二十多国家都曾上表归附我大唐并尊朕为天可汗,但是历年来,大唐对西域的控制力并不强,远不如突厥(是指西突厥,并非已被李靖灭了的*厥),更比不上吐蕃。有句俗语叫山高皇帝远,就算高昌王麴文泰无心背反大唐,也抵不过吐蕃的压力。近年来大唐蒸蒸日上,吐蕃与突厥等部心生惶惑暗底结盟,合力对抗。突厥因离我大唐疆域较远一直鲜有作乱,但是他们在西域的实力相当强大,强龙难压地头蛇,就是吐蕃人在西域也未敢轻易与之交锋。因此,如果高昌背反,那一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就会形成三家争鸣之态势。大唐,吐蕃,突厥。此外,西域多达数十个的小国彼此之间往来甚密千丝万缕,好虎不敌群狼,因此,西域的局势相当之复杂。一但高昌国当真背反,将会是一场旷世之战。因此,朕没敢半分掉以轻心,连日召开御前会议,以商讨良策。”
    秦慕白听完这一席话,心中豁然开朗,同时也禁不住有些兴奋,说道:“陛下,这不就是说,您经心策划良久的西域大计,就要拉开序幕了么?”
    “不错。”李世民眉梢一扬,英气勃发有如少年,说道,“之前你有句话说得好,我们现今多打一仗,就能让子孙后代少打十仗百仗,这是很划算的。用兵西域,那是迟早的事情。朕不办,朕的儿子孙子也必须要办。与其这样,朕何不趁年华未老先替他们给办了?当然,话说回来,若非是你在西域经营有方打下了扎实的根基,还有‘铁谷’与‘红衣大炮’这样的天神之器,朕短时间内断断不会有此念想。所以,表面上看,策成这一重大国策的是朕,但实际上,却是你在一直积极努力的推动。他日,若当真能成此大功,朕顶多只能吃得一分功劳。余下九分,得分与你秦慕白与其他浴血奋战、积极开拓的军民百姓。”
    “陛下过谦了。”秦慕白拱手抱了一拳,说道,“若非是遇到陛下您这样的圣明之君,微臣纵然有心有力,恐怖也是无处施展。良禽择木忠臣择主,微臣等一干臣民遇到陛下,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哈哈!”李世民笑得分外爽朗,说道,“慕白,知道朕在想什么吗?”
    “请陛下明示。”
    “朕在想,如果有秦慕白一直在兰州,会不会能够达成这样的局面?”李世民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道,“以大唐一隅之力,对抗吐蕃、突厥与西域诸十大小国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