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长安风流 >

第304章

长安风流-第304章

小说: 长安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陛下。”三人一起应诺。
    稍后李世民便走了。走的时候,脚步轻盈面带红光,显然心情开朗了不少。
    秦慕白今天在李靖与李世民身边听了半天“说书”,感觉这一个军神一个帝王,还真是高明又默契。
    李世民早有用心将我调往兰州,李靖自然心知明肚。就如同这下棋一样,李世民是来求败的,李靖就绝不会放水输给他,当力战得胜。
    当官的都拍马屁,李靖当然也拍。但他拍得不露痕迹,俨然已是出神入化了。
    “跟他学!这老狐狸身上的东西,我一辈子也学不完!”秦慕白如此对自己说道。
    李世民走了不久,秦慕白便来请教李靖的兵法。李靖也没叫苏定方回避,三人坐在一起参详讨论,共襄交流。
    若说理论知识,秦慕白这个国防科大的高材生可不输给他们多少;可是这冷兵器战场上的作战经验,则是差得远了去。三人讨教了一阵,多半的时候是秦慕白在与苏定方切磋交流,李靖时不时点拨一两句。就这样,不知不觉过了一两个时辰,夜都深了。
    秦慕白告辞要走,李靖将他单独唤至书房,给他一本书——《玉帐经》下部!
    “终于完成了,拿去吧!”李靖笑容可掬的道,“老夫见你,将那上部也参详得差不多了。兴许过不了多久,你就要去兰州。希望这兵书对你有帮助。”
    “谢卫公!”秦慕白接过兵书,毫不含糊的磕了头,行师徒之礼。
    这一次,李靖倒是没有拒绝,而是笑眯眯的接受了。他说道:“论天资,你比苏定方、侯君集都要好。但是,你将来的成就却就未必就一定会比他们大。知道为何吗?”
    秦慕白略感异讶的拱手问道:“还请卫公点拨。”
    “呵呵!”李靖抚髯而笑,说道,“定方沉稳干练,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君集痴心迷醉以兵家为本业。明白了?”
    “是,我明白了!”
    秦慕白恍然大悟:李靖这是在教导我,要用心专一持之以恒哪!
第285章 秘密武器
    没费多大周折,要去兰州的事情就这么落实了。!秦慕白寻思了一阵,马上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
    上阵不离父子兵,去兰州辅佐老爹镇戍边疆,这应该比呆在襄州更有意义。而且眼下这局势,皇帝要对诸皇子加大管束力度了,和李恪往来过密毕竟不是好事。说不定,废立储君的大事用不了多久也会正式提上日程。这时候留在帝都朝堂,也是多事。
    离开长安前往兰州,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秦慕白心里多少有点感激李世民了。他在这种多事之秋将秦慕白择出来派往边关深造镀金,一来是有意栽培,二来也是出于保护。
    “多好的一个未来岳父老丈人呀!等去了边关,咱也得干出点成绩来。吐蕃蛮子居然敢打我高阳宝贝儿的主意,看我到时候怎么收拾他们!”秦慕白心里,可就这么寻思了。
    近两日,秦慕白也就在皇宫太庙与家中两点一线的穿梭。看似忙碌,其实很闲。刚回帝都,襄州那边的官职还挂着,新的委任状还没下来,眼下他近似于一个散官了。
    有了这大把的空闲时间,他便可以舒坦的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回京的时候,他把秦拾这个摆弄火药的书僮交给了左校署的涂有海。二人回了将作监,依照秦慕白的指令日夜赶工的制作五子神雷与红衣大炮。
    将作监的工匠与器材可比襄州那个临时小作坊专业与齐全多了。不出几日,几管五子神雷顺利完工,一尊小型的红衣大炮也制作完成了。
    涂有海与秦拾便一起来找秦慕白,汇报此事。秦慕白心中欢喜,立刻进宫求见皇帝。
    有了这项秘密武器,想在兰州建功立业,岂是难事?但此类大事,还是知会皇帝知道为妙。李世民的个性即是如此,大小的事情都很好商量,但他就是不喜欢臣子瞒着他瞎鼓捣。
    李世民自然只是看到了五指神雷与红衣大炮的图纸图样,纳闷不解的看了半晌,迷惑的问:“慕白,此乃何物?”
    秦慕白便简略的介绍了一下这两样东西的用处与来历,并说:“陛下,放眼天下,此物绝无仅有,乃我大唐独专。吐蕃之所以骄横无礼,多半仰仗他们的骑兵。我大唐的步骑与战虽说不惧,但难免损失惨重。若有些物协助守城,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先立于不败。如此,当节省多少人力物力啊!而且,若说摧城拔寨,又远胜云梯;设伏掩杀,胜却火矢骑射多矣。”
    李世民听后既是惊讶又是震惊:“如此说来,此乃大凶之物!”
    “的确如此。”秦慕白点头,“剑者双刃,兵者凶器,历来如此。”
    “言之有理。”李世民可是个马上皇帝,亲历战阵勤于用兵,且为人大气。换作是个胆小如鼠疑心病重的皇帝,首先就会想到‘会不会有拿这玩艺轰炸皇城啊’?
    好在李世民不会。秦慕白也才敢将此物献上。
    “如此,朕还真想见识一下!”李世民说道,“可有现成之物?”
    “有!”秦慕白心中一喜,“陛下若要观瞻,当选一处荒僻清静人烟稀少的地方,以免误伤人畜。”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点头:“明日,大明宫玄武门以北三十里的小安林中,那里曾是终南山脚下的皇家畋园,现已荒废,人烟稀少可以一试。”
    “是,微臣遵旨!”
    第二天,李世民带一队卫士来到了小安林。秦慕白与涂有海、秦拾等人早已准备妥当,在此候驾。
    李世民先看了一眼红衣大炮,入眼即叹为观止。听秦慕白讲解了这炮的来历制作与威力等等,他这个用兵半辈子的军事统帅都免不得颇为吃惊。他说道:“如果此物真如你所说的那般威力强横,从今日起,大唐的军力当斗然拔高数层不止。由此,刀枪剑戟的战争,也会变了模样。”
    “陛下圣明。”秦慕白抱手道,“但此物也有不小的弊端。他制作相当繁琐而且成本昂贵,虽然可以驾上车马进行拖动,但遇上雨雪天气或是路面泥泞难行,便难以搬运。因此,暂时它只能局限于守城、设伏或是攻城。而且,一时无法大批量的制造,要训练出熟练操控它进行施射的将士,也不容易。”
    李世民微然一笑:“那都是后话了——先试给朕看!”
    “是!请陛下远退!”
    准备妥当后,涂有海与秦拾便负责点炮施射,目标是二百步前的一堆乱石。之所以选取这个距离,是因为大唐劲弩的最大射程便是一百五十步。
    “轰——”的一声巨响,把李世民这个临泰山之崩而不变化的皇帝,都惊得抬手掩面。
    “如此劲爆!”他吸了一口凉气,失声惊道。
    前方,那一片乱石堆被轰出了一个大洞,漫天石屑飞扬,四周已是一片焦土。
    李世民亲自上前查看,又回头看了一眼黑黝黝的炮管,心里都有些不寒而栗。
    “这要是人马受此一击,顿时齑粉!”他说道,“慕白,用它来对付吐蕃的骑兵,的确合适。但若让外邦之人获取了此物,对我大唐,未尝不是一个重大威胁。”
    “陛下明鉴。”秦慕白抱拳道,“微臣愚见,若是担心别人学去了这东西而对我大唐构成威胁,与因噎废食无异。不过,我大唐以开怀包容以待天下,何时敝帚自珍过?我们的兵甲、造纸、历法、医药这些优秀技术,还不都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了异邦诸胡?火药与大炮,源起我大唐。可以让他们模仿,但绝不允许被它们超越。如何做到,也就看我们自己的了。”
    “言之有理!”李世民哈哈的大笑,“此论,与朕心中所想不谋而合!说得好啊!可以被模仿,不许被超越。要做到这一点的方法,不是敝帚自珍与坐井观天,而是不断的提高与壮大我们自己,从而保持领先与出众!这,也正是我大唐威服四海领袖万邦的精要所在。慕白,你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朕心甚慰!”
    秦慕白微然一笑,拱手道:“陛下,微臣为身为一名唐人而自豪!”
    “哦,怎么说?”李世民笑问道。
    “因为我们开放,包容,自信,强盛!”秦慕白一字一顿道,“以后,还会更加强盛!”
    “哈哈!”李世民放声大笑,“要是天下臣民都如你秦慕白这般,何愁大唐不蒸蒸日上?——五指神雷与红衣大炮,朕准你营造了,也会密令户部财政与将作监左校兵器署协助于你!不过,此物大凶,你须谨慎。先于兰州试用,观尔后效。”
    “是!谢陛下信任!”秦慕白感激的抱拳而拜。
    此刻,秦慕白真的很庆幸。幸好是穿越到了开放又包容的贞观大唐,遇到了一位开明、自信又有远见卓识的君王。换作是在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满清时代,他自己和这些所谓的发明,可能就是一个悲剧的缩影。
    “若说信任……”李世民微然一笑,拍了拍秦慕白的肩膀,“朕一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且不说你是叔宝的儿子,是朕的女婿。换作是任何一名官员将校,朕也一视同仁。其实朕,或许真该担心一下,会不会有一天有人拿这东西对着皇城一阵狂轰滥炸。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发生了,有没有五指神雷和红衣大炮,结局都是一样。因此,朕也就释然了。”
    秦慕白不禁笑了:“陛下圣明。这炸药和大炮,其实和微臣腰间所挂的佩刀是一个道理。若因配刀可杀人,就天下禁刀么?如此,可就真是因噎废食了。不过,至少微臣不会去干那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皇城里可有微臣的亲人,算来也便是微臣的家了。哪能自毁家门哪?”
    “哈哈!”李世民爽朗的大笑,搭着秦慕白的肩膀一起往回走,心情颇好的说道,“朕的这么多女婿当中,也就只你最能干了。慕白,去了兰州好生辅佐你父亲。似他这般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刚胆英雄,多少有些孤傲卓尔。行军打仗朕从未担心,就怕他一时义气稍有闪失。朕,其实早想派个得力之人前去辅佐他了,一直未得其人。思来想去,还真的只有你这个秦家三郎最为合适。朕以为,你父应该能听进你的话语。”
    秦慕白点了点头:“陛下放心。微臣若去兰州,必当竭力全力辅佐父亲,使其固若金汤。”
    “唔,光是这样可不够。”李世民如闲话家常的说道,“昨日你也听见朕与卫公的对谈了。兰州,可是朕选取的一处重要军国战略要地。朕不仅要它固若金汤稳如磐石,还要退可守进可攻。不管是镇劾吐谷浑还是将来|经略西域,可都全指望着兰州!”
    “是!微臣明白!”秦慕白抱拳道。
    李世民欣慰的点头微笑,拍了拍秦慕白的肩膀:“朕对你,有信心!可别让朕失望!”
    皇帝这一关,算是过了!
    圣旨密令一到手,秦慕白马上就把主管户部财政的侍郎、将作监的一些官员们都请了来,秘密商议范铸大炮的事宜。
    朝廷已经点派吏部尚书侯君集先行率军南下西蜀,前往松州迎击入寇的吐蕃人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增援兰州的大军也要出发。由于时间有限,秦慕白决定索性不要在长安范铸大炮了,那样的话人多眼杂不利于保密,到时候千里运输也是个大麻烦。于是,他只找户部要了钱,找将作监要了人。
    没几天,巨万钱财与百名熟手工匠,全部备齐,只听调谴。秦慕白始终严守机密,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