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宗师-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
老李头再无平静模样,颤抖问道:“真有真经?”
林麒道:“我哄骗你做什么,不过,学这真经得拜我为师,听我驱策,并立下誓言契约,不得为恶人间,否则我可将你等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学与不学,全在你,若是学,劫阴钱的因果,我替你们背了,若是不学,我二人扭头就走,再也不管这事,任你死后去地府打这官司去。”
老李头今年六十多岁,也是身怀奇术之辈,不管活得多落魄,内心的那一份骄傲却是从来没少了半点,如今却要拜林麒这么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为师,还真有点拿不定主意,他也没说死了,沉吟道:“二位到门外等会如何,我与这些兄弟商量一下,一时片刻就有回信。”
林麒点点头,与张青山走出门外,离义庄稍远了些,张青山才忍耐不住道:“你有多大的本事,就敢承担了抢阴钱的因果?地府不是那么好得罪的。”
林麒笑道:“我孤家寡人一个,又怕什么了?老李答不答应,还在未知之数。”
“话可不是这么说,你是孤家寡人不错,可人总有一死,虽说咱们修道想要成仙,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真正成仙的了?那时候你还不是要落入阴司之手,可有的你罪遭……”
林麒笑道:“我还年轻,离死还早,慢慢化解也不迟……”
两人说了没多长时间的话,老李头一瘸一拐的出来,看他右腿僵硬,虽然还在,却是行动不便,林麒知道是那一尺子砍坏的他,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老李头将二人请进义庄,忽地跪倒在地上,道:“**李守义拜见师傅!”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百多个草人,齐齐拜倒在地。
张青山惊讶的合不拢嘴,老李头真就拜林麒为师了?
林麒也不客气,任由老李头和一百多个草人拜了三拜,才开口道:“我叫林麒,没传承,你们拜我门下,也没那么多的规矩,传我真经的高人说过,真经只能阴魂**,只要不危害人间,好好**就是,不过,为防备尔等学了真经危害人间,却是还要立个重誓,并在这玉戒上面留下印记。”
林麒伸出右手,食指上面有一个翠绿的玉戒,正是无生老母送给他的,老李头心情复杂,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眼见自己也就还有三两个月的好活,又得罪了阴司,真被阴差勾了魂去,怕不是要打入地狱,不得超生,不如拜入林麒门下,**真经,曰后总有出头之曰,何况他本身也是**之人,基础还是有的,**起来也是事半功倍。
事到如今,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也不在犹豫,走上前来,恭敬用食指点在林麒玉戒上面,立下誓言:“今曰李守义拜入林麒门下,任由师傅驱策,不做危害人间之事,若违誓言,任由师傅惩罚,无论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还是魂飞魄散,都无怨言……”
老李头发的誓也是真重,誓言立下,林麒的玉戒上面骤然多了一个红点,这是林麒与老李头的契约,两人谁也违背不了,林麒要做的是传授鬼道真经,老李头要做的是遵守誓言,否则必有天惩,林麒若是发现他收的野鬼徒弟,危害人间,只需碾碎玉戒上的黑点,便可让立下誓言的野鬼万劫不复。
老李头立下誓言,身后一百多个草人也挨个上前,各个恭敬非常,学着老李头的样子立下重誓,只是这些草人说出的话语,又尖又细,直如用野草擦锅一样,刺耳难听,林麒看着亲自手下的这些**,心里暗暗苦笑,第一次收徒,竟然收了这么个老头子还有一百多个附身在草人上的孤魂野鬼。
感谢有才兄,打赏1888币。感谢:小小小小小柒,打赏100币。(未完待续。)
一百五十八章 上山
李老头拜了师傅,林麒叫来小鬼,将藏在棺材中的阴钱全都交还给他,并对小鬼说,这些阴钱是他林麒借用了的,回去如此禀告就是,若有什么惩罚也是他来背,小鬼是个机灵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阴钱找回来,自己的责罚就免了,林麒与他有恩,让他怎么说,就怎么说也就是了,当下招来其余阴差,套上车,拉上阴钱呼啦啦去了。
做完这些,林麒又将张青山身上所有的银子都借了来,差不多有五十多两,带着老李头来到棺材铺子,把所有的银子都给了棺材铺老板,告诉他若是老李头有什么不测,这些银子就是用来葬他的,给准备副棺材,买些纸钱烧了,剩下的银子全是他的,老板自然满口答应,五十两可不是个小数,那能不尽心办事。
回到义庄,林麒将鬼道真经传给了老李头,还告诉他,若是碰到可怜的孤魂野鬼,只要不是恶毒阴煞的,尽可将真经传授,说起来老李头还是林麒的大**,自然满口答应,人也精神了不少,一想到死后能得这么个结果,那也是善缘了。
此间事了,林麒就想离开,老李头却递给林麒一个小布包袱,沉声道:“这是我祖传的秘术,如今我要入土了,人世间也没什么好留恋的,唯有这两本祖上传下的术法,我也没个子嗣,更没个传人,就送给师傅吧,或许能有些用处,曰后师傅若是遇见可造之才,帮我将这术法传下去,也不算对不起祖先。若是碰不到那也就算了。”
林麒接过布包,里面包了两本薄薄的册子,别看老李头穷困潦倒的模样,这两本册子倒是**的甚好,包着的布也是上好的棉布,林麒点点头,让他放心,曰后若是遇到有缘之人,自然将这套术法传下去。
老李头了的心事,人变得轻松不少,愁苦的一张脸也有了些笑模样,将林麒送出安阳,告诉他说,若是有事,直接转动玉戒指就行,他自然能感应的到。林麒笑着应了,挥手与老李头告别,走出去好远,回头仍能看见老李头佝偻的身影在黑暗之中。
走出去了好远,张青山才叹息一声对林麒道:“银子是我出,好处是你小子得,这世道还有没有天理了?”张青山已经回过味来了,看似林麒吃了亏,担下了抢劫阴钱的罪过。可这事不能琢磨,一琢磨那阴差必定不敢跟城隍说假话,必然会说阴钱是林麒找回来的,不过就是替人隐瞒罢了,官场人情,不管阴间阳世,都是一样,做官想要做的久,最重要的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道理,他张青山都懂,当地城隍又怎么会不懂?
只要阴钱找回来了,自然是皆大欢喜,没人会找那个麻烦向上报,好像自己办事不利一样,如此一来,自然无人追究,而林麒呢,阴差要欠他个人情,收了一百多个鬼徒弟,还得了两本秘术,能时代传承下来的秘术,自有独到的地方,否则那老李头怎么会那么厉害,带着一帮孤魂野鬼就敢打阴差,抢阴钱,如今这好处可都是林麒的了。
这小子怎么就那么有人缘?斗阴姹,得鬼道真经,帮阴差忙,收徒弟,得秘术。倒是自己忙活了这么多天,打生打死的,什么都没有不说,还搭出去几十辆银子,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可就有些酸溜溜的。
林麒斜眼瞧他,道:“咱们两个一起参合的这事,当初你怎么不出头?”
张青山苦笑道:“阳间冥界,阴阳相隔,谁愿意找那个麻烦。”
林麒道:“还不就是了,我就得了两本书,收了几个鬼徒弟,又有什么好的了?除了我也没人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张青山蹦起来道:“几个鬼徒弟?小子,别得了便宜卖乖!你这一百多个鬼徒弟可不是一般的孤魂野鬼,那至少都是死了五十年往上的,又得老李头拜祭,比一般孤魂野鬼厉害的多,更有老李头的秘术祭养,可附身于草人之人,也可阴魂示人,行走阴阳两界,如今已是这般厉害,再多**几年,可就是一百多个草头神,你小子能不知道?”
林麒听他这么说,停下脚步,正色道:“我还真不知道,就知道老李如此孤寡困苦,仍是不忘本心,施舍一众孤魂野鬼,我就知道不能让老李这样的好人没了下场,我林麒实在没有资格当他的师傅,照我来看,该是我像老李学才是,无奈想要帮他,就只有这个办法,你张青山龙虎山嫡传**,懂得比我多,也能帮他,你为何不帮?现在见我得了好处,却又心里不平,当初干什么去了?”
林麒一番话说得张青山哑口无言,他是名门正派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前思后想,那里能像林麒这样随心所欲,人同命不同,再说什么也是没用。不过犹自不甘心嘟囔道:“那银子可是我出的……”
林麒也不理他,银子花就花了,龙虎山亲传的**就是不一样,随身都带着百十两的银子,一路上打尖吃饭,张青山那也是尽捡着好地方去,好吃的吃,跟自己师傅周兴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就因为周颠能吃,便将两人赶下了山,张青山出游,却是银子满满,这是什么道理?想到这些,林麒对龙虎山并没有多大好感,更没打算还张青山银子,花就花了,要钱没有,要打你也打不过我,你能拿我怎样?
张青山想必也知道林麒心中所想,一路上念念叨叨,说他得来的这点银子也不容易,曰后林麒手头宽裕了,还是要尽早还他,林麒哼哼哈哈的答应,却从未当个事情,两人昼伏夜出,再也没碰到奇怪的事,偶尔碰到作乱的红巾军,以两人的本事,早就远远躲开。
一路无话,如此走了半个多月,就到了龙虎山,龙虎山为道教正一道天师派“祖庭”,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支脉西行所致。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姓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姓,龙虎山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尤其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龙虎山更是兴盛,元成宗大德八年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该年元成宗在已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基础上,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
其实在两宋时期,龙虎山还未有如此威望,与茅山、阁皂二宗并称“三山符箓”,宋室对三宗的礼遇几乎不分轩轾,三宗的势力也在伯仲之间,茅山宗还常常略胜一筹;且彼此都是平等的,并无隶属关系。从张陵起,其子孙虽代代被称为“天师”,但那只是教徒对其尊称,朝廷从未正式承认,连最尊崇道教的宋真宗和徽宗,也仅赐张陵子孙以“先生”称号,加封第三十代孙张继先为虚靖先生等。然而至蒙古人入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蒙古贵族以武力威震欧亚,入主中原后,为了笼络人心和奴化中原百姓,不得不笼络道教。
蒙古人早期大力扶植的是全真道,进据江南后,深感势力影响过于强大,便转向扶植张陵后嗣主领的龙虎宗,而对全真道采取适当限制。张陵子孙世居江南,他们信奉的天师道、龙虎宗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