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第5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更何况开战是最坏的打算,日本国内现在同样是举棋不定,在外交上我们还有交涉的余地。如果日本真要冒着天下大不韪来发动这场战争,到时候就会像震之说的那样,我们全中国从上到下都会痛恨日本,都会齐心合力打好这一仗!”宋教仁颇有感触的说道。
“这几天我会召开内阁会议,一定促成震之你的决定。”梁启超郑重的说道。
“很好,只要我们内部团结了,万事都不愁。”吴绍霆点头说道。G!~!
第784章,正式宣布
十二月十九日,在南京总统府装修完毕的西朝房大会堂,唐绍仪、顾维钧代表南京政府与德国公使辛慈正式签署了《青岛主权移交条约》以及《青岛善后事宜补约》,规定在一九一五年一月十二日这一天起,中华民国政府恢复对青岛的主权行使,不过在预留区内德国仍保留二十年的驻兵权。/
此事一经传出,举国轰动,大为南京政府打破近百年中国不平等条约先例而鼓掌喝彩。中国国内各大保持连续头版头条刊登这个消息,同时还在时政版面做出连载,详细交代南京政府与德国之间的谈判细节,一时间将吴绍霆的正面形象提升到新的高度。
再加上之前总统府大门口示威事件,让更多人都认识到吴绍霆是近代中国与众不同的领袖人物,更是中国自强独立的唯一救星。对于这次具有破天荒意义的中德外交案例,甚至连美国《时代》周刊都做了封面报道,身穿大执政官礼服的吴绍霆照片屹立在正中央,透露出年轻气盛、英伟挺拔以及正气凌然的一面。
自从之后,在许多女子中学里面都开始流行《时代》周刊的封面剪影,无数年轻女孩都将吴绍霆视为偶像。而那些进步青年虽然嫉妒吴绍霆吸引同龄女孩,可对于这位中国救星般的人物也不得不生出崇拜之心。一股史无前例的元首狂热很快席卷了整个中国。
日本公使滨口雄幸在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立刻亲自前往英国公使馆会见了朱尔典。他要求英国政府一定要阻止青岛主权的移交,否则日本的处境将会显得更加被动,并且还拿出协约国利益来做进一步的威胁。
朱尔典这段时间一直在默默的关注中德谈判的进展,事实上早就知道德国会用青岛主权来换取中国的支援,尽管这一切都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想,不过自从与吴绍霆谈过之后,同样也让他认识到青岛事实上没有那么重要。
面对滨口雄幸的请求,朱尔典故意做出了一副惊讶的态度,声称自己根本没听说过这件事,德国竟然会放弃青岛?在假装了解了详细情况之后,他对滨口雄幸说道:“我承认这是一次重大的疏忽,可问题是中德已经签订的主权交还协议,现在再出面阻止显然无济于事。不过这并不重要,只要德国在青岛还有驻兵,我们就有出兵的借口。”
同时,他还告诉滨口雄幸,之前英国答应给日本的扶持和外交上的支持绝对不动摇,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中德青岛问题上,而是日本国内内阁到底有没有决心打一仗。
滨口雄幸得到了朱尔典的承诺,虽然也隐隐约约觉得朱尔典对待中德青岛问题太过轻视,可无论如何只要外交支持和扶助计划不变,那么自己今天来的目的就达成了。他虽然是文治派政客,可是同样也有大国列强思想,日本经过几次战争迅速崛起,而中国这个昔日的大国早已不复存在,面对弱国是不需要太多正当理由的。
他很快将朱尔典的承诺发回国内,并且敦促国内尽快做出决定。
三天之后,梁启超召开内阁会议,吴绍霆与国防部部长蔡锷都出席了这次会议。
会议的内容就是关于中日在青岛矛盾上的应对之策。这几天内阁各部部长都仔细观察了国内和国际的局势变化,国内舆论对收回青岛主权之事大为欣喜,可见此事的决策正确。尽管国际上因为目前欧洲战事的冲突升级,没有太明显的意见,不过做为中立国的美国倒是很欣赏南京政府的做为,并且还在美国国内报纸上刊登了正面报道。
资产阶级政客们都知道,青岛问题虽然危机重重,但也是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本。要是日本胆敢开战,中国打赢了这一仗那就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哪怕中国打输了,他们这些政客也会得到民间的同情并赋予民族气节。
蔡锷在会议上做出了军事分析,宣读了目前中日之间的兵力对比,日本自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到目前为止,算上近卫师团在内全国兵力只有二十一个师团,非战时兵员为二十万,战时可扩大到四十万到五十万。而南京政府直辖的七个集团军,除了还未编成的北方第一集团军之外,常备兵力已经超过五十万,再加上精锐的国防军以及可调配的共和国卫队,能够快速投入作战的兵力预计会在七十万以上。
根据国防部估测,在青岛战场的区域之内,日军可投入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两个师团,最新情报显示日军海军拟定投入第二舰队参与青岛海战。中国方面凭借大陆交通和全国经济后勤的支持,足够投入七个整编师十万兵力的部队应敌。
这些数据看上去中国确实可以应付这场作战,可让内阁部长们仍有担心的是台湾和东三省的威胁,一旦战事扩大,日本可能会发动全面战争,到那个时候该如何应付?
蔡锷呵呵的笑了笑,心里暗讽这些政客们不懂军事常识,他说道:“日本目前的国力,如果将一支舰队和两个师团的兵力投入到青岛,他们几乎没有多余的经费和物资再开辟第二个战场。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虽然工业水平落后,不过国民基数足够,完全可以同时应付三个以上战场的作战。”
顿了顿,他又补充的说道:“再者,由唐副部长和南方第一集团军负责督建的南方海防线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时间,预计在开春之前可以完工。到时候南方屏障稳固无疑,即便日本的海军再有强大,用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话来说,用海军炮打海防炮,那是傻瓜所为,我们完全有信心巩固南疆。”
听完蔡锷的话,众人总算松了一口气,除了个别几个别有用心的人,一直都担心通过再次发动战争而增长了吴绍霆的军权气势之外,所有人都认为可以做出定论了。面对国内舆论的热烈支持以及民心对吴绍霆的狂热崇拜,再加上青岛主权的实际问题,即便仍有担心军权主义蔓延也无可奈何。
当天下午,吴绍霆与内阁共同签署了国防部备战命令,以及通过了一千万的青岛军务预算议案。此事通过总统府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外公开,表示中**队已经做好应付任何外来入侵的准备,并提醒国际野心家们慎重做出下一步决定。
次日一早,吴绍霆前往国防部“猎雕”作战室,启动了几个早已在筹建中的军事计划。其一是建立连云港联合军事基地,驻军包括孙本茂第十精英师、一个空艇中队、两个飞行中队,以及海陆空军事补给基地。其二是建立临沂后勤司令部和第三空艇基地;其三是建立潍坊军事基地,调国防军第一师驻扎,同时军事基地里还包括目前中国最大的空军港口;其四铺设衔接济南、潍坊、临沂和连云港四地的军用交通线。
军事基地最快只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落成,基建设施早在两个月前就交代下去,除了潍坊的空军港口比较复杂一点,其他都不算麻烦。至于交通线最快的办法是翻修公路,铁路也只能利用胶济铁路部分段落,没有铁路的地方架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也需要很大一笔投资,只怕在青岛开战之前也无法完成。
从这一日开始,吴绍霆命令“猎雕”作战室辖下的所有单位投入百分之两百的精力,开始加强山东的军事部署和情报搜集。如今国内声势团结一致,他自然不必再有任何顾虑,要说到顾虑反而还是担心日本会放弃进攻青岛,自己好不容易经营的环境政治条件,可不能就这样白白浪费。G!~!
第785章,庆元会议
寒夜,北风凛冽,寒冷的天气提早把大街小巷的人们驱散回家中。
位于江边庆元公馆院子前面,陆陆续续行来几辆小车,有马车也有轿车。几位客人行色匆匆的从各自车辆上走出,一言不发径直走进了公馆大院。或许南京城内并没有人知道,庆元公馆是熊希龄北上之后花了重金购置下来的别业,毕竟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形形色色政治家们大家都不太熟悉。
熊希龄亲自来到客厅将客人们一一迎接进来,今晚来访的人都是熟人,一部分是进步党内以前统一党的旧人,温宗尧、唐绍仪、林长民都在其中;另外一部分是云贵地方政党的中央官员,有贵州省长任可澄的堂弟任宗元,时任国防部办公厅的刘镇安等等。前前后后一共十多人,看上去颇为热闹。
不过平日与熊希龄关系较好的梁启超,以及昔日统一党元老张謇都不在邀请之列。
众人抵达有先有后,大家都在客厅里先行小坐,饮了半盏热茶驱驱寒,人员到齐之后熊希龄方由请众人到别业副楼的会厅里落座。
熊希龄简单说了几句开场白,然后郑重其事的进入正题,说道:“今日请诸位来,大家应该知道熊某的用意,诸位在国会在政府里面都是忠贞的民主政治捍卫者,平日也都恪守政治规则。不过前几日的内阁会议,以及大前几日国会会议,让我们在座诸位都看到了一些有违宪法、有违民主政治原则的痕迹。这正是今日我们相聚于此的原因。”
在场众人相互之间唏嘘的议论了几句,脸色态度各有不同,有人激愤,有人叹息,也有人无动于衷,还有人沉思不语。
“从梧州的时候,我等一直都在呼吁民主政治,然而试问诸公,时至今日我等的愿望真的实现了吗?诚然,如今的南京中央政府是多党共同执政的联合政府,可是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真是我们这些民主党派吗?吴执政在内阁之外独立设置执政官办公厅,将国防部、内务部、新闻部都归属在执政官办公厅,这算是什么政治制度,既不是内阁制,又不是总统制。这完全是吴震之私人想要分权罢了。”熊希龄加重语气又说道。
“不过,我听说在梧州时拟定的政府制度是总统制,如今看来这也并无不妥之处,内阁只是行使政府职能,大执政官是管理内阁的人,理论是合乎情理呢。”林长民忍不住说了一句话,他对目前的行政制度并无不满,因此要说这句公道话。
“自从一开始就是吴震之一派鼓吹总统制,他为了拉拢我们这些民主政党所以又别出心裁的委任了内阁总理。而我们进步党和其他小党派一直坚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阁制,只有共同掌握发言权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在场的诸位当初也有坚持如此意见的,相信大家应该明白我的心情。”熊希龄郑重其事的说道。
“政体问题的确还有商榷的空间,毕竟执政府时期是非常阶段,如今国家统一、内战停止,联合政府人心所向又势在必行,等到国会大选结束之后,正式政治协商会议时再深入讨论政体的问题。然则,在中日矛盾和吴执政前几天的表现上,着实有太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我想,这才是熊部长今日召集我等的用意所在吧。”任宗元帮熊希龄把话题切回到正轨上。
虽然熊希龄对任宗元措辞感到不快意,但不得不承认任宗元是一语点破。从梧州执政府开始到南京中央政府成立,他一直都在致力于文治派掌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