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墙 >

第369章

汉墙-第369章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分扩张只会导致自己处处吃瘪的困境。

已经知道战略错误的刘备很重视诸葛亮的安危,在诸葛亮下落不明的这段时间里,刘备更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今得知诸葛亮人在武陵,刘备亲自南下迎接,但见面以后。君臣一番长谈,刘备忽然发现君臣二人之间的默契出了问题,再不如以前那样和谐。

以前是自己激进,诸葛亮保守,而现在正好掉了个,诸葛亮变成了激进,而自己却变得保守起来。刘备认为日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放到交州或者更南方。而诸葛亮却认为绝对不能让西汉有从容布置的时间,应该联合诸家一同征讨西汉,通过与西汉这次在南蛮的交锋,诸葛亮已经切身体会到了西汉的恐怖,替孟获训练的南蛮八阵兵虽然不是很尽心尽力,但诸葛亮自信就凭那数千八阵兵,阻挡西汉军的兵锋应该还是没有问题。但结果却大大出乎诸葛亮所料,庞统行事完全不合规矩,直接利用数量惊人的投石车制造出一场石雨活埋了那数南蛮千八阵兵。

西汉的财大气粗让诸葛亮感到震惊,以前所设想的方案此时再看就显得有点过于保守,如果继续按部就班,永远也别想追上西汉的脚步。如果连追都追不上,又谈何获胜?在武陵休整的这几天里,诸葛亮根本就没闲着,命人找来大量有关西汉发展的过去情报,希望可以从中找到有胆子敢站出来反对刘福的人选。

意见相左的君臣虽然不至于翻脸,但重逢的喜悦还是被冲淡了不少。刘备叮嘱诸葛亮好好休息,便起身离去。诸葛亮虽然有心拦住刘备劝说,但一想到自己此时的处境,又不由得闭上了嘴。

今时不同往日,当初刘备登门求贤,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当时的刘备别无选择。而如今的刘备贵为楚王,身边有大量可用之人,虽然没几个可当大任的人选,但比起当初能够选择的余地多了。

因为有了选择,刘备自然对诸葛亮不再言听计从。诸葛亮不是关羽、张飞,没有与刘备几十年交情作为基础,失去了刘备的绝对信任,对诸葛亮来说就相当于灭顶之灾。诸葛亮心高气傲,但绝对不是迂腐之人,在他意识到自己与主公刘备之间出现信任危机时,当即便开始考虑如何弥补君臣之间的关系。

刘备回到自己的住处心情也不是很好,那种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默契消失令刘备感到一阵失落。但等静下心仔细回想了一下诸葛亮所言,刘备又觉得诸葛亮所言的确非虚。对于西汉的强大,刘备早就有心理准备,派兵去南蛮也只是想要阻挠一下西汉平定南蛮的进度,失败早就在刘备的预料之中,所以当得知魏延、诸葛亮相继失败以后,刘备并不是很失落,反倒是魏延跟诸葛亮安然无恙的返回,令刘备很是欣慰。

不过欣慰归欣慰,对于西汉的恐怖刘备也有了更直接的认识。诸葛亮之前劝说自己的话里有一句没说错,西汉平定南蛮后的下一个目标是谁?此时与西汉紧邻的除了荆州就是冀州,无论是袁尚还是自己,想凭一己之力阻拦住西汉的兵锋纯属痴心妄想,而一旦自己落败,剩下的袁尚跟孙权也绝对不是西汉的对手。

袁尚继承了他老子袁绍的晋王王位,自己是楚王,江东孙权是吴王,想要对抗西汉唯有三家联手,合则两利,分则被人各个击破,这点浅显的道理刘备还是知晓的。想通了这一点,刘备对诸葛亮的意见减弱了许多,觉得诸葛亮变得激进不是因为受到战败的刺激而行为变得异常。

刘备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脸面对刘备来说并不是太重要。想想也是,一个以厚黑之祖刘邦作为崇拜对象的人,对脸皮真的不是很在乎。正打算再去找诸葛亮商量一下有关如何联合其他两家人马一同出兵去找西汉刘福的麻烦,就听下手来报,说是诸葛亮登门来访。

刘备连忙亲自出门相迎,君臣二人都意识到了自身所出的问题,接下来的谈话自然也就变得顺利,那种君臣间的默契也重新回到了二人的身上。谈话很愉快,不知不觉就天光大亮,刘备对诸葛亮深施一礼道:“此事就拜托军师了。”

“承蒙主公信任,亮必效死命。”诸葛亮赶忙起身回礼道。

第三百零六章衣锦还乡

人只要放得下面子,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南蛮王孟获一开始死不投降,与其说是誓死不降,倒不如说是心里放不下那点不值钱的面子。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孟获这个大活人。孟优、带来等人的举动孟获怎么可能不知道,只不过故作不知而已。等到投降了西汉,木已成舟,孟获自然顺水推舟,认下了这件事。

投降西汉不丢人!孟获不是第一个,同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而西汉这次平定南蛮同样也不同于以往,只需要名义上的臣服。刘福要完全彻底的将南蛮吸纳入华夏这个大家庭里,双方不分彼此,就像西域各国与羌族、鲜卑族等等异族一样,华夏各族将会是这些异族最后的统称。

汉人的图腾是龙,而从龙图腾的演变就可以看出民族融合的影子。从炎黄到华夏,再到大汉民族,刘福所做的只不过是将民族融合的主动权重新夺回到了自己本族的手中,融合别人总好过被人融合。被融合就意味着被侵略,就意味着民族受到一次重创,刘福清楚记得在自己上辈子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些无耻文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将冉闵、岳飞这些在民族危急存亡时刻挺身而出的民族英雄说成是破坏民族大融合的民族罪人。

去他!上辈子的刘福位卑言轻,拿那些不要脸的文人没办法,如今大权在手,反正都是要融合的,老子把你们的先人都给先融合喽。

刘福是人,不是神,但凡是人就都会有个人的好恶,明知自己的民族在将来会遭遇一场大劫难,每一个穿越者都会想办法去避免。就算不为了所谓的民族大义,为了将来自己的祖坟不被人刨了,那也必须想辙。

对刘备、孙权等人迟迟不动手,一来是想借刘备、孙权之手削弱他们治下世家的力量,别看如今刘备、孙权跟他们各自治下的世家相处融洽。那只是暂时的,一旦各自利益出现分歧,爆发冲突是必然,而刘福要做的,就是不断施压,激化他们双方的矛盾,最后出来收拾残局。若是他们合起伙来对付刘福,那更中刘福下怀。将来收拾起世家连理由都不用找了,绝对的武力给了刘福从容面对的资格。

二来就是在刘福眼里,刘备、孙权都是本族人,只要干掉了反抗自己的人,那些百姓不需要融合,只需要出台相应的抚民政策,那些百姓就会接受西汉的统治。比起治理其他异族百姓会容易许多。

有人做事喜欢先易后难,而有的人则喜欢先难后易,刘福属于后者。先定四边。后取中央,这就是刘福的方针。如今大汉周边的异族除了荆南的五溪蛮跟东南的山越各族外,基本上都已经被收拾的差不多了,刘福接下来要收拾的目标是哪一个,谁也不清楚。

庞家是荆襄有数的大户,每年的祭祖都会引来大批的旁观者,而今年更是比起往年要更加的热闹。原因无他。下任庞家家主,刚刚为西汉平定南蛮的有功之臣,庞统庞士元携妻回乡祭祖。

西汉如日中天,能够得到西汉皇帝的重用,这就预示着庞家至少百年无忧。在荆襄各个世家都倒霉的今天,庞家眼光独到。一枝独秀,不引人侧目才是怪事。而对老一辈的人来说,对庞家更是羡慕嫉妒恨。

荆州世家林立,但能够起到领袖作用的也就那么几支,蔡家没落,蒯家凋零,黄家势微。唯独庞家,后继有人。庞统的回乡祭祖引起了荆州各世家的震动,纷纷派出家中子弟前来探听消息,有的是想要示好的,有的则是来找茬的。

不过那些找茬的在得知庞统的妻子祝融不仅仅是南蛮祝融部的少族长,更是西汉皇帝刘福刚刚认下不久的义妹时,那份找茬的心思顿时就烟消云散。蛮族少族长不可怕,可怕的是皇帝义妹这个身份,尤其还是那个听说极为护短的西汉皇帝,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得罪皇帝,大大的不值。

要知道,西汉皇帝刘福可和被软禁在襄阳郊外的那个大汉天子不同,刘福手下有一帮能打的武将,可战之兵更是数十万,为了一时口舌之利招惹来西汉的大军讨伐,说不定还没等西汉大军过境,楚王刘备就会把得罪了刘福的世家给打包送过去做礼物。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荆襄世家并不是铁板一块,为了自家的利益,把害群之马踢出去这种事世家做起来不会有丝毫心理负担。

在庞统进入荆州地界之前,刘福就亲自写信给刘备,请求刘备关照一二。刘备对此如临大敌,他知道,刘福信里写的客气,但要是庞统真出什么意外,翻起脸来也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的。

对庞统这个烫手山芋,刘备不想接,可人家要回乡祭祖,自己拦着又会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之所以在得知诸葛亮的消息以后刘备不辞辛苦的赶去见面,一是的确关心诸葛亮的安危,二就是找诸葛亮问计,想要知道如何应对庞统返乡祭祖一事。

而诸葛亮从刘备那里得知庞统返乡祭祖一事后主动请命替刘备接待庞统,这正中刘备下怀,在将此事全权委托给诸葛亮负责以后,刘备带着人去了柴桑,那里人心未定,急需刘备亲自前往安抚。

再次与庞统见面,诸葛亮显得很淡定,而庞统也没有露出丝毫胜利者的姿态,二人就像多年未见的老友,相谈甚欢。看到代表刘备前来的诸葛亮与庞统没有翻脸,荆州世家不由暗暗松了口气,他们是真担心荆州再起战火。

只不过在平静的表面之下,却是暗流涌动。那些试图投机的人又怎么可能甘心看着西汉与荆州和平共处。

风险与报酬永远是呈正比的。就好比抢劫,这是来钱最快的一种手段,但同时,这也是死得最快的一种方法。

蒯家作为荆襄世家的魁首之一,在刘表时代因为辅佐刘表而得到了风光一时无两的回报,但在刘表死后,蒯家的情况就每况愈下,先是所托非人。后又难得重用,而最令蒯家揪心的问题,就是后继无人。

庞家已经出了一个庞统,而黄家因为黄承彦的关系,即便日后荆州被纳入西汉的版图,也不是没有复兴的可能,唯独蒯家。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蒯琪也不过是中人之资,县令之才。可单凭一个县令有如何护得住庞大的蒯家。

学成文武艺。货卖与识家。既然刘备不识货,蒯家自然要另外找买家。找来找去,蒯氏兄弟觉得还是西汉刘福这个买家最合适。别的先不说,光看如今西汉的发展势头,一统天下是迟早的事情。可如何跟西汉搭上线,这是个问题。

现在的西汉早已不是早些年的西汉,若是早些年,蒯家相投可以算是雪中送炭,而现在。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有你没你无所谓,可要没他的支持,想要保住蒯家的家业就难了。如果蒯家的子弟争气,蒯氏兄弟倒不用像现在这样为了家族的未来劳心费力,可偏偏就是家族子弟不争气,就算找关系送进了兴汉学院,想要出人头地也很困难。

如今的兴汉学院内并不单单只有文武分院。各院划分更加细致,所学也更加专业,可蒯家子弟里看不起武人,瞧不上工商,做学问又没有恒心,文不成武不就的仗着家势欺负人倒是挺拿手。可进了兴汉学院,蒯家的那点家世算个啥,连皇子都跟平常人一样在兴汉学院内就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