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汉墙 >

第152章

汉墙-第152章

小说: 汉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且安坐,待我舞上一曲为公子助兴。”张婕忽然起身对刘福说道。刘福从来没有见过张婕跳舞,一见张婕主动要求,自然不会反对。就见张婕回到内室取出两把折扇,在屋中央翩翩起舞。

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那些舞蹈家们跳的古代歌舞,可那时的刘福却丝毫没感觉那种歌舞有哪里吸引人的。但在看到张婕的舞蹈以后,刘福不得不承认,这舞的确很吸引人,看得自己浑身燥热,尤其是小腹以下,就像是有一团火正在熊熊燃烧。

……

刘福记不清之后发生了什么,只记得自己最后也像是跳起了舞,搂着张婕边跳边进了内室……等到天光大亮苏醒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赤身的躺在上,而张婕已经不知所踪。

看着榻上那醒目的点点血迹,刘福意识到自己昨晚可能被人睡了,而且那个贼十有就是如今去向不明的张婕。难怪昨晚自己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总觉得自己的克制力下降了许多……

“这tm叫什么事啊!”刘福狠狠的一捶脚暗骂道。

玩完就甩!还有没有点责任心了?!

坐在边生了半天闷气,刘福起身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的将榻上的那些血迹一一绞下来,又小心的用针别在一块白布上。看着自己顺手从边拿过来的白布,刘福立刻想到这块白布肯定是张婕昨晚准备用的。

“可恶的女贼,我发誓一定要找到你!”刘福咬牙切齿的赌咒发誓道。

心情不怎么美丽的刘福收拾停当,迈步向外就走,结果在门口遇到了来找人的步鸾跟任红昌。见到刘福脸色不虞,任红昌轻声问道:“怎么了?张婕不愿意跟公子回去?”

“……跑了,那家伙又跑了,趁我睡着的时候。”刘福郁闷的说道。

“又,又跑了?”任红昌跟步鸾闻听同时傻眼,有心想要询问昨晚的细节,可看刘福的神情,很显然对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并不想叫太多人知道。

“那,那我们还要继续找吗?”任红昌小声问道。

“要找,当然要找。那丫头不光不告而别,而且还顺手牵羊拿走我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必须要把她找回来。”刘福沉着脸说道。

“……不知张婕拿走公子什么东西?”任红昌好奇的问道。

刘福张了张嘴,实在是不好意思说,昨晚自己着了道,被张婕那个女贼给采了。事关男子尊严,这种话实在是说不出口。见任红昌跟步鸾都用好奇探询的目光瞧着自己,刘福赶忙板着脸说道:“你们还有心情担心别人?好啊你们,我平时白疼你们了,竟然知情不报,明知道张婕在哪藏身,竟然不立刻告诉我,害得我辛苦寻找十天,你们滴良心大大地坏了!”

被刘福这么一指责,任红昌与步鸾当即忘了询问刘福跟张婕昨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任红昌讪笑着说道:“公子勿怪,我们也是没办法嘛,谁让张婕威胁我们说,要是敢透漏她的行踪就跟我们绝交呢。不过公子,既然你都找到了张婕,又怎么叫她跑了呢?”

“……唉,我大意了。”刘福长叹一声,似乎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看出刘福心情不好,任红昌与步鸾也就没有继续追问,随着刘福回到府中。

为了找到张婕,刘福不惜兴师动众,将手底下的情报部闹了个人仰马翻,可张婕却就像是石沉大海,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线索。而随着婚期的临近,刘福也只得暂时放下寻找张婕的事情,转而开始专心准备婚事。

汉中

一个独臂中年人驾着马车行驶在山道上,马车的车帘忽然掀开一角,一张让刘福终生难忘的脸出现在独臂中年人的眼前。

“马大哥,我们还要走多远?”张婕轻声问马元义道。

“快了,继续走大概一天的工夫,我们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马元义回头答道。说完这话,马元义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张婕见状微笑着问道:“马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问我?”

“嗯,的确有点事情想问。”马元义点头答道。

“……是关于刘福的事?”张婕轻声问道。

“嗯……大小姐,天师早已不在人世,而当年的黄巾如今也在张掖安居乐业,你为何不留在张掖,反而要来这汉中呢?”马元义斟酌了一番后,轻声问张婕道。

张婕沉默了片刻,轻声说道:“马大哥,父亲虽然已经不在,但我的身份却没变。我是张角的女儿,是叛逆之女,我不想在日后因为我的身份给他平添麻烦。”

“……可他并不在意啊。”

“我知道……我知道的……”

见张婕面露悲伤神色,马元义赶忙转移话题的问道:“大小姐,我们去了汉中以后要去投奔谁?”

“马大哥觉得,以我们的身份,去投奔谁合适?”张婕反问道。

马元义闻言想了想,道:“其实要我说,咱们谁也不投奔,凭我的手艺,又不是养活我们俩。更何况虽说都是道教出身,可汉中的张鲁跟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投奔他还要担心会被他算计。”

“既然这样,那就照马大哥说的,我们谁也不投奔,自己养活自己。”张婕轻笑着点头附和道。

。。。

第120章羌人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一转眼,距离刘福成亲已经过去了半年。这半年来,张掖逐步消化西域,因为战乱而陷入混乱的西域逐渐稳定,开始为张掖提供所需,而不需要张掖继续对西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张掖的方略也开始了向大汉境内的倾斜,首当其冲的就是韩遂与马腾。

无论是韩遂还是马腾,这半年来的压力都不小。一方面是来自张掖的威胁,还有一方面就是来自雍州。失去了天子刘协的二李终于彻底撕破了脸,在雍州境内展开大战,各自割据了半个雍州。只是这二人都是属于只会破坏不知建设之辈,短短半年的光景,二人就将雍州糟蹋的够呛,除了有限的几个世家大族,雍州境内从事生产的百姓十不存二三,不是死于战乱就是出逃外地。

等二李发现抢无可抢以后,二人想要返回凉州。只是出来容易回去难,自董卓率领西凉军离开凉州以后,他所留下的势力空白就被韩遂、马腾以及数十个大小诸侯填满,这时候想要让别人让出位置,除了用手里的刀说话,别无他法。

韩遂马腾除了要提防张掖方面的威胁,还是应对来自李李肃的直接威胁。在雍凉交界之地,双方人马展开大战,正处于战事胶着的状态。

对于是否在这时候出兵,张掖内部存在两个声音,而刘福本人是倾向于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身为张掖的掌舵人,刘福比任何人都清楚张掖的虚实,虽然从西域得到了大量的回报,但这些回报并不足以填上当初取下西域所造成的亏空。而此时收复凉州三郡,虽然可以得到地盘,但随后治理所需要消耗的花费,却远远要高于得到三郡后的回报。

刘福不想干亏本的买卖,而且真要是将韩遂、马腾逼上了绝境,保不齐这二人狗急跳墙,引外族兵共同抵御张掖的入侵,要真是到了那时,比西域更加耗费的一场大战就摆在了张掖的面前,而且还是不得不打的一场大战。

战争打的是什么,除了将兵勇猛外,最主要的还是拼的后勤。以少胜多的战例虽然经典,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是如同凤毛麟角。正是因为少,所以才会成为经典。就像是袁曹的官渡大战,若不是曹操率军烧了袁绍的粮草,最后的胜利者不一定就是曹操。而当时的曹操也是被逼上了绝路,不冒险就没有胜利的可能,这才冒险率军袭击乌巢。诸葛亮的隆中对里说曹操占据了天时,这话的确没说错,要不是上天的眷顾,曹操怎么可能战胜当时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

但刘福不是曹操,他并没有到曹操当时那种处境。他不希望将自己的前程赌在一场战事的胜负上,也没有那个必要。以张掖如今的发展势头,只需要再积蓄两年,那就有绝对的把握干掉韩遂与马腾,即便那时韩马联手,还拉上跟他们交好的羌族,刘福那时也不会有任何顾忌。

可现在,为时尚早!

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刘福不想要在这个时候去招惹韩马,但韩马却不放心刘福,为了牵制刘福对三郡动兵的心思,韩马不约而同的求助了与他们交好的羌族,请羌族出兵袭扰张掖郡,试图打乱张掖的出兵机会,而他们本人则加大了对二李的攻击,希望在张掖出兵之前将二李消灭在雍凉边界。

随着羌族出兵,平静的张掖开始紧张起来。刘福一面命人前往青海询问羌王彻里吉的意图一面整军备战。既然不可避免,那就战吧,趁着韩马无暇西顾的时候,先削弱羌族的实力,以免将来收复三郡的时候这些羌人再来捣乱。

羌人内部并不团结,虽然有羌王的存在,但其实也跟一盘散沙差不了多少。至少在张掖郡内,愿意出兵为刘福而战的羌人大有人在。这要归功于张掖一直以来奉行的民族政策。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在对待外族的时候,张掖并没有采取完全的高压政策,而是选择了一个公平的原则。在汉人与羌人爆发冲突的时候,官府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仲裁者,并不以种族定对错,而是以事情论是非。

谁对帮谁!也正是因为官府这种不偏不倚的做法,张掖郡内的羌人很守汉家的规矩,也不会无端闹事,等到被人欺负了,这些羌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官府出面。公平,无论是对汉人还是对羌人,官府都保证着一视同仁。所以当羌王彻里吉答应韩马的请求出兵袭扰张掖的时候,率先反应过来阻止那些外来羌兵烧杀抢掠的,就是生活在张掖郡内,对张掖有着归属感的羌人。

民族融合是一盘很大的棋,不是刻意讨好外族就可以令外族愿意接受你的统治,一味的放纵讨好就能团结外族?这未免有些太想当然了。培养外族对本族的归属感,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视同仁,不管是什么事,都需要保证一个公正。不能因为外族人犯了事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因为犯事的是本族的人就扣上一个破坏各族团结的大帽子,就算你刻意去讨好,用热脸却贴别人的冷屁股,别人也不见得就会领你的情,说不准还会以为你犯贱,反而更加轻视你。

在张掖郡内,被汉军消灭的羌人部落并不少,但其余的羌人部落除了更加遵守汉人的规矩外,绝大多数羌人却并没有对此心生不满。人人心中都有一杆是非秤,当解决了个人的生存问题以后,谁的心里都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生活在张掖郡内的羌人并不需要担心一日三餐,张掖也没有刻意去压制羌人游牧民族的特性。随着织毛机的仿制成功,羌人完全可以通过放牧获得自己的日常所需,生活有了保障,闹事的事情自然也就少了。为了保证自己族中生活的安定,羌人对于族中那些想要通过杀戮不劳而获的人,更加的反感,在他们眼里,那些人次啊是破坏自己安定生活的罪魁祸首。

别看彻里吉是羌王,但当彻里吉的羌兵入侵张掖的时候,那些已经归附张掖接受汉化的羌人毫不犹豫的拿起了刀枪,骑上了战马,准备与汉军一起保卫自己的家园。

彻里吉很愤怒!在他眼里,张掖郡内的羌人都是忘记了祖宗的叛徒。可光愤怒是不行的,现实的问题还是叫彻里吉感到很棘手。原本以为自己大军一到,张掖郡内的羌人就会起兵响应,大家一起抢个痛快。可没想到羌人是起兵了,但却是站在汉军那边。面对兵力与自己相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