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魔仙道尊 >

第114章

魔仙道尊-第114章

小说: 魔仙道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可要知道,这块大饼出现不容易,我们京城人不狠狠多咬一口,省内外其他人岂能放过?”

穆百万最知道商人的心思,他们最怕的就是被别人抢生意,如今提起京城之外的外敌,顿时就让众人有了同仇敌忾之心。

有人惊醒道:“穆员外所言甚是!千岁大人为咱们争来的机会,可不能平白给外地人占了去,虽然今日只有三成收益,我们京城内诸人不可放过。

这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京城商人有优惠,过几日这个消息传播出去,来人可就更多,价格也会抬得更高!不趁这个机会尽可能多占,更待何时?”

更多的人在心里纷纷计算,三十万石粮食看起来吓人,但这是对一家而言。如果京城商人能够联合起来,那这个数目也并不算难办!

第二百章 义不容辞

而且众人联合,不必互相抬价,自然这招标也就更容易拿下——事实上不就相当于只对一家开标?他们拿下之后,内部再怎么分配,倒是后话了。

穆百万趁热打铁道:“我们的人可组建商会,共同将这募资接下来。万一今后有了什么问题,也可同气连枝共同应对。”

众人听到后也觉得很有道理,单个商人面对官府毕竟有些弱势,但若全城商人组成牢固的联合体,那政治风险就小多了。

穆百万几句话奠定了今日的基调,一众商人再无疑虑,开始热火朝天的讨论起商会与工程的细节来。

九千岁一言不发,心中却像是乐开了花一样。金师爷顾盼自雄,有一种天下英雄舍我其谁的感觉。穆百万更是大喜,自觉多年夙愿一朝达成,简直就像是第一回当新郎官时候的激动和热切。

这时候却有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有人冷冷开口道:“商会之议,自然不错,不过在下请问一句,京城商会若是成立,奉谁为主?”

这人开了口,场内的气氛有所变化,众人的讨论也冷了下来。这个问题绝对没错,只是提出的时机太令人尴尬了,这是他们这些商人应该回去以后关上门再讨论的事,哪有在九千岁大人面前直接争权夺利的道理?

其实喊话之人就是穆百万安排的顺水推舟的“托”!

随后就有诸多商人异口同声道:“还能奉谁为主,当然是穆百万,穆老板了!”

“对对对,穆老板德才兼备,乐善好施,不但是我们京城商界的楷模,也是天下所有商贾的榜样,他不做这个主,谁来做啊?”我们同意。

一众人等山呼海啸般响应起来……

穆百万故作尴尬,不情愿的摆摆手道:“穆某人何德何能啊?难堪大任,难堪大任……”

“您就不要推辞了,再推辞我们就不参加这个商会了!”一个领头的喊道。

“这……那好吧,为了天下苍生,早日一解流民的饥苦,我就厚着这张老脸受了这商会之主的重托吧!”穆百万的脸上挂满了勉为其难。

“好好好,这下流民有救,京城也安定了,太好了。”有人在一旁感叹道。

正所谓做戏做全套,穆百万这老奸巨猾做了一辈子买卖的老狐狸,把这件事圆的很满。

次日开始,商会成立,各商家筹措来的钱粮很快就够了数目,对于流民的交涉也显得顺理成章的多。

当刘田父女接到这些赈灾物资的时候,表情各异。刘田自然是觉得自己梦想着借题发挥升迁步入仕途的梦彻底破碎了。而刘彤儿觉得自己所信赖的顾公子果然没有让自己和所有流民失望,他果然把这事办的妥妥当当!不由得又想起了那俊朗飘逸的身影,眼神痴痴的迷离了起来……

流民的动静闹的这么大,皇上自然是知道的,他苦于没有良策的同时,也一直在秘密召集幕僚和亲信文臣开会研讨对策,始终拿不出一个像样的办法,同时也一直关注着九千岁这边的处理进度!

终于这个振奋人心的结果传到了皇上的耳中,这消息让隆平大帝兴奋的整夜没有睡好。不过次日上朝的时候,他还是装作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

当九千岁上奏安抚流民之事的时候,皇帝频频点头。尤其的过问了赈灾的细节。

九千岁起初想独揽首功,但随着皇帝一步步的追问,不得不将顾子瑶及林阁主二人的所作和亲赴灾民营游说的种种事迹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

“哦?顾子瑶?这顾子瑶可是当日进奉麟兽的顾卿家?”皇上的脸上惊了又惊。

“启禀万岁,正是当日进奉麟兽的那位顾公子,后来您还加封了他一个爵位。”大太监在身后答道。

“传朕的旨意,宣顾卿家进见。”皇帝此刻更急迫要见到顾子瑶的心情远远大于对九千岁的感激。甚至都忘了封赏九千岁的事情。这让九千岁一时尴尬不已。

顾子瑶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虽然说等待是种美德,但顾子瑶的美德有些过于厚重了,他等的太久了,为了仇恨,为了家人和朋友的团聚他等的太久了……

在得到皇帝的诏书时,他竟一时有些激动的有些手抖。顾子瑶在轩辕大陆待的时间实在是不少了,自己也在闲暇时间凭借自己的修为聚纳了一些灵力,也感觉到自己的修为一步步的向心动后期逼近,可是自己起码要突破至金丹期才能与焚天一战,这也是顾子瑶日思夜想最想达到的修为境界。心动期到突破到金丹期需要的灵力不是常人和平常修为的修士能想象到的。在中土大陆,焚天那样的强者,当年是动用了自身百年的修为才将自己突破至金丹期,顾子瑶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修士,要不是各种机缘和自身的刻苦,加之自己穿梭到其他时空,想要凭借一步步的修为赶上焚天,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是这次皇上的召见,让顾子瑶重燃了希望,他知道自己来到这片大陆的唯一希望就寄托在那灵力的圣器之上了。而能触碰那灵力的圣器,唯有这片大陆的九五之尊才可能帮自己做到。

顾子瑶接旨后火速向朝堂赶去,既不想让这万岁爷等久了,也不想耽误了自己的正事。

“顾子瑶进见……”小太监尖厉的喊声划破了整个大殿的上空。

“宣……”皇帝沉稳脱口而出。

顾子瑶躬身快步进殿,跪倒后,口中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爱卿,朕听说你此次赈灾过程中,倾尽所学,且亲赴灾民之中,可谓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居功至伟!朕甚是欢心啊!”皇上笑吟吟道。

“回陛下,微臣也是见朝中危难,身为臣子,应义不容辞为国为君分忧,只是做了身为臣子应该做的罢了,换做其他人也会如此,只是微臣碰巧遇到,急于将危机化解罢了。”顾子瑶毕恭毕敬的答道。

第二百零一章 求赏受阻

皇上听完顾子瑶的回答,心头十分感动,不止是因为顾子瑶那貌似虚情假意的义不容辞之说,更是感叹于顾子瑶没有争功之心。这番话一出,也是给诸位大臣留足了颜面。暗指自己机缘巧合解了国家的危难,换做其他大臣也能。这种说辞会避免很多大臣对他的嫉妒和不瞒,将权斗尽量扼杀在萌芽阶段,明哲保身,也为皇帝了去了权衡的苦恼。

顾卿家的谦善,朕早就感受到了,不过这次更是感触颇深就连朕也在你的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啊皇上赞叹道。

不敢,不敢,微臣不敢皇上九五之尊,天命所认之天子,我等万万是比不得的。顾子瑶再次叩头。

那卿家此次立了如此大的功劳,受什么封赏都是够的,卿家想要什么只管开口就是皇上的心情大好,赏起来也就痛快的多。

一旁的九千岁,此刻有些苦不堪言本以为此事自己张罗的这么欢,也是牵头的。来之前也大好了小算盘,打算独揽此功。谁知道,皇上在朝堂之上问的这么清楚明白,自己一时紧张,不得不全盘托出。如此也就罢了,谁想这皇上此时却来了往日少有的开明劲,清晰的判断出此时的来龙去脉和功过是非,直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大肆封赏顾子瑶,把自己一个王家千岁晒在了一边,情何以堪,情何以堪啊

万岁,微臣微臣其实真有一个不情之请不知顾子瑶欲言又止。

爱卿速速讲来,不必推三阻四,吞吞吐吐有朕给你做主呢。皇上指着顾子瑶说道。

既然陛下说了,那微臣就斗胆进谏,微臣是想要一个物件。顾子瑶抬头答道。

好,只要朕有的。当然除了传国玉玺和这座位之外皇上此时倒很机敏,怕顾子瑶要的物品太过刁钻或者过分。

微臣怎敢要这两件东西,这是王权的象征。顾子瑶笑道。

那就什么都行,朕今日当着所有卿家的面说的,他们都可以作证皇上此刻有了些好奇的兴致。

微臣想要那聚集灵气的圣器。不知皇上意下如何顾子瑶用极度期盼的眼神望着面前这位皇帝。他知道此次如果失败,将面临着自己在这片大陆之前的一切所作所为,全都前功尽弃。自己要回中土复仇的事也将沦为空想。此刻顾子瑶的心也是紧张的不行。就好像等待法官宣判的重犯

这这个皇帝有些犯难。因为这顾子瑶口中所说的聚灵杯可是上古传下来的宝物。整个皇族也视其为奇珍异宝,代代相传。虽然这聚灵杯没有传国玉玺那么至关重要,但它的功效与作用是所有修习之人都垂涎的。皇族内虽然修习的人不多,但也从来没有将此圣器给予他人使用。因为这种圣器一旦赠人,很可能会造就一个不世高人,这不世高人的出现,会给整个帝国带来什么样的命运走向,谁也不好说传对了人还好,如果落到恶人手中,将引发天劫这种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皇帝一下犯了难。

圣上,不能将聚灵杯赠与他人啊,此杯不能轻易赠人可是先帝的古训啊如若落入心术不正之人手中,引发了天劫,整个帝国,甚至整个大陆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啊一个年级很老的三朝老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圣山三思啊又有几个文武大臣高声恳求,纷纷跪倒在地。

顾子瑶见状,心头焦急,却又无法直接回驳这些人,不然显得自己的动机太过明显。

正焦急间,刚才还有些对顾子瑶抢去头功而不满的九千岁发声了: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哦千岁请讲皇帝突然觉得自己此时有些冷落了九千岁,竟忘了先封赏九千岁,自己也不觉愧色流露于颜面之上。

万岁,老臣有两个问题,不知能否进谏九千岁深施一礼。

你我君臣关系不同他人,尽管问来皇上此刻真是犹疑不定,巴不得这种股肱老臣出上一计献上一谋。

那老臣就问了,老臣第一问,如若当日顾子瑶进献麟兽,那忽然而出的勐虎,如果没人将它拦下,可有今天对聚灵杯赏赐的犹疑九千岁此番刚直不阿,来了倔劲。

哦这皇上没有想到这问题竟不是为自己排忧解难之策,而是为顾子瑶深究此事的来龙去脉。

万岁可以暂且不答,那么老臣第二个问题就要问问如若此番灾民来京,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安抚和控制,灾民路经京城,此番后果谁能设想那时还有机会犹疑这聚灵杯的赏赐与否的问题吗九千岁第二个问题简直有些咄咄逼人

两个问题问出之后,九千岁并没有敢用气愤的眼神望向皇上,而是恨恨的瞪着那些反对赏赐聚灵杯的大臣。那些大臣听完这两个问题,也都觉得发自内心的理亏。在这种紧要关头,顾子瑶两次挺身而出,挽万岁于危难,救社稷于临危。对这种人的赏赐,如果还不能兑现,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几个人也都愧疚面红耳赤的地下了头不再做声。

皇帝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