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八九年代 >

第39章

重生八九年代-第39章

小说: 重生八九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完成之后,她并没有要求这本书的翻译版权,毕竟就连作者都在这里,自己只不过是被邀请翻一下,而且作者还是自己的孙子辈一般的人,版权自然要还给他,这个决定少年拒绝了多次,却被李家人回绝了。
在拿到县里的印刷厂印好样本之后,少年便拿回来校对了,这本中文版本的书较之前世的版本还是有着不小的区别的,里面的一些东西翻译的使其更加贴合中国的情况。
新书上还增加了两个序言,一个是翻译者李鸣凤的翻译序言,阐述了自己与少年相识的过程,说了自己作为小作家的老师目睹了他的整个创作过程和邀请自己翻译这本书的情况,并感谢少年的信任和自己全家的支持特别是儿媳妇的整理工作,另一个序言则是少年自己写的对全国读者的话,并称作为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以后的续集会先写中文版本,再自己写英文版本,而不会写英文版再翻译,这样的话时间上就会慢,起码要三年才能完成一本书的全部写作。
此时在皖南县委办公室里,方大江正在一脸微笑地和一个中年的女性干部说话,似乎还有些亲密,眼里竟然带着一丝贪婪之色,突然办公室的门被陡然撞开,只见秘书小王一脸大汗地冲了进来,竟然丝毫不顾自己领导的脸色已经变成一片铁青了。
“你给我滚出去,谁叫你进来的?”
方大江犹如被激怒的狼一样,猛地朝着自己的秘书大喝起来,手中的搪瓷杯瞬间就往小王身上砸去,可见其怒意之深,一向以方大江为首的王秘书今天却一改往日的作风,竟然侧着身子让过了那搪瓷杯,随即一脸通红地硬着头皮把手中的文件往方大江面前一放。
“书记,您消消气,您赶紧看看这篇文章!”
能做到县一把手,方大江自然不是蠢货,见一向对自己讳若神明的小王今天竟然有这种表现,顿时就明白了怕是真的有事情,随即挥手打断了正要说话的女人,让她赶紧离开办公室,便急急地戴好眼睛端详起桌子上的报纸来。
“江南日报”
这赫然就是江南省的党报,机关喉舌,随即神情一愣,一口气将整篇文章看完,顿时心里一片透凉,脸色变了又变,竟然说不出话来,他可是知道这样一份报纸上转载了这样的一篇文章意味着什么,特别是那篇文章的标题下面的那三个字,竟然就是“张真一”。
“真是好手段,好一招釜底抽薪啊,你打我的脸,我不能不你怎么样,但没想到这小子竟然从大义上来宣战,这次老方不死也难了,背着阻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抵制中央命令的名分,上面怎么还可能让他待下去,可惜了!”
与此同时,坐在县长办公室里的林云清却一脸的唏嘘状,心理犹如掀起滔天巨浪一般,他自认为自己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那个说话温和,总是在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笑意的少年,竟然这般狠辣,反击这么具有杀伤力,看来自己对他的态度还是不够好啊。
想到那篇文章里就差指名道姓地指出方大江的名字了,脑门上就不由得冒出一层汗来,要是一般的文章倒是没什么,关键是这篇文章的前瞻性极强,参考价值恐怕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中央如果重视的话,只怕就在这几天就会有结果,如果方大江被撤职的话,那一把手的位置--
刘云清心理隐约有了一丝期待,但是随即却又想到自己调任政府的一把手不过半年,恐怕再次上提的话会有些困难,心理竟然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此时,远在北方的首都里,由于这一篇文章的出现却猛然炸开了锅,本就暗流涌动的灯火里,此时被搅动得更加错乱起来,一个个命令开始汇集到一起,最终形成一个个意见,正是万家灯火的时候,几辆庄严大气的黑色红旗轿车缓缓驶到了小胡同的大铁门前,随即从车里钻出一排大汉瞬即隐蔽在各处,前面的一辆车里下来一个中年人,随即打开车门,从里面走出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带着一副黑色镜框的眼镜。
“主席,首长已经在等您了!”
“恩!”
中年男子在老人耳旁说了一句,随即老人应了一声,两人便以前以后走进了铁门后的院子里,此时院子的房间里,一个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还时不时地批评了两句。
“啊,你来了!坐坐,都坐嘛!我老头子大晚上还把你叫来,你可不要有意见喏!”
“首长,您说笑了,能得到您的教诲是我想也不敢多想的,倒是我打扰了您的休息。”
“恩,形式主义了嘛,这是要不得的,说啥子教诲,我就是一个老头子,老而不死,还要让你们为难哪,今天我又是为难你来了,你看看,这个报纸上写的东西嘛,是不是有着不小的警惕性,这个娃子的大局观很强啊,比我们的某些干部还要好,他的一些意见虽然有着小朋友的幼稚,但是是值得你们采纳的。这个文章你们看没有?”
老人带着浓重的川音,语重心长地说道。
“首长,我们都已经看过这篇文章了,这两天也研究了这个情况,国务院里的专家和学者们也作出了一份报告,他们认为这篇文章中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成败,里面的建议和提出的解决之道,是极有实用性的。这就是他们的报告,我给您带来了!”
一旁的中年人闻言,急忙从包里找出一份文件递给了老人,随即房间里再次陷入一片安静。
“恩,要得,你们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一定要努力肃清这种情况,找到解决的办法,我看哪,你们可以问问那个小朋友的意见,我上次听江南省的同志讲,他们省里的那个小作家想要办一个企业,就是现在国外的超市,既然没办成,说明这个小家伙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碰到了这些问题,他敢于讲出来,不知者无畏啊!”
老人说了不说,随后目光就有些闪烁起来,对面的老人见状便起身辞别了老人,片刻过后,一溜的红旗便再次离开了小巷,胡同里再次陷入沉静之中,三天后,中央下发了《关于经济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的通知,并且在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打算开赴全国肃清这些问题。
紧接着在九月份就下达了一系列的通知和文件,这与前世想比,做出了巨大的进步,也迈开了更大的步子,在还没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就已经率先在制度上给予了安排和现行,减少了后世中许多人钻空子的机会。

第六十六章少年的春天

九一年的九月初,皖南县出现了一个大地震,那就是县委书记方大江,由于年老身体不力,直接被市里免去了县委书记的职务,安排到市里养老,县委书记一职竟然没有公布,上面只说暂时还没定论。
“云清啊,你们县里那个小家伙可不得了,你可得多关注关注他,中央对这件事已经有了定论了,马上就会有工作小组到全国清查,在这个过程中,好像那位首长已经点名要多听取他的意见了,机会你自己要把握。好了,有时间回来看看你爷爷和奶奶。”
刘云清一大早就接到家里的电话,随即便愣了愣神,从那头老子的话中他可是听出了不少的东西。什么叫要听取他的意见,这根自己的机会还有关系,自己的机会是什么,就是书记的位子,难道竟然会询问那个少年?
这个想法突然让他有些震惊,一个县城的书记竟然还要考虑一个十一岁少年的意见,难道这不是在做梦?但是随即一想到是那位老人家的意思,心理就渐渐平静了,人比人气死人啊,人家十一岁就被老人家点名表扬了,自己三十来岁还在为了一个县委正职挣扎,这还是借助了家里关系。
“喂,你好,我是刘云清,张真一同学在不在家,麻烦让他接个电话!”
刘明华一大早刚吃完早饭就接到了县长的电话,上次也是他打过来的,事后问外孙后才知道跟自己说话的人竟然是县长,这让他一整天都乐呵,不过却被自家的外孙笑了个够,说什么他上次还骂过书记呢。
“您好您好,刘县长,我外孙现在不在家,今天一大早就去一中李老师家里去了,说是要修改书来的,要不等他回来我帮您问问?”
刘云清一听对面接电话的老人竟然是少年的外公,顿时就乐呵了,语气不知不觉淡了几分,柔和了一些。
“原来您是刘老爷子,您好您好,既然真一不在家,那我就请您老帮个忙,等他回来的话,就说我已经批复了他的执照申请和商标注册的事情,另外县里决定给他一些优惠政策,让他回来后下午到县里来一趟。麻烦您老了!”
老人忙说不用,挂了电话,心里那叫一个乐啊,但是却也狠狠地感叹了一下,以前别说县长,就是镇长自己也见不着,现在县长都亲自打电话到家里来客客气气地请老头子帮忙了,这一切可都是自家的那个外孙争气,娃儿有出息啊。
此时在一中李家,李鸣凤正在对照着小家伙标出来的不当之处进行修改,修改完了就可以正式联系出版社了,她可是知道两个月之前就有不少出版社都联系了少年,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而已。
“真一,我爸爸刚才打电话回来,说县里已经把你的文件都批下来了,而且好像还跟省里闹别扭了。”
李娟突然从里间跑出来对少年说道。
“啥?怎么扯到省里去了?”
“好像爸爸说是因为省里因为你这篇文章被中央批评了,然后他们就要县里把你的文件拿到省里去批,那你的企业可就不是咱皖南的了,幸好刘县长跟省里争取了,要不然说不定咱们县的金凤凰就飞走了,嘿嘿嘿!”
少年顿时就陷入沉思了,如果能放到省里的话,条件自然会更好,能得到的优惠只怕是也很多,看来这次刘云清是打算下狠招了,说不定还有什么优惠,看来自己写一篇文章还真顶事,以后还要考虑考虑要不要时常来那么一下。
就在少年回到家后不久,老爷子就通告了刘县长的请求,少年一听赶忙就踩着单车往县政府赶了过去,有好处不拿那是王八蛋,又送上门的好处不拿,那是乌龟王八蛋。
“刘县长,您好!”
“是真一啊,来来来,上午老爷子还说你去老李家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过来了,来来,看看你的文件,这是我昨天召集县委开会后审批的,各种手续齐全,现在你可是老板了。希望你这老板越做越大啊,给我们皖南也创造一个金字招牌。”
少年闻言一笑,接过文件袋,打开便对照起来,心里却没想到刘云清竟然丝毫没有提其中的艰难之处,能跟省里抢项目,没有几把刷子可是不行的,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了。
少年也没有多呆,稍微说了几句就告辞了,但是心理却想着这位刘县长对自己的态度倒是有些不错,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能放下一县之长的面子来跟自己一个少年平辈论交,看来这家伙所图甚远,但是不管怎么样,他能为人民做实事自己就一定支持,都是升官,为什么要把机会给贪腐之辈,而不给能为百姓做实事的人。
开学后,初二的课业似乎变得有些大,少年整天埋在房间里抄作业,不错,就是抄作业,实验初中的作业可不是一般的多,整天整夜的做个没完没了,为了不占用自己太多的时间,又能充分完成作业任务,少年只好私下买了各科的教辅教材,作业就靠抄了。
整个九月里,那件事情的余波渐渐平息了,但是整个江南省甚至是共和国的高层和一些著名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