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来!”
高梅应声出屋,抬头仰脸发出一声哨声,高而尖锐,能传出老远,恐怕大半个“高邮湖”都听得见。
这许是高家叫高家人的方法。
哨声发出之后,高梅还站在外头等,没有马上进屋来。
难道高垣能马上回来?
可是,转眼工夫之后,高梅就进来了,道:“爹,没有回应,他不理。”
高通海再次拍了桌子:“这个畜生,他居然敢不理?”
关山月道:“老人家,许是垣兄弟下在附近,没听见。”
高梅道:“关大哥,你还真别再帮他说话了,他既然会跑到那儿去等咱们,也一定会跟着咱们的船回来,说不定还比咱们先到,因为他会躲在附近看我挨骂。”
这回算是知她那个兄弟了。
关山月还待再说。
高迩海道:“关大哥,他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等他回来我一定会好好管教,重重责罚。”
关山月道:“老人家,晚辈说过了,晚辈不会在意,垣兄弟也没有恶意,还请老人家不要生垣兄弟的气。”
高通海还待再说。
关山月站了起来,道:“老人家,梅姑娘已经到家了,晚辈也该告辞了。”
高梅忙叫:“关大哥!”
高通海忙站起,道:“关大哥怎么能这就走?”
关山月道:“晚辈还有事,梅姑娘知道。”
高梅道:“关大哥,没这么急?”
关山月道:“小妹,忘了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了?”
高梅没再说话,可是一双美目里现了泪光。
关山月道:“小妹,我总是要走的,又不是永不相见了!”
高梅道:“就算还能相见,谁知道要等到哪年哪月?”
关山月道:“小妹,咱俩说好了的。”
高梅道:“我知道,我不该,可是好吧!我不再说什么了,关大哥走吧!”
她低下了头,没再说话,可是看得见,两串晶莹的泪珠儿落在了她脚前。
关山月不忍,可是却不能不咬牙横心,他转望高通海:“老人家……”
高通海说了话:“关大哥在‘广东’救了小梅,又从‘广东’送小梅回来,这份恩,这份情……”
关山月道:“老人家……”
高通海道:“就算关大哥要走,总得吃顿饭再走,不然高通海怎么过意得去?又怎么面对朋友?”
这倒也是。
高通海话说得诚恳,加以正如高梅所说,关大哥也不是那么急,非走不可,只有从命留下了。
关山月答应留下,吃过饭再走,最高兴的当然还是小姑娘高梅!高通海让她做饭去,她兴奋的答应一声,带着满脸笑就走了,连泪都忘掉了。
关山月心里一阵难受。
其实,吃顿饭再走,从做到吃,能有多大工夫?又能多留多少工夫?可是小姑娘破涕为笑,高兴了,这是总比没有好,总比马上就走好,能多留一会儿都是好的,小姑娘可怜,想想,关山月心里又是一阵难受。
该吃饭了,菜端上了桌,都是湖鲜,不是鱼就是虾;菜不多,但吃的不是丰盛,吃的是这份心,这份情义。
看样子真不错,看不出,想不到高梅有这份手艺。
真说起来,高通海老伴早逝,有这么个女儿,操持家务还下全是她?高梅不在家的这些日于,可苦了高通海这个大男人了。
有酒,高通海捧出了他舍不得喝的多年珍藏。关山月本不喝酒,看这份盛情,他也就没说什么。
都要吃饭了,还没见高垣回来,关山月要等一等,高通海跟高梅都不让,高通海说高垣一天到晚在外头野,经常不回来吃饭,高梅说高垣能吃生鱼虾,当饭吃。
又多知道高垣一样,真是个世间少有的奇小于。
父女俩合力劝吃劝暍,关山月只有从命,先陪高通海喝酒,然后再吃饭,高梅不喝酒,可也不吃饭,她看着关山月吃暍,不停的给关山月挟菜,而且,虽然关山月吃过饭就要走了,可是小姑娘这时候还是很高兴。
看高梅这样,关山月几乎吃暍下下,可又不能不吃不喝,他知道,他要是不吃不喝,高梅一定会难过,他愿意让这个小妹高兴,不愿让这个小妹难过。
小妹这份心,这份情义感人,认识这个小姑娘,还真是认识对了。
高通海兴致很好,可是他知道,有这么一位关大哥在,他不能多喝,只能适可而止。
这顿饭还真吃了不少时候,吃完了这顿饭,都上灯半天了,可是,等高梅洗完了碗,还不见高垣的人影。
关山月觉得不对。
高通海虽然没说什么,高梅为之心焦了:“小垣怎么还不回来?”
高通海道:“不管他,有本事就别回来,反正在外头吃喝睡都难不倒他。”
关山月道:“小妹,再叫叫。”
高梅应一声,出去又发了哨声,却还是没回应。
高通海冷哼:“真好,才这么大就敢不理叫唤,再大还得了!”
高梅进来了:“不至于怕挨骂怕成这样吧?”
高通海道:“两次叫唤他都不回应,怎么不怕挨骂?”
这倒是。
关山月道:“别是晚辈还在这儿,垣兄弟不愿意回来。”
高梅不爱听,叫:“关大哥!”
高通海一摆手:“关大哥,没那一说,别管他了,他爱回来不回来。”
关山月道:“垣兄弟一路走水路,会不会出了什么事?”
高通海道:“关大哥,他要是在水里会出什么事,就不是‘鱼眼’高垣了。”
高梅道:“关大哥,这倒是,他不会在水里出什么事。”
看来这父女俩对这个儿子、兄弟,是信心十足,把握十足。
小高垣水性之好,可想而知。
关山月道:“那是晚辈多想了。”
高梅忽然美目一睁:“不,关大哥没有多想,他不会在水里有什么事,可是会不会在别处……”
高通海又一摆手:“你这是瞎想,他一路都在水里,怎么会在别处出事?”
高梅道:“要是万一他离了水呢?”
高通海道:“他走水比走旱快,在水里也什么都能,怎么会离水?又离水干什么?”
高梅道:“我是说万一。”
高通海道:“没有万一,就算有万一,我问你,他又会出什么事?”
高梅道:“爹,您又不是不知道,他有多野、多皮,又天不怕、地不怕。离‘高邮湖’一步,就是江湖;您也不是没在江湖上待过,江湖上什么人没有,什么事没有?”
高通海呆了一呆,脸色变了:“这……”
看来他也怕有万一了。
高梅又要哭了:“都是因为我,他要是出了什么事,我……”
刚还在气兄弟,刚还告兄弟的状呢?这会儿却……
这就是姊弟,这就是一母同胞。
要不怎么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
关山月站了起来:“老人家,晚辈往回找找去。”
高通海忙也站起:“往回?”
关山月道:“顺着运河,往‘扬州’一路找过去。”
高通海道:“那多远?”
关山月道:“老人家,行走江湖哪怕远,再说,从此地到‘扬州’,也没有多远。”
以关山月的脚程,百里咫尺,是不远。
高通海道:“关大哥,这时候……”
关山月道:“老人家,江湖人也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再说,垣兄弟要真是出了什么事,那是该尽快,不宜迟。”
是理。
高通海道:“我跟关大哥去。”
高梅忙道:“爹别去,我跟关大哥去。”
关山月道:“老人家跟小妹都别去,我一个人快,也方便。”
还真是,以关山月来说,父女俩不论谁跟去,都是累赘,这,父女俩都明白。
小姑娘没争着跟去了,道:“关大哥,我不放心。”
关山月笑了:“小妹,以我,你还不放心?”
可不,关山月去,小姑娘都不放心,那当今世上还有谁能让小姑娘放心?这话是怎么说的?
高梅不说话了。
高通海道:“这不是耽误关大哥的事么?”
关山月道:“老人家,正如梅姑娘所说,没那么急,晚辈走了!”
话声一落,人已经不见了,连油灯的灯火都没动一动。
高通海惊叹出声:“天!姜老弟派来送信那人说的哪够!”
是不够,一定不够,不够的他女儿会跟他说,小姑娘把这一路上的所见所知都说了,够他听的,高通海听得目瞪口呆,不住地惊叹!
小姑娘说的只是她所见所知的,还有些她没看见,也不知道,要是她看见了,都知道,都说了,高通海不知道会怎么样。
高通海也是江湖出身,也是个练家子,只是,他是一般的江湖人,一般的练家子。
关山月在夜色里直奔“扬州”。
他认为,从“高邮湖”到“扬州”这一段,没有什么城镇,就算有,也不是什么大城镇,不足以让高垣出事或惹事,也没有能让高垣出事,值得高垣惹事的人与事。
他认为,在这一段,唯一能让高垣出事,值得高垣惹事的地方是“扬州”。所以他一离开高家就直奔“扬州”。
他施展轻功身法,在夜色里全力施为。
以他高绝的修为,他到“扬州”的时候,还在夜色里。
“扬州”,在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与“苏州”齐名,玉树琼花,绿杨明月,久已传诵海内。
经典上原说:“淮海惟扬州”。尔雅上更说:“江南日扬州”。
当时的“扬州”,是一个大行政区,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诸省,直到“隋唐”而后,设置“扬州”于“江都”,“唐”以后直称“江都”为“扬州”。
当时的“扬州”不亚“苏杭”,而其金粉之盛,远过于“秦淮”。
由“唐朝”以迄“清”嘉庆之前,最为繁华,东南数百万漕船,浮江而上,此其咽喉,商旅十九,有十里长街及二十四桥之胜。
“扬州”又名“邗江”,或称“邗沟”,处江淮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这座城不大,分新旧二城;新城较幽美,临江的运河一带,遍植垂柳,故古诗中有“绿杨城廓是扬州”之句,与“杭州”“西湖”的“白堤”垂柳齐名。
一般而言,“扬州”的名胜有“瘦西湖”,“小金山”、“五亭桥”;古迹则有“梅花岭”的史可法祠、欧阳修的“平山堂”等。
这时候的“扬州”,还在夜色里,时候还早,“扬州”人还在睡梦中,没地方可以打听事,所以关山月没急着打听,他上了“梅花岭”。
“梅花岭”原是他路过“扬州”,想去而不能跟高梅一起去的地方,如今他一个人,已没了任何顾虑。
来到“扬州”,不去游览“瘦西湖”,是因为“扬州十日”使他不忍去,没心情去游览。
夜色里,关山月登上了“梅花岭”,来到了史可法祠堂前。史祠门关着,一片寂静,偶而只听见虫鸣及一两声夜枭悲啼。
这地方,白天都少有人迹,夜晚更不会有人来。
但是,关山月一到祠前,就听见了祠里有人。
这时候祠里怎么会有人?想也知道!
这一代孤忠的祠堂,竟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人的栖息处所,可悲!
关山月为之一阵难受,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可怜,也无罪,他听出了人在祠堂里什么地方,不去惊扰,绕到后头的衣冠冢,站在冢前静静凭吊。
静静的凭吊中,不知星栘斗转,还是远近鸟雀的突然聒噪吵醒了关山月,醒来才见曙色已现。
破晓了,关山月听出栖息在祠堂里的人还没有动静,他仍不惊扰,去了飨堂。
飨堂里有史阁部手书,寄夫人遗书真迹字刻,此刻曙色已现,看得见了。
另有史阁部手书对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