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倭-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干掉王婆留这股倭寇。恰好此时兵部也传下命令,说皇上的万寿节将到,令张经限期打击倭寇,给皇上生日献份大礼。这样,官兵不得不仓促与倭寇展开决战!
邹桂芳带二千人为左翼,汤克宽带二千人为右翼,胡宗宪带领二千人马为中军。是役官军方面,除了戚继光所部外,还有卢镗、尹秉衡等五路人马,官军一共一万四千人,超过倭寇十几倍。按常识、按道理说,胜负没有任何悬念。
虽说台州城外驻扎三个倭寇营盘,第一营是为山童;第二营是为江头羽根;第三营是为龙白神奈。还有樱木露娜这一支客军也据守险要监战。由于象山地势狭窄,不利于大军团作战,几支倭寇客军也不可能投入战斗,尽行出动支援王婆留,只是守在一旁坐观成败。
现在,王婆留不能指望别人,凡事靠自己了。这一战,王婆留居然以800海盗击溃大明官军的14000人的大部队。当然,这场胜利也跟俞大猷、胡宗宪等大明将领的战术失误和轻敌有关。当时大明官军的队伍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也看不上王婆留这支只有800人的乌合之众,在行军时分散成为了很多孤立的军团,给海盗对其“分割包围,各个击破”,创造了有利的机会。
在古代,一般只需简单设备,就能打造军用武器,政府相对人民的武器优势并不大。到了王朝末期,由于政治腐败,贪污盛行,造成军队装备低劣,士兵军饷不足,甚至有人不得不变卖武器换钱谋生。因此每当中国历史上发生改朝换代,常常出现义军的装备和补给优于官军的现象。
由于王婆留这支海盗部队大部分人都装备了品质优异的倭刀,从冷兵器而言,海盗部队的兵器优于大明官军。但从热兵器而言,无论装备火铳、火炮的数量和质量,海盗部队都比大明官军差很多,根本上无法与大明官军相提并论。
史书说农民起义军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农民起义军就是一群穷鬼,一群乌合之众。王婆留这支乌合之众的火器装备也不是比大明官军优胜。而大明官军的火器装备比海盗占优,这是无容置疑的。无论如何,事实证明朝廷军队装备却始终优于或不亚于海盗。这个问题从满清仿制明朝的火器很能说明事实,据说数百年后的清朝火炮尚不如数百年前的明代,以至于林则徐在虎门铸炮的时候尚需参照明代火炮的图纸。大明官军的装备先进可见一班?
但是,当时的大明官军已变成一支享福的军队,腐败的军队,哪还有当年打江山时驱除鞑虏的锐气。以这支外强中干的军队对抗当时方兴未艾、士气旺盛而又身经百战的海盗部队,实在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值得深思的是当时大明官军的部队装备非同小可,火器甚至比海盗的佛朗哥火炮还要好,拥有火枪火炮大明官军反而败给只有弓箭大刀的海盗,确是令人感到羞耻。大明官军溃败后,还给海盗留下一堆堆火铳、火炮!事实证明,兵器也要看给什么人用,一支腐败的军队,给他们什么兵器也没用。
────()────────
邹桂芳带着二千步兵首先到达象山脚下时。而其他协从作战的兄弟军队,比如作为的右翼汤克宽军尚在百里之外,而胡宗宪这些运输辎重的部队更严重滞后,拖着沉重的火炮才刚刚上路。
就在这时,一骑出去的探马疾驰而回,气喘吁吁地冲进大帐:“报告,前方发现海盗的行踪,离营已不到三里地。”邹桂芳闻报,手上的茶杯一抖落到了地上。赶忙出帐用千里镜观察,只见象山脚下几支倭寇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掩杀过来。
“倭寇来了,倭寇来了,赶快传令,列阵迎敌。”邹桂芳用他尖锐的嗓音惊恐地叫了起来:“快——快列阵——他丫的,饭桶,叫你们列阵,你们去哪里?”还未开战,不少大明官军就想脚底抹油——开溜了。
只见邹桂芳大营里一片忙乱,兵士昏头转向,有人向东走,有人向西窜,人喊马嘶,完全失去控制。邹桂芳心里暗暗叫苦,看来明军今天肯定会吃大亏。战场上是讲究排兵布阵的,大明官军平日操练的阵法甚多,比如有我们熟识的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兜底阵、五虎群羊阵、六丁六甲阵、七星北斗阵、八门金锁阵、九字连环阵、十面埋伏阵。都是中看不中用的集体体操,结果官军乱了一会,本能聚成一团,摆出一个圆形铁桶阵。
在远处望见明军旌旗不整,阵型散乱,王婆留立即举起倭刀一挥,大喝一声:“吹号角进兵!”
宋师道率领一百海盗首先出阵,一字排开,白刃如林,明晃晃的倭刀煞是令人恐怖。在雷鸣般的战鼓声中,高声喊杀,如大河决堤一般掩杀过来,排山倒海的喊杀声似乎把空气喊得晃动起来。
这一次接战,海盗兵分三股,由宋师道、宋展雄和宋明吾三个头目率领,一下突入立足未稳的官军阵中,邹桂芳这一路先锋队,兵马溃不成军。
大明官军中有不少人从没上过战场,还有一些人不过是流氓地痞而已,面对如此凶狠的萨摩武士冲锋,他们还是第一次遇到,萨摩武士威猛强悍的气势让他们心胆俱裂,吓得瑟瑟发抖,步步后退。
“快让弓弩手放箭!”邹桂芳大喊。已吓得魂飞魄散的部下根本听不到邹桂芳的喊声,弓弩手也一个个惊慌迟疑,不敢冲到阵前。大明官军习惯打那种以多欺少的群架,看见萨摩武士不要命似的冲过来,军中流行的恐倭病又临阵发作了。
凭着多年与倭寇作战积累的战场经验和教训,邹桂芳知道,不用强弓劲弩对进行萨摩武士远距离杀伤,一旦短兵相接,大明官军很可能会一触即溃。他一咬牙,大声命令自己所部的亲兵:“随我迎战”。一马当先向萨摩武士冲了过去,他希望能以此激励其他的兵士,使他们敢于抵挡强敌的进攻。但凶狠的萨摩武士已不是他个人神勇能遏制了,邹桂芳杀掉一个倭寇,自己顶不住,只得掉转马头,向后疾驰而去。萨摩武士顷刻将大明官军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大明官军的将士们见主帅先逃,也争相溃散逃命。
没有弓箭和火炮掩护,短兵相接,大明官军根本不是众海盗的对手,很快就被海盗分割蚕食,渐渐不支,官军一个个被锋利的倭刀砍倒,人数在迅速减少。
邹桂芳的部属正在与海盗血战之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喊:“营中上起火了”众官军回头一望,看见一支海盗部队渐渐逼近官军营寨,四下放火,顿时慌了手脚。失了大营,就没有地方立足,就不可能跟海盗相峙下去。
此时邹桂芳部还有千余官军,汤克宽所率的后续官队尚在路上,只要邹桂芳没被萨摩武士的冲锋吓破了胆,坚守阵地不退,大明官军凭人数优势再夺地利之便,很可能反败为胜。只是邹桂芳已失去坚守阵地的勇气,一退再退,失去地利之便的大明官军,只能听凭海盗砍瓜切菜一样地追杀了,一群群走投无路的大明官军被赶进了泥泞的稻田中,沼泽地里。片刻间,浑浊的田水就已被鲜血染成绛红色,撕心裂肺的呼救声,传出数里之外,让赶来驰援的官军为之胆寒。
王婆留在扫平邹桂芳部属之后,大明官军的先锋队跑得一个不剩。身经百战的戚继光军、卢镗军、尹秉衡军随后赶到,主将俞大猷率领的中军也到达象山下,兵锋直指象山。但象山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狭窄,不利于大军团作战,大明官军尽管人多,却不可能全部投入战斗。一条山路只能通过几百人。也就是说大明官军要打上象山,只有几百人能冲上前去拼命。
第八十一章怒荡千军(2)
人多不占优势,加上前头邹桂芳的先锋队一败涂地,官军营中谣言四起,把倭寇武勇传得神乎其神。此时大明官军四营兵马乱成了一锅粥,已不俱备大举反击倭寇的条件了。不过在不少大明将领看来,倭人特别瘦小、矮小,都是象小孩儿般不堪一击的蔫货,只配做武大郎的跟班,那堪大明官军一击?之前那萨摩武士表现得如此凶狠勇猛,哪是由于他们未遇真正大明官军?
大明将领表现得如此自信,不仅因为官军人多,同时因倚凭有江南广大腹地,又得人民群众支持,可谓稳操胜券。大明官军前锋虽败,官军仍然猛将如云,雄兵上万!那倭寇如何阻挡?最后还不是亡于大明官军的乱刀之下?大明官军剿倭肯定是一路顺顺当当,势如破竹。
这次大明官军进攻象山是水陆并进的。戚继光、卢镗、尹秉衡三军先到,他们在象山湾摆开军队,排成几个方阵。官军以人数而言,就把倭寇吓得半死了。急于向倭寇示威的大明将领不知道,对于以这支以步兵为主的明军来说,这种短兵相接的交战方法其实万分凶险,弄不好象山湾战场就变成屠杀场!因为大明官军跟倭寇打近身肉搏战从未赢过。
以王婆留看来,歼灭这几支人数多达万人的大明官军根本不可能,一个个挨着、跪着让你砍也嫌累。但把这帮无胆鼠辈吓走呢?并非不可能,大明官军普遍患有──恐倭病,官军畏惧倭寇怕得象耗子遇上猫。王婆留只要创造机会,给大明官军制造足够的恐慌,这班孙子会自乱阵脚。萨摩武士凶悍的冲锋陷阵足以造成对明军造成决定性的心理打击!而且,这象山的地势对海盗冲击大明官军也好,压制大明官军也好,都非常有利。那么,来吧!让这些趾高气扬的大明官军见识一下海盗的疯狂冲锋吧!王婆留笑了!把自己作战意图告知宋师道、宋展雄和宋明吾等三个分队头目,他先出阵冲击大明官军的前锋,众人随后跟上,务求一举给这帮怯如黄毛鸡一般不堪一击的大明官军制造足够的恐怖!
明军步兵在战船掩护下仓促登陆,占领了滩头阵地。后续的铜炮、床弩之类重兵器根本来不及安装架起,也就是说大明官军的火器不能发挥作用。海盗蓄锐待敌,有备而战,这些正乱糟糟登陆的明军又岂是海盗对手?海盗只要发动冲锋,大明官军还不是一盘小菜?王婆留看看明军步兵登陆己差不多近半,船上火器又无法上岸之际,发起致命攻击!
“兄弟们,跟我来,冲!杀啊!”在这个创造历史的光荣时刻,王婆留再次如得神仙附体,不假思索向众海贼喊出这句名言,然后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冲在前面。
宋师道、宋展雄和宋明吾各率领一百萨摩武士随后跟上,齐刷刷举起明晃晃的倭刀,喊声雷动,神勇无比,让大明官军为之胆寒。
海盗疯狂无比的神勇冲锋行为让戚继光、卢镗、尹秉衡等大明将领吸了一口冷气,对手集合几百人,兵分三路冲击他们的阵线。后面还有四五百弓弩手掩护助战,分成两个方队,连续放箭。由于海盗连弩手射出箭带有剧毒,中者立仆。两轮弓箭射过来,倒下几百官军。海盗连弩这么大的杀伤力让无数大明官军为之震慑。
只见海盗中突出一将,势如破竹的杀入大明官军阵线中央,他的倭刀耀眼刺目,如风行电驰而来。又如巨大白龙翻腾出海,龙牙吞噬之处,大明官军人仰马翻。俞大猷一时楞了,这神勇无比的猛士不是倭酋王婆留吗?乱箭齐发射死他?不可能!毕竟大明官军成团扎堆。乱箭齐发的话,自已一方损失更大。阵前斗将,明军虽有这个传统,但打赢了也改不变大局,还是群殴比较实际!不过,对方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