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飞雄 >

第83章

三国飞雄-第83章

小说: 三国飞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护军夏侯霸来拉他,把袖子都拉掉一块,曹宇就是不走,指着夏侯霸说:“仲权,你也是皇室宗亲,怎地反帮外人啊?现在皇帝病重,太子年纪小,这些家伙想趁机篡夺,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夏侯霸弄了个脸红。
目前邺城暗地里热闹非常,“皇叔派”开始活动起来,“大家”认为应该请年长的藩王监国,你弄个十一岁的小女孩是虾米意思啊。当然这个人选就非燕王莫属了。这派主要人马有前中护军夏侯称,散侍常骑、征东将军秦朗等高干子弟。
反对和打压燕王的是权臣派和宫廷派,郭太后倒是无所谓,毛皇后不干了,这怎么意思,皇帝还没死,小叔子你就想来插一手,这监国监来监去,指不定谁坐那把龙椅捏。
孙资和刘放可不干,这曹宇的几大干将和他们尿不到一起不说,夏侯称还公开说两人是国贼,让他们上台可没自己的好日子过。于是两个人趁曹睿清醒的时候,曹宇又不在干快参上一本。
曹睿虽然不管事,但是他毕竟还是皇帝,也清楚自己恐怕支持不了了,于是下明诏立太子,并效法文皇帝立辅政。不过名单里就没了司马懿的名字,对于司马懿,曹睿的意见是“此国家之患,宜剪除之”,并下令让毛皇后殉葬。
到了太和六年,也就是景耀九年,曹睿死去,拟谥号为“庄”,“克敌远伐谓之庄”也有不好的解释“亡命于郊为之庄”。隐晦地指出皇帝是非正常死亡。太子曹芳即位。
刘禅令更年号为“元康”庆祝又拖死一个敌国皇帝。
诸葛亮上表请北伐,梁王刘封使奉书:“此中国有变,当恢复汉室之机。”
而此时,陆逊等请伐魏,孙权以太子故,伤子痛不许,逊等深憾之。
辽东公孙渊称帝自号燕,袭扰幽州。
河北民路冲、苏其等合二十万做乱杀冀州刺史,邺城震动。
******
“事不可为,辛翁,还请还军河北抵御京畿!”司马懿面对两路汉军和魏国内部的乱局,保存住有生力量才是上策。
辛毗还在犹豫,司马大军一走这胡质的左翼就暴露出来,那可是大崩溃啊。不过刘封过河一直向东,三战打退了张郃这样的硬茬子,还火烧晋阳,看样子那是要打到邺城去的。如果还犹豫下去,等刘封兵到黎阳切断了退路,这司马懿保不准他就易帜。
“退兵!不过还要通告一下胡都督。”辛毗提醒道。尽管现在刘封算是他的女婿,不过目前看来这个女婿可没给新的老丈人多少面子。
*******
刘封和辛庆英的婚礼是在景耀八年中举行的,排场并不大。就当时英雄好色而论,庆英的姿色只能算中等偏下,冯夫人虽然比她大上五岁,两个人在一起反而是冯夫人年轻些。辛庆英那句“吾当嫁当世英雄”倒也成了真。不过刘封此来三国并非为猎艳而来,到了他这个年纪,恐怕更注重谁更有利于今天他事业的发展。
辛毗接到这个消息也没吃惊,只是有点寂落而已。女儿大了不由父母,她只要幸福也就没什么了。尽管新女婿是国家头号敌人,但是也是个人物,没降低自己辛家的声望。
虽为翁婿,不过两个人可没因为这点就客气,这两人都是国家为先的那种人,老丈人自然还为新女婿准备了些“礼物”,等到了洛阳,诸葛亮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本来有人要举火烧了洛阳,辛毗说:“还是留着吧,免得以后还要老百姓来修建。我们在此已经使百姓疲惫,现在要走了还是替他们减少一点负担也算做了点功德。老天是看得到的。”
“苍天可鉴,祖宗有灵!”诸葛亮进入洛阳后带领将领到诸陵祭祀列代后汉朝皇帝,兴复汉室已然在望了。
司马大军退到了黄河以北。
而邺城,权臣派迅速地平定了燕王一党后,开始对驻扎在黎阳的大军小心起来。
刘封的军队攻击下河东就不再前进,而是开始了辛苦的经营和驱赶匈奴人、诸胡。
刘禅在元康元年年末,正式把首都迁到了洛阳。
吴人与魏人开始寻找一条新的道路,面对崛起的楚汉,两家都有点胆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近的章节情节有点突兀,希望大家谅解。8过洛阳可不是那么好占滴,主角也不是那么能常胜滴,古人也是有野心滴,不好对付滴。
第十二 谁为刀俎
    楚汉把首都搬回了洛阳,但是皇帝和大臣还是在襄阳办公,洛阳由周王刘永做留守,前将军杨仪担任前军师祭酒,后将军魏延领东阳军坐镇河南尹。
诸葛亮亲自坐镇宛城,主持对东边颖川郡的攻击态势,这里是曹操发家的老根据地,对楚汉的离心力也最大,战事打了三年多才逐渐平服下来,这是后话,反正在元康二年,战事尤其惨烈。好在这几年楚汉还有点家底,诸葛亮也比较明智,采取步步为营,不去做太多太强烈的冲击。生怕把这几位逼急了,一狠心卖给孙权家。
实际上魏、吴私下已经开始商谈把豫北分割给东吴的计划,而东吴必须把所有“投降”的魏军遣返回魏国。这就是刘晔所谓“驱虎吞狼”之策。
梁军面队王屋山和大行山(太行山),也停止了向东的脚步,河南尹只有河内一地还掌握在魏人手里,而刘封的军队暂时还要对付盘踞在上党的残敌。司马懿当然也很清楚如果梁军破了上党,那么邺城就岌岌可危,好在这上党一地自古就易守难攻,刘封也没什么好办法,而且在政治上来说,曹魏太早灭亡也不利于大一统的进程。所以刘封的注意力转向了北方的太原郡。
并州民风剽悍,再加上近几年魏人迁移了许多军人来驻扎,更是让这里“老百姓”的战斗精神和战斗技巧提得相当高。
晋阳
穿着绯色禅衣的梁军刀枪林立,老百姓都议论纷纷,不知道又有什么大人物来到晋阳。只见几辆精致的铜车马被一队骑兵护卫着,从那红色的飞虎大旗,说明来的是一位将军。
“散开了!”前队的净道骑兵挥舞着鞭子,哪个不带眼的挨上一下,马上皮开肉绽。
对于新来的统治者,百姓大多怀有疑虑,虽然新来的平北将军庞德和匈奴中郎将慕綮接见了地方上的士绅,但是一般的百姓内心还是非常惶恐的。不知道自命继承大汉的楚人怎么对付他们这些“叛民”。
“嗖!”一声尖啸,从人群里跃出几十个黑衣黔首的人,手执环刀,冲向了第二辆马车大呼:“为国除贼!”
护卫也是经久沙场,虽然一塄,被这群人冲到跟前,却也不慌,抽长刀来战。
正打成一团,又从拥挤的人群里跳出几个人,疯狂地朝马车射弩机。这一系列动作配合纯熟,时机也拿捏得很好,护卫已经被近战的人缠上了,而马车队列又被惊慌的人群堵住了去路。
“嗖!嗖!”后面的护卫也冲了过来,弩的射程比刺客的更远,威力更大。这场战斗没什么悬念,几个刺客见不好,立刻把弩摔碎了,拔剑冲了过来。没有活口,护卫队几乎被激怒了,杀起人来肯定不会那么客气。
原并州刺史府。
徐宣也够倒霉的,刚履新没一个月就被人捉了俘虏。对于文官,刘封一般都不加杀害,应徐宣自己的要求,刘封答应在他交割了政务后把他送回魏国去。现在并州的事物还是他暂时管理着,等待刘封,应该说是洛阳方面派人来接手。
“梁王殿下到!”
徐宣整理了下衣服,站了起来。
“使君,打扰,打扰啦!”当头走来了一个中年人,束发为握,加了赤袯冠,身穿大红深衣,左右两肩各绣了一只神鸟鹔鸘,口衔金黻,拴着牛皮大武带,右边配一块玉佩,拴着一个金丝云龙蔓花袋,左边是一把古旧的黑鱼皮做鞘的剑。这人国字脸,皮肤微黑,细眼长眉毛,高鼻方口,留着寸长短髯连着短髭,当他笑的时候眼珠子才看得到,左边的眼睛好象比右边的大一点。这人正是梁王刘封。
“大王!”徐宣不卑不亢地说道。
两人入座。
“此地民风犹胜关中啊!”刘封一乐,“没想到我刚进城就受到如此‘礼遇’。”
“也是宣不察”徐宣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脸上没有半点歉疚。
刘封请过一人:“这位是朝廷新任命的并州刺史王连王君。”
徐宣也松了口气,两个人互相致礼。
刘封又取出一函:“令婿王士治已在我军中,所以恐怕令爱不能成行,托我致函徐君。”
徐宣接过信也不看,说道:“阿童(王浚小名)非凡人,得辅明主,有幸甚。老夫并无牵挂。”
为了笼络当地的豪族,刘封接见了太原的望族王氏、卫氏和马氏等。好象刺杀事件完全没发生一样。
私下对于刺客的追查却没放松过。
这次刺杀可以说策划得非常漂亮,事后也没多少线索可查。刺客所使用的武器,在兵荒马乱的并州并不是那么难找。
实际上这次刺杀,用脚指头也能想到是谁。但是对方却不给刘封什么借口。
*******
温县
司马懿以上军将军的身份回到了故里,多少让乡人振奋,虽说是战争时期,但是有黄河天险有几十万大军,楚汉还要应付许昌那块硬茬子,所以司马懿的回乡之旅也显得很惬意了。新的执政给了司马懿一个假期,准许他回去看顾父母坟茔,也是魏人开始抽调上军重新整编,军权实际在辛毗手上,司马懿只是个傀儡而已。
司马家自秦末殷王司马昂受封在朝歌,司马一族就居住在被称为内黄的河内郡。司马懿家族开始发迹是从司马钧(担任过汉安帝的征西将军,这个职务不常设,一般为战时编制或者荣誉称号,后因为赌气不支援仲光,下狱,自杀)开始的,经过五代人传到了司马懿这块。
司马朗在邺城,现在司马懿回了来,自然也代理起族长的事情。他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把自己家的牛羊都杀了请乡亲们吃顿坝坝宴,流水席。害得夫人张春花心里直骂:“个死老头,该不会是喝花酒喝坏脑壳了吧!”
“各位父老乡亲,先喝此碗!”因为打仗要禁酒(避免糟蹋粮食),司马懿没能整到酒,只好以水代酒了。
大家喝了,司马懿突然号啕大哭。
众人不解,有乡老问:“上将军何故悲伤啊?”
司马懿哽咽地说道:“想我司马懿为国家奔波,为的是使天下人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但是现在敌人凶狠,恐怕这里马上就要变成战场了。先人的坟墓不能保存,神位要蒙上灰尘,还要害大家离乱,身为军人的我真是惭愧啊。”
“仲达真是国家栋梁啊!”乡老又端起了碗。中国人乡土观念很强,一个地方出了个人物,大家都会自觉维护,无论这个人在其他地方名声如何,只要他不祸害乡里,大家总是能接受的。
“现在朝廷为大家着想,请大家搬到邺城附近去,那里有大量的好地,我司马懿保证大家过得比这里好。”司马懿说道,“不然楚贼来了,恐怕大家都活不成啊。”
又有托附和道:“是啊那三只眼好杀人,听说每顿饭都要寻那百十个童子做下菜。一把大火烧死了晋阳好几十万人呢?”(当时晋阳多算也不过10万人,除非刘封连自己的军队一起烧)
这些朴实的农民听这么一说,可没了主意,当然是看着这里的能干人怎么做他们怎么做了,当然那些豪强都纷纷符合司马懿的主意。
豪强们又敬几大碗,村民也不得不跟着喝啊。
好嘛,大家没吃饭呢,先灌了一肚子水。
就这样不在其位的司马懿又递交了他对付刘封的办法,跟上次大同小异,也是坚壁清野,搞军垦,农兵合一。在邺城又有许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