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三国飞雄 >

第3章

三国飞雄-第3章

小说: 三国飞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宗十骥 
《唐书》:骨利干遣使献良马十匹,唐太宗为之制名,号为十骥:
一曰腾霜白、二曰皎雪骢、三曰凝骢、四曰悬光骢,五曰洪波瑜、六曰飞霞骠、七曰发电赤、
八曰流星騧,九曰翔麟紫、十曰奔虹赤。 
昭陵六骏 
唐太宗平窦建德诸人及东郡,所乘六马曰青骓,曰什伐赤,曰特勒骠,曰飒露紫,曰拳毛騧,曰白蹄乌,乃琢石为象并赞可昭陵。 
黄骢骠 
《东志》:唐太宗破窦建德,乘马名黄骢骠。命乐工制《黄骢叠》,曲宫商也。 
蹀马 
《通典》:唐翔麟凤苑厮蹀马,俯仰腾跃皆合节,朝会用乐,则兼奏之。 
太原异马 
唐开元十二年,太原献异马驹,其耳如筒,左右各十六肋,肉尾无毛。 
滑州龙子 
唐开元二十九年,滑州刺史李邕献马一匹,肉鬃麟腮,嘶不类似马声,日行三百里,名曰龙子。 
红玉、紫玉、平山、凌云‘飞香、百花辇 
唐天宝年间,大宛进汗血马六匹,名红叱拨、紫叱拨、青叱拨、黄叱拨、丁香叱拨、桃花叱拨,上乃改名红玉、紫玉、平山、凌云‘飞香、百花辇,命图于瑶光殿。 
唐舞马 
《明皇杂录》:玄宗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部,有名称曰某家骄,其曲曰《倾杯乐》。数十马皆衣以锦绣,络以金铎。每乐作,奋手鼓尾,纵横应节。 
九花虬 
《伽蓝记》:代宗时李怀仙贡名马,额高九尺,毛拳如麟,身被九花,故“九花虬”。帝以赠郭子仪曰“此马高大,称卿仪质,并紫玉鞭辔赠之”。 
照夜白 
杜甫《画马图歌》:曾观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宁远马 
《续博物志》:千里马宁远所献。鬃拳紫色,状如八骏。乘者必衣裘帽絮,似胡儿抱持。初驶三十里,则皆旁侧难驯,又驶三十里外,乃驶然而去,唯闻耳旁风声如飞箭。唐肃宗时,令李沁乘之往按保定,早发扶风,辰达保定,申归奏事。 
玉花骢 
《万花谷》:玉花骢,唐德宗马名。杜甫诗:“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望云骓 
《国史补》:德宗幸梁,唯御骓马,号曰望云骓。驾还,饲以一品料。暇日幸而视之,必常鸣四顾,若感恩之状。后老死飞龙厩中贵戚画为图。 
黄骝 
《五代史》:汉王刘旻与周世宗战北,乘黄骝驰归,以金银饰厩,食以三品,号自在将军。 
玉逍遥 
《闻见录》:仁宗御马名玉逍遥,色白,乘之如舆辇也。闱人云:“马行步有尺度,疾徐皆中节,御者行速,则以足阑之。”一日燕王借乘,即常鸣不行,王怒还之。帝以配南城马铺,久之复御,其行如初。帝升遐,从葬之陵下,悲鸣不食而死。 
碧云霞 
《闻见录》:梅圣俞序曰:“碧云霞者厩马也。”庄宪太后临朝,以赠荆王,王恶其旋毛。太后知之曰:“旋毛能害人耶?吾不信。”留以备上闲,遂为御马第一。以其吻肉色碧如霞片,故号之。 
元佑三马 
宋元佑初,禽鬼张青宜结,百官皆贺,时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膺,虎脊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皆喑。父老从观,以为未始见也。三马者,西番骏马。 
义瑜 
《桯史》:宋开禧间,九江戍校王成见病瑜,收秣之。寇李元砺犯龙泉,成出战死,瑜屹立不去,悲鸣成侧。寇顾曰良马,取献之。
安息铁甲骑兵
    下面是帕提亚帝国军队复原图
http://images。smartalbum。cn/Album/Upload_22/Original/deathclaw/deathclaw_infran1。jpg 
1号:从农民里征召的枪兵,是罗马全战里东方步兵的原型。没有什么战斗力,主要充当后勤和杂物工作,上战场的话也是排在后面壮壮声势。在AD642的尼哈旺德战役中,波斯人对这种枪兵的运用到达顶峰-为了防止临阵脱逃,枪兵们的脚腕都被铁链锁在一起。(尼哈旺德是阿拉伯人战胜波斯的关键一战,被阿拉伯人成为战斗之母)
2号:叙利亚弓箭手,配有牛皮圆盾和斧头。
3号:安纳托里亚投石手,这些勇敢的山地居民被罗马波斯拜占庭大量使用,石弹的体积小,不象箭矢那样可以躲闪。
4号:库尔德标枪手,他们用皮带掷出的标枪不但速度更快,而且旋转着的标枪更准确。
5号:闻名天下的波斯的铁甲骑兵。
附:
现代唯一的帕提亚铁甲的全身像,画于2世纪。尖顶头盔上插羽毛,盖住脸部只露出眼睛的锁甲,胸部和大腿是锁甲,腰部有两排片甲,胳膊和小腿是环甲,马全身覆盖鳞甲,右腿上可能是个钉头锤。(罗马全面战争里的铁甲骑兵可以说是完全按照这幅画设计的,特别是那个钉头锤,破甲利器啊,嘎嘎偶玩游戏的最爱,屠杀罗马步兵如杀猪狗)
铁甲骑兵可以冲垮任何其它种类的骑兵,人力发射的箭弹几乎伤不了他们。铁甲进攻时排成密集队形,一路小跑,但这种冲锋经常是一种欺骗战术,引诱敌军步兵组成密集队形,这样弓骑兵就可以对敌军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敌军用松散队形,铁甲的冲锋就变成货真价实的了。如果敌军的步兵已被弓骑的骚扰搞得疲惫不堪,队形散乱,那么冲锋赢面很高。反之,向阵形严密、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步兵冲锋,即使是铁甲也可能吃大亏。
一个飞驰中射箭的骑手,他的左手上握着三支备用箭。
采用打了就跑战术的弓骑几乎无法被消灭,高素质的轻骑兵可以驱散他们,但这种情况下轻骑兵就失去了步兵的掩护,暴露在铁甲骑兵的攻击下。弓骑对重装步兵的杀伤效果更多的是在精神、士气上,而不是在肉体上。在卡莱战役,36000名罗马步兵中有20000死在战场上,无论帕提亚弓骑实际杀伤了多少罗马步兵,普鲁塔克在他的《克拉苏传》里称弓骑在这次胜利中起的的作用最大。弓骑将火力集中在敌军阵线的某一点上,为铁甲撕开了一个突破口
那下面的铁甲骑兵史
马萨格泰人(Massagetae)原定居在中亚阿姆河以北。大概在公元前七八世纪,出现了一次在欧亚腹地周期性发生的民族大迁徙。马萨格泰人被来自东边的游牧民族挤压,向西迁徙,又挤走了西边的西徐亚人,西徐亚人也向西迁到里海南岸,赶走了当地的西米里人(Cimmerian),西米里人向西迁到小亚细亚,消灭了佛里吉亚人,这次多米诺效应才算结束。就在这次迁徙后不久,马萨格泰人发展出马铠,覆盖马头和马胸,主要是厚皮革,某些部位加上青铜制的鳞片甲。
早期骑手穿的铠甲在西徐亚墓葬里出土了不少,不同形状的金属薄板挂在布织的衬背上。骑兵铠甲的出现取决于多个因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地人用波斯著名的尼萨马(Nisaean)培育(或直接盗版)出了重型战马,这种马注定将要在未来的许多世纪里载着重甲骑兵纵横亚洲。现在的阿克哈-塔克马(Akal…Teke)据说是其直系后代。阿克哈-塔克马是土库曼马的一个亚种,体高15-16掌(很多人宣称它就是汗血马),虽然高,但并不符合古波斯浮雕上的图象,浮雕上的尼萨马要高大得多。关于这种古代战马的尺寸有很多争议,波斯人的绘画习惯、比例都还不清楚。这种马的样子很象现代的一些中-重型马,特别是爱尔兰Cob,体高15-16掌,马脸外凸,强壮的弯脖子,肩膀和后腿粗壮,腿骨粗,马脚灵活有力。
马躯干部的甲衣,前面的是铁甲,后面展开的是青铜甲。
为这种重型马制作的马甲是由生牛皮、角、青铜或铁制成的鳞片甲,有些马甲是整块的厚皮革。色诺芬在《远征记》里描述了前4世纪的波斯重骑兵:他们都有头盔、胸甲和胫甲,马匹配有面甲和披胸。希腊的骑兵甲有很多部件与后来帕提亚人和萨珊波斯人的相同,在一座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雅典娜神庙里,浮雕上刻有阿特拉斯一世战胜凯尔特人的场景,上面的希腊骑兵配有带面罩的头盔和环状臂甲。
上图是两套神庙浮雕上刻的环臂甲;展开状的是从苏格兰罗马要塞出土的青铜环腿甲。这种样式在年代更古老的波斯文物上有出现。为了防护达西亚人的双手大砍刀,罗马军团士兵在达西亚战役中普遍在右手配有这种环臂甲。
铁甲骑兵的甲胄非常昂贵,只有皇家卫队、大贵族和他们的臣属才装备得起标准的全套金属铠甲,其余人只能使用便宜材料制作的铠甲。标准的骑兵甲包括一个青铜或铁制头盔,部分头盔上有鳞甲或锁甲制的护颈和面具;胸甲是片甲、鳞甲或锁甲;臂甲和腿甲由金属环片组成,在关节部位用锁甲防护。马甲防护躯干和头颈,由于太重,重骑兵并不在所有的战斗中都穿着马甲。
主要武器是12英尺的长枪(kontos),有一个剑似的长刃和粗大的枪尖,次要武器包括长剑、战斧、钉头锤和匕首。长枪的用法是举过肩向下刺,或双手握持,象使用刺刀一样。
上图是两个前1世纪的帕提亚铁甲。1号戴着青铜头盔,护面锁甲垂在两边,躯干、腿部是青铜鳞甲,臂甲是环状片甲,长剑垂直地挂在腰带下。2号穿的全部是铁甲,胸甲外穿着厚外套。两匹马都有三件套(躯干、头、颈)的马甲,1号马是上漆的皮革,2号马是铁甲。眼部有半球型的青铜护眼罩。
弓骑
弓骑与铁甲相比,更加符合帕提亚人的游牧传统,由小贵族和他们的家臣构成,草原上的游牧民也大量加入帕提亚军队。骑射手穿着西徐亚式的皮衣或毡衣,宽松的裤子背面缝上带状的外裤以免被马磨坏裤子。公元1世纪以前,帕提亚弓骑都戴着西徐亚式的帽子,在这之后则更多的只是系一根发带。弓袋和箭囊挂在腰带上,放在左右的都有。
轻弓骑可以有多种攻击方式:左手持弓和备用箭支,弓弦上放好一支箭,攻击信号发出后,马匹先是走、慢跑最后疾驰,进入射程后放箭,距敌军四五十米处向右转,沿着敌军战线飞驰同时射箭。另一种更好的战术是在敌前急停调头,从马尾方向发箭,这种战术被成为“帕提亚射击术”。如果能包围敌军,射手们就可以绕着圈慢慢瞄准了射,就像卡莱战役中的情况。
射手的武器是一把杀伤力强大的反曲复合弓,由角、木材和动物的肌腱制成。木质核心作为框架,牛角薄片置于木架内,肌腱干燥后用胶水浸透,粘在弓臂侧,弓臂两端加上牛角。箭长约30英寸,弓袋和箭囊一体,这是西徐亚箭手的通用设计,到了帕提亚后期和萨珊波斯时代,分离的弓袋和箭囊开始应用。大约在200BC,出现了套在拇指上的扳指,质地各异。系在腰带上的斧头、短剑和匕首是箭手的第二武器。
帕提亚军中还有背着鼓的驴或骆驼,没有发现帕提亚人有使用战象的记录。军旗的尺寸样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龙旗(见上图)(不知道这个龙是不是从汉朝传过去的),青铜龙头,丝制的龙身。据信龙旗还起风向标的作用,这对弓箭手是很有用的信息。其它的旗帜还有马、神、日月星等等。
http://images。smartalbum。cn/Album/Upload_22/Original/deathclaw/deathclaw_archer1。jpg|690 ×; 490 
1号:公元前4世纪的西徐亚-帕提亚弓骑,弓箭袋一体。
2号:前2世纪的帕提亚弓骑,弓袋箭袋分离。
3号:公元2世纪的帕提亚弓骑,弓箭袋里有一把备用弓,小腿部位是褐色的外裤。
波斯帝王世代表
    埃兰 
阿万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