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畸爱 >

第3章

畸爱-第3章

小说: 畸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习成绩好,别人以为我脑子聪明,实际上蛮不是那么回事。我对自己的事最清楚。我无非是比别人勤奋点罢了。这有点象是盲人一旦失去视觉以后听觉一般都要好一样。我就是这种情况。在老家时,哪里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哪里有这么多的学习时间,现在看到“小混混”们一上自习就打打闹闹,上课专门与老师作对,说实话,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觉得那样太可惜了。这并不是说我有多么上进,人有多么乖,而是当时我确实是这么想的。对于物质生活我已感到很知足。我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好几次考试都得了满分,连老师和傲气的学习班长都不得不对我刮目相看了。学习班长希望我们以后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呢。我很得意。
12
班里的男生女生之间是不交往的。对于异性都有些害羞,之间的关系变得格外敏感。似乎说一句话,拉一下手,就会失去童贞,怀孕,成了流氓似的。每当发现有男女生说话,就有人起哄,怀疑二人有不轨的念头,成为大家以后耍笑的对象。我天性腼腆,又有些自卑,自然不敢和女同学说话,更别说与她们交往了。只是有时偷偷扫一眼女班长的背影。就像贼偷瞟一下目标。她叫徐帆,一副窈窕轻盈的身材,配上她身上穿的花裙子,给人一种仙女下凡的感觉。使人看一眼便砰然心跳的是,她长着一个布娃娃似的才辈出                   圆脸,樱桃小嘴一笑时就露出一对小虎牙,笑容似杏花绽放,灿烂得晕人。总之你只要一想到她,就仿佛盛夏饮了一杯甘露,令人心旷神怡,心清气爽。每当看见她带小虎牙的甜美笑容,我都久久激动着,品尝着那蜜糖似的滋味。如同走过鲜花身旁,芳香长久地不肯褪去。我说过,我没有勇气盯视她,大都是假装不经意间向她瞟一眼而已。似乎就连这都需要在心里暗暗地预谋一番。每次她过来收作业,往往侧对着我,站在桌旁说“交作业!”我便红着脸从桌下的绿矾布书包里找出作业本,交给她。有的时候需要半天的功夫才能找到,并不是我存心磨噌,也不是书包里有太多的书,而是心慌得太厉害,越着急越翻不见。我从不在意她对我说话时那种冷冰冰的口气,因为她对所有的男同学都是如此。其实她是蛮温柔又爱说笑的。唯独对男生才这么凶。我倒是希望她气哼哼地来对我多收几次作业本。如果赶上一天她来要次作业本,我的心里要兴奋好几天呢!
到了冬天,教室里格外冰冷。屋里没有暖气,只有一个取暖的大铁炉子。每到下课铃一响,男生和女生就发生挣抢火炉的“战争”。这往往看谁的身手敏捷,谁先围坐到它的旁边而定。男生如果失手了,只好到屋外面去晒太阳。三三两两挤在墙根下说笑或打闹,有的跑来跑去,玩逮人的游戏。还有时抓个“受气包”,众人把他围在中央,然后你推一把,他搡一下地“炒”着玩。同学欺生,众人欺软,开始我是常被人“炒”来“炒”去的。尽管你很恼火但没有用,谁敢和众人动怒啊!你只能忍着。当外面的男生被冻的难以忍受时,他们就捡些炉渣趁女生正说说笑笑不注意的工夫,猛地扬了过去,企图把她们从火炉旁轰走。但这一招往往不灵,撒出的炉灰渣总会变成一阵疯狂的怒斥和骂声。“喂,哪个不要脸的……这么缺德!不得好死!”“有种的站出来,别躲着……”伴着一阵激烈的吱哇乱叫的女生大合唱,她们用手拍打着头上身上的炉渣。男生们面对一屋子的骂声只是偷偷的做出鬼脸。现在想起来,其实他们内心也未必真的想把她们从火炉旁赶走,只是想招逗她们罢了,目睹一下女同学在发怒时的样子。似乎还想证明给其他男同学,他们对女色并不在乎,也不留情面,敢犯上作乱——逞一下男子汉的威风。我既没有那种“恨”,也没有那个胆量,我对她们只是心仪和默默地欣赏。只是表面上装作是冷漠的。认为自己的心思绝不能叫别人看透,否则还能活吗。所以我从不主动和女同学讲一句话,以表明我的纯洁清白。
13
当母亲和父亲天天生活在一起后,母亲对父亲的表现开始大为不满,他们之间的冲突多起来。母亲那怪张暴戾的脾气,喜怒无常的性格象间歇性癫狂症经常发作。尤其在车间干活不顺心或者太劳累了,更是如此。她总想把怨气迁怒于别人。回到家不要说别人去惹她,躲她都唯恐来不及呢。她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说别人随便一句话,就大发雷廷,发火找茬儿。尽管我们十分小心,看着她的脸色做事、说话,她也会寻机发作的。因为她的心理别人是捉摸不透的。她就像一个超负荷的气球,终究会爆炸的,只是不在这时爆开就在另一时爆开罢了,谁也别想把它不声不响的弄瘪了。否则她会憋屈死的。父亲和我们一样也成了她的出气筒,只是父亲这个出气筒不像小孩子一样那么软弱。父亲过惯了以前的单身生活,一下子还不适应作为一家之男人的角色。母亲埋怨他从不为家操心,不爱干家务,既是去干也是笨手笨脚,让她难以看下眼。当父亲对母亲的唠叨实在难以忍受时,也就忍不住反抗,所以弄得二人经常口角不断,有时还大打出手。父亲以前大概没料到,全家生活在一起会有这么多心要操,这么多事要干,还要生出这么多的矛盾。油盐酱醋,劈柴打炭,买粮买菜做饭,这些琐事使他感到心烦和劳累。他的心变得很沉重,有时也不由得发火。
他们或许需要适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需要全家人在一块过活的磨合。以前两部各自转动的齿轮,现在连到了一起,咬合到一块,哪个太快或太慢都会产生不和谐,损坏齿轮的寿命。他们都想在家中的事情上做主,让别人听命于自己。母亲纯属由她的性格使然,而父亲则由于男人的自尊心而这样做,所以冲突就在所难免。吵吵闹闹,已是家常便饭。哭声骂声摔东西的声音,象我们家生活剧中的主题曲,主旋律,不时地响起。每逢这时候,我和弟弟的心就揪到了嗓子眼儿,屏住了呼吸去听这实在难以卒听的东西。就像一把碎玻璃碴子揉在心上。我们张着惊恐的眼睛,乖乖的躲在一个角落里而不知所措。我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壶盖儿,把它擦得光亮亮的,如同明镜一样。但是他们对打架真的像有瘾似的,几天不打就难以忍受。要知道他们虽然结婚十多年了,但真正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也许加起来连一年都不到。假如以前生气打架还有思念之情帮着化解,还想尽可能珍惜难得在一起的时光的话。现在则不同了,天天在一起了,想躲开对方都无处可躲。母亲埋怨说煤快烧完了也不想办法;炉筒子里挂满了烟尘也不拆卸下来清除一下,弄得满屋子是烟。难道想把全家都熏死!看看那炉火温死不活的,半天也做不成饭,越发气得要命。父亲也不吭声,不知是觉得自己理亏,还是怕别的什么,反正能立刻去做的也就去做了。但有时母亲的唠叨并不温和,会严重刺伤父亲的自尊心,于是他像被追赶到死胡同里的一只狗,一看四周实在无处可逃,于是转回身大声地朝母亲汪汪几声以示反抗。母亲对父亲不得已地狂吠并不心慈手软,而是更加疯狂地进行痛击。于是一场“战争”也就在所难免了。无论是吵架也好,动手也好,母亲总是先发制人,采取主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常规武器和非常规武器一起用,并不受战争法的任何限制。只要能赢得胜利,她会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可能仗着自己是女人的缘故,她充分占有撒泼耍赖的优势。无理搅三分,得理更是不让人。如果父亲愤怒之下摔破一个碗,母亲就会像母老虎一样不顾一切地扑向父亲,乱抓乱挠。一次,她甚至抄起身边锋利的剪子冲了过去。幸亏父亲及时抓住了她的手腕并把它夺了下来,要不还指不定出什么人命。父亲胆子小,见母亲歇斯底里的样子,心里难免发怵,所以很少敢和她硬来。不到母亲逼得他忍无可忍的地步,也就不说什么。这样日子一长,父亲在家中的地位也就处于劣势了。
14
父亲从小也挺可怜的。他还在娘肚子里时,他的父亲就死了,据说当时还不到二十岁,(是病死的还是意外死的我不清楚),所以父亲从来就不知道他的父亲长的什么模样。他和他爹的生命有些像一对一的接力赛。一棒接一棒,不能同时跑向终点。他的寡妇母亲后来也改了嫁、走了主。父亲十来岁时只好投奔到在外地城里的一个远房亲戚家,先是给人家看孩子,后来又当学徒。亲戚家也不富裕,收留他已实属不易,所以父亲也很懂事,自然处处勤快谨慎,不让人家嫌弃。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胆小、本分,老实巴交。凡事能忍则忍,遇到事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从不有意找别人的麻烦。在内心对于不受别人欺辱他已存感激之情,他从没有侵犯他人的欲望和勇气。他对人极谦和善良,只是有些过火,显得软弱了。心理上的被动、保守和脆弱,使他很像只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慌失措的羚羊。
这天是星期日,不上班,母亲的间歇性神经发作症又犯了。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唠叨父亲。内容当然还是老一套。说父亲对这个家这也不管,那里不管。你看看邻居“刘胖子”多会过日子,连下班回家都低着头走路,为的是碰到地上的木棍儿、煤块什么的好捡回家,可你呢,多会儿寻思过这个家,她说。相反,坏毛病倒是一大堆,又抽烟又喝酒……
父亲有抽烟的习惯,他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已被烟熏得焦黄。抽烟成了母亲攻击他生活奢侈的一个把柄。实际上他抽的烟是很便宜的那种牌子,不是廉价的“太阳”就是“玉叶”,当时也就是一毛多钱一盒。可在当时每人工资很低生活拮据的情况下,每月的烟钱也算是一笔不大不小的开支。开始,感到理亏的他也曾戒过几次,但最终都没有成功。他在车间当主任,下面年青工人一大帮,几乎人人都会抽烟,在一起时,他感觉有时相互抽根烟好像感情融洽了许多,利于工作。跟这些小青年太正统了是不行的,他得和他们称兄道弟打成一片才行。父亲肯定是不能光抽别人的烟,相反,他倒是给别人烟的次数多些。所以这烟也就自然戒不成了。至于喝酒也无非是在家吃晚饭时喝上一小盅,麻痹一下疲惫的神经。现在听母亲对这些嗜好不依不饶,他有些委屈地说,“不就是那么点烟酒吗,这就成天唠叨个没完没了。干脆,你把我的嘴堵上算了!”
一向火爆脾气的母亲,一看父亲这态度,不由得火气顶撞到脑门:“你就不是个过日子的男人!听你这口气还有理了?!你还要怎样呢,除了只顾你自己,还管过别人吗?管过这个家吗?我都浑身疼了好几天了,你问过没有。——你才不走那心思呢,恨不得我早死了,再回去找那个女人!”——母亲越说越气,越说越伤心,嗓门也大了。
“放屁!你除了瞎扯巴啦还能干什么!”父亲一听母亲后面的话全身立刻像被电打了似的,他觉得母亲又在胡搅。
父亲以前一个人在那个城市时,听母亲说他好像有个相好的,是个老姑娘,三十多岁还没结婚,脸上有些麻子。据说她还等过父亲好几年,想等他离婚后嫁给他。——不过这只是听母亲说的,到底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