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32章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第32章

小说: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保退出御书房心中纳闷,李继周什么时候当了后宫总管啊?走的时候虽然替他说了几句好话,可皇上不会那么重用他吧!当王保走过御花园时心跳猛地加速,看着自己埋藏珍宝的地方已经被翻动,他感觉双腿走路都没什么力气了。
当王保叫过一个小太监问明事情的经过后,一屁股坐到地上,他万没想到辛苦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当就因为李继周一个建议被从地里挖了出来,那可是他的“血汗钱”啊!当王保得知李继周获罪被押解到刑部大牢后稍微解恨,心说要是能让你活着我就不姓王,非得把你剐了不可。
我无力的靠在龙椅上,我想不到任何办法能挽回造成的事实,现在就是有办法也不管用,李自成已经怀疑我和满清联手对付他,加上先前朝廷联虏灭寇的政策怕是早就传到了陕西那边,李自成的一干文臣武将会让他相信我才怪,想到这我真是恨死了那些破导演,拍的都是什么垃圾啊!
“皇上!请用膳!”
我被一声呼唤从纷乱的思绪唤醒,看着身边的人我脸色微红,韩氏姐妹中的一人正在为我排列膳食,想到昨晚的事情,虽然一点印象都没有,但醒来哪会的感觉却非常清楚,我除了愧疚还有些怜惜,她们俩毕竟太小了,她们这个年纪后世的时候应该还在上小学,还在父母的呵护中无忧无虑的生活着。
“坐下陪朕一起吃吧!一个人吃了这么久今天倒觉得有些不习惯。”我尽量使自己的声音平和,免得吓着胆小的她。
韩双闻听脸色一变,“奴婢不敢!奴婢……!”韩双显然没想到皇上会这样,说起话来有些语无伦次,后面进来的韩丹还以为皇上要对韩双干什么呢,急忙进来护着韩双,但是她的却比韩双强不多少。
我看着惶恐不安的姐妹俩,想到昨晚对她们的摧残和蹂躏,心中不由隐隐作痛,我无法预知和安排自己的命运,但我却可以让她们过的好一点,生活的快乐一点,哪怕是短暂的也能让我的心好受一点,我在书案上写了一道圣旨交给站班的太监,“念给她们姐妹二人听。”
“韩氏姊妹接旨!”太监和韩氏姐妹还算认识,知道姐妹的姓氏,“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钦封韩氏姊妹为贵妃……!”太监没想到圣旨上面写的是这些,越往后念声音越小,等念完了才知道自己在宣读圣旨呢!“还愣着干什么,快接旨呀!”

 
正文 第六十一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
我对明朝的官吏制度一知半解,对鲜见史料的后宫宾妃制度所知更是贫乏,所以圣旨写的有些不对劲,我并不知道贵妃的称呼只能封给一个人,另外还可以封德妃等等名号都是平级,让韩氏姐妹俩共享贵妃一个封号,恐怕是开创历代后宫之未有。
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是什么感觉看看韩丹和韩双的表情就知道,从一个宫女到贵妃,可不是连升几级那么简单,完全是质的区别,二女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神情恍惚中被太监叫了几声才回魂,二女在皇宫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规矩早就被年老的宫人训导明白,纷纷跪倒谢恩。
我看着毫无心机的韩氏姐妹,她们脸上掩饰不住喜悦之情,“你们的服饰我会让王保赶制,现在坐下陪朕吃饭吧!”后宫不能有韩氏姐妹能穿的华服,毕竟她们太过幼小。
韩氏姐妹互相看看,怯生生的坐到皇上的身边,其实她们要比同龄人强许多,毕竟在戏班子锻炼过,要是生养在普通人家,这个年纪恐怕还懵懂的很。
我让其他人都出去后看着她们俩并没有生出她们是我妻子或者女朋友的感觉,总觉得少点什么,但作为这个时代和我最亲密的人,那种心灵不必拘束的滋味让我深深陶醉,“以后用膳你们就跟朕一起,屋子里很热?”我见她们俩额头沁出汗珠,可能是太紧张了,她们俩就好像农民正在地里忙农活,突然接到通知让他走马上任做官,除了欣喜紧张是必然。
我夹了一口菜递到韩丹嘴边,“怎么不吃?难道还让朕喂你嘛?那朕就喂你,把嘴张开。”我一句玩笑让韩丹脸色绯红,但她还是没敢张嘴接我这口菜。
看着韩氏姐妹如此模样,我知道她们从生活的最低层一下子成为贵族阶级很不习惯,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适应,应该给她们找个老师好好教导,老师?我不就是最好的老师嘛!这个时代是封建社会,想要像后世那样生活不可能,但在没人看见的闺房中搬出后世那一套应该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再说旁人也看不见呀!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笑呵呵放下筷子,“丹丹,从明天开始你和双儿跟朕学习,就从小学的课程学起,不过英语也要学一点,朕也要温习一下才行。”想到要和洋人打交道语言关不过怎么行,我学的那些英语如果不再温习早晚会扔了。
韩丹听着皇上叫她丹丹略微惊讶,又听见诸如小学、英语等词汇不禁有些发愣,皇上给她的感觉和以前很不一样,眼前的皇上更让她不觉得害怕,她希望皇上一直这样下去。
韩双被皇上叫着双儿眼圈一红,可没等她有所表示的时候,外面传来太监的声音,“皇上,王铎王大人来了。”
我拍拍韩氏姐妹的肩膀,“丹丹和双儿进去吃,不用等朕,如果没有吃干净浪费了,朕可是会罚你们,快去吧!”
王铎的脸色非常难看,可以用苍白来形容,他将三道奏折和一封信呈上来,“皇上,事情有些不妙,这奏折分别是左良玉和黄得功还要刘良佐送来的,书信则是左良玉写给微臣的,微臣看过书信对三人奏章也能猜出一二,此三人肯定皆是为太子一事而上的奏章!”
我今天没有早朝,没想到左良玉等人会有奏章递上来,看过之后放到书案上,三人奏章大同小异,归结起来就是让我善视太子,保存先帝血脉。
王铎见皇上一言不发,心里的话不说难受,“皇上,左良玉等人分镇各地,奏章之所以能同时抵达京城,其中必有文章,臣怀疑朝中有人搬弄是非,太子一事由东向西向北而传,如无人通信,此时左良玉等人必然不会知晓这件事,想来是路远的先通知,路近的后通知,以便能使奏章一日抵达,其用心险恶至极……!”
“应该是高弘图他们吧!”我知道王铎下面要说什么,“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王爱卿怎么看这三道奏章,奏章背后三人的心思王爱卿能否为朕剖析一下。”
王铎也明白此时谈论是谁或者哪个团体与三镇通信已经不重要,“皇上,微臣最为忧虑的是左良玉,左良玉坐镇武昌拥兵二十万之众,实力尤在四镇之上,一旦左良玉搞出动作来对皇上甚是不利。”
“你说他会打过来?为了朱慈烺吗?”我听王铎的意思似乎是在担心左良玉进兵南京,应该不会吧!作为藩镇军阀最为看重自己盘踞的地盘,我想左良玉不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举动。
王铎脸上的肉蹦了一下,“这很难说,左良玉早有不臣之心,太子朱慈烺一事的出现恰好为他提供了借口,如果他打着保护太子的名义带兵来南京,谁又能拦得住他呢?”
我现在算是知道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李自成那头刚弄糟糕,这边又出了这么大的漏子,我不禁恨起高弘图等人来,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对他们来说就那么难?窝里斗吃亏的不都是自己嘛!等多尔衮的满洲八旗打到家门口我看他们怎么办,哭都找不到调吧!
我猛地拍拍脑门,心说自己真是糊涂,现在真正为这个国家担心的怕是只有我一个人,那些大臣怎么可能会哭,满清一来他们投降后还照当他们的官,多的不过是脑袋后面的大辫子。正如鹿鼎记中康熙所言,吴三桂换成满洲八旗而已。“王爱卿,左良玉早就尾大不掉,如果他真有心,真的心怀朝廷就不会屡次违抗先帝的命令不听召唤,相比之下,黄得功刘良佐的态度朕很关心,朕能继位二人出力甚多,此时他们该不会把朕拉下马吧?”

 
正文 第六十二章 关于拉拢分化的问题
王铎点头道:“皇上所言甚是,当日皇上得以继位多赖四镇以武力威吓钱谦益吕大器等人,四镇又因为定策之功封侯富贵,这次上书进言善视太子,无非是为了面上好看,臣想东林党人也知道黄得功等人不会轻易被鼓动,究其根本还是利益二字,黄得功等人极力促成皇上登基受到重用断然不会反复;东林党人说是保存先帝血脉,为大明着想,骨子里无非是想扳回输去的一局,现在又有左良玉这个翻版的四镇,他们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我知道围绕朱由崧登基马士英和东林复社展开了明争暗斗,第一回合以朱由崧的登基宣告马士英的胜出,可权力之争永远都不会结束,朱由崧并不是东林复社党人的理想主子,现在马士英一党被扳倒了,又出现太子朱慈烺刚好给了他们一个绝地大翻盘的机会,有些野心的人不抓住这个机会才怪呢!“王爱卿,你找机会给高弘图等人透个话,让他们要以大局为重,保持安定团结为第一要务,朕刚刚得到消息,李自成被满清所败正死守西安,一旦城破,李自成很有可能变回以前的流寇,流寇之害朕想他们比朕更清楚。”
王铎愣了一下,“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爱卿直言无妨。”我听王铎用如此语气,猜测他可能是要劝我以雷霆手段对付东林复社之人,我不是没想过,可事情牵扯的方面太多,如果在风雨飘摇的南明小朝廷内部来一场“文字狱”,对我和南明政权来说有害无利。
王铎本来是想把高弘图等人一锅端掉,可他也考虑到此举有伤朝廷根基,说到底治理江山靠的还是人,没有人办事这个朝廷也就不复存在,所以王铎想到了分化拉拢,剩下那些顽固不化的再下死手除掉,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朝廷内部的动荡,马士英一案已经使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再来大的洗礼恐怕不用等李自成或者满清杀来自己就把自己斗垮了。
“皇上,东林复社之人虽然可恨,但其中不乏英才,皇上如果能把其中的一部分人拉拢过来加以重用,相信可以使其瓦解为皇上所用,皇上重用候方域等人已经受到奇效,臣再推荐两个人,黄宗羲之父是东林元老,和刘宗周刘大人交情深厚,黄宗羲可以说是刘大人一手带大的,二人情同父子,皇上不妨让刘大人出面和黄宗羲好好谈谈,相信刘大人不会使皇上失望,另外就是姜日广,姜日广和宋太傅乃是同窗好友,情同手足,如果把这两个人从中分化出来,再加上候方域等人的旧交,高弘图等人即使想有所动作也必然力不从心。”王铎这招釜底抽薪委实厉害。
我没想到刘宗周和黄宗羲,宋应星和姜日广还有这样一层关系,如果真像王铎所说他们之间的感情友情无比深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把黄姜二人拉拢过来也不是没可能,看来堡垒还是容易在内部被攻破!我当即传旨让宋应星和刘宗周进宫,并且对王铎赞赏一番,姜还是老的辣,刚才他的表现让我对太子朱慈烺的事情完全放心下来。
宋应星和刘宗周接到皇上让他们拉拢黄宗羲和姜日广的任务,皆面带难色,最后只能说尽力而为,毕竟黄宗羲和姜日广是东林复社的骨干,不是轻易就能“策反”的!
我刚和宋刘二人交代完太监禀报说钱谦益求见,看没什么事我就让王铎等人离去,看看钱谦益找我什么事,老钱头为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文章写的着实不错,上期的金陵旬刊上有篇他的文章,颇有古风!
钱谦益面带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