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风暴-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国振哈哈大笑:“若你能证明那牙印是贼人咬的,而不是哪个粉头sī巢子弄出来的,就算你受伤了!”
众人都是大笑。独孤星一边笑一边凑到罗九河身边道:“俞公子甚是风趣啊,原先以为俞公子……那个。那个词怎么说的,对了,崖岸自高,现在瞧起来,俞公子是极和气的,那痞子的鬼话,他也搭理!”
罗九河笑道:“咱们公子向来是好说话的。”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旁边,张正已经开始接手他的工作,正在带领着人计算砍下的头颅。而每算过一个,那头颅便按此时的规矩。用石灰硝上堆在码头一边,这是要筑京观。不过,俞国振方才命令,要进行斟别,用于筑京观的,只能是安南人的头颅,至于大明的海寇,统计完后便还是收拢一起安葬。
独孤星顺着他目光望去。看到那些重伤的海盗正在被直接杀死。看到一颗颗人头堆起来,不由得缩了一下脖子。
是啊,这位俞公子确实好说话……只不过他不好说话的时候。就直接要人xìng命了,那位汪中流师爷,还有如今的这些海盗……
但就是这样的人,才值得投靠,若是只能坑了属下的无能之辈,投过去岂不是自己找死?
想到张大疤拉的下场,独孤星陪着笑道:“俞公子确实是好说话,罗管家,你觉得兄弟如何?”
“什么?”
“就是兄弟为人,实不相瞒,兄弟也算是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如今过了而立,却依然一事无成,总想着得为子孙赚份家业,若是俞公子觉得兄弟堪用,兄弟便舍了这个微末大的把总前程,来供俞公子驱使!”
“独孤把总,你这可就不厚道了,这不是来抢我们兄弟的差使么。”罗九河半开玩笑地道。
独孤星嘿嘿笑道:“就是给罗管家打个下手,罗管家一年总得拿个千把两银子,兄弟我只要能拿到罗管家的一半,那就心满意足了。”
他是见到俞国振出手大方豪绰,又见罗九河开起赏格来面不改sè,因此估计罗九河收入应该达到了四位数。实际上罗九河的收入并没有这么多,不过罗九河自己估计,以他目前的升迁状况,再过个两三年,便能接近这个水准了。
银钱还在其次,他并没有多少要花钱的地方,关键是跟着俞国振,他完全走上了一条不同的生活,现在让他带着银子回襄安去当乡下小财主,那比杀了他头还难受!
“独孤把总说笑了,一年千把两银子……两三年后或许我能拿到,如今么,也就是四百两吧。”罗九河看着独孤星:“你现在手头有几百号人,只要听我家公子的,一年拿千余两银子算什么大事?”
“罗管家有所不知,那些穷兵汉子,他们的钱也来之不易,让我真去收刮他们,心中总是有些不忍,我当初也同他们一般啊。”独孤星压低声音:“他们来新襄帮工,每个月要往营里交钱,但层层分摊,到我手中的,也就是两三百,而且我估mō着,最多再有两个月,这里的荒地便全开了出来,到时叫他们去哪儿寻收入?”
“这个……”罗九河心中一动,他看着独孤星,见这个中年的低级军官脸上多少有些苦涩之意,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独孤把总,我会帮你进言,但如何拿主意,唯有小官人才能做决定。有一点我可以提点你……小官人不喜欢散兵游勇兵痞习气,哪怕是家里的下人帮佣,小官人都希望能令行禁止。”
“那是,只要小官人肯掏银子,我这两百号人,我把他练成关宁精兵!”独孤星拍着xiōng脯道。
他当然知道,离了他手下两百多人,俞国振还要做什么,难道他真去抢罗九河他们的活儿?
因此,他所谓的投靠,是带着那两百多官兵投靠,名义上仍是大明的官兵,实际上却为俞国振所用。这种事情,放在大明开国之时是大忌讳,可如今末世气象已lù,各地将官哪个不是以官饷sī蓄家丁,便是他独孤星,手底下也有三五个愿意为他卖命的兄弟!
二人正说话间,又听到周围一阵欢呼,都是交口称赞俞国振和新襄寨的,原来是俞国振又做出许诺,要将发家致富的方法传给众人,众人哪有不快活的!
他们可是亲眼看到,新襄寨有如神迹一般建起,如今又是亲身经历,数千海寇来袭被新襄寨轻易击破!可以说,俞国振已经立起了足够的声威,当地的百姓已经从心底被他慑服,再也没有人视他为一个没根基的外来户,而都把当他成过江强龙!
俞国振再通过传授致富法门这些,在获得当地人畏的同时,也获得他们的敬,到那时,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如同黄顺一般,利益和他绑在一起,他在钦州的基业就算是初步稳固了。
安抚完这些乡民官兵之后,张正那边也已经统计出结果了,他跑到俞国振面前,低声报告道:“小官人,如今算出来了,贼人一共是两千一百七十一人,其中张大疤拉的乌合之众是一千六百四十一人,当场格杀三百四十四人,重伤不治一百一十九人,活捉一千零四十三人,尚有一百三十五人逃脱。刘香老派来的张赋手下,共是五百三十人,三百余人被水冲走,死活不知,留在码头的二百二十七人,格杀一百四十五人,重伤不治五十九人,活捉二十三人。”
刘香老的手下倒是顽强,几乎被杀尽了,俞国振知道这其中有一定的水份,这群悍寇回手时杀伤了不少民壮和官兵,甚至家卫和侗人狼兵也在他们手中出现了伤亡,因此最后围击时对他们也没有留手。不过他本来就对刘香老一伙没有什么好感,这厮在海上掳掠,干的完全是竭泽而渔的勾当,别的海寇在很大程度上半寇半商,他却完全是靠抢劫屠杀。只有破坏没有建设的家伙,与东虏没有什么区别,更让俞国振不能容忍的是,他还勾结占据台湾的荷南人对付自己的同胞。
或许此时人尚且没有民族意识,不觉得勾结荷南人对付自己同胞算什么大罪,但在俞国振这有后世人思维的角度来看,这又是必死之罪了。
至于这个时代的人不理解俞国振的判断标准,俞国振并不准备在这问题上妥协,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未来的趋势。而且,他现在控制着《民生速报》、《民生杂记》这两个面向中下层士子和普通人的报刊杂志,也控制着《风暴集》这样比较高端的文集,可以说,他拥有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宣传工具。
终有一天,他的判断标准,将成为主流判断标准。到那一天,华夏民族便不再惧外敌入侵时自己百姓会麻木不仁地面对侵略者的屠刀,不会以得到异族奴隶主的“好奴才”的夸奖而感恩戴德!
“我们自家伤亡呢?”俞国振问道。
“阵亡六人,主要是这批新来的没有经验。”提到这个,张正有些惭愧:“官兵阵亡和不治十五人,民壮乡老损失较大,有六十七人死了。”
击杀、擒获两千余敌人,自己损失八十八人,这个数字勉强能说得过去了。俞国振却还是叹了口气,家卫出现阵亡,对他来说是极为惋惜的损失。
“伤残呢?”
“家卫两人伤势较重,癸泉子道长说,若是将养得好,或许不致伤残。”
“安置好他们,让陈恩多和他们说说话。”俞国振道,陈恩便是家卫中出现的第一个残疾者,当初闻香教袭掠柳如是时,他在那场jī战中断了一臂。原本他以为自己就此成为废人,却被俞国振看中,专门负责家中众人的安抚工作,他做得极为出sè,因此虽然没有正式带兵,可他的阶衔却也升到了与罗九河相同的三级了。
“算得上一场大胜了,缴获情形如何?”到最后,俞国振才问道。
(小俞大获丰收,老雷也希望月票大获丰收今天的第三更已至,十点半左右还有第四更,诸位,将手中还扣着的月票漏一张出来,给老雷涨涨士气吧!)!。
第二卷一五三、寇舟于今为我船
更新时间:2012722:00:49本章字数:4998
缴获的情况并不是太理想,因为有官兵、民壮和狼兵参与,他们在打扫战场时才没有缴获归公的规矩,不少海寇连衣裳都被扒走,只留下赤条条的尸体。
若是强迫他们把搜刮走的财物交出来,俞国振方才的收买人心的举措就前功尽弃了。因此,俞国振对此没有深究。
不过,虽然金银方面缴获得不理想,可在物资缴获上却是大获丰收了。
“已经计算出来的各式火铳有一百四十七支,腰刀四百五十九口,缨枪二百六十五杆,各式刀剑枪钩一千三百余柄,弓一百一十弦……”
“火铳的质量如何?”
“纪循正在查验,不过小官人对此别太抱希望,小人也看过几把,原本是好铳,不少甚至可能是西夷那弄到的,但海寇保养不当,锈蚀较大,唯有安南人那边的二十枝火铳,尚算优良。”
张正身材有些偏瘦俏,他神情冷竣严肃,即使是站在俞国振面前,腰杆也是tǐng得笔直。
与罗九河、叶武崖不一样,他说话是不留情面的,对着俞国振也同样如此。
“无妨,只要能凑出三十枝来就好,正好给时罗峒。”俞国振心情愉快:“老将的媳fù娘家,总不好拿烧火棍去糊弄。船呢,最重要的是船,我们得了多少艘船?”
“缴获大小船只一共是四十六艘,其中四百料的大船有三艘,都是乌艚广船,小人审问过了,这三艘船全是刘香老的,船上各有四门佛朗机炮,我们攻码头时,海寇还开了几炮。”
俞国振在定钦州为自己的后备总基地时,曾经恶补过一番海船知识,此时大明造船业已经严重萎缩,莫说曾经达六千料的宝船再也不见,就连五百料以上的船都近乎绝迹,四百料就是大明如今海岸线上最大的船了。以排水量而计,四百料相当于二百六十吨的排水量,其容量为排水量的一半,也即一百三十吨左右的物资。
而且此时大明舰船结构较松,不要说远洋风暴,就是在上面架炮轰击,炮的后座力,也能让大多数船只解体。所以此时大明舰队海战,还是靠火攻小船为主力,以跳帮接舷为主要手段,以顺风洒石灰为主要计谋。这一手段,已然落后于此时代了。
“另外二百料船有六艘,船上无炮,都是福船,其中四艘属于张大疤拉,两艘为刘香老。”
“一百五十料战船十一艘,六艘广船,尽是刘香佬手下,五艘沙船,为张大疤拉所有。”
“其余各sè小船二十六艘,仅此收获,便可抵整个廉州巡海的船只了。”
说到这的时候,张正语言仍然平稳,没有jī动之情,倒是俞国振心里却是jī动起来。
这就意味着,他已经拥有西海最庞大的舰队了!
虽然他对此际大明的战船相当不满意,可白手起家,能拥有这些船,就已经很不错了。
人家李画梅不就是只靠着一艘小船成为七海霸主么,自己一上手就几十条船,这基础可比李画梅要强得多了!接下来当然是贸易,赚钱,投资办船厂,攀科技树,风帆炮舰,出两千吨战列舰将铁甲配加农曲线炮,大炮开兮轰他娘,安得巨鲸吞扶桑!
胡思乱想了好一会儿,俞国振才收敛住心神:“甚好……你将统计的结果记灵下来,交由小莲归档。另外,此战中家卫叙功,由你、九河、陈恩、老牛、田伯光组成叙功团,陈恩为主,你们四人为副,以叙功标准来确实升衔、晋职,如何?”
“是!”
对俞国振交代的这个任务,张正有些惊讶,不过他也没有多问。
人事事务最为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