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另类官商 >

第68章

大明另类官商-第68章

小说: 大明另类官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科举是朝廷选拔官员之重,而常智光身为状元,本地学识废弛。生员一体责罚,要说安国对常智光有意见的人,就是那些生员,还有几名举人。海瑞拜见了国子监左右一问就得知,常智光动了手脚,成立了一个安国书院,把一干古董全部扔了进去,而真正的国子监是连论语都解释不清楚的人,而他们日常工作就是教导人识字,还有研究发扬杂科,但这些人的俸禄竟然是安国书院人俸禄的三倍之多,其中有两人因为授课出色,竟然达到五倍之巨,甚至都超过了正三品官员的俸禄。

海瑞是很公正的人,他把安国见识的汇总非常详细的报到了户部,户部在第二天朝会前就把这份上表递程了内阁,而后内阁再递到了公主那。

少宰于世昌道:“公主,海大人道,据他所查,有三成的生员放弃了续读,而本地这两年的生员资历仅仅多了八人,这是大明极为罕见之事。”朱玉问:“国子监怎么没有上报?”“回公主,上面说的清楚。国子监有人报到了州里,州里也派人来询问,但没有下文。”“本宫就奇怪一件事,这常智光不是鼓励人识字吗?怎么反落个废大明根基的罪名?”

首辅张居正在一边道:“回公主,常大人是重字不重文。朝廷选仕是选文不选字。臣看常大人出发点虽好,但有些急功冒进。”“恩!”朱玉点点头问:“那你们的意思是?”“不如换任知县。保定刺史一职恰有空缺。”“从五品?不准,本宫说过其三年不得升迁,这么快就反悔,天下人会如何议论。”

刑部尚书王德新道:“首辅的意思是,这常智光得挪个位置,大臣们都是科举出身,现在都在议论着呢。常大人报纸办的好,不如就调回京城,公主也可以当天就看见最新消息。”“恩,让本宫考虑考虑,你们上个表章!”

正文 89 第087章 连锁之反应

更新时间:11…29 8:24:24 本章字数:3568

?  这消息被李逸风挖出,第一时间送到了安国,一干人等听说这消息皆是大惊。 苏老爷倒是见识的广,一句话点破了其中奥秘:“安国现在是香馍馍。”而今谁都知道安国这知县将是最肥的缺。李逸风道:“京城谣言说,三年知州,比不得安国一书吏。”“人家眼红了,嫉妒了。”赵信一边冷笑道:“我每月拿一百贯,他们看不下去,自己想来拿了。”

苏老爷点头:“主要是大人风头太盛,而今这一路谁不知道大人的名号。办报纸、起武举、收古格。还有安国商业协会,安国军工厂。最糟糕是,大人朝中无人。而公主那边,当然是希望大人上京专心办报,她自然是求之不得。”

常智光呵呵一笑:“这意思是,我呆在这安国,让朝廷上下都不舒服了?只要我换个位置,大家都开心了?”“是这个意思。要不也不会让海瑞这样名声甚好的官员来查安国。”苏老爷道:“得想个对策,否则安国再无出头之日。”

赵信道:“不如直接去见公主,告诉她,大人你不想走。”苏老爷说:“公主问:你为什么不想走呢?是因为安国富庶,还是因为安国没了你不行?或者是你以为天下就你最能?”“……”赵信苦恼,岳父说的也有道理,还真没能站的住脚的不走理由。现在痛脚被人抓在手上,公主出于保护常智光目的出发,也会想将其调换下岗位。再说,真赖不走,大臣们可是要参上了。

一直没说话的苏千开口道:“按我看,只能来个釜底抽薪。”“说说!”

“直接上表辞呈。”苏千示意让自己说完:“第一,公主答应了常大人的辞呈。常大人就可以专心发展安国商业协会。这自私的说,大人不要介意。第二,公主答应了常大人的辞呈,派人来上任。我们完全可以同心架空了他,大人当隐身知县。这不同于郑则鸣,我相信全安国都会支持大人。安国好就好在已经无需外界供给。钱,我们有。人,我们也有。第三,公主答应了常大人辞呈,我们就来个十万百姓上京。”

常智光笑道:“其实第一点也不成,有句俗话说的好,一个安国人是一条龙,一群安国人是一群虫,两个再能干的人,总有各自做事风格。可以撤了你苏千我上,但是绝对不能有两个主管理者。”苏千佩服道:“大人倒还笑的出来。”“难道哭?”常智光道:“放心,即使我到了岭南,我们也还有合作的机会。就当我是去开拓南方市场好了。”

其它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左右也说不出个名堂出来,大家只能告辞,静观其变。没想到,此事第二天就传了出去,立刻成为安国地面第一大事。常智光很明白,其实很多人并不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如何,而是关心下任知县是谁,是怎样一个作风。但百姓也明白,没了常智光,以往好处和坏处都会打打折扣。

而常智光则关心遗留在安国的两项产业,第一是报社,报社不在于不动资产,而在于刚能独挡一面的记者们,这方面问题不算大,记者们都表示愿意和光明报一起存亡。其次就是军工厂,朱玉第一笔订单钱已经收了,厂规模虽小,但也能日出八百枚火药包,交付定货也就这么几天的事。现在问题一是工厂是否还能继续经营,二是工厂搬迁的规模有多大。

彭子晨招募厢军一事,也因为这半路出的程咬金而耽搁,而对外军事贸易也因为这突变而暂停了商议。彭子晨本人对常智光感激不是言语所能表达,两年多时间将自己从一个捕快提到了县尉,而后又升到了六品官。他不善表达,只是说常智光去哪他就去哪,任官几品他无所谓。反正他本不是本地人,而且惠兰也得和常智光一起搬迁。

不管怎么说,此消息带给安国是一片死气沉沉,由于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忧,导致场主无心管理,工人无心开工,学堂无心教授,即使是农民也在谈论是否囤积粮食。常智光在的时候,囤积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无论年景如何,衙门会根据市价的变化来稳定。丰年收粮,贫年卖粮,所以百姓囤积只有损失而没有收益。

再看朝中上下,现在都看着安国这块。这事要说也叫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安国的表现直接开始影响到了京城。首先酒类、纺织类产品,由于安国场主推脱定单,价格上扬。珍稀药材,貂皮等奢侈品由于安国商业协会暂停对女真贸易,价格攀升。预计猪、鸡、羊等生畜由于安国养殖场的停止供给,将来会有大的变化。

由于恶性循环,零散储户出现恐慌性提现,虽然苏千调集大量资金到安国压制此事,但毕竟泡沫严重,各地储户都有提现的迹象,再加周边经济一体,安国钱庄紧急知会户部,钱庄随时都可以因为兑现不出现金而倒闭,需要朝廷紧急借贷资金。做为几乎是北面地界垄断钱庄,他的可能倒闭,户部在派人调查后深感恐惧。立刻上表请公主准许民间借贷,朱玉看了以后决定亲自传唤了苏千。

“要借贷三百万贯?”朱玉倒吸口冷气问:“这算是什么道理?”苏千明白朱玉的疑惑回答:“回公主,借者随时可提储金,多付点手续费而已。但是贷者期限未到,钱庄无现币。这三百万贯只是第一期,而后还望朝廷能在两月之内借贷安国钱庄五百万贯。如此钱庄才能渡过危机。”

朱玉听了苏千这话感觉甚是可笑:“你自己做不好生意,凭什么要求朝廷帮你的忙?”“苏千身为安国钱庄负责人,定然赔上全部身家外加性命,但安国钱庄危难消息一出,各地储户定然开始疯狂套现,以安国目前资金储备,总有千万贯之储蓄血本无归。”“有这么严重?”

户部侍郎回道:“确实如此,现在消息还未传开,只是保定京城等地,钱庄银钱倒还能勉强兑现,一旦消息蔓延北部真定府,人人要求套现,钱庄无钱供给,定然引发骚乱。”朱玉锁了眉头:“这事怎么开始的?”户部加苏千皆面面相觑,而后齐齐看公主。朱玉惊讶问:“为何如此看本宫?”苏千硬了皮头说:“就因为公主想调任常智光常大人。”

“笑话!一个知县的调任,还能导致全国慌乱。”朱玉有点狰狞道:“常智光不想走可以说,没必要来要挟本宫。”户部尚书忙道:“非是常大人之错,常大人已经使用各种手段安抚百姓。但……微臣这么说吧。安国乃是富县,其存储资金之高,虽然不能比及京城,但也相差无几。一听说常大人可能调任,场主们生怕后来知县盘剥,纷纷停产卖出场子,此为一。场子停工,导致大量涌进安国的劳力无钱谋生,提取存储现款。而场主的原料、贩卖都是由安国钱庄异地完成。他们的停产,导致原料供给贩卖方提现。而如此大规模的提现,百姓得知后也加剧恐惧,外加常大人即将离任,百姓们为安心,普遍认识还是将钱银放在家中合适。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安国钱庄的总店在四天之内,有九成储户提现。安国钱庄无力供给,从保定、京城附近等地调集银钱。消息一出,谣言四起,从而导致了如今大动荡。公主就看京城,提现之人从街头排到街尾,足足五里之长。”

“……”朱玉不说话。“还由于常大人的即将离任,场主停产卖厂,安国新城建设已经瘫痪,外地投资客欲哭无泪。总的一句话,安国现在都在处理手头的东西,他们认为只有换成了现钱才安心。还有因为这思想,一些奸商还囤积物资。公主看,原本有三家养鸡场供应京城,而今两家停工,一家半开工。由于其他州县鸡还是零散养殖,成本甚高,所以现在京城鸡价番了一倍。还有瓦场,早先因为瓦场的大量供给,挤破或者吞并了京城附近的瓦窑,而今场主抽现金而出,拍卖场地,瓦之贵,比同绸缎。”“由于场主们自私自利,安国停工后,大量无业百姓涌向四方……”

够了!”朱玉喝止几人再说。她真不知道,市场垄断能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原本还觉不错,由于安国商业、工业的发展,让东京物价受益非浅,没想后果却是如此严重。她不知道,常智光是知道的,比如现代中石油石化破产,导致原油价格上升,又会导致汽车行业低迷,又导致零部件厂家的倒闭,导致无业工人增加,平均劳动报酬的降低……这就是破产企业,要是如安国钱庄这样的国有银行破产,最少在现代是不敢想的事,那将是金融大地震,经济水平绝对倒退十年以上。

正文 90 第088章 公主来安国

更新时间:11…29 8:24:25 本章字数:3531

?  朱玉阴着脸问:“谁和你们说常智光要调任的?”一干人都没说话,扯淡嘛。 地球人都知道谁要去安国上任,人家光明报都披露了,而且还是采访的吏部尚书,你现在倒反问这白痴问题。“传出话去,常智光最少还得在安国再任十年知县,喜欢当,让他一辈子当知县得了。”“公主英明!”

朱玉让大家滚蛋后,肚子里憋了一股气,着实堵的慌。她原本就认为调任常智光这个小知县,根本就没什么事。但没想到市场反应如此激烈。她却不知道,常智光现在如同是商业的风向标。除了刚才说的,商人们还担心是朝廷开始重拳抑商。

九公公一边递上茶。朱玉就问:“你说这常智光是不是太离谱,他想留就留,本宫还动不了他?”“回公主的话,此事和常大人确实没有关系。据咱家所知,常智光还有安国钱庄部分的股份,钱庄倒闭,他绝对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