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宋-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证明什么呢?只能说,文天祥到了绝境,根据随姜明一起来的陈宜中、吕师夔等人所知,文天祥在崖山卫护行朝。而后来的赵若梓所说,虽然文天祥离开行朝,但是一直在卫戍佛山、香山和顺德一线。基本上就是在崖山前形成一道屏障。
这道屏障一旦被击破,崖山行朝就直接暴露在元军面前,凭借近几年来的战例来说,大将军张世杰所率那一些兵马。还真的不会被张弘范和李恒的联军放在眼里,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随着姜明的归来,大家不约而同的就聚集在一起,陈宜中、吕师+、侯强、许继荣和府政院几位主事之人。还有陈龙也早被从澎湖岛上召了回来。另外还有几位部落长者也参与了其中,这个毕竟是关系着大宋国祚。不能不让引起大家的重视。
姜明还是在上座,对于这个他也已经习惯了。详细看了文天祥的求援信的内容之后,也是默然无语,内心却是思绪万千,不管怎么样,自己算是努力近十个月了,虽然不到一年的时间,他自认为已经改变了很多,但是对于官场上的相互倾轧,还是感到一阵地心寒。
一个国家,一个朝代,到了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候,每个人都能表现出相对的觉悟,比如说一直被历朝各代所唾弃的“_民”,比如说那些现在已经转化为抗元主力的义军,那些原来的盗寇。
姜明记得顾炎武曾经说过,“士大夫之耻,是谓国耻”,这是他在亡国后地锥心之语啊!谁能指望一群没有道德底线的士大夫,守住江山社稷。
不能眼见着这种情况发上,难道非要在崖山尸陈十万地时候,自己才发出这种叹息吗?把目光移向周围端坐的几人。看见大家都在看着他,遂把目光转向陈宜中问道:“陈先生以为如何?”
陈宜中面有难色。姜明又把目光转向了吕师+、赵若梓,不但没有反应,反而赵若梓却将头低了下来,但是很快的昂起来,看着姜明道:“我认为我们应该马上援救行朝。
”
姜明淡淡地笑了一下。反问道:“怎么援救?赵公子乃是皇室中人。可愿领兵前往否?”
没有想到姜明会这样问自己。其实赵若梓也是颇有血性。要不当时也不会散尽家财组织乡勇前往崖山行朝护驾。只是自从被杨太后和陆秀夫勒令飘于海外以保存赵氏血脉以来。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血性却被磨灭了许多。但是想了一下。还是坚定地说道:“赵若梓愿听从国师安排。就算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姜明没有言语。又将眼光笼罩在陈宜中和吕师+身上。后者诺诺不语。而前者好似正在思绪着什么。茫然出神。并不理会别人看向自己地眼光。
姜明地语气不由地一窒。开始地烦躁和憋闷暂时得到一些缓解。突然想起来什么。问道:“漳州地陈将军还有许夫人为什么没有来?他们去那里了?”
没有人回答。却都把眼光投向陈宜中。陈宜中这才回过神来。轻咳了一声。向姜明拱手道:“我看国师一时也赶不回来。所以收到文大人飞鸽传书后。就先请二位将军带着麾下兵马及战船先回漳州。趁元军注意力都在行朝。再次偷袭潮州、海丰等地。希望能够暂时转移张弘范地视线。为文大人减轻少许压力。”
陈宜中这样的处置也无不适当,其实姜明也是想着骚扰元军其他重要港口城市,甚至可以请蒲寿庚把泉州之事大肆宣扬,给元廷施加压力。让张弘范不得不救,那么无形中可以减轻文天祥所面临的困境,正是姜明想要做地,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告诉自己呢?
当下,姜明很诚恳的站起对陈宜中微微拱手一躬,道:“陈先生安排地极为妥当,但是为什么先生开始不说言明呢?”
“其实遣陈吊眼等袭扰潮州、海丰等地,是我等唯一能做到的救援方法,但是老夫害怕就此让张弘范那个老狐狸起了戒心,暂时放弃对行朝地压力。转而注意我等,那么我们在泉州、漳州之根基未稳,
被其调动大军逐一吞噬,这个是我不想看到的。”'凝重地说出自己的担心。
然后继续道:“就行朝虽然是势在必行,但是我们也要量力而为之。否则,就算是我们能救的了皇上和文大人一时,但是总归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啊。”
众人一片默然,姜明自从带着他们来到台湾之后,不少已经绝望的心里又重新泛起了希望,就在一切都在井井有条的进行时,却有意外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怎么能不让他们心里感到难过呢?
其实姜明在回来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很多遍,心里早有计较,只是想看看众人的反应,是不是对于在崖山的行朝还是那么关心,但是他虽然试探了,也没有看出来太多,而且在这个形式之下,也不容的他再多做什么测试。
于是他缓缓的站起身来,道:“陈先生所安排深合我意,其实方才先生所担忧的,可能也是大家正在担忧的问题吧?”
“但是对于崖山,那里是我们大宋的唯一希望,纵然是我等全部殉国,也要去营救皇上和太后于水火之中,得到各位的抬爱,我希望能够带领大家,在尽量减轻自己损失的情况下,救出文大人,挽回行朝面临的颓势。”
姜明抬抬手,对众人道:“对于此事,应该优先交与我们的赤红军解决,而非是战斗之人,本官希望你们可以做到,尽量的开垦荒地,建设居住之地,为大军的后勤做好保障,那就是对大宋最大的忠诚。”
送别几位长者和台湾府政院的几位文职之后,姜明详细询问了一下关于禁海令的执行情况,还有就是军需粮草的储备。
可能是人少的缘故,禁海令执行的相当彻底,关于粮食储备情况本来也是有所紧张,但是只从姜明拍陈吊眼运回近十万石粮食之后,暂时得到了缓解,但是至于够不够打仗之需,还要详加计算,不过,陈宜中为了节省粮食,做到凡事未雨绸缪,特别作出了一个令姜明也感到吃惊的办法。
可能是由于形势所逼,陈宜中不知道怎么想到把一切财产全部收回官府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每个人必须从事生产劳动,每一项产业都归入官营,在勇军的监督下进行,比如晒盐、捕鱼、狩猎。
但是收获却要归于台湾府政院,有府政院分工各个部门加工储存,然后除却日常所需由各部门直接派发之外,都纳入军备范畴。
姜明听后心里一阵激动,没有想到在特定的情况下,陈宜中所提出的“实行官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要求,竟然和后世中他所知道的一些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暗自的切合点。当下便记在心里,待到崖山事毕后,再拿出来详加商讨一下。
回到关于此次援救行朝的事情上,又知道陈吊眼此次的主要进攻方向就是潮州,陈吊眼虽然有船有兵,但是由于时间太短,来不及操练和熟悉。只能用船作为运输只用,这次陈宜中给他要求,就是在潮、之地,竖起朝廷旗号,广招义军,甚至陈宜中已经动用了钦差关防,诏命陈吊眼为同都督置府潮州。招募义民共举勤王大业。
姜明暗自点头,对于陈宜中的应变能力也是感到有些放心,在自己这个实际的当家人没有到达之前,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于是又建议,通知泉州方面举事,通告天下,泉州又重回我大宋版图,然后作势向兴化、福州施加压力。逼迫张弘范迟,或者是唆都回军福州,保护他的胜利果实。
而陈吊眼一旦攻打潮州,无论占领与否,在潮州都不能长久的呆下去,马上坐船回漳州,固守待援,利用水上运输能力,辅助以快打慢的战术,不时的袭扰潮阳、诏安等沿海城市,逼迫其水军回来。
然后就是紧守澎湖岛和泉州一线,保证海峡之间的封闭性,姜明说道这里,就把眼光投向侯强,道:“侯大将军亲自固守台湾海峡,如何?”
侯强抱拳领命,姜明继续道:“总之,一定要保证,在皇上和皇太后安全之前,保持着泉州和澎湖岛以西我们大宋水上力量的绝对优势,否则,无论我们做什么,只能是一纸空谈。侯将军肩负大宋今后的走向,还望多加努力啊。”
侯强大声保证道:“定不负国师厚望,但有我侯强一口气在,不让那鞑子水军船只驶过海峡。”(—://。。)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三十章离间
明笑了一下,拍拍其的肩膀,道:“我相信侯将军的助于我们的新式飞雷炮,再则元军不一定有那么快的反应能力,所以应该在月内没有什么问题。将军在澎湖,我只带走你五十艘战船,还有陈龙将军,剩下的全部都留于你做守备海峡之用。还请将军鼎力而战。”
“大人要去哪里?”几个人同时问道。
“崖山。我要去迎接圣驾来台湾。”姜明坚毅的说道。几个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到崖山,还只带五十艘战船。陈宜中率先道:“不可,我们只能尽力而为,你再前去犯险,万一有所闪失,台湾岂不是连主事之人都没有了吗?”
迟疑了一下,还是慢慢的说道:“要去,还是老夫去吧。不管怎么说,老夫也是前丞相之职,皇上也未曾下诏免去。到了崖山,还算有话可说,但是你是钦差身份,没有圣旨,带兵还朝,视为大忌也。”
姜明心里暗笑了一声,心道,你也算终于开口请缨了,不过嘴里却说:“不然,我不但必须去,而且陈先生也要随我一起去。”
几个人有些不明白了,只能看着姜明,听他是如何解释,但是姜明却是开始布置关于自己和陈宜中走后,台湾的发展计划,并没有再议论这个话题。
现在进入了冬季,虽然是台湾地处热带,四季如春,但是也过了播种的季节,本来就是一个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再加上此去台湾的大都是江南人,除了稻米之外,几乎不会种植别的农作物,所以只能处于休耕养息阶段,等于是坐吃山空。
所以,必须有一个长久的发展计划,因为台湾除了自给自足之外,以后还要供给内陆比如泉州、漳州等地的粮草只用,在这个期间,反正是空船还是颇多,可以组织一部分勇兵和乡兵乘船南下,前往吕宋或者是更加朝南的位置去征收粮草,顺便收其为大宋藩属,按照岛屿的大小,制定出缴纳粮饷地多寡。
这个事情要加快进行,在元军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还可以向侯强暂时借用一些兵马。利用炸药来打开吕宋诸岛的大门,令其臣服。
同时进行的还有侯强要配合张鹤,完成对琉球国的征服为附属藩国的计划。这些都是以后大宋海外丰厚地粮仓。
把台湾府政院地事务暂时交给吕师夔负责。而许继荣辅助之。对于吕师+地几次貌似想请求一起去行朝迎驾。或者是想随侯强一起在澎湖警戒台海。姜明都刻意地做了忽略。在形势没有一片大好。或者是身在临安地吕文焕没有明确作出行动之前。对于吕师夔这个人。姜明还是不敢放心地使用。就算是留在台湾。也是让许继荣在一旁协助。
之后。才表明自己要去崖山地想法。主要是想利用国师地身份。来影响皇太后。让其转而支持自己。对于张世杰等人地反对。姜明没有做太多地解释。只是说他心里自有计较。
其实这个时候。姜明已经起了杀心。对于张世杰地忠心是无庸质疑。但是对于他地做法和无自知之明。却是让他十分反感。面对这样地非常时期。还是使用一些非常手段比较好一点。不过关于这个想法。是不会当众说出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