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歃血_墨武 >

第171章

歃血_墨武-第171章

小说: 歃血_墨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蚜魈氏吕础�

狄青已到赵明的身前。

押住赵明的兵士见状,骇然而退。狄青已一把抓住赵明的手腕,沉声道:“赵明,到底何事,你快快说来。”

赵明不等多言,脸色巨变。只见兵士纷纷涌入帐中,围住二人,长枪森然,萧杀满帐。

韩琦已缓缓站起,凝声道:“狄青,你不听军令,可是想要造反吗?”

狄青急于救赵明一命,诚恳道:“赵明有军功,本是好男儿!还请韩大人查明一切后,再做决断。”

韩琦冷冷一笑,神色傲慢道:“只有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

一语既出,帐中沉凝,狄青脸色苍白,可双拳紧握,眼中已燃怒火。

只有东华门外以状元名唱出者,才是好男儿!

这是韩琦所言,亦是宋廷之声,更是大宋无数文臣的自豪所在。大宋崇文轻武的习气,在这句话中一览无遗。

就算你军功赫赫,就算你千军横行,就算你武功盖世又能如何?只有及第文人,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这是自恃、自傲、还是自大矜夸?无人品评,但眼下就是如此,你狄青算得了什么,出身行伍,黥文之辈,如何有状元及第、行马簪花的荣耀?

尹洙脸露赞同之色,王珪、武英等人,心中不知何等滋味。就算是任福,也是难免有了讪讪之意。但这是大宋的事实,无人能驳。

韩琦居高临下,见狄青还握着赵明的手腕,威胁道:“狄青,我最后给你一个机会。莫要包庇手下,不然……你信不信,我就连你一块斩了!”

帐中杀气遽起,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可冰冷如雪。

赵明奋力挣扎了下,嘶声道:“狄将军,我和你狗屁关系没有。你扯着我干什么,我做什么事,与你何关?”他虽嘶声怒吼,但染血的脸颊早就流淌下晶莹的泪。

那是辛酸悲痛的情,那是感激担忧的泪。

赵明一时意气冲动,眼看要将狄青也连累进去,再也不甘沉默。他挣脱狄青的手腕,突然拔出身边兵士的腰刀,就要横刀自刎。

狄青伸手,霍然抓住了赵明的手腕,舒口气道:“你不能死。”赵明手臂僵硬,牙关出血,可再不挣扎。

“他不死,你就得死。”韩琦淡淡道,“狄青,你以下犯上,包庇纵容手下作乱,我就算斩了你,也没什么过错。”

狄青扭头望向韩琦,突然仰天长笑起来。那笑声轰隆,远远传开去,激荡不休。

韩琦已变色。

狄青双眸喷火,早忘记了范仲淹的吩咐,怒声道:“韩琦,你真以为你是天纵奇才,世人敬仰?你真以为我等有如蝼蚁,可肆意被人践踏?不错,在你的眼里,东华门唱出的状元才是好男儿,可在我狄青的眼中,赵明就是好男儿。你官职比我高,读的书比我多,见识比我广,那又如何?”

他霍然撕开胸襟,露出伤痕累累的胸膛,喊道:“你不用动刀枪,不屑动刀枪,只需读读书,习学问,指挥着我们这些被你看不起的人,就可以骑在我们的头上。但元昊打过来,你用一张嘴就能将他说退兵吗?你有能耐,你是好男儿,就不要用我们为你舍生忘死,奋力抵挡!没有我们,铁骑践踏下,你也不过是个阶下之囚,还能比别人高贵到哪里?我狄青就算不是好男儿,可俯仰天地,问心无愧。我凭双拳单刀打出今日的名声,保百姓平安,你有什么资格轻视我?”

众人均已变色,韩琦脸色铁青。

狄青积郁多年的怒火,一朝喷发!

他本不屑争、不想吵、不愿怒,他虽和帝王有过盟约,但来边陲,更是为了一个诺言——此生不变的诺言。

他狄青本是天下无双的盖世英雄!他要让羽裳看到,羽裳没有信错她的英雄!

他虽坎坷、虽浮沉、虽屡经磨难,九死一生,但他无悔无怨。好男儿,岂不就应该无愧天地,无悔无怨?

可他这时,再也压制不住怒意,他忍无可忍,不想再忍。

狄青咬牙道:“大顺城十五日建起,赵明竭尽心力,最少筹划了十五个月。他是伤残不假,他长得丑陋不假,但他一颗心,比你们任何一人都要高贵。他为了百姓,竭尽全力,毫无怨言。如今真相不明,他可能含冤受辱,你们竟连个机会都不肯给予?韩琦,你就算再狂傲,官职再高,你的命只有一条,谁的命都有一条!谁都没有资格轻贱旁人!你要赵明的命,好吧,拿命来换!”

言毕,狄青已拔刀。

呛啷声响,刀光清越,明耀了那悲愤莫名的脸庞。狄青的意思已明了,他要拼命,为了一个手下拼命。无论谁想要赵明的命,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帐中众人心中骇然,沉默无言。赵明再次落泪,哽咽道:“狄大人……你……”他入帐后,本已有了必死的心,却没有想到,狄青竟会为他拼命。

他早就听过狄青的勇,亦是知道狄青的悲,可他从未想到过,狄青一身侠义,远在勇悲之上。狄青可以为了义,不要官职、不要升迁,不怕得罪重臣。

一个人如果命都可以不要,他还会顾忌什么?

任福不能上前,常昆脸带畏惧,始作俑者的白牡丹脸上也带分奇异之色。武英、王珪等人热血上涌,牙关紧咬……

只有韩琦,还是脸色如铁,一字字道:“好,很好。狄青……你冥顽不灵,我就……”

第三十二章危机

狄青怒极,韩琦何尝不是如此?

韩琦声名远扬,无论是汴京或塞下的官员百姓,都要尊称他一声韩公。可眼前这个区区行伍出身的狄青,竟敢对他横加指责,数次违令?

韩琦已要下达必杀令,他认为自己不能让!

可他话音未落,武英已上前,单膝跪地道:“韩公,狄青是有些冲动,但赵明一事,说不定真有别情。还请韩大人……问个明白。”

王珪亦上前施礼道:“请韩大人问个明白。”

朱观、桑怿见状,想起当年狄青提携之恩、众人并肩护驾之情,均是热血沸腾,上前异口同声道:“请韩大人问个明白。若赵明真的为乱,我等愿出手将他拿下……”言下之意却是,若赵明没有错处,还请韩琦放过赵明。

帐中军将,竟有半数上前为狄青求情,韩琦见状,脸色微变。他倒不是怕军将造反,在他狂傲的心中,根本不觉得这些人敢造反。他只是从武英、王珪等人身上想起,狄青和赵祯有瓜葛的。

传言中,说天子对狄青很是信任,当年宫变,狄青为赵祯夺回皇权立下了大功。而根据朝中消息,狄青这些日子连战告捷,天子亦总是询问狄青的战果……

狄青官职虽不高,但在天子的心中的地位并不低!

他韩琦斩赵明、斥狄青算不了什么,但因和狄青冲突,可能引发天子的不满,究竟值不值?

尹洙见状,慌忙道:“狄青,你先放下刀来。有事好商量。”

狄青不语,只能凝视韩琦。韩琦微有为难,面沉似水……

就在此时,一人笑道:“好了,好了。韩大人开个玩笑,狄青你怎么就当真了呢?先把刀放下,再问问什么事情,不用剑拔弩张吧?”

坐席上站起一人,正是曹国舅。曹国舅起身向狄青走去,常昆慌忙道:“国舅,小心。”曹国舅不理,径直走到狄青面前,含笑道:“狄青,给我个面子,放下刀,好好说如何?”

狄青迟疑间,见曹国舅突然向他眨眨眼。狄青不解其意,可一直觉得曹国舅并无恶意。终于还刀入鞘,回首道:“赵明,有国舅爷给你做主,有什么冤情,大可说出来。”

赵明牙关紧咬,却突然摇头道:“狄都监,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众人一片哗然,眼看狄青辛辛苦苦为赵明夺来活命的机会,可赵明竟无话可说?武英已恨不得上前打赵明一顿。

狄青见赵明眼中满是绝望,突然断喝道:“韩笑何在?”

营寨外有人叫道:“卑职在。”

狄青突然记得一同入高平寨的还有韩笑,赵明被擒,那韩笑呢?此刻为何安然无恙?

“国舅爷,我的手下韩笑应该知晓方才发生的一切……”狄青未待说完,曹国舅已道:“那把他找进来问问好了。”

曹国舅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可说出来的话,帐中没人反对,就算韩琦也不置可否。

虽有祖宗家法,“宦官不掌权,外戚不干政。”但知机的人,一般都不会得罪外戚。当年就算是两府第一人吕夷简,因得罪了郭皇后,还被贬出京城。韩琦当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说什么话。

韩笑进来的时候,竟还面带微笑。

众人见状,心中都起了鄙夷之意,暗想韩笑和赵明均为狄青的手下,赵明被殴得如此之惨,可韩笑安然无恙。这是不是说明韩笑很不够义气?

狄青上下打量着韩笑,缓缓问道:“方才帐外的一切,你当然看得清楚。”

韩笑微笑道:“卑职看得明白。”

狄青一字字道:“赵明被抓,你就在一旁看热闹吗?”

韩笑含笑道:“不错,卑职就在看热闹。”任福、常昆等人精神一震,武英等人已神色黯然,心道,如果狄青的手下都在看热闹,那赵明已没人能救。

狄青竟不愤怒,又问,“你为何要看热闹?”

韩笑道:“双拳难敌手,好汉架不住人多。卑职不是好汉,更架不住人多。若和军营的弟兄们动手,只怕被抓起来,沦为赵明的同党。其实沦为他的同党也无所谓,但若不能中正的说出赵明的事情,那岂不有负狄大人的厚望?”

众人细细琢磨之下,对韩笑忍不住另眼看待。

狄青眼中露出感慨之意,韩笑果然没有辜负他的希望!

“那你现在……可以把方才的事情,中正的说一遍了吧?”狄青缓缓道。

韩笑点头道:“其实刚才的事情,很简单。赵明无非遇到个熟人。这高平寨有个叫富义的人吧?”他随口问着,无人回话。

半晌,耿傅道:“富义应为高平寨的指挥使。”

韩笑问道:“这位想必是耿傅耿参军?”

耿傅一怔,不明白韩笑为何会认识他,点头道:“我是耿傅。那又如何?”耿傅眼下为手下的行营参军,这次跟随任福到此,是来禀告备战情况。

韩笑道:“小人听闻耿参军的祖父当年曾为蜀州的司户参军。当初贼入城作乱,以官利诱,威胁令祖投降。令祖宁死不屈,被贼人断了手足,仍破口大骂,不屈而死,真侠义也!耿大人乃英烈之孙,小人也是钦佩的。”

众人听韩笑突然提及耿傅的祖父,大感奇怪。但闻韩笑铿锵言语,说及耿傅家世,不由对耿傅另眼相看。

耿傅脸上却闪过分愧疚之意,半晌才道:“方才韩大人行事不妥,我没有及时阻止,已负先祖之名。”

众人心中感慨,均佩服耿傅的自责之心。

人谁无懦?方才韩琦雷霆之怒,只要还想保着官职的,就算不趋炎附势,最少也要保持沉默。耿傅保持沉默,别人也怪不得他,但他这时候宁可得罪韩琦也要说出看法,只为不负先祖的侠义,这种勇气,已让人扼腕。

韩琦仍是缄默,可脸色已铁青。他纵横朝堂,傲啸边陲,一心想着平定西北战乱,建不世功勋,光耀回京,甚至不把范仲淹的建议放在眼中,何时想到会受到这种指责?

韩笑虽还在笑,可眼中也有敬仰之意,说道:“耿大人行事,真的无愧于心。不过并非所有的人都如耿大人一样了,比如说富义。”

耿傅忍不住道:“富义如何了?”

韩笑道:“这个赵明,本来是个蕃人。据我所知,当初因意外断了腿后,回到家中,老婆却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