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盛唐-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钊心道:就这意思!
“子美兄想继续旅程,是不是?”
杜甫施施然的道:“没错。再者说了,还不确定到底有没有强人,就先吓趴下了,这可不是你杨子午的习惯。在下还记得,当初在往学士府门前,子午揍人的时候,可是没有如此多的顾虑。”
杨钊有些毛了:“那我要是不去,你怎么样吧?”
“呀呵?”杜甫惊讶了:“难道说,天不怕地不怕的杨钊杨子午,就如此惧怕那劳什子强人?”
“激将法。”杨钊无奈的道:“子美兄,你可是老实人,什么时候学会这一招的?”
“跟子午这么奸猾的人,呆一起的时间长了。难免受些影响。”杜甫没事儿人似的,道:“这便是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老杜,我可以理解成,你是在夸我吗?”
“不是,还有,说了很多次不要叫我老杜……”
…………………………
最终,一行人在村正的家中借宿了一夜之后,又再一次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官道。这次唯一一点值得说说的就是,他们没有迷路。
临走的时候,村正那老头百般挽留,希望杨钊和杜甫能等些人一起上路,在他看来,两个品格如此好的后生,要是被强人给害了,那该是多么让人遗憾的事儿……
杜甫和杨钊确实把老头的话给记在了心里,但他们还是照旧出了。
一些强盗而已,在两人看来,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杜甫虽然是书生,但绝对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那种。
射,也是君子六艺之一。一匹马一把弓箭,寻常的三五个人,杜甫要是远远的招呼,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王庆和小四自然也不在话下,特别是王庆,这些年没少被杨钊折腾,关于打斗这方面,自然也是个中好手。一行四人再次乘着两辆马车,烟尘滚滚的向着蒲津关而去。
蒲津关,世传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重险之地,也是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道路四通八达。
自古相传山西商人有钱,而山西重在蒲州,因此蒲州通往蒲津关的道路到底有多少,还真没有人数清楚过。
汉武帝时蒲津关改名临晋关。晋则是山西的简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商就是由这里下长安的。有部电视剧乔家大院,就没少在这个地方浪费镜头。
这是一个充满着传奇的地方,秦始皇由此出兵平定天下,汉高祖由此平定河内,就连唐初,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于蒲津守将的不战而降。其后开元年间再度被老男人被改名为蒲津关。
蒲州的地势自古多山,临近蒲津关更是如此。
杨钊本打算跟杜甫好好显摆一下自己的博学,可惜头天被杨钊给灌了不少,杜甫昏昏欲睡,根本就不怎么搭理他。
无聊之下,杨钊只好坐到马车前面的车辕上看风景去了。把整个车厢都让给好酒喝多了的杜甫。
春日风景看不尽,杨钊拿着酒葫芦,一边看一边喝着,跟杜甫比起来,杨钊能称之为海量,属于越喝越精神的那种。低度酒一直是大唐时期的主流,这种情况一直到近代才有所改变。宋时武松能喝十八碗,就是这种酒。否则来十八碗,不,八碗二锅头,再壮的汉子都得躺下,别说是打老虎,连蚂蚁都踩不死。
喝了一会,杨钊更加无聊。便静静的提着葫芦,望向远方,一如当年坐火车时,盯着车窗不动一样……
就在杨钊愣神的时候,一个仗剑骑马的青年人,从后方追了上来,抬眼看见杨钊的酒葫芦,道:“这位兄台,不知你们欲往何方?”
杨钊看风景的心思被打断,只好解释道:“我等是赶往长安的学子,准备参加会试。这位兄台是?”
“那好啊。”青年哈哈一笑,颇有些豪气的道:“某也赶往长安,不知可否同行?”
杨钊见对方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自己的葫芦,那里还不知道这位突然出现的青年的心思。
抬手将酒葫芦扔了过去,杨钊道:“兄台接着。此去蒲津关还有百里,兄台要是没有什么急事,还是缓一缓再去吧。传言前方有强人拦路。”
青年揭开酒葫芦,仰头就是一大口,嘟囔了句:“极品玉壶春?好酒好酒!”之后又是一阵猛灌,压根就没有理会杨钊在说些什么。
杨钊见青年人整个一酒鬼的架势,半葫芦灌下,眼睛里已经有了少许的醉意。便不再理会他。
青年人好像这时才反应过来:“你是说前面有强人拦路?那我等该怎么办?”
杨钊没好气的道:“有招想去,没招死去……害怕了躲起来就是。”
正文第095章:仗剑太白
更新时间:2011…8…2610:42:10本章字数:4264
青年火了:“你怎么说话呢这是?什么叫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杨钊梗着脖子道:“跟你说了可能会有贼人,你不听又喝的醉醺醺的,真遇着了你还能干什么?”
“干什么?”青年拍了拍腰间的宝剑道:“能干的多了,不过是一伙剪径强人,在某的眼中,无异于土鸡瓦狗耳。”
杨钊瞄了瞄青年一副醉猫的样子道:“就你这样,还土鸡瓦狗?别等会遇见,饭没吃着,自己先成送菜的了,那时候丢人可就丢大了。”
青年人一骨碌的从马上翻身跳下来,道:“竟然瞧不起人?有本事你下来,我倒要让你看看,到底谁是送菜的。”
“守义先靠边停,顺便把我的双截棍给拿来。”杨钊纵身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到:“比就比,不过比试也要有些彩头才好,阁下以为呢?”
青年人一边要收拾杨钊,一边还抱着杨钊的酒葫芦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见杨钊同意了才道:“也好,不过我身无长物,包裹之内倒是有些许银钱,你若愿意,拿去就是。”
“不要你钱。”杨钊道:“输了你就该干嘛干嘛去,赢了我就在送上三壶极品玉壶春如何?”
“成交。”青年人小心的将手中的酒葫芦放进马匹身上的兜链里,道:“此剑名曰青莲,乃是长辈所赠。你用何兵器,取来。”
杨钊一招手,王庆便拿着双截棍,恭敬的递了过来。杨钊将双截棍一抖,道:“我用的兵器是双截棍,反正路途寂寞,今儿就陪你玩玩。”
青年人随手挽了一个剑花,道:“很长时间没有喝到这样的好酒了,今日不但有好酒,还能打上一场,不错。”
说着青年人单手执剑指向杨钊,另一只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那意思是请杨钊先出手。
杨钊也不客气,双脚快摆动,一边使出蝴蝶步,一边双截棍金蛇缠身舞的跟朵花儿似的。
青年人见杨钊靠近,一招长虹贯日,单手直刺杨钊前胸。
杨钊脚下一错,甩手一棍砸在青年的剑上,只听见,嗡的一声,两人各退一步。
青年人的酒也醒了几分,握着剑的手,不由得紧了紧,喊道:“再来。”说着并身平抹,剑尖画出一道弧形,切向杨钊脖子。
杨钊侧身甩手,双截棍的另一段,画了一个圆,又一次十分精准的截住了长剑的来势。然后侧身左转,一招倦鸟知返,敲响青年人的肩膀。
青年人弯腰侧身闪避,一招童子拜寿的变形版,剑刃流转之间,切向杨钊的胳臂。
杨钊不待招式用老,一招左右逢源,手腕快抖动,使得双截棍快回旋,猛烈的敲击在剑背之上,嗡的又是一声,化解了危机。
可是这会儿青年人不好过了,双截棍快挥动的时候,经过计算,其力度甚至能达到几百斤。头一次敲在剑背上,还没有什么,第二次的时候,青年人明显感觉手被震的麻木了。
两人一退之后,再一次冲向对方,越打越有兴致。
本来两人就没有伤害对方的心思,切磋之下,一招一式打的畅快无比。
就听见叮叮当当的一片乱响,打的那叫一个激烈。把王庆看得揪心不已,就怕两个人有谁突然受点伤。
杜甫被丁零当啷的声音吵的实在是睡不着了,从马车中露出脑袋没好气的吼道:“住手,都吃多了是不是?没见着还有睡觉的吗?”
杨钊一套单手双截棍的十二招堪堪使完,便停了下来。
青年人人一见杨钊停,也跟着停了下来。在一看马车上的杜甫,立刻高兴的道:“未曾想在这荒郊野外,竟然能遇到子美兄。哈哈……果然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杨钊接过王庆递过的水囊,笑了笑便喝了起来,在他看来只要是熟人就好办了。
杜甫闻言一看,惊喜的道:“这不是太白兄吗?你们怎么打起来了?”
“切磋切磋。”李白笑着道:“纯粹是一时兴起。对了,在下李白李太白,敢问兄台尊号?”
杨钊一口水全部灌进了气桑里,呛的死去活来,断断续续的道:“啥,啥玩意?你……你叫李白?靠啊,这个世界太小了吧?”
反应过来的杨钊嗷一嗓子扑过去一把抓住李白,道:“偶像啊,咳,我可遇到,咳,你了,给我签个名,咳,成不?”
“签……签名?”李白被杨钊吓的酒全醒了,对着杜甫露出求救的目光,道:“我说子美兄,这位仁兄是怎么了?不会是有什么病吧?”
杜甫想起了他当初跟杨钊相识的时候,杨钊就是这一手,差点把他给吓了个半死,于是翻了翻白眼道:“太白兄无需介意,我来介绍,这位是我的朋友,蒲州永乐杨钊杨子午。没啥病,习惯了就好。”
李白闻言一抱拳道:“原来是子午兄,久仰大名,未想今日一见,这个一见……”
杜甫接着道:“是不是一见之下,现杨钊根本就没有传闻中的风采,颇觉得失望?”
终于咳顺气的杨钊虽然心里十分激动,但有了杜甫的前车之鉴,并没有把心思给全部挂在脸上,而是笑着道:“子美兄这么说可是不厚道啊,我这叫真性情好不好?”
杜甫十分不客气的道:“你那叫皮厚是真的。”
杨钊没有在自己是不是皮厚这样一个问题上纠缠,而是对着李白拱了拱手道:“久仰太白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幸会幸会。”
琢磨着以后能跟诗仙诗圣一起把酒言欢,畅谈诗词,杨钊不由得臭屁的不行,神交已久这个词儿,对于后世的文人来说,是最熟悉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诗仙诗圣,也都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是见过真人,又有这份心思的却一个都没有。
杜甫死后近百年的时间,人们才认识到他的价值。基本上到宋朝才被封为诗圣。大唐时期拿他当回事的人很少。这也是杜甫后半生穷困潦倒的主要原因。只不过这些因为杨钊到来,统统会改变……
正文第096章:把酒定计
更新时间:2011…8…2610:42:11本章字数:4370
说起来,老杜是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但同样也是个可怜人,其经历跟梵高有些相识,只不过他比梵高聪明的多了。
想想当时,诗才差杜甫老远的孟浩然等等,因为在当时有名气,后半生虽然不得志,但至少还过得下去。只有老杜一个人可怜。最后葬身水底,也不知道是自杀还是意外,更不知道最后被埋到了什么地方。
李白是和性情中人,虽然惊采绝艳,但一生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悲剧。两人都是史上的终极Boss巍峨丰碑。但在真实的生活中,两人的都没有好结局。一个被流放夜郎病死,一个穷死。
不过看着眼前风华正茂的两人,杨钊觉得还是不要想历史为好,毕竟历史已经变了,至少他这个杨钊是杨子午,而不是杨国忠。
李白同样回礼道:“子午兄的大名,我也是早有耳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