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122章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22章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哺臼堑膊蛔〉摹!!!!!�

    因此,高原来前几百人都未必能够拿下的集团部落现在抗联只需要一个班就可以确保拿下,而高原为了保险,更是要求部下必须以连为基本游击战单位,这就令他们具备了轻松全歼一个鬼子小队或者击溃一个鬼子中队的实力。'520xs点'因而抗联攻打“集团部落”解救被困群众的同时,还积极地“围点打援”,干掉了大量的日伪军,而攻打日本开拓团时因为攻击的是日本人,所以关东军救援更及时,类似的机会自然更多。。。。。。

    因为有了正确的发展策略,一度陷入困境的抗联在高原上任后迅速起死回生,再加上此后不久华北一系列大战役逼迫关东军大量派兵入关助战,令抗联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短短一个季度时间内,抗联的队伍就发展到近四万人。就连赵尚志也没想到他的预言竟会这么快就变成现实。。。。。。

    但部队扩充太快也是有利有弊,兵员素质下降的问题还好。高原带来的那么多干部可不是摆着看的,而且必要时那些特种兵也至少可以胜任排一级的军事指挥官,首先军官不是问题。同时东北之前持续数十年的匪患另一方面也令当地人普遍都见过血。甚至也大都有些枪法基础,因此训练成军的速度要比别的地方快得多,这一点甚至就连当初的豫西根据地也未必比得上,

    与之相比,枪械与弹药的不足更令高原头痛。虽然他带进东北的队伍枪比人多,弹药也都带足了,但是毕竟总数太少。而原来的抗联枪支大多老旧(东北民间藏枪极多,所以抗联很少出现类似内地抗日队伍那样三人才能分到一支枪的情况,但是却大都是民国初年乃至清末的过期产品。。。。。。)不说。子弹的补充也是很大的难题,在鬼子对伪军严格限制了弹药的携带量之后(鬼子即使战败也很少投降,甚至纵然投降了,也一样会坚决地毁掉武器弹药,因此除非是小队以下规模的战斗,即使鬼子弹药携带量很大,抗联也别想缴获到多少。),抗联的子弹来源更是几乎完全断绝,哪怕是主力部队人均也就几发子弹。高原带来一些军工技术人员后,根据地的小兵工厂可以进行子弹复装。但是底火等必需材料的来源始终令人头痛,而更麻烦的,是八一式步枪没法使用性能低劣的复装子弹。。。。。。

    虽然自从高原来到东北之后,随着一次次的胜利,抗联也缴获到了一些弹药。但因为佐佐木到一仍在实施的毒计,数量并不能令高原满意,而且日式的子弹只能用于日式步枪,这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抗联现役的大部分枪支都得因为子弹耗尽又得不到补充而废弃,那时抗联别说是三人一支枪、甚至困难到七八人一支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按照协议支援抗联的那批武器弹药就显得弥足珍贵,而且比起协议规定的1万支步枪、300万发子弹、10万颗手榴弹,抗联实际拿到手的数量更多。这并不是因为苏联人大发善心,纯粹是高原来东北前胡卫东特别告诉他一个毛子自古以来都没改掉的弱点——酗酒,再加上远东苏军因为山高皇帝远的关系,自主权其实相当大,只要将他们灌迷糊了,多要些武器弹药并非难事。历史上进东北的时候,斯大林是不同意给赤色党援助的,但在酒桌攻势下,当时驻留东北的苏军将领还是从当初缴获的关东军武器当中漏出了一部分,虽然对国力强大的苏联来说那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一点点,但对武器弹药严重匮乏的赤色党来说,却是帮了大忙的。而历史上后来苏联解体前后,中国同样是利用毛子酗酒的弱点,经常能以白菜价从他们那里搞到好东西,可见毛子的这个毛病一直都没改掉。。。。。。

    不过想把毛子灌趴下可没那么容易,自幼在苦寒之地长大、又喝惯了烈酒伏特加的毛子普遍酒量很大,而且能在苏军之中升到高位的军官也不会是傻子,找人代喝这一招是肯定不行,而抗联的领导却大都是南方人,酒量相对要差一些,就更难拼得过了,要是毛子还没倒,抗联的将领自己却先趴下,那可就太丢脸了。好在高原虽然不喜欢喝酒,却听人说过一个绝招,那就是跟毛子喝低度酒,他们自恃酒量大,喝起来豪爽得很,殊不知低度酒只要喝得多,甚至比烈酒更醉人,而低度酒与高度酒混着喝的话,那杀伤力就更大了。。。。。。

    结果,被灌得迷迷糊糊的苏联军官豪爽得令高原等人暗自咂舌,以步枪为例,除了约定好的那一万支步枪,苏联远东方面军换装新枪akm后淘汰下来的大量老式莫辛纳甘步枪之中有两三万支也以损坏为名送给了抗联,此外还有一万多支虽然确实损坏、但还能拆下不少零件使用的破枪也一并送给了抗联。而弹药方面,苏军不但多给了200万发,而且这500万发都是给他们的新枪akm配备的30发弹匣,和八一式枪族可以完全通用(胡卫东当初选择苏系武器的好处体现出来了),这对抗联的帮助可就太大了。此外,协议中说好的那十万颗手榴弹也变成了十五万颗,另外还附送了三万枚价值更大的枪榴弹,对于总兵力超过40万的远东苏军来说,这些在老抗联眼中堪称海量的武器弹药不过是零头的零头。。。。。。(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四章 漠河金矿



    除了这些协议说好的无偿援助,一直都为国内工业化缺乏资金而犯愁(其实这时的苏联已经很有钱,但斯大林的目标是将苏联建设成为世界第234章中兵力清剿,效率必然大大降低,对于将大部队分散下去发展根据地的抗联来说,剿灭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抗联发展的速度。'520xs点'可要是鬼子将兵力分散。中队、甚至大队一级的部队他们又根本打不过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技战术素质都远胜从前的抗联野战部队,结果不但没能消灭抗联,反倒又白白葬送了好几千鬼子的性命。。。。。。938年开春,关东军司令部沮丧地发现,在“皇军”冒着满洲冬天的奇寒对北满“非治安区”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后,敌人的数量根本没有下降多少、战斗力却因为苦战的磨砺而变得更强了。而要命的是,冬季大扫荡中光是冻死冻残的鬼子就有一万多人。这令关东军上下对于冬季作战无不闻之色变。。。。。。

    到了这一年春夏之交,准备更加充分的关东军正准备利用下面相对温暖的这几个月发动规模更大的扫荡,却因为华北告急而被迫再次抽出大量部队入关支援。结果原定计划顿成泡影,而抗联却抓住这一难得的良机发起了凌厉的反击。。。。。。

    高原的第一个目标,是黑龙江北部的漠河金矿。这座金矿纵然已经开发了近半个世纪,却依然是中国最大的金矿之一,而且据高原带来的那些地质勘探人员估测,漠河金矿一带应该还有一些矿脉尚未被发现,只要拿下这里,抗联就有了稳定的收入、更准确地说,是硬通货来源,而能从苏联那里买到更多的武器弹药和必需物资,这对于抗联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同时,因为漠河金矿地近中苏边境。【520小说】关东军就算派兵增援,也会因为顾忌实力强劲的远东苏军而束手束脚,这对抗联也十分有利,之前鬼子的扫荡令抗联和根据地群众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一时间没有余力对近在眼前的金矿下手。但现在嘛,情况可就不同了。。。。。。

    由于日共的帮助,目前赤色党虽然还无法精确掌握日军的短期调动情况,但对于关东军的总兵力还是心中有数的。在这次向关内调兵之前,关东军虽然明面上还有8个师团,却大都编制未满。以15000人的非临战状态居多,即使加上几个独立混成旅团和那些守备队,总兵力也才20万左右。至于10万伪满军队,其中除了三万多人的“兴安军”有着接近于日军野战师团的战斗力之外,其余的在如今的抗联广大指战员眼中根本就不够看。在这种情况下又被抽调走十万精兵,关东军还能有多大实力?

    当然,日本国内肯定会紧急征兵送到东北、或者直接调朝鲜师团北上补充关东军,但是新兵战斗力毕竟要弱一些,而朝鲜师团只有一个,即使满编也就两三万人,想要弥补关东军如此巨大的兵力缺口无疑是捉衿见肘。总之无论如何,至少在短时间内关东军是无力对北满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了,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高原腾出手来拿下距离不远的那些金矿了。。。。。。

    虽然金矿肯定都有守矿队,但即使是漠河金矿这样的大矿,也根本无法抵挡抗联主力部队的猛烈进攻,再加上地下党的配合,抗联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从日伪手中夺取了北满几乎全部的金矿,并顺便攻占了一些县城,北满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抗联不但迅速恢复了那些金矿的生产,更是直接缴获了不下十万两黄金(大约值1000万法币),然后拿它和一些其他苏联人愿意接受的货币和物资换到了1万多支莫辛纳甘步枪、500余挺转盘式机枪、2000多万发步机枪弹、500余门82mm迫击炮(这个口径的迫击炮有个好处,它可以发射鬼子的81mm迫击炮弹,只是精度稍微差些,但鬼子的81mm迫击炮却没法发射该炮配备的82mm迫击炮弹。。。。。。)、3万多发迫击炮弹。而苏联人竭力推销的二十几年前的库存——所谓的“115mm重炮”却根本骗不到来东北前就被胡卫东教育过的高原,何况别说是115mm口径了,即使是76mm的苏式榴弹炮也同样过于沉重,说起来也只有国府那样动不动就派些军事外行出国购买武器,才会弄回类似这些完全不适用于中国战场的奇葩装备。。。。。。

    一直对鬼子飞机心存怨念的抗联甚至还想买高射炮,但在得知一门高射炮竟然要整整40斤金子、甚至一发炮弹都要1两黄金,而且这还是所谓的“良心价”之后,大家只得暂时放弃了组建防空部队的奢望。。。。。。(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五章 内部争论



    而高原则抓住时机激励道,“当初中原边区的十五军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想买武器弹药都没地方买,可后来不但有高射炮,就连飞机坦克都有了,这是哪儿来的?还不都是鬼子送的?十五军能够做到,咱们抗联难道就做不到吗?”

    一番话说得同志们心中火热,但高原却没有告诉他们,十五军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很大程度上是以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若从江西起兵时算起,三年多的时间里光是主力部队就牺牲了不下二十万人,等于是人员死了一遍还多。而抗联的条件更加艰苦,需要付出的牺牲只会更大,不过高原相信,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日的汉子都不会是孬种,即使再大的牺牲,也决计吓不倒他们!

    不管如何,这批武器弹药的入手确实极大地增强了抗联的实力,高原根据其多年的战争经验估计,如果现在将抗联的兵力集中起来,在日军事先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甚至有把握以不致于伤到元气的代价围歼一个兵力15000人的不满编特设师团(注1)。

    而随着“没良心炮”等自制攻坚装备产量的不断增加,收复根据地范围内的那些县城乃至部分中小城市也不再是痴心妄想。而自高原来到东北之后抗联的节节胜利更是令某些抗联上下多少有些自满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