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紫禁城魔咒 >

第88章

紫禁城魔咒-第88章

小说: 紫禁城魔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疑”即意味着“罪”,也意味着“罚”。

已是来年初夏的早晨,一大早,我在一只荷包上绣仙鹤纹。我处身世外,将所有声音关在景仁宫门外。我焚了一炷香,捻了捻腕上的手串,小公主在清淡的烟雾里隐隐现身。她伸手触摸桌子上一团一团的丝线。我想跟她说说这件事。说说摩罗花与消极。说说这个无法追逐的名字,布西亚玛拉。说说她的姓氏,叶赫那拉。

史官会将她藏在哪里呢?我问小公主。她望着我,眼里一片白霜。

这个女人,史官会将她藏在哪里呢?

事情也许是这样的。我讲给小公主听。

史官得到严命,用文字技巧将她掩埋在一堆杂乱无章的事件中。不过,即使如此,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一个人若有如此深重的仇怨,又与王室相关,竟到了皇帝要修改历史加以否认的地步,那么,她曾经,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人物。即便,刻意将她从历史中铲除,她也总会以别的方式,被别的什么人记录下来。除了皇帝任命的御史,在皇室之外,还有许多秘密的书写者。纳兰容若,即是这秘密书写者中的一员。当然,也该还有别人。

倘若史官要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彻底洗刷,历史就要编纂得天衣无缝,自圆其说。然而,想要忘记一件事,一个人,恰恰在于记忆犹新。执意隐瞒某件事、某个人,则证明了她的威胁无处不在、不可战胜。布西亚玛拉是一段遭遇删除的历史。删除是最简单的法子,抹去她的名字,抹去所有提到她的文字,对于已经形成的文字,以强硬的手段予以焚毁,这样的事,发生在康熙和乾隆年间。祖先们总能找到正当的理由,将焚毁和没收书籍的事,予以掩盖。

可一个人若不能以人的形式存在,她就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这是诅咒得以保留,并因时间而日益强大的原因。

就像你,小公主,你的记忆恢复你的形骸,你的夙愿促成你不灭不散的理由。这理由还在于,总有知情人,想要恢复你和你的记忆。因而,一方面,布西亚玛拉被从历史中抹去,一方面,她被文字隐瞒和修改。

若要寻找布西亚玛拉,你就该保持足够的警醒,要料到她会以别的名字出现,而记录她的文字,会以与实际情形相反的方式得以保留。她可能藏在歌谣和萨满的仪式里,在传说、笔记、志怪故事里。她一定悠久,悠久到知情者已经全部灭绝,而唱着她的歌谣、读着记载她的历史、听着她的传说的人,已经浑然不知,无以觉察。即便,想要寻找她弄清她的人,面对这些材料,也深感茫然,无从下手。小公主说。

父亲曾经讲过一件事。父亲说,太祖高皇帝传记,在康熙二十五年重新修订,这次修订,将太祖的谥号从“武”改为“高”。这是因为“武”字血腥的气味太浓,需要换一个词加以修饰;死亡的气息太重,需要以新的文字重新润饰。大清需要一部干净的历史,也需要一位文治武功犹如神人般的祖先,以及上天的袒护。我说。

小公主又说。

像修史、编撰《四库全书》这样浩大的工程,执笔之人必定是知情者。他必须参考先前的材料,估计到有利和不利的方面,他小心斡旋,抽去被授意更改的内容,从地下秘密取出财物,却不能让人知晓,地面部分,则有必要看上去与周围没有太大差异——文字会修改和修饰好这一切。所以说,知情者在康熙与乾隆年间都是有的,而知情者极可能将所知传给至亲好友。秘密,若是完全带进坟墓就毫无意义。若是秘密还在世间游荡,它必会集预言、历史,荒唐不经、真真假假的故事为一身。它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反而,因过于熟悉而被视若无睹。

因过于熟悉而视若无睹。

灵物说过,《红楼梦》是它的另一个版本。无疑《红楼梦》里有布西亚玛拉的踪迹,只是我一时不知该怎样解读。除此,我相信,在另一本书里,在一段文字或是一个句子里,藏着她。

我是否能从字纸堆里认出她来?

书,依然是隐藏秘密最为稳妥的法子。这是我在绣仙鹤时想到的。只有在隔绝般的静谧中,一个人才能透过杂乱无序的表象看见事实。

我埋头刺绣,消磨了大半天。

我手脚发凉,额头却沁出汗珠。我将做好的白纱地纳锦绣延年纹荷包展平,剪去毛边与线头。我整理衣衫,褪下腕上的手串,抚摸水晶晶亮的表面。我的绣工无法与你相提并论。我说。

小公主望着我,双唇渗出霜花的颜色。

去吧,带着它,去看看皇帝。

我读出她唇间没有吐出的句子。

特殊嗜好

夏夜的空气弥漫着花香,皇帝让人将熏香撤去,殿门大开,殿内如外面一般凉爽宜人。皇帝埋首于成堆的玩具中,就像甲午年埋首于书典的丛林。在修好一件玩具后,皇帝又不免对玩具进行改造。匠人们跪在皇帝脚边,手里握着稀奇古怪的工具,要么捧着小本子做记录,勾出图样。养心殿是一个手工作坊,案子上下左右摆满了各种零件与材料。皇帝的全副心思已经转移,对朝政心生厌倦,所有的奏章稍加浏览,便都交由李莲英呈给太后,或看也不看,直接送去。这样也好,暂时,他离开了懊恼和愤怒。皇帝气色好了些,神情也自在平静。我在皇帝身边坐下,望着案子两边巨大的书阁。皇帝从五岁起听大学士讲经筵,每日苦读直至大婚,差不多,他自身就是一座藏书库。

皇帝正用小刀撬开一只自鸣钟的缝隙,自鸣钟里有会跳舞的小洋人,皇帝取出拇指大的小人儿。此时我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我说,皇帝可曾将这格子里的书都读过了?皇帝忙到无法抬头。

“那是自然。”

“皇帝可曾记得读过的内容?”

“自小,朕的满文老师就教朕熟记祖先的历史,忘记祖先的人,是大不孝。”

“皇帝读过的书中,或是在经筵上,可曾听闻一个叫布西亚玛拉的名字,尤其是在康熙朝,或者,更早的时候?”

“这个名字不该出现在康熙一朝。这是一个古老的名字。满语的意思,是貌美如花的女人。况且,史书不会记下女人的名字。”皇帝说,“珍,你从哪里得来这个名字?”

“前日,我梦到一个女人,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出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我从未听过,加之她的衣服款式像是康熙一朝的装扮,故此请教皇帝,先祖中,是否有叫这个名字的人,若是先祖中有人叫这个名字,那么她在我梦里出现,一定是有所嘱托,有所喻义的。”

“那么,珍,你梦中之人托你做什么?”

“她因被遗忘而满含怨恼,我猜,她希望我知道她是谁。”

“她是觉罗一族的人吗?”

“不,她与太后同姓。”

提到太后,皇帝沉默了。

载湉是第六位在养心殿居住、理政的皇帝。圣祖1658年重新修缮和改造这座明朝的旧宫时,可曾想到,住在这里的第六位皇帝,会在灯下埋首于修理音乐盒这种西洋的小玩意儿,或是将怀表拆了又装,装好了又拆散呢?

圣祖不会想到的。

“我刚进宫那会儿,皇上也在夜以继日赶着整理许多玩具,将弄坏的玩具一一修好,不能修好的,便拿去让外面的工匠修葺,整理好了又送回宫中。那时,皇上有着修复一切的雄心。许多年过去了,皇上重又翻出这些来,皇上的雄心还在么?”

皇帝并未停下手中的活计。

“珍,你进宫的时候,朕不能让你看到一个残缺的皇帝。若是你看到朕毁坏了那么多玩具,你会觉得朕是一个脾气乖张、难以相处的皇帝。朕一件件修好玩具,是为了表明朕改好了自己。朕克制情绪,纠正错误。那时,朕希望得到你的信任和爱。”

“皇上早已做到了。”

“朕必须继续做下去。如今国势衰微,都是因为朕没有一股脑修好余下的部分,留下太多的问题。问题越积越多就会出大问题。而朕一直没有好好解决这些问题。朕想了好几天,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当初朕将所有的玩具都修好,不留后患,情况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难不成,皇上以为自己是在修一个国家呢,将错误与罪责都揽在自个儿身上,这样,皇上一人是无法承受的。”

皇帝放下手中的活计,神情庄严,使我为自己如此轻视这件事而深感羞愧。

“在朕年幼的时候,宫里宫外都在为朕寻找世界上最好玩、最新奇的玩具。最好玩、最新奇的玩具,经过重重筛选送到朕手上。有三座宫殿用来摆放搜罗来的玩具。有些玩具,至今朕是第一次见到。得到玩具是件开心的事,尤其是住在这样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后来,朕发现,朕拥有的玩具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我们自己的玩具,另一种来自国外。亲王大臣们若出国办差,宫里便会涌进新式的洋玩具。比较这两种玩具,朕渐渐识别洋人与我们想法的不同。洋人的玩具不仅好玩,而且实用,可以帮助人们开发智力。而所有贵族或即便是太后送来的玩具,都是为了完善德行,提醒皇帝道德的残缺与错误。玩这样的玩具跟听经筵没什么分别。一些玩具暗示古老的训诫,一些玩具或婉转或直白地告诉朕神圣的约束,有些玩具是在恐吓,为了让朕畏惧。相比较,朕欣赏洋人的玩具。洋人的玩具固然故弄玄虚,却让朕轻松而没有压力。

长大后,朕对玩具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如果说,朕最初比较喜欢洋人的新奇玩意儿,那么稍稍懂事,朕发觉,原来洋人早从康熙圣祖那会儿,就一直送玩具给老祖宗。这类玩意儿大多像一则则预言。它们不仅仅是玩具,它们还是武器、机器和乐器。洋人发现了事物间的很多秘密,用来改造他们的国家。而我们却选择隐藏。宫里最大的玩具,是西洋传教士献于康熙皇帝的一件乐器。这件乐器,名字叫钢琴。圣祖会演奏这架钢琴。圣祖仁皇帝甚至为此组建了一支乐队。七十年后,高宗纯皇帝也建起了一支乐队。将近一百年过去了,如今,整个宫中,朕找不出一个能将这件乐器奏响的乐师。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告诉我们大清以外的世界,而我们轻易放过了。钢琴,是件令朕疑惑和着迷的玩具。它很笨重,八个侍卫也无法将它送到养心殿来。它一直收贮在武英殿造办处,只当是一件藏物,以表明圣祖的伟大,和夷人臣服顺从的态度。出入宫中的那么多王公贵族,却无法看出,洋人最终用他们早先送给我们的玩具,来征服和羞辱我们。

朕弄坏了许多玩具,这证明朕不是一个好皇帝。好皇帝不该弄坏玩具,你看朕身后的圣训,上面写着这个意思——现在,朕还不能实现治理这个国家的理想,珍,总归有一天,朕会的。”

“皇上……”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珍,朕要说的是,如果当初,高宗纯皇帝将英国使节进贡的玩具拆开来,又重新组装在一起,研究它的用途,那么装在一只只盒子里的时间,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衰败。”

这样说下去是危险的。

不过,皇帝传给我一个信心。皇帝神思清明。皇帝没有看见迷宫,却知道时间正在衰败。皇帝不知道摩罗花,却已知晓,时间不仅腐朽,而且腐朽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

过了几天,我们一起去看这宫中最大的玩具。皇帝邀请了皇后和瑾妃。

太后并未阻止这件事。

“总归,皇帝是个好孩子。喜欢玩具,是人之常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