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在纽约-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比较粗浅的表现,但我想已经足以说明问题。通常来说,个体只擅长某些倾向性的魔能转化。而不同类型的转化,即便对于我们来说,也同样复杂,但是小范围、小幅度的转换还是能够做到的,比如点燃那支铅笔。而真正我自己擅长的转化,所产生的的效果则与之天差地边。不可相提并论。那么,你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吗?或者说,史蒂夫,你认为这种魔能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人类不仅观察不到,也无法控制?”
史蒂夫已经完全呆住了,他距离铅笔的距离只不过短短几十公分,尽管声势并不浩大,也没有明显的火焰,但已经足够清晰感受到那点光芒亮起瞬间的高温。甚至现在还依稀热量散步在空气之中。
而这一切,都是在他眼皮底下发生的。如果不是李杰特意提醒他这是个示范,他几乎要以为是某种魔术了。
他蓦地悚然抬头,用惊疑不定的眼神四处张望:“布鲁斯,你刚才说这种魔能无时无刻充斥在我们周围,包括现在?”
“包括现在。但是在没有经过我们影响与转化的时候,魔能是完全凝滞的,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也不会把其中蕴含的奇异力量主动发挥出来造成影响,所以你不必担心。”李杰以为他是害怕这种被自己形容的无处不在能量,会导致不可控的结果,随时爆发出来,所以特意解释道。
“那么,按照你所表述的情况,我觉得用可以用熵能这个词语来概括这种神奇的能量。”但显然进入学术和研究模式的史蒂夫并没有害怕的感觉,反倒在皱眉思考许久之后,慢慢变得兴奋起来。“熵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提出的,用来表示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但同时也意味着在一个系统当中的无序情况。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能量分布得越均匀,熵就越大。但是在动力学甚至其他方面,这些能量都是没有做功的,也就是像你所说的,不会自行发挥任何作用。”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热和功应该是等价的。但我们都知道,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热产生功却必须伴随有热向冷的耗散。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比如,我们能够把汽油含有的能量转化成发动机的能量,但是随之而来也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废气。即使科技再发达,也无法将被浪费的能量减小至零。用数字来表述,就是我们不可能用100热转化为同样能级的100功,这个过程中,必定有一部分热是没有转化为功的,这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熵’。”
“直白一点地说——熵就代表着无序和混乱(实质是随机运动),代表着无效能量。任何粒子的本来常态都是随机运动,也就是无序运动,如果想要让让粒子呈现‘有序化’,即有目的性的运动,必须耗费能量去干涉。所以,能量可以被看作‘有序化’的一种度量。而当一种形式的‘有序化’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有序化’,必然同时伴随产生额外的某种‘无序化’。一旦能量以‘无序化’的形式存在,就无法再利用了,除非再从外界输入新的能量,让无序状态重新变成有序状态。但这样又会产生新的‘无序化’,因此,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这就是‘熵增定律’,也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
“如果我们把热力学第一(能量守恒)、第二定律运用于宇宙,这一典型的孤立系统,将得到这样的结论——宇宙能量守恒,宇宙的熵不会减少,最终将不断增加,直到趋于极限值。在这个过程中,宇宙进一步变化的能力越来越小,一切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命的等多种多样的运动逐渐全部转化为热运动,最终达到处处温度相等的热平衡状态,这时一切变化都不会发生,宇宙处于死寂的永恒状态。这就是热寂(heatdeath)论!但我们一直无法确定热寂论是否真实,因为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宇宙是处于不断膨胀状态吗?是不稳定的热力学模型吗?如果是!那么熵就不存在理论上的最大值。”
史蒂夫用一种充满狂热的眼神望向李杰:“但是,你们竟然却可以主动控制这种熵能,把它们转化为原本不该出现的功!甚至产生超出常理的各种神奇效果!这是怎么做到的?”
“熵能吗?”
李杰同样被史蒂夫所描绘的这种奇妙状态所吸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仿佛某些隐藏深处的东西被触动,令到他喃喃出声。“继续说下去。”
“能量的本质是什么?在物理学中,这还只是一个基本概念。对于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我们有着先天的局限性。量子力学建立以后,人们认识到所有的熵本质上都起源于量子态的退相干(注1)。退相干使无熵的纯态变成了有熵混态,从而导致功向热的转化。假设物质都是由各种微粒子构成,那么通常所说的热量,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微粒运动的剧烈程度的一种宏观度量。有限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无规律的随机运动之中,这种运动称为热运动。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热量之所以能够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是因为剧烈运动的微粒与缓慢运动的微粒接触的时候,会通过碰撞把运动的能量从剧烈的微粒传递缓慢的微粒,因此就表现为热量从高温热源传递到低温热源。”
“如果按照标准模型,那么我们可以假定基本粒子是由三种构成——组成物质但不携带能量的粒子a,比如组成质子的基本粒子,还有一种携带能量的粒子b,各种光、热或者力,甚至可以假定这种粒子本身就是能量;第三种则是他们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联系物质粒子和能量粒子的中间介质粒子c。但至于已经是基本粒子的能量b,为什么还会有光、热、力等种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只能说,这涉及到的已经不仅仅是物理学,甚至包括哲学、逻辑学,是宇宙最终极的问题之一,也许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之后,史蒂夫发现越是推论下去,自己所不知道、难以理解的东西就越多,神色也变得低落起来。
——————————
注1:退相干,通俗的称谓是‘波函数坍缩效应‘,量子力学的基本数学特性之一。量子力学的正统哥本哈根解释认为,人的主观观测会影响到微观实体的客观存在性。经典示例为“薛定谔的猫”。夸张地表述,退相干效应指的是‘当没有人看向月亮时,月亮只有一定概率挂在天空上;而当有人看了一眼后,月亮原来不确定的存在性就在人看的一瞬间突变为现实。‘(未完待续。。)
第四章生命逆流而上(月票加更)
(大章完成!8月来临,请大家多多支持,推荐月票投一投,谢谢。)
“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完成大一统理论(grand_unification_theory,gut)的研究——即便不能找到一个简单、美妙的公式来清晰描述和预测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情,至少也能够描述全部粒子和力的物理性质,完成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统一。但是今天布鲁斯你给了我很大启发,熵能的出现让我明白,世间万物的玄妙远超我的所知,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我未曾了解的,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人类的大脑是基于外界的各种刺激而做出反应的,如果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就会让他们无所适从。
所以,在探索世界的本质规律时,人们总想找一些实在的概念来对应这些规律,比如自由落体一定是一个东西在落下,热量传播一定是一些东西在传播,引力一定是某些东西在联系着被吸引的物体。那么,假设能量的本质也是某种微粒子,是非常合乎情理、理所当然的。
但是,李杰并不是人类。
在他悠长的生命历程之中,熵能的存在就像人间的空气一样清晰明瞭、理所当然。这无形无质的本源能量,就是恶魔们予取予求的力量源泉、生命宝库。
鸟儿天生就会飞翔,游鱼在水中畅游嬉戏,变色龙随环境变幻体色。箭毒蛙吸收食物的毒性转化为毒液。这些都是镌刻在物种最深层的本能。就如人类每天呼吸、进食、饮水那样自然平常、轻松熟稔。它们从来不会考虑为什么,也不具备这样的思考能力。
曾经的恶魔们也是一样。
对于恶魔来说,能够自然运用熵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只需要不断地去熟悉,找到更佳的运用方式,却从没有想到要去理解这些能量的本质。
李杰尝试过,但是缺少系统基础理论的他,始终没有太大收获。直到史蒂夫用一连串繁复而精深的理论。孜孜不倦进行深入探讨,他才悚然惊觉,即便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也有着你完全不曾了解的真实一面。
那些静谧和谐、无形无质的奇异能量,漫布于整个世界之中,原来并不是呆板死寂的,它们如云似雾,却又闪烁不定、明灭漂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玄妙而神奇的变化。尽管史蒂夫并不能解答所有问题,但是他关于微粒子和熵能的阐述。已经比李杰原本所感受和理解到的要成熟、系统得多。
李杰的思感无限延伸,彻底把感知融入到周遭。仿佛在追逐着这一切,完全陷入了一种全新的体悟。
而史蒂夫很快听到李杰开始发出低沉的声音:
“量子……粒子……无序……有序……”
他很想问问李杰在思索什么,但却骇然发现,每当李杰的嘴里冒出一个新的字句,周围的空气就变得粘稠一分,并且越来越沉重,令他想要做任何动作都必须付出比往常更加艰辛的努力,甚至连呼吸都开始变得困难无比。
“布鲁斯……”
史蒂夫大惊,努力从嘴里吐出几个音节。
这些微动静似乎成功惊动了沉思中的李杰,他的双目瞬间化作比黑夜还要深重的墨色,向史蒂夫的方向望来,金黄色的瞳仁陡然扩张,恐怖的气息席卷高涨,让史蒂夫的身体瞬间定格,所有的感官弧度都被无限拉伸、延长!
眼前的世界变了!
史蒂夫惊讶地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明亮起来,周边无数细碎声响尽收耳中,连空气中的尘埃与微粒也纤毫毕现,更开始清楚地看到,李杰脸上浮现出无限痛苦又快意的表情,气息变得混乱而剧烈,似乎在努力与某种无形的束缚抗争。
他看到,色彩绚烂的金色光影从李杰的身体里一点一点不断向外挤出,膨胀、膨胀、再膨胀,散发无尽的光热,简直比太阳还要明亮,却又丝毫不觉得刺眼。这神奇光影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化作云雾,化作圆环,化作光柱,每秒钟都在发生着千百次的扩张与收缩。
桌椅、纸张、托盘天平、仪器架……
整个实验室之中,所有的物体都仿佛摆脱了地心引力的束缚,开始轻盈地离开原本所在的位置,飞了起来!
就连史蒂夫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慢慢地漂浮在空中。在他的身后,是轻轻旋转的椅子,拐杖在头顶翻飞,资料散落开来,一页一页翩翩起舞。
但史蒂夫已经顾不得为这些惊讶,他已经完全进入一种玄之又玄、难以言喻的旁观者模式,能够洞察周遭发生的一切,思维却缓慢得近乎停滞,就像把一秒钟分成了无数段间隔,足以让自己慢条斯理地度过,清晰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