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神奇圣人王阳明 >

第27章

神奇圣人王阳明-第27章

小说: 神奇圣人王阳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王守仁就和黑道长商量:兄弟,你看看我怎么样?我可不可以,嗯,更名改姓,跟你们合作呢?嗯,让我也逮几个大活人,喂老虎吧……原话是:

我今与逆瑾为难,幸脱余生,将隐姓潜名,为避世之计,不知何处可以相容?望乞指教。

老道却笑道:不成不成,不是我们兄弟不让你入伙,只是你这个人啊,心肠太花花了,文人都有个毛病,爱写东西,爱把自己干的事张扬开来,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旦你把这事张扬开,我们是不怕的,最多不过是宰了你,再换个地方开一家分店,再经营新的业务。但搞到最后弄出来这么个结局,又何必呢,你说是不是?

王守仁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对了,我的父亲还在朝中担任礼部侍郎,如果我的事情传出去,肯定会连累他的。那什么,我干脆就去贵州的龙场当驿丞去得了……我的意思是说,兄弟,你看咱们既然已经展开了良好合作,咱们的诗都写好了,涂得寺庙里到处都是。你看你……嗯,能不能追加一点儿投资呢?

那道长行骗日久,早已是鬼灵精,听了王守仁追加投资的建议,遂笑曰:

“吾知汝行资困矣。”乃于囊中出银一锭为赠。

道长这么容易就接受了王守仁的建议,追加投资,那是因为他的钱来得太容易。只需要用力重击几下寺钟,骗几个香客来到,晚上老虎来吃个饱,营业利润就会刷刷刷上升。

拿了这块银子,王守仁就算是地地道道的黑道人士了。可是话又说回来,黑道也好,白道也罢,江湖也好,朝廷也罢,这些都只是一个虚像,并非真实的世界本身。王守仁要的是窥破天机,发现隐匿于这无数虚像之后的真实世界,这是求道之路,圣贤之路,也是智慧的探寻之路。

要如何做,才能够窥视到于纷繁虚像之后所隐匿的真实世界本原呢?

唯一的途径是格物。

格物!

王守仁想起了最早把格物原理教给他的那个人。

离开黑寺中的生意伙伴们,王守仁出武夷山,走铅山,直奔上饶。他要再见到那个人,再听一听那个人的话,或许这一次,他能够于只言片语之中,体会出更多的东西。

食人族的故乡

王守仁抵达上饶,拜访那位独起占星夜不眠的娄谅。有关两人的会面,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先生得此盘缠,乃从间道游武夷山,出铅山,过上饶,复晤娄一斋。

一斋大惊曰:先闻汝溺于江,后又传有神人相救。正未知虚实。今日得相遇,乃是斯文有幸!

先生曰:某幸而不死,将往谪所。但恨未及一见老父之面,恐彼忧疑成病,以此介介耳。

娄公曰:逆瑾迁怒于尊大人,已改官南京宗伯矣。此去归途便道可一见也。

先生大喜。娄公留先生一宿,助以路费数金。

看看这段记载,娄谅称刘瑾为逆瑾,这明摆着是后来的杜撰。中国人不傻,谁有胆子骂正在台上英明神武的领导?连老百姓都不会这么干,更何况娄谅这种智识之辈了。

实际上,王守仁此来上饶,拜谒娄谅,肯定是和娄谅交流格物理论的心得体会。但等交流起来的时候,王守仁就会惊讶地发现:智慧固然会在终点上相逢,但在未臻于化境之前,人与人之间思想的差距,比之于宇宙空间更要广阔。智慧略高一点儿的人,能够听明白低层次的人在说些什么,但如果你想让智慧层次低的人,去理解深层次的智慧,那却是绝无可能的。

智慧与智慧之间的距离,犹如食人生番和环保主义者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食人生番无法知道他们彼此之间还有区别,而环保主义者却无法讲出这种区别。

所以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听你都听不懂,还谋个屁啊谋!

这个意思是说,王守仁,他花样百出,奇招不断,辛勤地狂奔在智慧的小径上,虽然他还没有抵达圣贤的境界,还没有把握这个世界最终的本原。但这时候的他,在智慧上的进益已经实现了突破,早已将他的导师娄谅老先生甩到了八千万米开外。

这时候王守仁再想和娄谅谈格物,谈圣算,就形同于鸡同鸭讲。可怜的娄老夫子,根本就听不懂他掰扯的是什么。

在智慧的羊肠小道上,跋涉者所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就是寂寞。

所以王守仁说:吾性自足矣!

为什么他的性就自足,别人的性就不足呢?

原因在于,智慧是私有的,是不可拷贝不可复制的。譬如同一个座位上的两个同学,甲同学成绩再好,也跟乙同学没关系。智者无论如何努力思考,于不思考的人来说,都不具丝毫的意义。孔子是圣人,但门下三千弟子,除了七十二个贤人之外,余者通通是废物点心。原因就在于智慧只有私我的思考,才能够获得。别人思考的智慧,是别人的,讲给你听也全都是白讲,你必须要在自己的大脑中艰难地跋涉,走过无数个歧途,经历无数的险难,最终激活你大脑中沉睡的思维细胞,才能让智慧在你的大脑中生成。

智慧的进益,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无声无息、不知不觉的,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孤独了,你的智慧,已经远远地将别人甩在后面。

失落的王守仁离开上饶,起程赴南京,去见他那被赶出北京城的父亲。父亲王华见宝贝儿子竟然活着回来,直如枯木逢春,不胜之喜,少不得要抱着王守仁号啕大哭一场,这是自然之事。

哭罢,王守仁再次起程,前往流放之地贵州龙场。

龙场又是个什么地方?

史书上记载说:

龙场地在贵州之西北,宣慰司所属。万山丛棘中,蛇虺成堆,魍魉昼见,瘴疠蛊毒,苦不可言。夷人语言,又皆舌难辩,居无宫室,惟累土为窟,寝息其中而已。夷俗尊事盅神,有中土人至,往往杀之以祀神,谓之祈福。先生初至。夷人欲谋杀先生……

天啊,这里竟然是比石器时代更要落后的地方,这地方“蛇虺成堆,魍魉昼见”。连魍魉都跑出来了,可知龙场这个地方,其文明发展正处于混沌未分、阴阳晦涩、鬼怪出没、人妖混居的时代。

这个时代,实在是有点儿太落后了。

而且,这里果然有食人族。

闻知王守仁要来,食人族亢奋莫名,立即架起石锅,堆柴引火,拎起石斧,磨刀霍霍。打算逮到肥肥白白的王守仁,大家饱餐一顿。

第五章石破天惊圣人出

而王守仁所做的,就是把孔子的话,把孟子的话,把老子的话,把苏格拉底的话,把阿那克萨哥拉的话,把柏拉图的话,用他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一遍: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翻过来,掉过去。你东拉,我西扯。所有的智者,说的都是同一个终极真理,这个真理你可以称之为仁,称之为义,称之为道,称之为慈悲,称之为大善知识,称之为良知,称之为美德,称之为你愿意称之为的任何东西。

审计大风暴

当王守仁在武夷山中仓皇逃窜的时候,在北京城中,大太监刘瑾已经全面接管朝政,并推出了由他首创的两个科学管理方法。

一个叫审计大风暴,另一个叫效益考核法。

先说审计大风暴。史书上老套的说法叫盘查法,第一个挨刀的是户部尚书韩文,负责账目审查的锦衣卫在内库中发现了假冒伪劣的银子,这是正宗的假钞,按说应该查个清楚给大家一个交代。但涉案当事人韩文立即被开除公职,匆匆出京,导致了此事成为一桩再也没人能够说清楚的历史悬案。

当时朝廷有规定,外地在任官员,每三年入京考核一次,京官则是六年考核一次。考核方法,由吏部联合都察院进行考核,基本的规范是年纪太老的,有病在身的,先辞退。考核不及格的,暂时进行审查。发现的贪官和犯罪逃跑的,予以辞退。刘瑾把这个制度作了修改,改定期考核为随机抽检,说不定突然抽到谁的头上,届时锦衣卫一手拿算盘,一手拿账本,就立即对你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发现,许多官员都有个账目不清楚的怪毛病。

有毛病怎么办?

于是刘瑾又推出了他的效益考核法,这个方法在历史上叫罚米法。也就是说,如果查出来账目有问题,那么,除了官员要将公家的窟窿补上之外,还要追加一笔罚款。开始时罚款的数目并不高,达不到对官员的教育目的,于是刘瑾就提高罚款数额,从罚米一二百石,增加到罚米五六百石,甚至增加到了罚米一二千石的程度。

于是,大批领导干部纷纷破产。

愤怒的官员们议论纷纷,齐声声讨:还让不让领导活了,啊,让不让活了?

这场恐怖的审计大风暴,迅速从普通领导干部向历史上有名的大人物覆盖了过去。兵部尚书刘大夏,此人在历史上名气比较大,也不幸被卷入了这场审计风暴中。

说起刘大夏这个案子,都要怪田州的土官岑猛。话说那岑猛乃边疆少数民族出身的领导干部,是当地的土著人,所以称土官。但是土官制度太原始,都是世袭,这样就会导致当地的群众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以为土官才是最大的领导,认识不到皇帝的重要性。所以朝廷就考虑,要不改土归流吧,废除土官制度,建立流官制度,把边区原始部落的土官调到外地去,再派京官们进入当地,教育广大群众热爱皇帝。

官员委任制度的变革,听起来好像是吏部的差事,但边区少数民族比较凶,稍有不慎,就会抡起刀子来砍人。所以改土归流的工作,在当时是由掌握了兵权的兵部来负责。于是兵部尚书刘大夏就下达命令:调任田州土官岑猛,去福建平海任千户。

可是岑猛又不傻,他家世世代代生活在田州,此时调到福建去,岂不是断他的老根?于是岑猛断然拒绝了这一调令。

岑猛不肯赴任,朝廷有令不行,事情有点儿麻烦。于是兵部复议,却不料复议的时候出事了,刘瑾和众官吵了起来,刘瑾认为:对田州少数民族部落的处置,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激起叛乱,刘大夏必须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众官抗议说:岑猛并没有叛乱,现在说这种话还太早。刘瑾回答说:等岑猛真的叛乱了,再说这话就太迟了。

传旨:岑猛无须调离,径任田州同知。刘大夏工作不力,有激起民变之险,流放到肃州充军。

这一年刘大夏已经七十三岁了,花白的胡子,佝偻着腰身,布衣徒步至大明门下,京城的百姓一片哭声,扶老携幼为刘大夏送行,说:这刘瑾太不像话了,七十三岁的老人了你还流放他……不过话又说回来,刘老头都七十三岁了,怎么还不退休回家抱孙子呢?这下惨了吧。

刘大夏被流放,只是故事的开端,涉及人性的智慧思考,在后面才真正展开。

良知的彼岸

话说那兵部尚书刘大夏,虽然惨遭流放,并没有被罚多少米,但是他上路的时候,只有一个粗布包裹,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家仆。北京城中有许多他的老朋友、旧门人,纷纷出来替他送行,拿了许多银子送给他。

但是刘大夏全部拒绝,他说:银子你们一定要拿回去,倘若朝廷知道了这事,你们是知道后果的,这可不是我吓唬你们啊。

他一路流放走来,不断遇到送银子给他的门人,却总是这同样一套说辞,拒受分文。

但等他进了肃州地段的时候,又有一大群老门人蜂拥而来,送酒送肉送银子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