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特殊间谍 作者:青岛小肖 >

第2章

特殊间谍 作者:青岛小肖-第2章

小说: 特殊间谍 作者:青岛小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了吧!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秦市长那里肯定要党政军警的负责人去开会。我得提前想好词儿,到时候可不能被保密局给一步将死。”

二人并排走在长长的走廊上,几个随从跟在几步远的身后。沉重的大皮鞋砸在木地板上的声音,在亮着壁灯的走廊里杂乱地回荡着。

走进局长室,费超摘下白手套,摔在了桌子上。他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揉着太阳穴思考着……

这个被救走的犯人,是在山东大学学生闹事期间被盯上和秘密抓捕的。当时,他曾要求将犯人关押在金口路3号军统监狱,可保密局不同意,非要秘密审讯和单独看押,选了这么一个破地方,还让警察局专门安排看守队看守。看意思,以后要把这里当做专门秘密关押山大闹事学生的地方了。

对这件事,费超也的确是没有重视起来。因为军统那边只是讲,是个同情闹事学生的教授。所以,他只是派了十个老弱病残的巡警组成这个临时的看守队。

他心里很清楚,山大的那帮学生是没这个本事的,显然,地下党的可能性最大。其实,他不愿意相信那个犯人真是个地下党。因为如此一来,保密局的宋主任更会揪住这一点向他发难的。

费超实际上也是军统出身。

戴笠死后,郑介民、毛人凤、唐纵进行了一番明争暗斗,最终还是毛人凤继位了。军统内部也分成了三派。后期,唐纵掌握了警察署,把自己原在军统的亲信们安插到了各大城市的警察局里。他就是其中之一。

毛人凤也曾想把自己的亲信安排一些进警界,可被唐纵给暗中“卡”住了。为此事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

保密局岛城办事处的宋主任,是戴笠去年来青岛联系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之前任命的,因为他的英文好。这也足见他与戴笠的关系非同寻常。

由于派系之因,也导致了费超与宋主任之间相互提防、相互排斥的微妙心态。

后来得知毛人凤并不喜欢宋主任。费超推算宋主任干不了多久了,毛人凤早晚要用自己的亲信替换掉他。所以,平时对保密局的吆五喝六,他根本就不理。当然,那个阴不拉叽的宋主任别看面上很平静,心里却是气得要命。

岛城的大街小巷和居民院里,警察、便衣、特务们打着手电筒到处砸门。

“开门!快开门!查户口!”

……

“快点!再啰唆就踹门啦!”

……

人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

岛城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雾天频繁。

这又是一个雾蒙蒙的清晨,海雾笼罩着小港码头附近的街道。这里俗称后海沿,夹在两条大路中间的潮阳路上,是一片二层楼的院落。院落里密密麻麻居住着附近工厂、大车行和码头里的工人们。每家屋子几乎都是小小的一间。在与小港路连接的地带搭盖着大大小小的储运仓库。在这片仓库群里,有一个被废弃的、堆放杂物的破旧仓库。




是书友们交流电子图书的理想网站 http://。。 
第四章 劫狱4


从破烂不堪的大门走进仓库,迎面是一条黑咕隆咚的狭小通道,两边堆放着朽烂的长原木和一些破渔筐、渔网,泛着一般霉腥味,地面上潮湿得几乎要涌出水来。

一个头戴鸭舌帽穿着黑粗布短衫、看上去不到20岁的小伙子走进了这间仓库。他对这里是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摸着黑,可在狭窄的通道里他却行走自如。

他走到通道的中间时,往左一拐,是块相对宽敞些的小空地,这里已用许多麻袋片缝连在一起,搭成了一个严密的小帐篷。

他先学了两声蛐蛐叫。一只大手从帐篷口伸出来摆了摆。小伙子快速走进帐篷。

帐篷里有张用几块厚木条板搭起的小床,床上躺着一个遍体鳞伤的中年人。他的头上缠着纱布,前额处渗着血渍,衣裳敞开着,胸前露出一道道伤口。

帐篷的顶端悬挂着一个电量已经不足的手电筒,在昏暗的光线下,一个老码头工人模样的人正在给他换药。

帐篷口的小板凳上坐着一个满脸胡子茬的魁梧大汉,他一把拽住走进来的小伙子,急切地问:“小鹞子,外面怎么样了?”

小鹞子喘了几口气,摇着头说:“到处都是特务和警察,码头沿岸也被宪兵封锁了,所有的船都要被搜查,还不让出海。”

“唉!晚了一步呀。韩书记,你说现在可怎么办呀?”魁梧大汉对着那个老码头工人模样的人问道。说着焦急地直砸拳头。

韩书记把手里的药水瓶和药棉放到了木箱上,转过身,拿起一块发包布擦了擦手。这位韩书记是岛城码头地下党支部书记。

他思索了一会儿,平静地说:“按原计划我们应该坐洪家渔船把袁教授转移出去,可敌人出动太快了。别急躁,大老张。这里比较安全,敌人暂时还查不到。先让袁教授在这里养几天伤,等敌人的戒备松懈下来,我们再把他转移到解放区。大老张,敌人两次都没有抓到你,你的目标太大,所以,你留下来负责保护和照顾袁教授。小鹞子出去想办法搞些消炎和治骨伤的药。”

小鹞子翻弄着手中的那顶鸭舌帽,眨眨眼睛说:“潍县路上的华壹氏药房有我的一个同乡,他在那里管账。我从他那里买一些,应该没问题的。”

韩书记点点头,说:“千万要小心,不要被特务盯上。这里已提前备下了足够的食物和水,你别忘了再捎几块电池回来。中午,我要去海泊路开会,顺便汇报一下这里的情况,看上级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了,枪都埋好了吗?军区来参加行动的两位同志都隐蔽好了吗?”

“除了大老张的,其他的枪都埋在大庙山的南坡上。军区的同志也隐蔽好了。”小鹞子回答。

“好。等有了办法,让他们跟袁教授一起撤回胶东解放区。这是药钱,拿着。”韩书记说着站起身,掏出几块银元递给了小鹞子。

床上的袁教授呻吟了两声,开口说道:“老韩,你不该冒这么大的风险救我。敌人还没有找到证据,估计他们严刑逼供不成,也不敢把我怎样。这万一你们出了事,那损失可就大了,叫我这心里……”

袁斌对外的身份是山东大学分校的一位教授,实际上是山东大学地下支部成员。去年底,根据上级“利用合法手段,通过山东大学学生自治会把进步学生团结组织起来,以山东大学的学运带动全市的学运”的指示,山大地下支部与进步学生肖平等人建立了联系,并领导他们于3月份成立了山大第一届学生自治会。学运风潮令岛城国民党市政府焦头烂额。根据混入山大的特务提供的情况,他们秘密抓捕了与进步学生接触频繁的袁教授。

韩书记走到床头,轻轻握住他的手说:“老袁,敌人很狡猾,他们之所以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抓捕你又单独秘密关押,是因为害怕舆论的压力和学生们的抗议。他们是在等待各方面搜集的情报,以核查出你的真实身份,从你的身上打开缺口。你与进步学生接触最多,如果你的身份暴露了,敌人就有借口抓捕进步学生。我们有警局内线同志的协助,是有把握把你解救出来的。”

“谢谢同志们。我的腿被特务打断了,恐怕是要拖累你们了。”老袁伸手抚摸着膝盖。

“你安心养伤,别想太多。我们一定能想出办法尽快把你送到解放区的。”韩书记目光刚毅。

坐在帐篷口的大老张正拿着一块粗布擦拭着心爱的驳壳枪:“韩书记,干脆这样吧,今天晚上我用小船把袁教授送到红石崖,你跟组织上说说,派人在那里接应一下。上次那批盘尼西林和纱布,我就是这么送过去的。”

“不行,敌人封锁得很严,跟你上次送药品的情况不一样。”韩书记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头,“我们必须要保证人员安全,不能太冒失,听我的安排。市里还有我们其他组织派遣的同志,相信他们会有办法的。”




 http://。。 ,到淘取电子图书
第五章 劫狱5


一阵颤栗人心的警笛声从仓库外面的大路上由远而近传来,小鹞子赶忙把悬在帐篷上的手电筒的灯口扭了扭,帐篷里的光线更暗淡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韩书记从那间仓库出来后,先到离此不远的冠县路住处换了身长袍,打扮成商人的样子。然后,他乘黄包车赶往大鲍岛的黄岛路,那里有一个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当然,也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去。事先,他已经派小鹞子到附近的芝罘路口电线杆上贴了张“旺铺盘出”的小告示。

黄包车停在了芝罘路和黄岛路路口。下车后,韩书记按了按浅灰色的礼帽,手提小皮箱,先来到那个电线杆前驻足打量了一番。那张小告示被整齐地撕去了一半,这说明可以接头。

他一只手拎着小皮箱,一只手放在腰侧微微提着长袍,顺着黄岛路往上走。

岛城是海滨山城,市内的道路多为山路,有些路不但狭窄而且坡度陡峭,于是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石阶路。这些形态各异的石阶路也构成了岛城一道风情独特的街景。

从黄岛路口往里走,中间便是一段用青石板铺就的石阶路,两侧房屋的间距很小,大多是二层或三层的小楼。多雨的夏季里,青石板石阶的缝隙中生长着潮湿的青苔。特别是雨后,清新的石阶闪着亮晶晶的水光,像一条舞动的闪光缎子,由西向东蜿蜒而上。

市内别的台阶路都是一步上一个台阶的,这段石阶路却与众不同。它每一级台阶都矮得很,且台阶很宽。大多数人的步伐,一步迈不过一个台阶;可两步迈一个台阶又有盈余,所以俗称“一步半”。

韩书记踏着青石板往上走。仰头望的时候,看到了不远处秘密联络点的那座二层小楼。二楼窗下的晾衣绳上,挂着一件蓝方格的被单。这是家里有人而且安全的信号。

他不由得加大了步伐,尽量地一步迈一个台阶。来到那座小楼下,他停下脚步习惯性地观察了一下身后。

整条石阶路上没几个行人,对面的楼洞里有个卖面条的瘸老头正在忙着给客人捞面条;路口,两个半大小子正拎着洋铁皮水桶左右摆晃着走上台阶,不时有朵朵水花从桶里飞溅出来。

这里的生活条件很差,住户没有自来水,只是在路口有个水龙头可以接自来水。水龙头下面是个方方正正的水泥池子,附近的人每天都是到这里用水桶拎自来水回家的。

小楼的一楼有两间紧闭着门的房子。一间是二房东住的,这家伙脑子灵活,掏钱低价包下这座小楼,自己住一间,其余的再高价出租,从中牟利。另一间则住着租房客。

韩书记沿着带有木栏杆的水泥楼梯上了二楼。

上楼后,按照一轻一重、一轻二重、一轻三重的节奏,敲响了右边住户的房门。

同时,他也注意到左边那家的门上贴着出租房子的告示,看样子里面是空的。

右边的屋门被打开了。一位瘦瘦高高50岁左右的人从打开的门缝里看了看他,然后把他让进屋里。

进屋后,门被紧紧地关上。

这间屋子里的摆设很简单,一个单人的木床,床上有素色的被褥和蓝色的床单。东窗下摆着一个书桌、一把椅子。对面是一个长条藤椅,至少能坐三个人。藤椅右端和屋门之间,还立着一个塔状的雕花木衣架,上面挂着礼帽、长袍等。此屋是老李租的,一般不在这里居住,只是做联络点用。

放下小皮箱,韩书记一把握住对方的手说:“老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