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原-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侧一部。以新四军第7纵队以及第18旅分别位于责家巷东南和西场北边地区,合力围歼可能由海安东援之敌新7旅,并阻击外援之敌不让进入责家巷。
战斗于8月10日20时发起,我第1师乘敌人混乱之机猛攻李堡。此时,正当敌人的两个旅各率一个团在交接防务。兵力虽多,但队伍混乱,工事也未筑好。我军突然发起进攻,蒋军顿时陷入混乱困境。当时的蒋军105旅电话电台均已拆除,而敌新7旅的电话电台尚未安装,双方都无法向海安告急。这一群群散兵游勇像一个个无头苍蝇乱飞乱撞。当然,就只有任我军捕捉了。李堡之战,前后仅用去20个小时,歼敌一个半旅共9000余人,我军又取得了一个重大胜利。至此,徐裕司令员指挥的苏中战役已经取得四战四捷。
四战四捷后,苏中战役的胜利给蒋介石头上猛击了一棒。然而,在蒋介石的高级将领中第74师师长张灵甫的反映最快、最热、也最敏感。身为铁血黄埔的张灵甫是蒋介石的嫡系和爱将,他受到蒋介石的恩宠就连顾祝同、汤恩泊等都望尘莫及。张灵甫的军队是蒋军王牌中的王牌,他一贯傲慢自恃盛气凌人,把许多高级将领都没有放在眼里。可是,当张灵甫听到苏中战役四战四捷后,头上所挨的一棒并不比蒋介石轻。因蒋介石为强占华东地区,扭转苏北战局,特派张灵甫以74师为中心,侠以强大的左右翼,实施中心突破的战略战术,将矛头直指华东野战军。作为军人,张灵甫也有他看重的对手,尤其对徐裕心存怯意。在苏中战役进行期间,凡是有关的战争的小大消息、资料报刊、各种传闻,张灵甫都要虚心听取,认真研究,吸取教训;在他的头脑里从来没有如此震惊过。有人问他:“在当今的军界中,谁可以与你相比?” 张灵甫脱口而出:“徐裕。”
在一个接一个的胜仗后面,军区首长关心着战士,也更牵挂着伤病员。徐裕在一纵队司令员孟器宇的陪同下,向战士的住地走去,远远听见《黄桥烧饼歌》向他俩传来。二人放慢了步伐是想让同志们亮开嗓子尽情地欢唱。这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更加高亢激昂……当徐裕和孟器宇走进营房,战士们都站起来对首长敬礼。徐裕问到战士们的吃住和军备情况不住地感叹;问到他们在战争中的情况时,对战士们的英勇献身和不怕艰苦的精神尤其佩服。他说:“同志们,近来的苏中战役把大家辛苦了,难得有这样一个欢乐的机会,《黄桥烧饼歌》我们就高声唱吧!” 孟器宇说:“同志们,请徐司令员为我们起个音,指挥我们接着唱吧!” 徐裕司令员走向正中领导大家继续唱《黄桥烧饼歌》 :
……
黄桥烧饼香又香,香香烧饼传四方哩,烧饼有名人人买嗳,新四军到处威名扬。百团大战呀要学习,会师东台反扫荡。依呀嘿!黄桥烧饼千万千,千万烧饼上火线哩,保卫黄桥总动员嗳,苏北换了新局面。同志们呀加油干,一定要把蒋匪消灭完。依呀嘿!
徐裕同孟器宇司令员走进前线医疗队,他两看见奥地利人罗生特医学博士在为伤员做手术,远远地停住了脚步。博士先生在手术时全神贯注,给伤员的手术做完后,徐裕同孟器宇走上前紧握罗生特的双手,微笑着说道:“博士先生,你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向你致敬!” 罗生特也笑着回答他:“司令员先生,见到你我真高兴。苏中战役的连续胜利同你的战略指挥分不开,要说贡献你应该是最大的,苏北人民和全中国人民向你致敬!”就在苏中战场打得难分难解之际,蒋军以重兵向淮南解放区大举进攻。此时淮南解放区独立难支,陈毅从保卫淮南解放区考虑,向中央建议:徐裕带领部队迅速西调,切断津浦、陇海线,并相机夺取徐州。中央军委随后给徐裕发来电文:“对苏中战区目前立即采取防御方针,由你率主力与陈军长会合,集中力量打开淮北局面;或出淮南切断蚌浦线,直接配合陈宋、刘邓之军作战,这是一个方案……8月内在苏中再打一仗,然后西移,集中兵力歼灭敌人,这又是一个方案。望你对上述两个方案发表意见。”
徐裕接到电报再度陷入思索之中。他认为战争初期各主要作战方向应充分利用内线作战歼敌的有利条件,哪里利于消灭敌人就在哪里打。各战区之间应有战略性配合,不宜过早作战役性配合……我军兵力应该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而增加……利用机会歼灭敌人。从实际情况看,在苏中打歼灭战的条件也比淮南更有利,苏中敌军已经遭到我军几次打击,与淮南之敌比较是弱军,有利于我继续歼击。而淮南解放区地窄人少,不利于大兵团作战。再说从苏中赴淮南一路上要冲破敌人数道封锁线,势必损兵折将。蒋军已经在淮南重兵集结,与其交战一时难于取胜。若我军主力一旦被拖在淮南,则苏中解放区也将沦为敌手。反复考虑后徐裕致电中央军委和陈毅司令员,要求继续在苏中地区消灭蒋军有生力量后,再出援淮南。中央军委和陈毅同意了他的意见。8月13日中央军委给徐裕发电指示:苏中分散之敌利于我们各个击破,望再布置几次作战……凡能歼敌者一概歼灭之。你们若能彻底粉碎蒋军向苏中之进攻,对全局将有极大影响。徐裕深谋远虑后,妙计迭出。其后复电:“我军应寻找机会打开缺口钻到敌军肚子里去打,搅乱敌人部署,必然严重威胁敌人的后方基地,造成歼敌之良机。”
此时,蒋介石正筹备于8月25日在庐山的开会,徐裕初拟进攻南通,吸引如皋、海安之敌南下增援,歼灭其一个旅扩大我军范围的计划。8月19日上报中央军委后,毛泽东主席亲拟电报指示:“同意你们南下意见,但不必强攻城市。” 徐裕按照毛主席指示,改攻黄桥,从丁堰、林样打开缺口,钻到敌军侧后。部队来到这里军民喜出望外,回到老根据地,老马熟路,军民水乳相融。我军16个团3万多人的夜行军,对群众从无惊扰,蒋军更无所知晓。8月21日深夜,丁堰、林样战斗打响,我军给敌人一次出其不意的攻击,进展甚快。到22日上午丁堰的交警第11总队被我军围歼大部;林样的守敌也被全歼。东陈之敌在我军围攻下,大部逃往如皋,东陈被我军攻占。丁堰和林样的战斗,歼敌交通警察5个大队,以及第26旅一个营,共3000余人,缴获辎重甚多。这就是苏中战役的第五个大胜仗。当我军在丁堰、林样歼敌,打开西进门户之际,由宿县地区东进的敌人已经占领我眼宁,正准备向我淮阴进犯。扬州之敌第25师为了配合这一行动,也全部开始沿运河北上攻我江都县的邵伯镇。徐裕以一部分兵力在邵伯防御,主力部队仍按照原计划作战,来一个“攻黄(桥)救邵(伯)”,用攻其必救的办法调动敌人。此时,邵伯的战斗正在紧张地进行。从8月23日起,敌军在炮艇、飞机的掩护下向我邵伯、丁沟、乔墅一线阵地猛攻。我第10纵队和第二军分区的部队虽然训练不多、弹药不足,但指挥员顽强灵活,动员工作做得深入细致,士气越战越旺盛;他们依靠工事和水域环境的优势顽强拼搏、英勇抗击;以连续的反冲击和白刃格斗消灭敌人。当敌人第99旅在如黄路上被歼、第187旅也性命难保的消息传出,蒋军全线震惊,担心再打下去凶多吉少,终于在26日黄昏时狼狈不堪撤回扬州。进行了四昼夜的邵伯战斗胜利结束。邵伯守住后,我军遂集中全力围攻加力、谢家甸之敌。我军15个团对敌3个团,兵力对此5比1,蒋军只能突围逃窜了。我军各部全线出击,将突围之敌迅速包抄。在追歼过程中我第5旅及时插到如皋西南,正好切断敌人退路。有趣的是我第5旅衣服为黄色,和苏中部队的灰蓝色不同,而与当时的蒋军的黄绿色军服近似,蒋军见到我军误认为援兵赶到,欢呼跳跃。当我军战士冲到眼前,一个个傻呼呼的,全都成了俘虏。此时的黄桥守敌已无退路,5个连只得缴械投降。
如皋、黄桥一路的战斗我军共歼敌两个半旅,1。7 万余人。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功勋卓著。在苏中战场上,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内七战七捷,不仅充分显示了徐裕司令员炉火纯青的战略指挥,而且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在全国夺取胜利打开了局面。使蒋家王朝一步步向着覆没的道路走去。
第三十五章 穷乡的福音
暖风轻轻地吹,细雨给万物普降甘霖。雨过云散,一群小燕子从容地在海面上伸展翅膀,越过浩瀚的大海带着喜讯不知疲倦地飞着。它飞过外滩,飞进黄浦江,把双翼微侧,身子一扭,栖憩在游子的原野,给穷乡的人们带来福音。同济大学公布特大喜讯:物理系学生隆正光被录取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光电工程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英语系靳远被录取为英国剑桥大学英语系硕士研究生。这消息不胫而走,早有人报知隆正光家中。作为穷乡僻壤的昆山,酣睡的田野、村庄、草木和荒郊仿佛一下子都惊醒了,人们奔走相告,无比自豪。隆正光住这地方是隆家大姓,隆良政是长辈,在“良”字这个排行中他最受人尊敬。他说:“隆大发呀!大伯经常叫你‘大发’,这就好了!”隆大发平辈的几个弟兄也争着讲:“大发哥,这是隆氏人家旷世未闻的喜事,我们要庆贺。隆家出了‘状元’,为穷乡村争了光!啊!我隆家子弟考到美国,比‘状元’还令人骄傲。过去的‘状元’只能在中国‘状’,这次,隆正光‘状’到美国去啦!”众人听后哈哈大笑。隆良政说:“隆家要庆贺,就在这里商量。首先确定时间,再研究锣鼓、鞭炮、挂红、讲话等事,还要为学子出国深造捐资助学啦!隆大甫在美国做事,隆正光应该去问一问。叔侄之间要有个联系和照应。”隆大发补充道:“正光,把你甫叔的住处地址记好,到美国后定要去看望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舒昌华隐隐约约地听说小隆考学到美国,对许多事都拿不定主意。从公馆出来没精打采地走到长阳路。房琳看见他垂着头,低眉颓唐,感到惊疑。两人选了个僻静茶楼坐下来:“少爷,有什么事不好对我讲呃?”“家事,我女儿在学校耍了个朋友,小隆是昆山农村的人。女儿与小隆往来已有几年,我和太太不同意,老太爷就更不同意。上次我到广州受了一肚子冤枉气,前几天老太爷到上海又训我一顿,这不是两头受气吗?现在小隆即将赴美留学,女儿高兴得很,我们简直看不顺眼!”房琳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女婿有志气,当父母的为啥不高兴?这样的事遇到我要高兴得跳到天上去啦!”“房琳,老太爷给我女儿相了一门亲事,是南京国民政府一位高官的儿子。对这个农家子弟当然不同意,说他能考到美国可考不出工厂、公司来,以后仍然是个穷书生。为此,老太爷与我女儿吵过多次嘴。”“少爷,那么你是做何打算呢?”“我,我是做不了主的。老太爷不同意,我们就不敢乱说。这事又不敢对女儿讲,她是个犟性子,发起火来谁人也管不了!”“少爷。”房琳指着舒昌华鄙视地说:“你真是见识短浅,碰到这点儿小事何足挂齿?还说什么两头受气、左右为难呢!你的房妹有一句不知深浅的话不知你可否愿听……女儿谈起她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