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 >

第27章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是真理。”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这句话虽然有些不中听,可事实上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天书”的接连降临,加上朝廷的大力宣传,大宋上上下下都已经陷入了狂热迷乱之中,大臣们一致同意给赵恒上尊号,拟定的尊号为“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赵恒心里这个美,他有些飘飘然起来。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已经不能不用“荒唐”来形容了,因为这出大戏的策划、导演之一赵恒(还有一个就是王钦若)居然神魂颠倒,时常发癔症,认为天书什么都是真的。
人最难的不是骗别人,最难的是骗自己,赵恒成功地把自己骗倒了。
狂热迷乱是可怕的,有人就在这种情形之下浑水摸鱼,纷纷呈报各种各样的祥瑞,什么芝草、玉丹、嘉禾、瑞木,不一而足。这些东西当然不是那些献祥瑞的官员自己去找来的,而是驱使民力,到处搜刮得到的。
深山大谷的找些灵芝之类的东西,虽然会使民力疲惫,但要和赵恒的“大手笔”比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当初为了供奉天书,赵恒决定修建的那座玉清昭应宫,堪称是个耗费财力民力的无底洞。
玉清昭应宫规模宏大。“凡东西三百一十步,南北百四十三步……总二千六百一十区。”为了保质保量地建成,赵恒委任三司使丁谓为修昭应宫使,丁谓由此开始得到赵恒的充分信任。
这么大的工程,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建造周期不可避免地会相当地漫长,主管部门和技术人员估计需要十五年时间,但丁谓为了表现自己的政绩,下令昼夜不停地施工,结果工期自大中祥符二年四月起,到了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结束,提早了一半还多。
丁谓使用的是人海战术,每天在工地上劳作的人有三四万之多。除了工地上直接建筑的工人,供应施工原材料的人就更多了,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浙江、广西等地供应木材,河南、山东、湖南、山西、浙江供应石料,广西、河南、湖南、江西、陕西、山东等地供应颜料,山东、湖北、安徽等地还得供应墨、漆等其他物资,史称“役遍天下”,看来不是虚言。
各地官吏趁机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在南方砍伐木材时,由于丁谓定下的期限紧急,服役的民工被迫日夜加班,有的甚至劳累而死,就这样官吏还指责他们拖延误工或者说要逃亡,将他们的老婆孩子收押入狱。
赵恒一个人的荒唐,演变成了全国的疯狂。
花费了如此之多人力物力建造的这个专门奉安“天书”的玉清昭应宫,一派金碧辉煌,连绘画都大量使用黄金,还将四方古名画置于壁龛庑下,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观。可惜的是,这座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宏大建筑,仅仅十多年后便毁于大火。
修建昭应宫除了劳民伤财,唯一的收获可能就是因砍伐巨木深入远山,发现了浙江雁荡山这一风光秀丽的名胜。当现代人们徜徉在峰、嶂、洞、瀑“四绝”交辉的秀美山川之中,尽情欣赏灵峰夜色、灵岩巧石、龙湫飞瀑和雁湖日出等美景之时,万万想不到它们的发现,竟会和荒诞不经的天书有什么联系。
有时人们追求的是一种东西,留下的却是另外一种别的什么,喧嚣一时的“天书”如同漂浮的泡沫,早已消失在历史幽暗的深处,无限风光的雁荡山,却演绎着经久不衰的胜景。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历史。

浩浩荡荡上泰山(1)

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初四,赵恒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
大队人马在“天书”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地开出京城汴梁,向泰山进发,隆重的封禅大典正式开始。
其实早在三月,朝廷就已经着手封禅大典的前期准备工作,赵恒计划经行的路线从那时起就热闹起来,厢军和“民工”们紧张的日夜施工,修建起富丽堂皇的驻跸行宫,各种应用之物也都准备妥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九月二十八日,赵恒亲自在崇德殿演习封禅仪式,这是最后的彩排,彩排过后就该正式演出了。赵恒在封禅启程前,还下了一道命令,要求顺路考察民情,当然这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他的心早就飞到泰山之巅上了。
大队人马一路行来,沿途还搞了好多锦上添花的小把戏,像什么天书玉册上闪现神光了,王钦若再献上紫芝草三万八千了,少数民族首领奉献土特产了等等,最出彩的是不知道在哪里找个阿拉伯(大食)人李麻勿,献上一个一尺多长的玉圭,还言之凿凿地说是自己前五代祖先得到的,并且留下嘱咐:“这个宝物,要等到听说中国出现圣明的皇帝,去泰山举行封禅大礼的时候,快马加鞭赶去奉上。”
这些花样,很像现在有人花钱去国外买个文凭或奖杯,回来到处炫耀一样,赵恒的思想看来还是很超前的,一千年前就知道借助洋品牌的力量了。
走了十七天,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经过三天斋戒,赵恒和群臣起了个大早,开始向泰山峰顶进发。山路上戒备森严,侍卫随从每人只相隔两步,从山下一直排列到峰顶。赵恒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步辇?span class=yqlink》仙剑搅硕盖湍研兄Γ院阒荒芟麻讲角靶小8娴娜硕祭刍盗耍挥姓院憔穸端樱亢撩挥欣Ь胫猓搅松蕉セ剐酥虏毓劭戳擞衽约疤聘咦凇⑻菩诜馓┥降谋摹?/p》
第二天在山顶举行了祭天仪式,场面十分壮观庄严,山上山下万岁声惊天动地。随后赵恒又到泰山脚下的社首山举行了祭地典礼,封禅大典圆满完成。
赵恒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为纪念这次封禅,将泰山脚下的乾封县改为奉符县,并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下诏命王旦撰写《封祀坛颂》,王钦若撰写《社首坛颂》,陈尧叟撰写《朝觐坛颂》,铭石立碑于泰山。千年风雨过后,其他的碑文都已湮灭,只有王旦的《封祀坛颂碑》幸存于世。
最后,照例是接受群臣朝贺、大赦天下和盛排宴席,而且下诏全国百姓再大吃大喝三天。
十一月二十日,完成了“大功业”的赵恒回到京城汴梁,十二月初五,赵恒在朝元殿接受尊号,至此封禅大典才算落下帷幕。
封禅虽然结束,但赵恒搞神道这一套才刚刚开始,他被这种神化自己的把戏迷住了。
既然去泰山祭皇天了,当然还要去祭祀后土。祭祀后土哪里最好呢?答案是汾阴。当年汉武帝的时候,曾在汾阴发现过一只大鼎,汉武帝也是个喜好神仙之术的主,就迎接大鼎到长安,结果在路上也出现了吉祥的“天兆”,有黄云笼罩在鼎上,恰巧还跑来一头鹿,被武帝亲自射杀祭鼎,使这件事更是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因为鼎在当时不仅仅是煮食物的器具,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自大禹铸成九鼎以后,“问鼎”一词就有了谋取天下的意思。鹿也不仅仅是头动物,“逐鹿”一词的意思也和天下有关。为此武帝在汾阴建后土祠,亲自致祭。
确定好了祭祀后土的地点,劝进的人闻风而动,大中祥符三年六月,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进士薛南及当地父老、和尚道士一千二百九十多人请求皇帝到汾阴祭祀后土,赵恒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没有答应。
不过这件事有人提出来了,就不会这么轻易收场,七月份文武百官、各地驻军代表、德高望重的地方长者、和尚道士及其宗教领袖三万多人,连续上表请求皇帝到汾阴祭祀后土。
赵恒再三不干,但“民意”也再三坚持,赵恒只好叹息一声,说:“民心如此,不能违背啊!”在八月下诏,明年春天将去汾阴祭祀后土。
诏书一出,祥瑞毕呈,芝草什么的都不是新鲜的了,最具创意的是陕州(今河南陕县)在十一月报告境内黄河变清,到十二月黄河再次变清。“黄河清,圣人出”,这可是不得了的祥瑞,集贤校理晏殊立即献上一篇《河清颂》。赵恒得意至极,戏演到这个地步,赵恒有些分不清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了。
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二十八日,赵恒率众大臣在天书的引导下,又从京城开往汾阴,经过潼关、渭河,十多天后到达了地方,斋戒沐浴一番,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祭祀后土地祗的典礼。
在这次祭祀行程中,赵恒召见了华山隐士郑隐、敷水隐士李宁,还召见了道士柴通玄,这个柴道士据说年纪有一百多岁,擅长引导服气之术。赵恒对他很是客气,在御案前面给他摆了个座位(这个待遇连宰相都没有),向他询问了修身养性的学问,这个柴老道大概是文化不高,说话不像赵恒身边的那些大臣那样有文采,只是很朴实地讲了些修道要洁身自好、注意言行之类的话,赵恒哼哈应酬一番,估计他很难听进去,他心里想的是怎么样把这个造神运动“更上一层楼”。
不过,这是一个信号,赵恒搞了这么长时间的“天书工程”,其理论依据就是道教,东封西祀把天地都拜到了,接下来就该去拜道教的祖师了。
果然,在大中祥符七年正月,赵恒前往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祭祀老子。祭祀形式没有什么新鲜花样,还是以“天书”为前导,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有新意的是在祭祀前的造势。在大中祥符六年春节,掌管天文的司天监报告出现了“五星一色”这一天象祥瑞。除此之外,丁谓创造了献祥瑞的纪录,他一次就献芝草九万五千株,要是在现代,绝对有进吉尼斯纪录的可能。
赵恒还在出发前给老子上了尊号。其实老子在东汉时就已经被神化,汉桓帝曾亲祀老子,称其为老君、太上老君,等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把老子认为祖先之后,老子的尊号就日渐上涨,唐高宗称其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先后尊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宝大帝。赵恒给老子上的尊号是“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子的尊荣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作为掌管周朝史料的官吏、思想史上的巨人,老子如果地下有知,面对这些给自己身上增添神光的皇帝,不知道是哭是笑。
给老子的尊号是虚无缥缈的,可亳州得到的优惠政策可是实在的,亳州被升格为集庆军,当地百姓的赋税被减免三成。赵恒为了表示对老子的敬重,还在亳州修建了明道宫,规模达到了四百八十间。
赵恒实在是没有停下脚步的可能了,他好像吸毒一样上了瘾,过一段时间不搞出点儿新的名堂心里就不安稳,制造“祥瑞”或许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可不是吗,和辽国动武没那个胆量、智慧和实力,勤政太辛苦,外出封祀既装潢门面,还旅游看风景,谁不喜欢啊?)他几乎放弃自己作为皇帝的职责,成了造假专业户。
大中祥符五年十月,赵恒又梦见了神仙,还梦见了一个子虚乌有的神仙祖先赵玄朗,并给他上了一个尊号“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群臣体会圣意,顺手也给赵恒上了个“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佑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尊号,赵恒经过三次谦让,“被迫”接受了这个新的尊号。至于许多地方官员争相报告的哪个地方发现了“真武(其实就是乌龟和蛇)显圣”了,哪个地方涌出能治病的泉水了,天上出现什么奇怪的光、云彩了,又发现捕获什么奇禽珍兽了等等,那就太多了,简直是数不胜数。
最离奇的是在天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