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 >

第26章

一千多年前的荣辱是非:大宋的人大宋的事(选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得冠冕堂皇,其实赵恒早被辽军铁骑吓破了胆,真刀实枪的战争毕竟和小时候玩的游戏不一样,赵恒再也不想当什么“元帅”了。自和约签订以后,赵恒对打仗就更是想也不愿意想了。
王钦若善于逢迎,对赵恒的心思摸得很透,他喜欢听什么就说什么,因此赵恒也非常喜欢说话合自己心意的王钦若,他便不甘心地追问道:“难道除了打仗,就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王钦若早有计策,等的就是赵恒这句话,他不慌不忙地回答:“当然有办法。陛下既然不想用兵,那就建大功业。这个大功业成了,就会威加四海,戎狄畏服!”
听王钦若说得神乎其神,赵恒也不禁心驰神往,但是什么才是这个威力无边的“大功业”呢?
王钦若轻轻地说出两个字:“封禅!”
封禅,是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的礼仪,祈求降福祛灾,封禅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封”就是在泰山祭天,“禅”则是在泰山下梁父山祭地。古代对“封禅”这件事看得极重,不是任何一个皇帝都能随便封禅的,只有功业盛大的受命帝王,有了符瑞,才有资格到最神圣的泰山,去祭祀最高的上帝。
泰山封禅,实际上是“功高德厚”的帝王向上苍告有大成举行的盛典,也是炫耀政绩、国力的一个最佳机会。
泰山封禅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帝王都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
不理解这些,就很难理解封禅对皇帝赵恒的巨大诱惑力。
赵恒当然也想实现这个梦,但他还是有些担心,王钦若好像自言自语地说:“封禅得有天瑞显现啊。”其实他早就盘算好了,接着微微一笑。“未必一定得天降祥瑞,过去就有以人力弥补的(就是假造祥瑞),只要人力造出祥瑞,君主昭告天下,大力推崇,那和真的天瑞有什么区别?”他又补充说:“陛下认为最大的祥瑞河图、洛书就一定是天降的吗?其实那只不过是前代圣人以神道为名,来教化天下罢了。”
赵恒低头思忖了许久,终于点了点头。
赵恒那时还不糊涂,对造假有些不屑,但他急于摆脱心里那种由胜利者突然变成签订城下之盟失败者的屈辱感,更摆脱不了“封禅”这个绝大的诱惑。
赵恒这一点头,大宋历史上就多了一段荒唐的黑色幽默。
历史上也有对封禅这种事看得很淡的皇帝,东汉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时,就有人进言:“陛下已即位三十年了,应当去封禅泰山。”光武帝下诏答复道:“我即位三十年来,百姓们生活得还不是很好,都是一肚子怨气,我现在去封禅泰山,就像《论语》里说的‘想欺骗谁?是想欺骗上天吗?’要是各地郡县再有远道派官吏前来上寿,用虚浮溢美之辞歌功颂德的,我就要将其处以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并让他们去边疆屯垦。”这下再也没有人敢提封禅之事了。
光武帝实在是个明白人,可惜的是这样的明白人太少了。
赵恒思谋着封禅,可还是担心宰相王旦不同意,王钦若安慰他说:“王旦那里您就放心吧,我去告诉他是您的意思,他还敢说什么。”完全暴露出了狐假虎威的小人嘴脸。
可赵恒还是不放心,满脑子的心思,到了晚上也是抓心挠肝的睡不着,就信步走去,不知不觉来到了掌管书籍的秘阁,秘阁里值班的是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杜镐。赵恒知道杜镐是饱学之士,便问他:“先生精通经典,所谓的河出图、洛出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杜镐是个书呆子,根本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也不知道察言观色去琢磨皇帝问这话的意思,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这类事,其实就是古时的圣人,以神道的名义来教化天下的手段。”
赵恒一听,这和王钦若说的一模一样,眼睛顿时就亮了,下定了实施封禅的决心。
为封禅一事,赵恒犹豫再三,反复思量,可以看出他不是决断之君,后来他被王钦若、丁谓迷惑操纵,和他优柔寡断的性格有绝大的关系。性格即命运,这句话在赵恒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既然已经定了下来,赵恒就决定亲自解决宰相这一关。
一天,他把王旦召进内宫,摆上一桌宴席,和自己的宰相喝起酒来,闲聊了一阵,就传令让太监拿来一壶酒,赏赐给王旦,嘱咐道:“这酒的味道很好,回家和自己的家里人一起尝尝吧。”
等回到家里,王旦打开酒壶一看,哪里是什么美酒,分明是一壶晶莹的珍珠!王旦顿时想起了前些日子王钦若对自己说皇上有意制造天瑞的事,心里什么都明白了:看来皇帝决心已定,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他长叹一声,默默地坐了下来。
从来都是下级给上级行贿,到赵恒这儿反了过来,皇帝给大臣行贿,虽然求的是宰相王旦闭嘴,可也看出赵恒行事还是厚道多多,若是换了秦皇汉武朱重八那老几位,弄急了会让你永远把嘴闭上的。
一切阻碍都已搞定,“人造”天瑞呼之欲出。

“天书”出炉始末(1)

宋真宗赵恒景德四年春节,张灯结彩之中,赵恒宣布了一个神奇的消息。
那天正是正月初三,京城里不时地传来爆竹声,读书人开始挨家去拜年,并留下“刺”(就是名片),一片喜洋洋的气氛。
赵恒把文武大臣们都召集到了崇政殿,很激动地说:“就在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的半夜,我刚刚睡下,忽然看到屋子里出现了明亮的彩光,彩光中显现出一位头戴星冠、身穿绛红袍的神仙。神仙对我说:从下个月的初三开始,在正殿连续做一个月的黄箓道场,上天就会降下‘天书’——《大中祥符》三篇。神仙还嘱咐我不要轻易泄露天机,所以没有和大家商议这件事。”
赵恒看看大臣们,见众大臣都听直了眼,心中暗暗得意,看来自己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于是他就继续说下去:“从十二月开始,我就素食斋戒,在朝元殿建了道场,诚心祈祷,整整一个月,从来没松懈,今天正好是到了一个月的时间,果然有好消息传来。”
文武大臣中,除了王钦若和王旦等有数的几个人,其余的人都被赵恒的这个神话给说傻了,听到这里,有人急着追问:“陛下,是什么好消息,真的是天书降临了吗?”
赵恒见自己这番话效果不错,嘴角浮起一丝得意。“今天皇城司上奏,说是在左承天门南面的屋角鸱吻上,有一条黄帛在那里随风摇曳。我马上派太监去察看,太监回来报告说那是一条两丈多长的黄帛,裹着一个青丝绳缠绕的好像书卷的东西,隐隐约约的还有字迹显露出来,这一定是神仙所说的‘天书’!”
崇政殿里,大臣们彻底晕了,一个个目瞪口呆。
眼看就要冷场,宰相王旦在心里叹了口气,脸上却堆起灿烂的笑容,进前一步施礼祝贺:“这是陛下诚敬天地,孝奉祖宗,仁厚勤政,和睦邻国……才感动上天,降下了‘天书’。”说了一大堆的恭维话,听得赵恒是心花怒放,众大臣这时也缓过劲儿了,都跪拜在地,山呼万岁。
折腾了好一阵,大家都来到了承天门,为了表示敬重,就连赵恒都是步行过来的,两个太监上房取下黄帛,然后王旦跪着接过来,赵恒也屈膝下拜接过,君臣心照不宣地把戏演得郑重无比。
“天书”到底是什么内容,大家都想知道,就恭恭敬敬地护拥着“天书”回到了道场,由知枢密院陈尧叟打开缄封,展开的黄帛上写的是:“赵受命,兴于宋,付于冲。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三篇“天书”的内容可以想象得到,都是夸奖赵恒能以至孝至道继承帝业,还叮嘱赵恒以后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最后说的是大宋国运昌盛久远。
看看这内容,哪是什么教化世人的天书,分明就是老天给赵恒写的表扬信,只不过在遣词造句上是模仿古书《尚书?洪范》和《道德经》的语气罢了。
赵恒沉浸在计谋得逞的兴奋中,下令改元“大中祥符”,改左承天门为左承天祥符门。最奇的是皇帝还亲自下令,京城百姓大吃大喝五天,看来现在人们有喜事就摆上几桌的习惯,还真是源远流长。不过大臣们可就苦了,只能陪着皇帝吃点儿青菜萝卜之类的素菜。
序幕既然拉开,大戏就无法停下来,只能按照预定的剧本演下去。下一步自然而然地到来,那就是纷至沓来的祝贺、祭告、赏赐,当然也少不了滚滚而来的马屁文章,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三月,开始有人说“正事”了,兖州父老吕良等一千二百八十七人进京请求赵恒封禅,赵恒还假装谦虚,但是吕良他们还是一再请求,赵恒就说:“这是大事,要郑重对待。”虽说没有答应,可是已经留下了活口。
兖州的这个口子一开,“民意”汹涌如潮,各路民意代表纷纷请求封禅,宰相王旦在这样巨大的群众运动面前,只好顺从“民意”,率领文武百官、地方干部、少数民族代表、和尚道士等宗教领袖、名流长者两万四千三百七十多人,连续请愿五次,搞得惊天动地、盛况空前。
民意啊民意,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民意吗?
这使人联想到袁大总统想变成袁皇帝时的“劝进”,不仅有各地的官员,连乞丐、妓女都动员起来了,和劝赵恒封禅盛况有得一比。
到了四月,天书又降临到了皇宫里的功德阁。
天书屡降,虽然明知是假的,赵恒还是激动得满面红光,为了显示郑重其事,他下令建造玉清昭应宫来供奉天书,这是滥建宫观的起点,从这以后,靡费钱财国力的此类建筑越来越多。
上有所好,下必兴焉,疯狂是可以传染的,人们的兴趣都转到祥瑞上了,举国上下人人都在谈论这件事,祥瑞也是越发现越多。
赵恒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想最后拍板去封禅。此时的赵恒做事还知道思前想后,他先把三司使丁谓找来,问在费用方面会不会有问题,丁谓也把准了赵恒的脉,极力迎合怂恿,说费用方面绝对没有问题。于是,赵恒正式下诏,宣布将在十九日到泰山去封禅。
天书、封禅都顺利地运行,赵恒没有忘记王钦若的“功劳”,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并让他和另一位参知政事赵安仁为封禅经度制置使,还有好多人都参与到了封禅大典的准备活动之中。
赵恒玩天书玩上了瘾,他在大殿上对众人宣布:就在五月十七日的夜晚,他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神仙告诉他下个月会有“天书”降临泰山。
赵恒说得煞有介事,群臣没有人敢反对,这事就成真的了!
他马上密令王钦若前去察看,果然在六月初六,王钦若从乾封县(今山东泰安)报告,有个不识字的木匠在泰山的树林子里发现了一条黄帛,黄帛上有字,这个文盲木匠就报告了皇城使王居正,王居正又报告了王钦若。
这道“天书”大费周章,先弄了个不识字的木匠,再层层通报,搞得煞有介事,无非就是为了说明“天书”的真实性。(不知道赵恒和王钦若连续造假累不累!)
赵恒再次大动干戈地迎接“天书”,宰相王旦领着群臣远远地迎接,赵恒也装模作样地跪拜,打开缄封,“天书”上写的是:“汝崇孝奉,育民广福。锡尔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国祚延永,寿历遐岁。”“天书”上别的都是陪衬,其实主要说的就是一件事:善解吾意,准备去泰山封禅。为了制造封禅的神圣,赵恒可谓不惜血本。
“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是真理。”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这句话虽然有些不中听,可事实上还真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