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43章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43章

小说: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徐州铁矿在徐州以南八十里处,是一处丘陵和洼地,盛产赤铁矿石,原是一处私人小铁矿,后来因为获罪,铁矿被官府没为官产,官家经营时,属于开放式,毫无规划,在丘陵处四处打洞,于是事故频发,死人很多。

新的矿监大人到了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已经没有矿工愿意在铁矿场干活了,工钱低不说,随时还有生命危险,于是矿场只好使用一些奴工和囚犯劳作,这样还省工钱,奴工和囚犯的死活就不用操心了。

但这些奴工和囚犯们也不傻,在这里干活随时没命,死了就会被扔到旁边的洼地随便一埋,于是出工的效率十分低下,甚至将大量无用的岩石充作矿石,铁矿的声誉暴跌,很多商家已经不愿再来购买这里的矿石,弄得铁矿濒临倒闭,矿监张端认为矿场的铁矿石已经枯竭,不若卖掉,官家好从此抽身。

介于官府的这种心理,顾守贞并没有急于出手购买铁矿,而是将价格压低与官府谈判,借口核算资产,让账房进入铁矿进行摸底,自己则趁着机会将官府上上下下的进行着打点,只等朝廷户部的批文一道就可交割所有权了,但就在此时东京史家的人插了进来。

肖明问道:“史家主事之人是谁?”

“史家的二当家,叫史文恭!”

肖明一愣,随即挠头,心说:“都快聚齐了,连史文恭都出来了”嘴中却说道:“可是那个拥有照夜玉狮子马的人吗?”

顾守贞一愣“什么照夜玉狮子?不曾听说啊!兄弟为何有此一问?”

“嗯,嗯,没什么?照你所说,购买这所铁矿不能大张旗鼓,那史文恭贸然插进来不是有哄抬物价的嫌疑吗?就算最终两家斗到最后岂不是谁也占不到便宜,莫不是史家另有目的不成?”

介之聪却道:“大执事分析的有道理,依老夫看来史家这次针对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日昌隆。”

顾守贞奇道:“为什么啊?介掌柜为何如此说?”

介之聪道:“东京史家与我日昌隆明争暗斗很多年了,凡是日昌隆插手的事情,东京史家必要上来插一杠子,日昌隆背后有墨家支持,而史家的背后却是胡人,并且他们扶桑高丽也有密切的关系。”

肖明问道:“史家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商号,那他们到底是做什么买卖的哪?”

介之聪微微一笑道:“瓷器,他们做的是瓷器!”

这一下肖明就明白了,宋代的瓷器是瓷器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基本上可说是大宋朝廷商业贸易的基础,加上宋朝海运发达,瓷器被大量输入到海外,基本上已经有点取代中国的丝绸,成为外邦对中国的称谓了。

现在盛名的中国五大名窑:均、官、定、汝、哥,都是宋代的瓷器,宋代的五大名窑的形成和出现,是中国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崭露头角的开始,这个时期就已经奠定了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但五大名窑中“汝、官、哥、钧”为官窑,“定”为民窑。汝、哥、均原是民窑,但这里面有官方资本,运作也是民营,只不过接手官府定做的贡磁,东京史家则控制了除官窑之外的汝窑和钧窑,哥窑是在浙江龙泉,乃后世发展的。

“这么说,史家是烧瓷器的了?这跟日昌隆也没有多少生意上的冲突吗?”顾守贞不解道。

介之聪道:“你没有发现吗?日昌隆的纺织业只在南方,而势力却发展不到北方,同样史家的烧磁也也只能在北方,同样渗透不到南方,这不是地域的问题,而是我们两家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哦”顾守贞似乎明白了,但又问道:“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肖明道:“明日我们去拜会那个矿监张大人,噢,他叫什么来着?”

“张端,张伯恭!”顾守贞答道。

“嗯,就是他,这个人弱点最大,他就是突破口,就拿他下手”

众人酒罢,回府,顾守贞仍不放心,继续找肖明商议,安道全并与他相见,顾守贞并不知道“恩公”在此,他与公孙胜同时呆在虎卫们休息的厢房内,肖明安排顾小六和白三两人陪同他们,并为他们单独安排了房间。

安道全一到徐州就告诉肖明需要单独行动,肖明也不管,随他折腾,反正最后发掘宝藏的时候,还是会找他。

看着顾守贞忐忑的表情,肖明哈哈一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道:“顾大哥,无须担心,日昌隆铁了心要跟我们一起搞铁矿,以他们的实力和财力,你还担心什么?”

“而且”肖明接着说道:“这次的事情完了,我们要在中原建最大的炼坊,你顾氏之名就快扬名天下啊!”

第49章逛妓院

第二天,肖明与顾守贞,介之聪一起同去拜见矿监张端,送上名帖之后,矿监大人召见他们,三人安排卫士在外等候,进到客厅内喝茶等待。

不一会一人扪腹而出,五短身材,大腹便便,圆领的官府被撑得挺起老高,下摆几乎要拖到地上,他是一州司政知府的内政提辖,属于州府内置的从八品官,是司政使盐铁主管安排的矿监,就相当于马政官。

宋常以知州、知府兼提辖兵甲,简称提辖,掌军旅训练教阅,督捕盗贼,镇压民众反抗。除此之外,南宋时有“四提辖”的官制,四者分别掌管:榷货务都茶场(管理专卖)、杂买务杂卖场(管理官近宫府采买)、文思院(管制造宫近器物)、左藏库(储藏金银钱)南宋榷货务都茶场掌茶、盐、香、矾等专卖。杂买务杂卖场掌采办宫廷与官府所需各物并出售多余物资。文思院掌制造宫廷亨用珍巧器物。左藏库掌收储四方财赋收入以供朝廷经费。

张端本是借助自己大舅哥是徐州制置使的关系搞来的肥差,平日里来往客商吃请送礼,日子倒也滋润,没成想自己管理的铁矿几乎成了废矿,现在许多客商都绕着他走,进项断绝,亏了自己花钱送礼,又请姐夫帮忙,现在又谋得了一个州府码头盐监的美差,自是希望早点将铁矿卖掉,自己好去发财。

事情进展的也还算顺利,杭州府顾氏炼坊竟然愿意购买,双方一拍即合,只等上报户部的批文下来,可前一阵得知,矿产一类买卖之事,牵扯到官府的,一律要报工部审核,于是又要再次送禀公文,倒是耽搁了不少时日,可就在此时,有东京史家的代表找到自己,声称也要买矿,且条件给的异常优厚。

张端不是傻子,立刻就有点想法,“难道这个铁矿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处不成,怎么东京史家的人都想要?史家的借口似乎很合理,什么这里的土色富含铁,想在这里开一个大窑厂,铁矿周围十里之内的地皮他们都要”

“莫不是另有隐情”张端自己私下这样琢磨。

张端当然不会但应史家之人,虽然史家算是小有势力,他下一步是要看顾氏炼坊的态度,如果顾氏炼坊也是志在必得的话,那就说明这个铁矿是真的有猫腻,到时候两下都有好处,所谓吃完甲方吃乙方吗!

肖明等禀明来意,张端示意此事难办,东京史家财雄势大,大太监杨戬的内府供奉都是从史家订购,也算是朝中有人,而史家人称,只是买地皮而非买矿山,矿山随同地皮作价起售,给的条件非常优厚啊。

肖明有点郁闷,这类似的商务谈判本身就是逗心眼,你一个濒临倒闭的破铁矿,如果不是我们要买的话,再过几年就是会荒废,现在竞争者出来了,你就想坐地起价,当我们是傻子呀?

但谈判是讲技巧的,肖明也知道现在只是一般的拜访,完全还不到说正事的时候,但总是压不住内心的焦躁,这一点老奸巨猾的介之聪在一旁就已经看了出来,突然给肖明使了个眼色。

肖明立刻反应过来了,随之开始与张端拉起了家常,张端心说:“这么上路,那我还客气什么”马上委婉的谈到自己是清水衙门,朝廷的俸禄又少,平常的应酬又多,自己年逾四十还没有子嗣等等,等等。

肖明肚子里一阵暗骂:“尼玛!你应酬多跟你没儿子有个屁关系,这也要连在一起?口水都流出来的,瞧你那腐败的肚子,平时一定就没少贪,朝廷的官吏都是这幅德行,难怪魔教叛军,抓住当官的要剖腹挖心哪!”

肖明向张端一拱手,“矿监大人,其实此次顾氏炼坊的收购行为,乃是与日昌隆商号共同出资,这位就是日昌隆二掌柜介之聪介先生“他向介之聪一伸手。

张端一听肃然起敬,“啊哈,久仰久仰,日昌隆可是大宋最著名的商号了,名望享誉江南,今日得见介掌柜,真是三生有幸啊!”

介之聪站起来客气,与张端谈笑起来,并送上了一份礼单,这是早就准备好的,张端眉开眼笑,连说客气客气。

接下来的交谈就是介之聪表演了,他是商场老手,三言两语之后,双方的地位都发生了点变化,张端的态度显然的前倨后恭,尤其是介之聪几次提到了户部尚书刘正夫的大名,张端愈发的恭敬起来。

肖明猜想,这个户部尚书定是日昌隆在京城的强援。

双方本着友好坦诚的态度结束了这次谈话,多表示这次会面加深了了解,达成了公事,并表示今后还要多做接触,就下一步双方多关心的问题继续交流。

告辞出来以后,介之聪眉头深皱,肖明有些不解。

介之聪道:“张端此人甚为奸猾,已经做好了两面三刀的准备,可能下面的谈判会很麻烦,毕竟我们在这方面了解到的情报非常有限,不知道史家会给他开出什么条件。

肖明立刻叫住顾守贞,让他安排人手,第一要盯住张端,密切注视他的一举一动,每天去了哪里,与什么人接触,都要严密监视,并把情况报上来。另一方面派人调查东京史家的代表住在哪里,最近具体在干些什么。

随后又问介之聪“京城户部尚书刘正夫大人,不是最好的强援吗,为何不通过这个关系,直接将朝廷的意思下达,就卖给日昌隆,别家不卖”

介之聪叹了口气道:“东京史家已经通过杨戬给工部施加了压力,由户部转工部审批就是结果,人家用的都是合理的方式,刘大人在这方面也不好插手,况且当今宰相张商英受蔡京、王黼排挤,已经请辞,而刘大人这样的温和派竟然被推出来做宰相,他的压力也大。”

顾守贞道:“那我们的突破口在哪里?”

肖明道:“东京史家并非真心要买铁矿,何况县官不如现管,我看突破口就在张端此人身上,你给我盯住他!”

随后几天,有关于矿监张端的个人行踪以及史家代表的详细情况陆续被搜集了过来,东京史家的代表住在徐州鼎丰客栈,此人姓薛,叫薛炳昌,也是东京人士,虽然下榻客栈,但却极少回来住宿,每天都是睡在花街柳巷之中,乃是一个好色之徒。

张端最近也没有和薛炳昌接触,而是天天赴宴,吃的满嘴流油,喝的酩酊大醉,他在外宅收了一个第三房小妾,一般总要去哪里留宿,他一共娶了两房小妾但都是偷偷摸摸的藏在外宅,不敢让家中老婆知道,因为他怕老婆。

肖明转了转眼珠,嘿嘿一笑,顾守贞问道:“怎么?有办法了?”

肖明道:“差不多,不过我要再想想,你说一个怕老婆贪财,一个好色的是不是也贪财啊?”

顾守贞摇了摇头,不置可否。

到了晚间掌灯时分,肖明大喊“小六——!白三——!快出来,跟我出去办事!”

顾小六颠颠的跑过来,“大执事,什么事啊?”

肖明:“问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