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4章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4章

小说: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强上很多。

肖明在和顾守贞闲谈的时候,向他介绍了一种土法脱硫的方法,按照他的方法炼制的铁器坯件,非常的具有弹性,再不像过去那么脆了,这让顾守贞大为吃惊,对肖明印象大大的提升,一有时间就缠着他探讨冶铁,锻钢的技巧。

第5章逛逛杭州

对于现代冶金技术来讲,那是一个系统的学科,肖明本身是学金融的文科生,现在一时兴起与顾守贞一道钻研起古代的锻铁技巧,充的了一时的大尾巴狼,时间久了自然露馅,好在他知道适可而止。

肖明本来也知道的不多,但现在也是闲的没事,于是把自己了解的那些很多现代钢铁冶金的知识,说出来与顾守贞探讨,自己没事还帮着挥挥锤子、打打铁,将整个工坊流程都摸了个遍,如此晃晃半个月就过去了。

肖明有时候也坐在屋里回想自己的遭遇,回想一下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时代的,但记忆总是以各种碎片的形式,冲击大脑,有时也让他头疼不已。

不过他总算是整理了一些内容出来,自己好像是得罪了开网吧的黑社会分子黑老甘,然后拉了网吧的电闸,使得网吧里面的人,乱成一锅粥,黑老甘派人四处找他,结果自己躲到了乌龟山,在哪里遇上了炸窑的事故,好像还有甚么塔,那是在一座寺院里面,好像叫什么“慈云寺”这里面的记忆是不连贯的。

一个倒栽佛塔是被肖明反复想起来的,按照肖明的判断,那里应该会有一个“时间漩涡”虽然他也知道,自己要回到现代的事情很渺茫,但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他总是不太甘心。

时节已经进入冬季了,算算肖明已经来到宋代一个多月了,肖明觉得应该去探查一下那个时间漩涡了,身体已经很久没什么大碍了,于是辞别顾守贞准备离去。

顾守贞仍是不舍,但拗不过肖明,也就由他了,送了他一些盘缠,洒泪而别。

肖明觉得这时代的人还真有意思,萍水相逢而已,相聚时间也不多,搞得跟结义兄弟似的。

他现在一身长袍扮作儒生样子,头上扣了顶帽子,省的又被人误认为是髡发结辫的辽人,大袖飘飘的就溜达出来了。

出来之后,肖明也没目的,想到一千多年前的杭州到底啥样,于是决定逛逛看看,当时的北宋商业极为发达,除了东京汴梁之外,南方地区就属杭州繁华了。

唐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曾描述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家”,其实这种局面在宋代才真正形成。唐末五代,中原干戈四起,独吴越国钱氏集团采取保境安民、不事兵戈的策略,使杭州不仅免遭战乱,而且使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北宋以前,杭州的商业街区仅今官巷口至羊坝头一带一处。南宋时沿御街分别形成了北、中、南三个商业街区。官巷口至羊坝头仍为主商业街区。

自和宁门外一直至朝天门外的清河坊,紧邻皇宫和中央官署,四周遍布皇亲贵戚和达官显贵的宅第,故这里的商店“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

北商业街区在棚桥至众安桥、观桥一带,附近有当时最大的瓦舍北瓦子,故这一带集中了大量书铺和饮食店。

除上述三处较大的商业街区外,其他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商业街。而在街坊制度下,其实“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各商业街具有一定的专业分工和特色,商店则往往以行、团、市等相称。如融和坊的珠子市,不仅热闹,而且买卖动辄以万贯计。

另有官巷方梳行、销金行、冠子行、城北鱼行、城东蟹行、姜行、菱行、北猪行、横河头布行、修义坊肉市、城北米市、城西花团、泥路青果团、后市街柑子团、浑水闸鲞团等。这些行、团、市有的是纯粹的商店,大部分却是自产自销或代为加工的手工业作坊店。

清河坊与清泰街之间有一条巷,称扇子巷,为自产自销扇子的商业街。王星记扇厂即孕育于此。其他此类作坊还有如碾玉作、钻卷作、腰带作、金银打钑作、裱褙作、装銮作、油作、木作、砖瓦作、泥水作、石作、竹作、漆作、钉铰作、箍桶作、裁缝作、修香浇烛作、打纸作、冥器作等。

肖明置身其中,不禁有点眼花,但见红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於天街,骏马争驰於御路。柳陌花衢,但闻新声巧笑,茶坊酒肆,尽见按管调弦。真是花光满路,箫鼓喧空;金翠耀曰,罗绮飘香。

来来往往行人如织,贩夫走卒各色人等,虽是已近冬日但也非常热闹,男女老幼衣着都非常鲜艳,更有头畔带花的江湖汉子经过,肖明瞧得很是好奇。

原来的高楼大厦,钢筋水泥,现在却成了雕梁画栋的古代建筑了,各种街道也是变化极大,跟他熟悉的现代杭州市一点不像,肖明转了半天头都晕了,这是肖明自己真正一个人开始面对这个古代宋朝,走在一群古代人之中,听着人家呼儿唤女,打招呼,做生意叫卖,以及讨价还价,肖明突然觉得也蛮好玩的。

走了半天,肖明肚子饿了,摸了摸怀里的几吊钱,肖明决定找一家酒楼吃饭,他撩了撩长袍,感觉很不习惯,当时的宋代读书人非常尊崇晋朝人,晋人长袍大袖衣着宽松,自由自在的,人称神仙之态,所以在衣着上也向晋人看齐。

肖明对这种时装趋势很是撇嘴,他看过鲁迅的文章,知道晋朝社会道教流行,达官贵人喜欢吃金丹,后来发展到服食寒食散,这东西吃多了,浑身痒痒,于是衣服就越穿越宽松了,但社会名流和达官贵人推广的,所以一般老百姓也就跟着学了。

肖明想到:“这就是差距啊,巨大的时光代沟,没有现代知识,在宋朝还真不好混!”

他找了一家叫“翠松居“的酒楼,迈步进去了,决定自己在宋朝的第一次名士之行,那就是小酒小菜的自斟自饮一番,看看是否会有诗兴,也来个赋诗一首。

肖明在二楼坐定,点了酒菜,倒也不贵,于是从楼上凭栏打量街上的景色和行人,他兴致很高,左观右瞧的,可他却从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人!

一个他最不想见到的熟人!

这个熟人不是别人,尖嘴猴腮,一副鼠须,正是安道全的师弟,那个临安县师爷苟举灵。此人也是亲自为自己打针的那个人!

看到他,肖明的气就不打一处来,正是此人拿他当小白鼠,注射一针怪药,以至于让肖明吃足了苦头。

苟举灵正在对面一间茶社之内,和一名头上罩着斗篷之人在谈话,也没有注意对面酒楼之上的肖明。

肖明强压心头火,知道这事不能莽撞,现在身处闹市,就算找苟举灵的晦气,也要等他落单的时候再说。

不一会点的酒菜上齐了,肖明却把心没放在上面,其实这家酒楼做的菜相当不错,鹿影酿江珧、西湖醋鱼、酱鸭舌,还有上好的花雕酒,可惜肖明根本没吃出好来,全副精神的盯着对面的苟举灵。

苟师爷与那个斗篷客谈了很久后,两人一起起身离去,肖明赶紧也会钞下楼,悄悄地跟在他们后面,上次越狱时就想找苟举灵算账,这次不会放过他。他不敢跟的太近,怕两人发现有人跟踪。

二人一路西行,出了西门,苟师爷雇了一辆马车,二人作别,苟举灵一人朝临安县城而去,剩下那个斗篷客,则徒步向南往平江县方向走去。

第6章经堂探秘

肖明犹豫了半天,苟举灵乘坐的马车已经追赶不及了,就剩下那个奇怪的斗篷客,一个人溜溜达达的,最后肖明决定跟踪斗篷客,和苟举灵接触的人,想来也不是什么好鸟,偷偷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勾当,如果又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就给他从中间破坏掉。

打定主意之后,肖明远远地吊着那个斗篷客,见他在官道上走了没多久,就拐入了一条小道。

肖明在后面大约二百步的距离紧紧地尾随,眼见着那人越走地势越是荒凉,在一个山坡后面一转人就不见了。

肖明仔细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周围很远的地方才有人烟了,地上也没有道路,只有一些农夫和砍樵者走的小路。

追过那个山坡后才发现,这后面竟然有一座庭院,但更像是一座庙。

肖明走近一看,匾额上写着“善明经堂”。原来是一座经堂,不知道是不是佛教经堂,如果是佛教经堂的话,里面一定会有出家的和尚主持,刚才跟踪之人肯定是进到这里面了。

现在经堂大门紧闭,不好贸然敲门,肖明考虑绕到后院墙的地方翻墙,经堂本身不大,也没几间建筑,侧墙的位置墙体也不是很高,肖明瞄了眼,感觉这里可以,准备跳起来攀住墙沿,谁知他一使劲,整个身体竟然轻飘飘的就越过了围墙。

落在地上的肖明半天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自己这副身体到底怎么了?这还是自己的身体吗?难道身体变异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武功高手?

“太妙了!”不管怎么说肖明现在对自己简直信心大增,小时候爬树上房摸鸟蛋的冒险精神全都回来了,他撩起衣服躲在墙角后面仔细观察。

前堂之后是两侧的厢房,还有一个后跨院,柴房,灶间,一侧还有个角门,通道后面的一侧建筑,现在天色转晚,院子里有几个小厮仆役走动,视乎在忙着掌灯点烛,后院的主房内没有灯火,只是厢房住的仆役住处有灯火。

肖明等了一会,悄悄地摸到角门处,伸手一推,门没锁应手而开,肖明闪身进去,现在身处后园之中。

后园有一些山石花草,几间正房,但只有一间有灯光射出,肖明悄悄的摸了过去。

仔细观察了一下,肖明选了个阴影处,将手指伸到嘴里沾湿,轻轻的窗纸上捅了一个洞,伸眼向里面观察,“嘿嘿!”这些都是跟电视剧里面的学的,像模像样,非常管用。

房间里面点着油灯,还有蜡烛,但空无一人,吸引肖明注意的是,房间的后部竟然有一座神像,跟肖明见过的所有神像都不同,因为那像一个外国人,黝黑的面部,身上一套袍子,印象中好像西亚阿拉伯的那种长袍。神像前面的供桌上点着两根牛油蜡烛,火苗一闪一闪的照的非常清楚。

肖明倒吸一口凉气,这是什么古怪的玩意?这所经堂为什么在后堂内供奉着一尊外国的神像?肖明觉得周围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房间内没人,肖明决定进去看看,房门没锁,肖明轻轻的走了进去,站到近前,肖明仔细观察,没错,这尊神像非佛非道,的确是一尊外国神像,面目黝黑,非常丑陋!

正在琢磨时。

这时候突然从神像的后面发出声响,像是有人走出来,肖明一惊,但随即迅速的躲进了供桌底下的布幔下。

随着走动,肖明看到了两个人的脚,一双布靴,一双草鞋,有两个人从从神像后面走了出来。

“左使大人,这次苟举灵提供的秘药,我会在明日送往睦州,但郭旗使声称最近的囚犯人数提供困难,不知总坛幽明军是否已经成建制了?”

那个被称为左使大人的,沉吟一下,说道:“幽明军只是我们攻城掠地的杀手锏而已,不能完全依靠它,临安县郭槐已经做得不错了,其他各县不知准备的如何?”

“禀左使大人,平江、镇江、嘉兴、建德等县,各旗使教众已经做好准备,苏杭应奉局朱勔那个狗官,也已经被控制了。”

“做的不错,吕右使在仙居,龚日新在剡县,朱言、吴邦在清溪,俞道安在永嘉等地也已经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