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

第138章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138章

小说: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问顾小六:“你可曾听人说起过一个叫岳飞岳鹏举的人吗?”

顾小六摇头道:“没听说过,他是谁?哪家的大掌柜?”

萧明摇头苦笑。

船舱之内,丫环冰儿正在呆坐,最近她跟着萧明跑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从家乡的西北戈壁到江南的长柳绿堤,江河湖海的都快看晕了!如今又做到了船上,在大海上航行,前一天吐得一塌糊涂,到现在胸口都难受。

萧明掀帘进来看到脸色发白的冰儿,抱歉的笑笑“你坐船不习惯吧?慢慢就好了,先可以喝点热汤的,我让厨房给你做点?”

冰儿感激的望了萧明一眼,突然看到他穿着那件大氅,很惊喜的问道:“你穿上了?还合身吧?我不知道你的体型多少,看来你穿上还真合适!”

萧明讶然道:“这是你做的吗?”

冰儿揉着被针扎的满是针眼的手指,低头“唔!”了一声,萧明这次发现冰儿从宫里带来的羊毛毯不见了,被她拆成了单层,改成了披风披在了自己的身上,不禁大为感动。

他过去坐在冰儿身边,板着她的肩膀问道:“冰儿,你做我的丫头会后悔吗?”

冰儿摇摇头,其实她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后悔,这二个多月以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多的让她根本分不清到底是在现实还是在梦中。

看着冰儿苍白而消瘦的脸庞,萧明心疼不已,忍不住轻轻将她搂在怀里,冰儿浑身颤抖的没有任何抗拒,只是脸红了!

……

船行两天半的时候已经抵达山东半岛的威海基地,萧明下船休息,威海基地现在也是大变样,萧明在每一处都建造水泥厂,大量的水泥混凝土的使用,使得威海基地的建造速度飞快,现在基本上已经初具规模了!

在这里干活的基本上都是辽东的汉人,但入冬以后的农闲时节,大量的本地人也涌到了工地,萧明在当地建造的铁厂和水泥厂,除了给自己的工地上提供建筑原料之外,对外销售的收益也不错,最起码登州城的城墙修缮就是用的水泥。

铁厂和水泥厂规模不大,所需的工人也有限,销售收入在养活了这些工人之外,基本上就是提供基地建设所有的花销,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给自足的完成基地建设,这种模式非常成功,不像辽东的基地,那里始终在让萧明往里面投钱。

山东威海基地基本上属于一个军事基地,所有的规划草图都是萧明自己根据《帝国三》这款游戏里内容画的,但真正作为一个要塞式的的军事基地,萧明缺乏很多这方面的知识,而电脑又不在身边,想投机也难啊!

威海基地目前来讲,进驻一两个团的士兵还算可以,兵营的建筑,食堂,训练基地,校场,医疗救护中心,维修厂,专门用来维修舰艇的,但现在的军港之内只停留着故事宝船一艘商船!

现在的威海基地是由张叔夜的两个儿子在负责,分别是张伯奋和张仲熊,两人都是常年的军旅生涯,算是宋军的中小将领,除此之外安道全在此主持整个医学馆的办学事宜,由于没有实战练习,针对于战场外伤的学习是能局限于理论。

安道全没事只能在附近百姓那里给人看看病,对于他从徐州带来的那些学生也无从管起,其实宋代的医学外科已经很发达了,医学已经被分为九科,其中内科、风科(如中风病)、儿科、眼科、耳鼻喉齿科、皮肤及骨科、产科、针灸、创伤及咒禁科等。

更为让人惊奇的是,宋代著名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已经传世,这部《解剖存真图》简直就是当时外科医学的摹本一般,让很多医者对人体解剖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除此之外还有王维一的针灸图和针灸铜人,也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小儿药证直诀》、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区希范的《五脏图》等医学著作传世,丰富了宋代医学的发展,但这些医术基本都掌握在个别诊堂大夫手中,不见得传播有多广。

而安道全则从徐州等地网罗了不少这样的专科人才,作为自己医学馆的教师山长,萧明很看重这些人才,让安道全将这些人全部集中起来,最好一起赴杭州开馆,正式成立民间第一所医学院。

安道全一直没有赶赴杭州的原因正是因为在忙着些事情,萧明到来之时安道全刚刚回来,两人碰面正是及时,对于萧明来讲人才的储备都是重中之重,安道全带来的那一批学医的学子,正好派上用场,萧明要将他们全部带到辽东历练。

安道全对次没有意见,他也想快点赶赴杭州主持医学院的开办事宜,听说萧明说已经动用了日昌隆的关系在杭州的凤凰山山脚买下了一块地皮,专门用来建设医学院,并且资金上已经专门批了一笔钱用来办学,也是兴奋不已。

萧明的船在威海只是稍作停靠,补充一些给养和淡水,马上就要继续起航,安道全安排医疗救助中心的学员全部上船,一道上船的还有几百名仍在训练的虎卫,结果顾氏宝船就已经有点超员了!

钱拔光不管怎么超员,但就是不允许别人进他的座舱,他想宝贝一样护着舱房内几门钢炮,像自己的命根子一般,好在没有人敢于进去,否则还真说不准会触发弹药,因为现在的弹药实在是不太安全。

顾氏宝船在山东半岛停留了两天,萧明看到冰儿的晕船反应消失了,才命令继续启航,船行迅速,在接近辽东湾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中旬了,天气一天冷似一天,距离整个渤海湾被封冻没有多长时间了,好在萧明他们有旅顺港。

巨大的宝船终于靠岸的时候,众人依次下船,有很多人仍然不习惯坐船,下了船就吐,走路的时候仍然感觉自己腿发软,故事宝船在很多人眼里已经非常巨大了,但也只能载人一千多人,加上摇橹的二百水手,萧明实际带的人并不多。

除了随身的二百近卫佣兵之外,就是五十几名医学学子,还有四百多名虎卫,船上的空间和载重全都被钱拔光的六门钢炮和弹药,这些如同宝贝疙瘩一样的货物终于下船以后,钱拔光终于忍不住蹲在岸上狂吐起来。

这时候旅顺港外面的码头上,突然奔来了一队人马,来的是萧挞不野手下的大将马海树,此人是辽东大户马家的子侄,要是原来渤海军的大将,曾被辽军萧挞不野收编,所以一直跟随萧挞不野,而被萧挞不野派到旅顺来驻守。

马海树见过萧明,见到萧明之后,立刻滚鞍下马,想萧明施礼。

“卑职参见南院萧大王!”

萧明将他扶起,同时向他打听局势的发展,看看金兵的具体动向,如果金兵转而进攻东京的话,那就麻烦了,萧挞不野现在手下的人马实在是萧明安排的杂牌,基本上都是降卒,这些人的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

当初萧明将最精锐的人马全都调走用于西征攻打西夏国,现在萧挞不野手下能称的上精兵的只能是萧明留在这里的几十名虎卫了!其他的人马整体的战斗力还不如南京的怨军,这个原因很复杂,说白了那就是兵员太杂!

萧挞不野这里有本来的辽军降卒,还有原来是金兵的悉人士兵,渤海国的士兵,甚至还有高丽士兵,但数量最大的还是汉人士兵,许多人基本上就是吃不上饭的农民和猎户,萧明的乌古敌烈统军司成立以后为了混口饭吃才加入进来,都被萧明留在了辽东。

从山东等地跨海过来的很多淘金客,除了跟着在工地混饭吃之外,竟然有一些跟着长白山挖参的人跑进深山去挖人参了,愿意当兵的少之又少!整个辽东地区的兵员和兵力大抵如此,但奇怪的是金兵竟然不来攻击东京,而是追着天祚帝去了南京!

马海树将最近锦州和营口一带的兵力部署向萧明作了汇报,金兵的动向也略作说明,东京地处辽东的核心,道路由锦州直通过来,都是水泥预制板的道路,现在由于冬天已到,板结得得地面开始出现了裂纹,但也好过其他道路,这是萧明特意建造的兵道!

通过伸向四方的水泥道路,锦州一线想辽东各处战略要冲,派兵马能够很快就到,这也是萧挞不野驻兵在锦州而不在东京的原因,但现在为确保东京不失,他已将兵力部署在了东京的方向。

如果东京不受金兵的攻击,萧明暂时还比较放心,但很快就传来消息,金兵已经率兵过沙地穿过承德一线进逼了幽州南京府,而天祚帝竟然放弃南京府再次逃窜,向西往中京而去,并且还从南京调走了一万骑兵。

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不到几天的时间,金兵就兵临南京城下,这与萧明的判断出现了差别,本以为天祚帝西逃,金兵会一路再次向西追击的,或者hi就势结束冬季攻势返回黄龙府,哪知道他们竟然想趁势打下南京!

对于萧明来讲现在的南京甚至比东京还重要,那里是萧明经营整个辽东的钱袋子,如果南京有失,则自己在辽东的所有动作就失去了资金来源,工地停工,港口停建,工厂和矿山基本上不能自给自足,矿石大部分都由海路运到了山东。

辽东还有大几万士兵的军饷和给养也需要从南京的财政上来拨划,所以南京对于萧明绝不容有失。

萧明道:“南京决不能丢,我要去南京!”

第159章潇洒至极

要想去南京,手里不带点硬货肯定不行,可萧明是在拿不出什么好的东西能够带往南京,更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兵力,他只好带着钱拔光手里的六门钢炮还有自己的近卫佣兵赶赴南京城。

队伍不到三百人,却带了十几个大车,装满了物资和弹药,这批物资还是萧明从杭州带来的,基本上都是黑神弩的更换钢片,再有就是大炮的弹药。

萧明本想将冰儿留在东京,此去南京可能会有大仗要打,为了她的安全,萧明不想让冰儿涉险,经过那一次船舱之事后,萧明对自己这个丫头疼爱有加,不愿让她有什么意外,但冰儿抵死不从,坚决要跟随萧明,萧明无奈只得将她带在身边。

此去南京要从东京出发经过锦州向秦皇岛和山海关一线,过儒水蓟州到南京,此地已能感觉到战争的气息了,冬日的大地一片萧瑟,辽军在这一带侦骑四出,有人很快就发现了萧明的队伍,立刻就有队伍上前拦截。

这一对辽军是由耶律匀骨带队,见到萧明后滚鞍落马高呼大王!辽军听闻自己的南院大王回来也具欢呼!簇拥着萧明向城内奔去。

离此最近的顺州已经是重兵把守了,守城军士如临大敌,因为听说金兵已经越过了古北口长城,南下直扑居庸关,如果金兵分兵扑向檀州,妫州,则立刻就能攻下顺州,金兵拿下居庸关之后就会兵临南京城下了。

事不宜迟,顺州城根本没有坚守的必要,萧明立刻命令耶律匀骨带领守城的五千士兵跟随他立刻回到南京,大队人马读过沽河前往南京城,消息一传出,附近的百姓也跟随逃命,浩浩荡荡的,萧明也顾不了了,先回到南京再说。

回到南京第一件事萧明就召集众人开会,天祚帝逃跑时带走了怨军一万的精锐骑兵,现阶段南京城的守军已经不到十万人,且都是步兵,和弓兵,众人忧心忡忡,萧明却哈哈大笑。

“要骑兵干什么?我们只是守城而已,要那么多骑兵干什么?”

萧明得知,天祚帝这次西逃,竟然下旨让耶律大石领一万骑兵护送保护皇帝的后宫人员,也就是说,南京城几乎连守将都不足,不禁摇头暗骂:“这个昏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