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腊月 >

第21章

腊月-第21章

小说: 腊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真凑巧,也就在那一年,由于我的工作出色,为人正派,忠厚老实,很得领导和同志们的赏识。教导主任和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找到我,要我向党组织靠拢,把大道理讲了一大堆:“小盛呀,你的工作,你的为人,你的作风领导和同志们都一致肯定,为什么就不见你积极要求进步呀。”
“我呀,从来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觉得工作是为自己干的,干不好别人瞧不起;为人也是我自己的事,对人不忠厚、不诚实、不正派这是做人的道德问题。我没想到这与要求进步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我们的党组织、我们的事业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一个没有政治理想的人是没有头脑的人……”他们两人你来我往说了一大堆道理,我心不在焉的听着既没赞成,也没表示反对。这是他们第一次找我谈话,也是我有生以来有人从政治上关心我。
自那以后,他们没少找我谈话,八二年四月五日这天,全校师生都去祭扫烈士墓。教导主任又一次找到我,给我上起了政治课。我知道他们的一片苦心,在他们的启迪下,我也的确认识到了自己应当融入到社会,融入到事业的大熔炉,过去那种把工作作好,把人做好是狭隘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天晚上我就把入党申请书写好了,第二天上午我就把申请书交到教导主任手里。没想到就是那天下午党支部就对我入党一事展开了讨论,结果是一致通过同意吸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紧接着就开始内查外调,四月二十六日就正式批准我为中共预备党员。
宣誓之后,教导主任对我说:“有的人不知写了多少申请书,奋斗了一辈子结果都没有实现愿望。在和平年代,象你这样闪电入党的很少见,几乎没有。说句实话我每次找你谈话都是受支部的委托,大家早就看中了你,只是你迟迟不交申请。现在入了党更要好好干,我相信将来你会大有作为的。”
对于他的鼓励和组织的信任我很感动,我只是想继续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加努力做人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就行了,至于什么将来有什么作为,我从末多想。我很知足,就这要与过去那种非人的待遇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了,没必要再想那么多。
有句俗话叫“时来运转,好事连连”。过去倒霉的时候是:船破偏遇顶头风,屋漏恰逢连阴雨,喝水都塞牙齿。好运来时,好事一个接着一个。八四年暑假正好赶上了设区建镇的机构改革,在一个小小的清水镇两个教育组同时诞生了。这本来与我这个普通教师毫无关联,更何况象我这样一个素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寒酸儒生呢,哪管什么区呀镇的。放暑假了,我和往年一样按时回到农村的家,打点家里承包的责任田了。
八月三日这天早晨,我和往常一样扛起劳动工具到地里干活去了,远处传来了妻子那粗犷的喊叫:“快点回来,学校来人找你!”
听到喊声我就往家走,原来是教育组的老会计骑着自行车到我家来了。看到是他我很吃惊:“你怎么来了,找我有啥事?”
“我一是来向你贺喜,二是正式通知你到镇教育组上班的。”老会计面露恭维欢迎之色。
我感到这有点来得太突然,我从没想过会调我到教育组工作,惊喜交加之余略带几分愕然:“什么?怎么会调我到教育组工作呀?”我知道教育组是清水镇教育管理的衙门,在一般教师的眼里那是一个既八面威风又清闲自在的理想王国。
“你是人才呀!这次区镇两个教育组分家两家都抢着要你,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最后还是来负责这次分家的教育局长亲自拍板调你到镇教育组工作的。”
听了老会计的话,我似乎第一次来认真的认识自己的价值,满怀激热之情,到教育组报到。快到的时候恰好又碰上了我所在学校的校长,他拦住我显得十分诚恳十分认真地对我说:“调你到教育组去工作,你不能答应,到教育组是当办事员,没有发展前途,不划算。我正准备配你当我们学校的副校长,你的意见很重要,只要你不答应到教育组去,我就申报你担任副校长。”
对于当官我一向持无所谓的态度,当然我也不好当面拒绝他的一番好意,好意也罢,歹意也罢,服从组织不服从个人这点常识我还是懂的。不过这也不得不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教育组调我之前,校长没说提拔我当副校长呢,现在说或许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什么办事员不办事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一个没有阴谋坦诚相待的环境里工作,我不想也不愿意受人捉弄。我拿定主意到教育组工作,副校长对我丝毫没有诱惑。
我这人虽然不是什么天才,但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加上不计得失宽以待人的处世风格,使我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而且得心应手,几个月转眼而过,很快就到了八四年的腊月。
那年冬天是一个暧冬,一个冬天没有飘过一片雪花,风也没有往年的刺骨,似乎给人一种春的感觉。那时的中国犹如这温暖如春的冬天,处处涌动着改革的春潮。教育战线也和着时代的节拍,一向奉行的校长任命制的金条玉律开始有人问鼎,民主选校长的改革春风,在清水镇的大大小小学校掀起了一阵阵涟漪,我原来工作的那所学校也在酝酿着民主选校长的改革。近两三年来,这所学校一直树欲静而风不止,领导没有安全感,教师没有安稳感。有人把当时的局面概括为三多一少:上访告状的多,扯皮闹蛋的多,惹是生非的多,安心工作的少。镇委政府早就有临阵换帅的意思,苦于没有契机。民主选校长恰恰为领导们提供了助推器,于是民主选校长成了必然。
腊月十七学校期末考试工作全部结束,这个学期的工作一切都进入了尾声。镇上的领导突然来到了教育组,会同教育组的头头们,商讨并拟定了民主选校长的具体方案。为了确保选举的公正、公平、公开,当天晚上清水镇小学的民主选校长的大会就正式召开了。
晚上六点,全校一百多教职工齐聚一堂,一看主席台上坐着镇委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我那时在教育组分管人事工作,这样的会议我和教育组的组长书记当然是药铺里的甘草少不了的。入会的教职工一看这阵势,难免都面露惊愕之色,种种猜测自然应时而生:看来学校一定又有什么爆炸性新闻了,要不怎么会如此兴师动众,那么多头头脑脑来召开一个学校的教职工大会,那是少有的。就连现任校长也被蒙在鼓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会开始了,会议由教育组长主持,他首先讲明了大会的目的意义主题:“老师们:今天我们到你们学校是按照市教委、镇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在你们学校主办民主选校长的改革试点的,我们大家要本着对教育事业关心,对学校的关心,选出大家信得过的真正的人才为你们当家作主,大家可以选举校内的干部教师,也可以选你了解的现在不在你们学校工作的人,不管是谁只有你们认为符合条件,都可以选。”
紧接着教育组的党总支书记宣读了民主选校长的实施方案和校长的任职条件,镇上分管教育的领导又强调了选举的意义和纪律。举手表决了唱票人、监票人记票人名单后就开始投票了。只见参加会议的拿到选票的教职工们一个个凝目深思,两眼直直地盯着手中的选票,那神情俨然在盘算着把自己的命运,把学校的命运投向何方。沉默,沉默,再沉默;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离休老教师郑经同志站起来了,他第一个把选票投进了票箱。紧接着一个,两个,人们陆续的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投票结束了,没有一个人离开,都十分严肃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唱票记票开始了,经过认真清点收回选票九十八张,全部是有效票,没有一个人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只听唱票人念到的第一个名字竟然是我,黑板上赫然写着我的名字,我倒没有很在意,也许这是偶然。我从来就没想过要当校长,有没有我的名字是无所谓的事。台上一张张的票在唱着,台下一双双眼睛紧盯着。你们屏声静气,期待着未来的校长这顶桂冠究竟谁戴。随着选票的一张张减少,我名字后面的正字在一个个增多,人们渐渐在把异样的目光投向我,参加会议的领导脸上也在慢慢地绽放着会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开始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红的是同志们的信任使我感到兴奋,白的是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大庭广众之下从没讲过话的我能当校长吗?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唱票结束了我居然得了八十九票,教育组组长按照事先制定的选举方案,当场宣布我当选为清水镇小学的校长。组长的话音一落台下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致要我讲几句话。我能讲什么呢?施政纲领吗?过去没想过。感谢吗?我还不知道当校长是祸还是福。踌躇片刻,耐不住领导的一再催促,更不能让鼓掌的人失望,我站起来了,红着脸向台下的人鞠了一躬,只好说:“老师们,谢谢大家的信任,这事来得突然,我没有思想准备,请大家原谅。”本来是几句实实在在的话,没想到就是这句实在而且没有水平的话却又赢得了老师们的一阵喝彩:“我们要的就是你的实在。”
到会的领导见我没什么可说。给予了理解和同情,没有再要我讲话,就宣布散会了。
红楼梦里有句诗词:“昨夜还怜破袄寒,今朝则嫌紫莽长。”现在用来作为对我的写照一点不为过。散会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了很多很多。想到过去那些非人的遭遇,想到参加工作后的一帆风顺,想到领导的赏识,更想到老师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目光。我怎么也不敢当此重任,受命于危难之中,我害怕重蹈父亲的复辙,更害怕辜负了领导和老师们的期望。我不想在政治舞台上摸爬滚打,我希望过一辈子与世无争的平淡生活。想来想去,我还是决定不受此封。天亮了,随着一抹晨曦透进窗户,我估摸着领导们也该起床了。我洗漱完毕,就去找领导求情了,请求他们收回成命:“赵组长,我有个请求想找你谈谈,能行吗?”我这人有个惧上的毛病,事先想好了的话见了领导有时也不知从何下嘴。
“行,有什么话你说吧?”
“我不想到学校去当校长,我觉得我不是当校长的料。”
“还没干,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当校长的料,再说谁也不是天生的当校长的料,在干中学嘛。”
“这可不是别的做错了,可以再来,万一砸了锅,那老师们多么失望呀?”
“有你这个想法,我们就放心了,怕的就是你没有想干好的想法。”
“不,不,不,你们最好还是另选高明,我仔细想过我这人只适合干具体事,我不想也不敢涉足政治,我也不想再走我父亲的老路。更不愿意让我的母亲,我的家人,我的子女再受我的株连。”不知怎的我竟然第一次当着领导的面说了这么多话。
“你父亲是什么干部呀,那都是农村所固有的封建残余,你父亲是宗派斗争的牺牲品,这个我们都清楚。那是一个什么年代呀,现在是什么年代呀?那时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只要你自己遵纪守法是不会悲剧重演的。”
“组长,不管你怎么说,我还是决定不干为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你开什么玩笑,那公多人投票你当是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