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伐天下-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现在两人都长大了,千鹤便理所当然地藉着“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训不理弟弟了,令小辛弃疾很是失落。。。。。。
辛弃疾已经十岁了,并不愚笨的他虽然也认为若秉持公心,他爷爷辛赞的确是该死的,可是一想到自己当时说的话,辛弃疾的心中就如同正有毒蛇啮咬一样。虽然爷爷听到他的话后,可以放心地撒手人寰,可是听到最疼爱的孙子说自己该死,爷爷的心中该是何等地痛楚啊!即使辛弃疾天性开朗,可他还是会时常被噩梦惊醒,难道该杀了赵抗为爷爷报仇?可是赵抗那时并未做错什么,甚至欺骗辛弃疾其实都是为了他好,要不然一个几岁大的小孩怎么可能安心待在仇人的羽翼之下茁壮成长呢?那么辛弃疾是不是应该自尽向爷爷谢罪呢?可是若他那样做,只怕九泉之下的辛赞会更加睡不安稳吧?也许,只有快快长大,早日投入那充斥着血与火的战场中去,才能将一起的不快全都忘却。。。。。。
说起来,辛弃疾的理想要比他的义父现实得多,总结一下无非四句话,“醒掌天下剑、醉卧美人膝、杀人如草芥、使钱如泥沙”,可是也正因为这样,辛弃疾越来越看不懂他的义父。赵抗现在年纪也不算小了,居然还一直独身,实在令人不解,辛弃疾在千鹤回来那天的家宴上就提出了质疑。结果赵抗对此不置可否,而姐姐则投来想要杀人的寒光,小辛弃疾立刻噤若寒蝉。辛弃疾不觉有些奇怪,为什么只要一提到赵抗娶妻的事,姐姐的反应就会那么大?难道是怕赵抗有了亲生儿女后,就不再疼爱他们两个了吗?辛弃疾不禁暗暗摇了摇头,觉得姐姐的心眼实在太小了点,总不能为了让义父继续爱护自己,就让他绝后吧?
关于赵抗的婚事,如今在赵国已经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即使连虞允文也不再问了。反正赵宋皇室子弟还有不少,经过这几年的教育和培养,也出了几个贤能之人,王储的问题暂时不必太担心。倒是赵抗的两个姐姐,因为有过凄惨的经历,反倒是猜到了一些端倪。在她们看来,赵抗很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关系,而怀疑自己能否尽起丈夫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抗已经患上了“结婚恐惧症”。。。。。。
关于解决办法,姐妹俩倒是想到了一个。当初她们俩因为精神上的创伤太重,也早就绝了成家的念头,但是当赵抗将她们指婚给郑南臣为妻后,夫妻生活却一直很和谐,所以她们都十分感激赵抗当时的决定。因此,她们打算将这件事告知南宋的吴太后,请她对赵抗施加压力,逼赵抗尽快大婚,放眼天下,能在公事上强迫赵抗的只有虞允文,而在私事上,大概就只有吴太后了。。。。。。
而赵抗并不知道自己的亲人各自打着不同的算盘,现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作出决断,这第一件就是赵奈的事,他需要为其找一双“眼睛”。赵奈虽然因为双目失明的缘故,并未再参加过实战,但他的冷静与判断力绝对是出类拔萃,可他既有着不能视物的天然缺陷,心地又太过善良,以致于他常常表现得有些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换句话说,担任赵奈辅臣之人,必须狠辣果断、如果观察力再出众一些就更好了。赵抗手边确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起用她这个问题人物,会不会带来太大的麻烦呢?
白莹钰自从归顺赵抗以后,为其出过不少奇谋,以其建立的巨大功勋,在赵抗看来已经足以为她昔日的过错赎罪了。可是,让她这样的女人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赵抗必然承受很大的压力,而若只是出谋划策,根本没必要走上前台,所以这件事就一直搁下了。而这几年来,白莹钰的品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现在的她虽然依旧是无男不欢,但却再没弄死一个人,较之她昔日的疯狂,已经可谓是天壤之别了,所以在半年前赵抗就动了起用白莹钰的念头,只是那时还没想到合适的岗位。而现在来看,赵奈虽然当初英俊清秀,可现在早已破相,决不至于引起白莹钰的觊觎;而赵奈双目失明,也不致受到烟视媚行的白莹钰诱惑,这两人成为合作搭档倒还真像是天作之合。
当然,合适不合适,用过才知道。赵抗并没有立即让白莹钰出任实职,而是让她和赵奈一起听课,以看看两人的契合程度。当然,这种情形赵抗都是将“小色鬼”辛弃疾支走的,要不然这小子见到生性豪放的白莹钰,岂不是成了干柴烈火?
事情出乎意料地顺利,赵奈与白莹钰联手的情况下,各自的不足都得到了弥补、实战如何还不好说,至少兵棋推演中,即使是赵抗都很难获胜。可就在这时,赵抗却将两人的情况毫无隐讳地介绍给对方,赵奈的事只是令人同情和钦佩,还没什么问题,而白莹钰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人品端方的赵奈若是不能容忍毫无廉耻的白莹钰,那么他们就算配合得再好,也一定难以精诚团结,那这对组合就没有多大的实用性了。赵抗当然可以瞒着赵奈,但想到他总有一天会知道,所以还不如在一开始就给挑明了。白莹钰虽然心怀愤懑,但还是紧张地看着赵奈的反应,自己能不能重见天日就全看他一句话了。说到底,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愿意一直活在黑暗之中呢?
第四百四十七章 整 风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至于她的生活习惯,只要不伤害他人,那就没有什么问题。”,赵奈的回答全在赵抗的意料之中。这两年来,不知道是不是双目失明的缘故,赵奈本就善良的心地变得愈发柔软,甚至连那些导致他父母惨死的金人,也不再像当初那样切齿痛恨。现在的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不管犯过多大的罪孽,只要真心悔过,就应该原谅他们。”,好在他还没愚善到认为单靠教化就能令恶人改过向善,要不然赵抗肯定就直接放弃他了。尽管如此,赵抗还是不断地对其灌输“除恶即是行善”的思想,而为其选择白莹钰这个人品不端的副官,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相同的考虑。
尽管准备重用二人,但他们摆在功劳簿上的功勋就那么多,赵奈最多能勉强能当个团长,还得在有空缺的情况下。可就连赵抗都没有想到,军官的空缺会出现得这么快。。。。。。
赵国建立初期,赵抗曾经试行过告密制度,以进一步增强本就不错的情报工作。但是,虽然这一制度收到了远超预期的成效,但也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猜疑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而极大地增加了统治的难度,最后赵抗很快就不得不放弃了那次尝试。尽管如此,赵抗一直很怀念这项制度的方便好用,在一年前,赵抗决定再次试用该制度,不过现在他可务实多了,只在军队、情报等关键部门推行,副作用应该会小得多。
虽然赵抗也很期待,告密制度的启动会收到应有的效果,但当它真的生效之后,赵抗又觉得难以忍受。情报部门因为一直是赵抗亲自在抓,再加上他们的待遇本就很高,内部监督机制也相当健全,更别提他们进入系统时所受的非人训练了,所以这次告密运动并没揪出多少问题人物。可是军队系统的情形却令赵抗非常愤怒和失望,只检举揭发了一年时间,军中超过两成的中高级军官就被卷入其中。赵军还是一支年轻的军队,都已经这个样子了,要是再过十年,岂不是要连根子都烂掉了?
其实赵抗对将领们的贪心倒并不怎么敌视,在他看来这是人之常情,自从赵军建立以来,他已经多次提高官兵军饷和待遇就是明证。甚至官兵若对生活不满,也可以向他提出意见,甚至是主动退出军队赵抗也不会拿人家怎么样。可是,若有军官胆敢欺瞒于他,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这次被查出问题的家伙九成都是属于这类情况。赵抗为了不出现错杀的情况,命令情报部门只将核查后证据确凿的名单呈上,即使这样涉及到的人数也多达一百一十九人,其中不乏位高权重的大将。
由于赵抗长久以来的积威和他深入人心的吝啬形象,敢于私吞战利品、从铁公鸡身上拔毛的不过寥寥数人,还都是下级军官。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赵抗对他倒并没怎么重罚,只是采取了扣功勋和罚款的方式,即使是一个军功不够扣和一个交不出罚金的,赵抗也根据已经较赵军成立初期宽松不少的新军规只将其贬为奴隶五年而已。
可是,对于另一种被大家认为司空见惯的情况,赵抗的措置则极为严厉,那便是虚报战功。说起来虚报战功在历朝历代的军队中都是心照不宣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军方还是朝廷,都默认了这一潜规则,军官可以多要饷银,而负责经手的文官既可以从中抽取好处,也可以借某次数据不实,进而怀疑所有的战后统计结果,从而有理有据地克扣军队该得的粮饷,有效地打压和控制军队。可是赵抗却绝对不能容忍这种现象在他的军队中出现,这一点从他在宣传中一直严禁夸大战果就可以看出一些迹象了。对战果和损失照实宣传,虽然在初期容易引起境内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和不满,但与此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民众对于战争的忍耐力,更主要的是,官府可以逐渐获得民众的完全信任。大家都会想,官府连打输了都不瞒我们,还有什么时候会瞒我们呢?一切相信官府就会成为他们不自觉的习惯,到了那时官府无论想要民众怎样配合,难度都要小得多了。当然,赵国孤悬海外的独特性,才使得赵抗的这一“老实”做法具有可行性,如果是大陆国家,邻国只要在初期的困难阶段一渗透,很快就是身死国灭的结局。。。。。。
赵抗决定重处虚报战功的行为,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要增加百姓对他对赵国官府与军队的信任,更多的还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赵国人才济济,在军事上堪称天才的就至少有三人,而人才更是如同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涌现出来。可是,天才归天才,如果得不到准确的情报,就成了聋子和瞎子,比起那些庸才来也好不了多少。当然,即使军中虚假成风,那些军事天才依然有可能根据经验推断出真实情况,可是运筹每多一个环节,战争便多一分失败的可能,既然现在纠正还来得及,赵抗怎么会让这种隐患继续存在下去呢?
这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可是赵抗真要下那狠手,又有些于心不忍,尤其是这批军官中,还有像第一军军长郭玉这样的大将。比起郑南臣、江晨星,甚至是孙大鹏等人,郭玉的军事才能也并不显得怎么突出,而他之所以能爬到这样的高位,与其对赵抗的耿耿忠心是分不开的。郭玉本是魔门长老之一,要不是他当初死顶赵抗,现在有没有赵国还很难说。其后发生的历次战斗之中,他虽然由于自身军事才能算不上出类拔萃,功劳远比不上那几位逸才,可就凭着他忠实地执行了赵抗的每一个命令,他依然一路高升,直到成为赵国最重要的部队——第一军的军长。赵抗这样做也不纯粹是出于私心(稳固统治不算是私心),对于一国之君来说,手下既要有像江晨星这种敢于违逆自己并临机决断的“刺头”,也需要像郭玉这样老实听话的将军,要不大家都无视他的命令各行其是,他这国王也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了。。。。。。
但是,由于功勋不足,郭玉的军职虽然已经很高,但却连爵位都没有,而军阶也才刚刚达到稗将的级别,较之其他几个军长甚至那些师长都矮了一截。在这种情况下,郭玉心理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