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朝好丈夫 >

第1129章

明朝好丈夫-第1129章

小说: 明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在先帝的预想之中,刘瑾这些人的重任是托付在柳乘风身上的,柳乘风和皇上亲近,让锦衣卫与内阁抗衡,达到内廷和外朝的某种平衡,可是现在柳乘风封王,先帝这如意算盘也就打空,而皇上刚刚登基照旧被人管束,司礼监那边阳奉阴违,内阁那边说三道四,今日说皇上应当如何如何,明日告诉朱厚照又该如何如何,这个新皇帝在渐渐过了丧父之痛后,才渐渐醒悟,事情不能这么下去,他是天子,是皇上,岂能处处受制于人,于是乎,刘瑾这些人便渐渐的炙手可热起来。

原本的时候,内阁那边似乎也不急于把柳乘风赶走,西厂既然建了起来,在他们看来对柳乘风的妨碍也是不小,柳乘风或许会出来反对,内阁明摆着拉开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可是柳乘风偏偏一点动静都没有,于是恼羞成怒的内阁自然对柳乘风不报期望,紧接着,几个御使已经开始上,说是柳乘风身为楚王,迟迟不肯就藩,有违礼制,现在封王的诏已经颁布了两三个月,不能再拖延了,恳请皇上立即下旨命柳乘风就藩。

一开始只是零星几份这样的诏,紧接着,这样的诏越来越多,皇上无动于衷,似乎一点也没有反应的样子,结果内阁更干脆,直接谒见张太后,俱陈此事,围绕着先祖定下来的规矩,天花乱坠一通,又说这是先帝遗愿,不可不遵,张太后这几日总是浑浑噩噩,可是听到先帝二,终究还是做了妥协,随即一道懿旨颁出,宣柳乘风立即入宫觐见。

京师的楚王府里,上下已经开始忙碌,就藩是迟早的事,家眷们也都要带走,所以无论宫里什么时候同意柳家出京就藩,这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足,懿旨还未到的时候,柳乘风正在与府中的帐房说话,说实在的,这些年他知道自己赚了无数的钱,也知道这些银子是天数,无论是丽人坊,是聚宝楼是聚宝商行又或者是学而报,甚至还有廉州的藩地税收,都是极为可观的财富,这些财富大多数都是温晨曦在管,不过这也是名义,真正的具体细节,还是府中的帐房在计数,此外还有聚宝钱庄为他打理。

现在临到要搬家,柳乘风才突然关心起他的收入了,毕竟一家老小出远门,没银子可是不成,到时候去了那边花销的银子肯定多,自己心里得有个底。

柳乘风的所以岁入,除了平时的一笔开销,大多数都是直接存入聚宝钱庄的,这既给聚宝钱庄一笔丰厚的本金,以防出现挤兑的可能,同时也给柳乘风了便利,王爷要查账,帐房立即去与钱庄沟通一番,最后终于给出了一个数,这个数说出来就足够让人咋舌,连柳乘风都大吃了一惊。

“王爷,若只算现银,现在王爷手头上的现银总计有一兆七千九三十二万两……”

一兆七千九万……

柳乘风目瞪口呆,这些年他只顾着拓展自己的生意,可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积攒了这么多收入,不过想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妥,现在单一个聚宝楼,每年的岁入就超过了四千万两银子,柳乘风每年的进账就有一千万上下,聚宝商行现在的岁入已有稳超聚宝楼的趋势,柳乘风占的股只比宫里的少一些,除此之外还有丽人坊,现在丽人坊已经开遍了大江南北,柳乘风在丽人坊里占得是大头,一年两三万是稳打稳的,廉州的税赋这几年也是水涨船高,那就更不必说。

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开销,虽然说这些生意其实盈利最多的是宫里,可是宫里的开销毕竟也大,皇上要建学堂,要修路,修筑河堤,其实动用的都是内库的银子,而柳乘风的一家老小的开销虽然不小,可是毕竟有个极限,这笔养家费在柳乘风的收入里就是九牛一毛。

虽说随着商业的兴起,还有大量金银从世界许多地方流入大明朝,银价已经贬低了许多,从前一人有个一两银子便能轻松自在的养家,现在没有五六两银子都难以维持,地价更是飙升了十倍倍,可是柳乘风这笔财富,仍然连他自己都大吃了一惊,这才短短几年功夫,自己的私房钱,似乎比之宫里的内库也不遑多让了,他朝帐房点点头,道:“你来账簿来本王看看。”

帐房连忙将簿子递给柳乘风,柳乘风一一核算,在确认无误之后,不禁苦笑,他这也算是第一次知道,自己已成了世上最大的富豪,天下的财富,只怕有一成都占在自己手里,有了充足的资金,似乎到了廉州那边,日子不会过的太坏。

“跟钱庄支会一声,全部换成足额的银钞,到时我去廉州的钱庄支取一些,让他们先有个准备。”

柳乘风看完簿子,对帐房道。

…………………………………………………………………………………………………………………………………………………………………………………………

第一章送到。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八百七十章:远大前程

更新时间:20134717:25:38本章字数:4447

坤宁宫。

现在是二月初,殿外已是春气撩人,无数的树桠上长出了嫩芽,连那凛然的冬风也变得温柔了许多,正对窗外的花圃鲜花纷纷长出骨朵,任微风吹拂颤抖着舒展腰肢。

只不过这宜人的景色却被门窗隔绝,坤宁宫的正殿里门窗封的密不透风,里头点满了蜡烛,这烛油的气味颇为刺鼻,若是再混合那铜盆里的碳味那就更加让人不禁掩鼻了。

只是张太后吩咐要这么做,谁也不敢忤逆,自从张太后性情变得阴晴不定,这坤宁宫里伺候的太监和宫人一个个也都小心翼翼了不少。

张太后半坐在榻椅上,身子微微倾斜,她的脸色显得消瘦了许多,再无此前的丰腴,摆在她案前的是一杯清茶,案上还有一串佛珠。坤宁宫里已经设了一座香堂,张太后大多数时间都在那里度过,平素便是皇上来问安,她也只是三言两语打发。

张太后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宫里的人都知晓,因此这殿里少了平时的轻松和闲适,多了几分凝重的味道。

“娘娘……”一个太监碎步进来,低声道:“楚王柳乘风已经到了,在宫外侯见。”

“传……”张太后低声吩咐。

过不了多久,柳乘风才风尘仆仆的进来,太后来懿旨的时候他在算账,一听到宫中传唤便立即赶过来,到了殿中,柳乘风行礼道:“儿臣见过太后娘娘。”

张太后眼睛抬起来。那从前明快的星眸如今灰沉沉的,黯然无光。

她淡淡的道:“柳卿家坐下说话。”

柳乘风点点头。坐在早已预备好的座椅上,欠着身子道:“太后娘娘近来憔悴了。要多注意保养凤体,太康公主虽然现在搬出了宫,可是对您还是放心不下,娘娘为了皇上为了公主,也该爱惜自己的身体才是。”

张太后只是淡漠的点点头,道:“这些道理哀家都明白。今次叫你来,是因为内阁的几份奏书。”张太后的手指指了指案头,随即道:“你现在封了藩王,按祖宗之法。也该到就藩的时候了,再逗留下去难免被人说闲话,哀家和皇上虽然都不希望你离京,可是现在大臣们闹的厉害,如今也只能放你走了。”

柳乘风心里不知是喜是悲,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他早已将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乡,可是他心里清楚,这里是个是非之地,接下来一场异常惨烈的搏杀即将开始。柳乘风不怕和人斗争,可是争斗的双方一个是皇上,一个是内阁。

私情上,柳乘风希望皇上得胜,朱厚照和他这么多年默契的关系,还有那割舍不开的情谊,柳乘风打心眼的希望他的人生永远不必经历挫折。

可是扪心自问,柳乘风却也知道,若是皇上获胜。获胜的不只是朱厚照,更是刘瑾那些人,内阁和大臣们就算再不堪,毕竟还是为了社稷和天下好,一旦皇上得胜,那么……

每每想到这里,柳乘风便忍不住叹口气,他抬头看了张太后一眼,心里忍不住想,这只怕是自己最后一次入宫了,从宫中出去之后,他将去一个对自己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在那里,他将从一个新的起点开始起步,他的前程将会更加光明,在这里,他只是个附庸,可是到了那里,自己就是主宰。

“怎么,你不说话?”

张太后见柳乘风默然无语,想必心中也是酸楚,可是却做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垂问。

柳乘风感觉喉头有些哽咽,各种情感汇聚出来,深吸一口气道:“儿臣既是藩王,按祖宗成法,回藩国就藩是理所应当,原本儿臣想多待些日子,可是既然大臣们不高兴,儿臣岂可让太后和皇上为难,既然如此,自然不敢再在这里逗留了。”

张太后幽幽叹了口气,道:“哀家知道,你舍不得,哀家又何尝舍得?皇上走的时候,哀家不一样也舍不得吗?可是该走的还是要走,你也一样,哀家信命,这是命数,命数里哀家要做寡人,皇上要做寡人,哀家也只能承受。你也是一样,哀家知道你,你不信天命……”

柳乘风忙辩解道:“儿臣也信天命。”

张太后却是斜着眼看着柳乘风,道:“你不必自辩,你是什么人哀家会不知道吗?你是个不信命的人,不信命的人固然好,总是想去改变,可是哀家告诉你,有些事是改不了的,皇上要走,你改得了吗?你要去就藩,哀家改得了吗?信命的人才懂得逆来顺受,才懂得恭顺,这些东西你现在不明白,以后就会明白了。”

柳乘风默然无言,他心里在想,我是个信命的人吗?或许是吧,可是……

柳乘风苦笑,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如果他是个信命的人,只怕现在至多还是个穷困潦倒的革籍书生,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可是现在呢?

柳乘风突然一笑,对张太后道:“娘娘说的对,现在想来,儿臣确实不是信命的人。”

张太后深望着他,道:“你之所以不信命,是因为你不愿意受人摆布,先帝在世的时候,曾对哀家说,你是老虎啊,老虎是不愿受人束缚的,老虎只愿意独行,老虎容不下别人。所以先帝左思右想,才许你藩王之身,便是希望将你这老虎放归山林。”

张太后说到先帝时,那灰暗的眼眸顿时放出光芒,整个人都变得光亮了许多,她继续道:“先帝还说,你这老虎唯一的不同便是颇重情义,所以要管束你这老虎,不能动之以财帛和禄位,需用情义,先帝对你有知遇之恩,有督导之情,所以你甘愿为先帝赴汤蹈火;皇上与你有兄弟之义,有彼此照应之情,所以你对皇上也会君臣一体。除了先帝和皇上,这世上想要收服你的人只怕就再不多见了,所以你这老虎还是趁早放归山林的好,留在这里会害了你,你这一去,多则是一辈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相见,可是你记着,哀家现在每日吃斋礼佛,既会希望泉下的先帝能在极乐中继续安享清福,也祝祷皇上能享太平江山,更希望远在楚地的你和太康,能安安乐乐,好啦,话就说到这里,辰时要带了,哀家要去上香了,你回去做好准备吧,择日出京不要再耽误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现在唱曲的人都没有了,自然是该曲终人散的时候了。”

张太后说这唱曲的人,说的自然是先帝,柳乘风心里不禁有些悲凉,忍不住想:是啊,唱曲的人都已经不在了,这一幕戏也该落下帷幕了,可是……

他突然又想:可是在那千里之遥的廉州,在那里,我的舞台才刚刚搭起,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