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岛,交战各方因此发现各自在陆地上大致相等地得到了必要的支撑之地的援助,仅仅
对于其他地点的占领并不会增强他们的军事力量,因此只能取决于舰队的数量与质量。
为了安全地进一步扩大占领,获得海上的优势就成为了第一需要。这并不仅仅是局部性
的,而是涵盖着战争的整个领域,否则,占领就是不稳定的。而所需的增援部队,其规
模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它所要求的开支超越了目标的价值。因此,西印度群岛局势的关
键存在于舰队方面,它们成为了这场军事活动的真实目标。由于西印度群岛各港口在这
场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真正的军事用途,它们在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充作了中介性基地,
当陆军进入冬季作战期,舰队均退回至这些港口,情况就更是如此了。除了英格兰人攻
占斯塔卢西亚以及1782年夭折流产的进攻牙买加计划以外,在西印度群岛的陆地上并没
有出现过理智健全的战略性行动,直至要么通过战斗,要么通过令人振奋的集中兵力,
取得了海上优势之前,并没有严肃认真地试图进攻一个军港,如巴巴多斯,或在可能的
情况下,进攻罗伊堡。必须加以重申的是,局势的关键就在于舰队。
海上力量,一支武装舰队,对于美洲大陆的那场战争的影响也在华盛顿和亨利·克
林顿爵士的看法中提及过。就其自身作为一个战场而言,在沙弗伦'2'战役的条目下,尽
管东印度群岛的情形已在很大程度上加以讨论过,在这里仅需重复提及的是,在那里的
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优势的海上力量对于海洋的控制地位。占领亭可马里(Trinalee),
尽管对于并无其他基地的法兰西海上编队而言至关重要,然而,却如同占据斯塔卢西亚
一样,是一场意外收获。本应只有在击败对手或敌军舰队临时缺阵时,才会得以成事,
而法军正好捡了个便宜。在北美与印度,较为合理的军事政策表明,作为真正进攻目标
的敌军舰队也依赖于与本土的来往联络。这里仍然要提及欧洲,因为它与这场范围广阔
的战争的关系要重要得多。可以十分明确指出的是,在欧洲,其政治上的让渡成为战争
对象的唯一两个地点就是直布罗陀与梅诺卡岛。由于西班牙的一再催促,前者完全成为
了同盟国的主要进攻目标,而对于两者的占据则十分明显地取决于对海洋的控制。
在某一场海战中,正如在所有其它的海战中一样,从一开始就有两件事情至关重要
——一处位于边界的基地,在这种情况下是海滨地区,军事行动正是从那里得以展开;
一支有组织的军事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是海军舰队,其规模与素质应与所发起的军事行
动相称。正如目前所举证的事例,如果那场战争扩大到了这个星球十分遥远的地区,那
么,在每个这样的遥远之地都需要有能适用于航运的安全港口,以作为局部战争中次要
或临时性的基地。在这些辅助性港口与主要的或本土基地之间,必须存在着十分稳定的
交通线,而它则取决于对中间相隔海域的军事控制。这种控制权的操作必须要由海军来
加以执行,要么通过清除大海之上四面八方的敌军舰船,从而使得本国船舶得以十分安
全地穿行;要么通过武力伴随(护航)每一梯队为支援遥远的军事行动而必需的供给船
只,对这种控制权进一步加以强化。前一种方法旨在努力疏散国家力量,后一种则在护
航处于一定重大关头之地,集中兵力于那一海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通过对于沿途适
当分布却又为数不至过多的优质良港的军事占领,例如好望角、毛里求斯,无疑会进一
步巩固交通线。诸如此类的据点总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就更是如此了,因为,比起以前
的补给与供应,今天油料补充更加频繁。海内外据点的配合,以及它们之间来往沟通的
状况,可被称之为一般军事形势的战略性特征,依据这种特征,以及敌军舰队的相对实
力,就能够确定军事行动的本质。在这一领域三个分支的每一方面,欧洲、美洲与印度,
出于条理清晰的考虑,已分别加以了阐叙;对于海洋的控制已被坚持视为决定性因素;
敌军舰队被指定为真正的进攻目标。现在,可将先前的考虑应用到战争的整个领域,看
一看同样的结论会在多大的程度上适用于它,如果是这样,还可以看一看每一方的军事
行动的本质又本应该是什么。
在欧洲,大不列颠的本土基地位于英吉利海峡,有两个主要的军需中心,普利茅斯
与普茨茅斯。同盟国的基地则位处大西洋之滨,主要军港包括布列斯特、费罗与加地斯。
在它们的身后,还有位于地中海的塔兰与卡塔赫那造船厂。在另一边,与之相对的则是
英格兰位于梅诺卡岛上的基地马翁港,只是后者可以完全不加考虑。因为在整个战争期
间,它被局限于一个防御者的地位,而英格兰舰队尚不能抽调出任何一支持遣部队前来
地中海。反过来,由于其地理位置,如果能被利用作为一支与其使命相称的舰队的基地
的话,直布罗陀就能够有效地监视来往于海峡的特遣部队或增援力量;这一点并未得以
实现。英格兰的欧洲舰队被牢牢地绑在了英吉利海峡,即从事本土防御,并不定期地光
临洛基,护送对于其守备部队坚守下去来说至关重要的补给品。马翁港与直布罗陀相比,
所起作用仍然是有所差异的。前者,在那时根本就无足轻重,直至战争后期以前,根本
就没有引起同盟国的注意,只是在历经六个月的围困之后,它陷落了;而后者则被认为
是生死攸关的,从战争之初,就吸引住了同盟国相当大的一部分进攻火力,形成了有利
于英格兰的颇具价值的箝制态势。
在北美,战争伊始,纽约、纳拉甘西特湾以及波士顿即成为了局部性基地。当时,
前两者尚为英格兰人所窃据。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应是北美大陆上最重要的兵站。
它们易守难攻,且补给方便。在此之前,波士顿就已落入了美国人之手,因此可供盟军
使用。从这场战争实际发展的方向看,通过1779年将英格兰人颇具活动能量的军事行动
分流到南方各州,波士顿便脱离了军事行动的主战场,并且从其地理位置上看,它在军
事上就不再那么重要了。然而,如果通过占据哈得逊与尚普兰湖一线孤立新英格兰,向
东一线集中军事力量的计划得以采纳,就会发现这三个港口本来都对时局具有决定性的
重要意义。纽约以南、特拉华、切萨匹克湾无疑为成就一番海上事业提供了颇具诱惑力
的战场。然而,出入口的宽度,缺乏保护濒临海边的海军基地和易于防守的阵地,以及
由于试图占据众多的地区而导致的地面部队的分散,加上在那一年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
内水土不服,使它们在最初的战役规划中无法担当起主要的角色,因而没有必要将它们
归类于战争的局部性基地之中。在美洲大陆的南端,英格兰人被一种虚无的幻想所迷惑,
指望能够获得那里的民众的支持。他们未能考虑到,即使是那里的大多数人平静地选择
了自由,这种素质也会使得他们不致起而反对革命政府。按照英格兰人的理论,他们正
是遭受这个政府的压迫。然而,英格兰人的这一遥远,并就其最终结局而言是十分不幸
的计划的完全实现,其成败的赌注就压在了这样一次起义上了。查尔斯顿是这次战争的
又一区域性基地,首先英格兰远征军在乔治亚登陆,十八个月后,它于1780年5月落入到
英军手中。
在这场战争中,西印度群岛的主要区域性基地通过前面所述已为人所知,对英格兰
人而言,有斯塔卢西亚,及在某种较小程度上还包括安提瓜。顺风而下一千英里就是牙
买加的主岛,在金斯顿拥有一座能力十分巨大的船厂。盟军依照主次轻重的顺序,首先
占领了马丁尼克的罗伊堡以及哈瓦那;其次才是瓜德罗普与开普弗朗西斯。在那个时候,
战略形势的一个控制性特征——一个在我们自己的时代里也并非无关紧要的特征——就
是信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海流。克服这些障碍从而占据有利的上风,甚至对于单艘舰
船而言都是一项漫长而又艰难的使命,对于规模庞大的舰队来说则要困难得多。可以理
解的是,舰队只是出于自愿,或在确信敌军正在驶向同一方向时才会驶向这些西部岛屿,
正如在得知法兰西舰队已驶向开普弗郎西斯时,在圣茨战役之后,罗德尼才开赴牙买加。
风势状况使得向风或朝东向的岛屿既成为了海战的区域性基地,又成为了在欧洲与美洲
之间的自然交通线上的关节之点。同样可以理解的是,在两大战场之间,在大陆与小安
的列斯群岛之间,其中横置着一块广大的中央地区,除非交战一方拥有较大的海上优势,
或者除非在一处侧翼赢得了决定性优势,否则,更大规模的战役行动很难得以安全地进
行。
1762年,当英格兰占据了所有的向风群岛时,在海上确立起了无可争辩的优势,它
无所顾忌地进攻并占领了哈瓦那。然而从1779年到1782年,法兰西在美洲的海上力量与
法兰西对于向风群岛的占据实际上使自己能够与英格兰分庭抗礼。这就使得在哈瓦那的
西班牙人能随心所欲地在所提及的中央地区实现进攻彭萨卡纳与巴哈马的意图。
因此,诸如马丁尼克与斯塔卢西亚这样的据点对于目前战争来说,就具有比牙买加、
哈瓦那及其他背向岛屿更大的战略优势。他们控制后者是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好处,由此
西向而行将会比返航时迅速得多,而大陆角逐的关键之点实际上从一点出发并不比从其
他之点出发更远。被称之为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大部分岛屿都同样具有这种优势;而巴巴
多斯小岛向风而对,具有特别的优势,不仅适合于进攻性行动,而且防守困难,一支大
型舰队都能接近于它,甚至于能从罗伊堡这样一个近在眼前的港口出发。要加以牢记的
是,最终在圣基特之前停顿下来的远征舰队本来是准备开赴巴巴多斯的,然而却由于信
风的暴虐而未能如愿以偿。在当时的条件下,巴巴多斯作为通向牙买加、弗罗里达,甚
至于北美的交通线上的沿途避难港,尤其适合于成为英格兰参与战争的局部性基地与军
需库;而逆风一百英里开外的斯塔卢西亚则被军队把守,作为舰队的前哨站卡,密切地
注视着罗伊堡的敌军。
在印度,这块半岛的政治状况明确地表明了东部沿岸——或者说,科罗曼德尔(Co
romandel),可成为战场。亭可马里位于毗连之岛锡兰'3'之上,尽管其状况不是太好,
然而却提供了良好的、易于防守的港口,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他所有的锚地都
在海岸线上,因为那里具有更为开阔的停泊之处,从这一形势出发,在这一地区的信风
与季风也具有战略价值,从秋分至春分季节,这股风有规律地从东北方向吹刮而来,有
时还十分猛烈,掀起涛天巨浪拍打着岸边,使得登陆十分困难;然而到了夏季,盛行的
风向就来自西南向,使得海面相对柔和,天气也较往常为好。9至10月份的“季风更替”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