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篡唐 >

第483章

篡唐-第483章

小说: 篡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三天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已无人知晓”总之,少不得一番勾心斗角的尔虞我诈。

初九,李渊命司农丰卿宇文颖前往庆阳招降杨文干,结果却是这宇文颖一去不回,若人间蒸发一般。

至六月二十四日。谣言越来越多。

更令李渊吃惊的是,杨文干终于在庆阳起兵造反更甚者,杨文干还袭扰了与庆州比邻的宁州,口称今上无道,太子明德,并提出了“诛秦王,清君侧。的口号……

据说,泾州刺史,左朗卫大将军李艺已公开响应”

据说,太子在前年任命的山东地区的那一堆刺史太守,一个个都在蠢蠢欲动。

据说,连安南大都督度。镇南大将军,麒麟上将,河南王李言庆,也有些不太安分了,”

不过这咋,消息一传出,李渊反而不怕了!

他对李言庆的确是有些忌惮,但如果说李言庆会造反?他是绝不会相信。

李言庆是个聪明人,而且远在岭南,他若是真要造反的话,那么现在的幽州、辽东,荆襄各地的旧部,早就起兵了。李言庆的这些旧部一旦行动起来,天下又怎可能如此平靖?

李言庆没有造反,说明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

当务之急。李渊必须要平定关中的动荡。

要知道,仁智宫的秩序虽然勉强还在,可人心却已经越发不安。

随着杨文干兵发百家堡,距离玉华山不足二十里的时候,李渊终于做出了最后的决断。

“召秦王巍见!”(未完待续)

第二章长安风云(二)

“今的李世民,和历史!那咋车出,天下动,的天黄。有一些不太一样。

江陵屠城,让他李世民的声誉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响。

不过这种影响并不算太大,在这个年代,屠城坑杀的事情屡见不鲜。且不说王世充、寰建德这些人干过这样的事情,如果追溯起来的话,连伟大的汉高祖刘邦,也干过这种事,算得了什么?

所以,一群书生士子站出来声讨一阵子后,旋即被平定江南的捷报所淹没。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在平粱之战的表现,也不算太差。如果不是最后萧铣被萧太后摆了一道的话,说不得可以兵不刃血夺取江陵。李渊把李世民调回长安后,先冷藏了几个月。

武德五年初,李世民重又登上了尚书令之职,并被封为左右十二卫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

李建成就是在这样的平衡之中,不得不收敛锋芒。

李世民讨伐杨文干,结果是显而易见。

李建成倒是不太紧张,因为这件事情里,和他并没有太大的干系。只是最令他吃惊的是,从仁智宫传来消息:李渊似乎动了废立太子的心思,准备在秦王战胜之后,册立李世民为太子。而李建成,则被安排到了蜀中,册封蜀王,并且永远不得反悔长安,”

这消息,真还是假?

李建成有些惶恐起来。

随着李世民出征,李建成旋即被释放。

但却被李渊禁足于东宫,无李渊的诏令,不得擅自离开。

至少还住在东宫,说明李渊这废立太子的念头,也不是特别坚决!

再时,东宫所属依旧可以进出,除了已经被揖拿入狱的东宫左率卫韦挺之外,余者并未受到太大的牵连。

“太子也无需担心,如今之态势,只要拿下杨文干,太子就可以洗刷清白,陛下也必然不会怪罪。”

看到李建成如此焦虑,就有人站出来为他开解。

此人名叫赵弘智,受李元吉推荐,为太子詹事,秩比正三品。

想当初,也正是这个赵弘智出面,不断挑拨李建成和太子少保李纲的关系,最后成功逼走了李纲,成为李建成身边最受宠信的人物”

不过,他话未说完,一旁魏征忍不住冷笑起来。

“赵詹事莫不是以为,秦王能留下杨文干吗?”

魏征和赵弘智一白不太合拍,而且相对而言,李建成对赵弘智无疑是更信任几分。

赵弘智顿时怒了,“难不成秦王还敢杀了杨文干吗?

陛下可是有敕令,要留杨文干一条性命,秦王若是杀了杨文干,那可就是抗旨不尊!”

魏征大笑,“赵詹事,我可以和你打赌,杨文干必死无疑。”

李建成愕然问道:“这是为何?”

“太子,杨文干之事出来的蹊跷,难道您就没有觉察到有些古怪吗?杨文干是老臣子,平素里做事也极为谨慎,怎么可能突然间就起兵造反?还有,宇文颖奉太子手书,却一去不返,至今生死不明。杨文干杀了宇文颖?我不太相信”据我所知,杨文干和宇文颖的关系,似乎并不太差。宇文颖杳无音讯,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被人杀害。

被什么人杀害?”

魏征这番话,还是引起了李建成的注意。

虽然他心里面还是倾向于赵弘智一些,同时也认为,李世民未必敢抗旨。

可是魏征的话,,“左庶子的意思是,杨文干”

“杨文干和秦王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臣不好判断。只是臣却知道,杨文干起兵的突然起兵,未免有些古怪。杨文干活着,是一个麻烦,勿论是对秦王,还是对陛下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结果。所以,秦王必置杨文干于死地,于陛下而言,恐怕也希望如此。

总之,此战之后,秦王必将在朝堂上获取更大的话而太子即便能够保全,恐怕也无法继续压制秦王”太子当清楚,朝堂之中秦王的拥更并不少。且不说灵武都督,镇北大将军,猛虎上将,赵王是站在秦王一边,还有很多人,是希望秦王能够登基”而且秦王的天策府中,同样是能人无数,太子怎可不防?”

李玄霸的猛虎上将,与李言庆的麒麟上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只是一个称谓,或者说是一个虚职,没有任何权利。

李建成的心里,其实也在为此担心。

他在朝堂内的确是有些根基了,可是在朝堂外,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确是有些手段。

就连当年最早跟随李建成在河西平乱的兵部尚书屈突通,如今也隐隐有投靠李世民的迹象。

这其中的缘由,李建成也不是不明白。

李纲告老还乡所带来的影响,着实不小毕竟是三朝元老,历经过隋文帝,隋焰帝乃至于今天李渊的老臣子,在朝廷内外,素以网直不阿而著称。赶走了这么一个网直的人,岂不是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建成不够英明?

要知道,李纲可是做过前朝隐太子杨勇的辅臣。

结果杨勇疏远了李纲,最终被杨广所取代;而今,李建成又逼走了李纲,是不是说明,这个问题,李建成在最初并没有想到。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建成也不禁开始,感到后悔!

只是这开弓没有回头箭,李纲已经离开了长安,李建成也无可奈何。

失去了李纲,使得李建成也失去了不少外援。李世民一天天的壮大,让李建成也颇为紧张。

“左疼子的意思是…”

“其实,太子于朝堂中。尚占居上风。

且不说蒙阳郑氏与太子是翁婿之好,朝中许多老臣,对太子也颇为看重。左仆射裴大人也曾说过,太子虽略输于小节,然大节不亏”臣以为,太子如今所需者,是外援。”

“外援?”

“一个强横如猛虎上级。赵王千岁般的外援!”

赵弘智似乎不满魏征抢尽风头,于是开口问道:“但不知这外援有何好处,谁又可为外援?”

“若太子于外得一强援,就足以制衡赵王。

赵王手握兵马十数万,坐镇灵武,从某种程度上,也给予了秦王足够的支持。人言秦王,必言赵王之勇猛。可言及太子时,却找不出一个能与赵王抗衡的人物,不免缺憾。

赵詹事问我,谁可为外援?

其实,太子外援早已有之,只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有些忽视。

太子若得此人支持,则既可高枕无忧,即便赵王麾下雄兵十数万,亦不足为太子所虑。

同时,若得此人,太子也将再无顾虑。

太子当知,汉高祖欲废惠帝,立赵王如意为太子。张子房献策,使惠帝得商山四皓,则高枕无忧。此人比之商山四皓,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人文武双全,且与秦王颇有恩怨,太子何不请之?”

“你说的是,”

魏征把话说到了这咋。份上,李建成又岂能想不出,他说的是谁?

魏征笑而不语,李建成的脸上,也不禁露出几分轻松笑意。

“四年了,河南王远赴岭南,四载而创一番天地。

据说如今岭南,已大不一样,若能请他相助,孤却真的放心了”只不知道父皇,是否会同意?”

“这个,就需要看太子的手段。

臣愿为太子分忧,亲赴岭南,拜访河南王千岁,试探他的口风。不过如今这时候,前往岭南还需谨慎,不可是陛下知太子心意。臣有一计,可令河南王返回,更能神不知鬼不觉,为太子取河南王之臂助。

李建成顿时精神振奋:“计将安出,速告之。”

第三章海门镇(一)

哪怕他兵临百家堡,更多的是希望兵谏。而非造反。

原因很简单,他手中并没有多少兵马。哪怕他身为庆州兵马总管。手中也不过七八千人的兵力而已。以这么一点的兵力,而且又是面对李世民这样的对手,杨文干那里有胜算?

所以,在百家堡双方只是短暂的交锋,杨文干便大败而走,最终被李世民部将秦琼所杀。

杨文干输了!

李世民自然万分高兴经此一战,自己的声名再获提高,更重耍的是,令李渊下定决心,废太子李建成,改立自己。

一废一立,李世民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虽然李渊和他谈过,并不准备置李建成于死地,而是打算让李建成赴蜀中就藩。这多多少少让李世民有些失望,不过这心里的负担也随之减少许多。李建成去蜀中,自己至少不必背负一个手足相残的名声。而且,等到他登基以后,有的是机会对付李建成。

武德七年七月末,凯旋而归的李世民,带着杨文干的首级,返回玉华山仁智宫。

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抵达仁智宫的头一天,李渊率部绕道泾州。摆驾返回长安。

仁智宫的宫门口,悬挂着三颗血淋淋的人头。

其中,除了桥公山和尔文焕两个告密者之外,还有一张李世民非常熟悉的面孔:杜凤举。

这杜凤举,是天策府兵曹参军事杜淹的私生子。

后在杜淹的照顾下,出任彭原县尉一职,看到杜凤举的首级,李世民激灵灵打了个寒蝉,脊粱上窜起一股寒气。

杨文干造反的前因后果,他李世民心里最清楚。

原以为大局在握,不成想他七月初一领兵出征,短短时间里,竟变成了这副模样。

桥公山和尔文焕为什么会突然告密?

宇文颖奉诏前往庆阳,为什么会杳无音讯?

这里面的龌龊事,不足为外人道”若真要解释清楚,其实并不难。总而言之,桥公山是他李世民的人,尔文焕也是他李世民的人。至于杜凤举,有杜淹这层关系,自然不会归附别人。

而宇文颖从玉华山前往庆阳。必须要经由彰原县。

李渊甚至不等李世民凯旋回来,就匆匆忙忙的返回长安,这里面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含义?

李世民是聪明人!

李渊这分明是告诉他:你的那套把戏,我已经完全知道了”

“大王,车驾一天也不过六十里的路程。若我们派轻骑出击,说不定还能追得上车驾。”

一旁的天策府膘骑将军独孤修,声音低沉阴鸷说道。

李世民激灵灵打了咋,寒蝉,下意识的沉喝一声:“独孤,闭嘴!”

他向四周看了一眼,见周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