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多面体爱情-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堂”庄重肃穆,左右两侧楹柱上有一幅对联:“功业辉煌苟利国家生死以,神州浩荡岂因祸福避趋之”。张致远和姬咏都对这幅对联感到亲切,亲切的原因是他们想起了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了这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林则徐纪念馆出来,姬咏陪着张致远前往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故居。在故居里,两人重读了林觉民烈士的《与妻书》——一封写进了中学教材的感人家书,文中洋溢着浓浓的爱情、亲情,以及报效国家和民族的豪迈与悲壮之情。。。。。。。人是容易动情的,在烈士遗书面前,姬咏的眼睛被情不自禁的泪水所滋润。作为女人,姬咏还仰慕烈士的同时,渴望拥有象他的爱妻一样用有一份至死忠贞和美丽无比的爱情。
夜幕完全降临后,张致远和姬咏在湘菜馆吃过剁辣椒鱼头,享尽了湘菜的色香味俱全,两个回到福州东南师范大学姬咏的宿舍。姬咏先去洗漱,张致远在客厅里呆着,他看见桌上的一幅福州游览地图,只见上面有一段文字“福州欢迎你:福州是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汉初闽越王在此建都;唐朝开元年间,始称福州;五代时,因城内有屏山、乌山、于山,故别称‘三山‘;北宋时,城内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又称‘榕城’。”
姬咏从浴室里出来,只着了薄薄的睡衣,身材着火惹人,婀娜多姿她走到张致远身边。张致远亲吻了姬吻的脸颊,有点心急火燎地说:“我去洗澡。”朝着到门口时,姬咏说:“我先告诉你榕城的由来吧。”张致远停住脚步说:“我说给你听,看对不对。”张致远就象背台词一样将刚才看到的福州介绍背了一遍。“哼,你骗人,你不是说不知道吗?现在又这么一清而楚。”姬咏嗔怒,不过充满了好奇,“你怎么知道的?”张致远用眼睛领着姬咏看到了桌上的地图,姬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情。“你真坏!今天你也累了。你洗澡吧,我们待会早些休息,明天你还要去捐骨髓。”
张致远洗澡出来,姬咏迎上前去,两人吻不够似的紧紧抱着,如梦如幻地感受那从唇里传递的深情爱意。电话不识时机地响起,两人不愿放开彼此,响铃终于停了。张致远和姬咏深入着彼此,一步一步挪向了里面的卧房,而后缓缓地倒向了床上。电话再次响起,张致远想起曾对血液科主任说的可以随时打电话,就心想是不是主任打电话来了,准备去接电话。张致远慢慢地退出了他的深入,轻轻地拍了几下姬咏的后背和肩,对她说:“我去接一下电话,可能是主任有事找我。”
果然是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的电话。
“作家你好,现在有个事要征求你的意见。”
“主任,你说吧。”
“干细胞移植在全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福建是首次开展,省电视台的朋友建议我们进行现场报道,想听一下你的看法。我们想借助这件事情,更好地促进福建省骨髓库的完善和发展。”
“没问题,请问有要我作准备的?”
“届时记者会对你进行采访,请你回答一下有关问题就可以了。”
“好的,明天我会准时到的。”
“谢谢你,作家,你早点休息。”
第二十四章 中华骨髓库
进行骨髓移植的这一天,省电视台记者早上8时30分来到协和医院血液科病房,按照采访步骤,他们先行采访血液科主任。采访专家学者通常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方式,形式单一,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对于一个问题的说明与阐述更能够达到通俗易懂。采访主任的时候,他的助手也站立在主任的后面,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形象。
“请问主任:干细胞移植和普通骨髓移植有何异同?”一个男记者率先发问。
“这应该说是同一件事情两个不同的说法,事实上都是基于同样的治疗目的,即借助外源性造血细胞,为经过化疗之后的白血病患者建立健康的造血系统。干细胞移植技术要求较高,具有损伤轻,成功率高的特点。因此,近些年来逐渐地在国际国内得到应用。今天要进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福建第一例,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目前全国有四个省市能够开展此项技术”
“请问主任: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和接受程序如何,具体应该走哪几步?”
“首先是捐者和受者要进行配型,配型符合率高,成功率就高。亲友间配型相符的可能性大,不过这事情也不能绝对。我们这一例是一个小孩患者,但进行基因配型时,小孩的父母及亲朋好友就没有找到相匹配的捐赠者。我们通过全国的骨髓库进行匹配,幸运的是很快就在广州骨髓分库上找到了与陈晶基因配型的捐赠对象,那就是广州作家兼编辑张致远。”
“那么,请问主任:干细胞移植对捐献者的危害大不大?”
“干细胞捐献属于较轻的创伤,抽取200毫升血液,然后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分离,和平常的献血差不多,就是此前要注射一针促进干细胞生长的药物,这药物对正常人体没有害处。”
“请问:干细胞移植对于病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干细胞移植对于病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移植进入的干细胞来生成各种健康的血液细胞。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愈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请问捐赠干细胞如何做到双赢,如何让捐赠者也能受益?”
“首先,扶危济弱是人的本性,可以有精神上的满足,同时,人类在灾难面前的互助和互救,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抵御自然环境和疾病的能力,毕竟个人和家庭的力量是有限的。另外,捐赠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使用骨髓时将凭捐赠证明免除一系列费用。”
“刚才谈到骨髓库,请问主任,我省骨髓库情况如何?”
“我省骨髓库以中华骨髓库福州分库为中心开展工作,每天不间断采集血样并入总库,已有四名捐献者赴外省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但是,我省及我国的白血病病人还有很多在等待造血干细胞及骨髓移植,每年还有不少新增加的白血病病人1200例。因此,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很有必要,也是任重而道远。。。。。。。作家来了,你们去采访张致远吧。”张致远高高的个子让主任在几米远处就看到了他,于是主任对记者们作了介绍,记者们正好也结束了主任的总体访谈。
张致远在姬咏的陪伴下走进病房办公室。主任忙上来招呼张致远和姬咏坐下。一个女记者立即向张致远采访。
“非常感谢作家先生!您从广州来到我们福州进行骨髓捐献,令人景仰。”
“过誉了。我想很多人都会这样做的。”
“你是第一次来福州吗?感觉如何?”
“对,我生在广州、长在广州、学在广州,工作还是在广州,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福州是第一次来。福州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城市,富有很深的城市内涵。”
“很高兴听你说到对我们福州城市的赞扬。你以后请多来福州。”
“那是自然,我身边的这位,可是不允许我不喜欢福州的。”
“请问,这位是。。。。。。?”
“是我的女朋友。所以,我和福州有缘了。”
“这不是姬咏吗?”一个男记者突然插话,有些不礼貌地打断了女记者的采访,好在彼此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加之也是张致远本人把话题自然地给了姬咏,也还能够接受,因此当然就把话筒递到了姬咏面前。
“姬咏,你好,你是第一届‘明日之星广告展播大赛’季军,就在你获奖之后,我采访了你,并写了一篇你的专访。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
“当然。”
“文章可能有所冒犯,还请谅解。”
“今天在这里看到你,很是意外。请问你是以关爱大使的身份出现吗?”
“我倒真希望有这样的机会。不过,我这次是陪同张致远来的,刚才张致远也说了,我这是纯私人性质。”
“你们是珠联壁合,恭喜。请问姬咏近期还会参加什么大赛吗?你又是如何看待干细胞移植的?”
“近段我将去溪南省实习,可能短期内没机会参加比赛。对于干细胞移植,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是人类在疾病面前的自助和互救,彰显人性光芒。”
“你非常支持张致远的做法?”
“我陪他来,应该足够表达我的看法。”
“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上午9时,省内首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正式开始进行。首先要进行的第一步是干细胞提取。张致远坐在层流室里,透过厚厚的玻璃,几个摄像机从不同角度对准张致远以及里面的血细胞分离机及许许多多连接在机器上的管道。一根粗大的针头扎进张致远的静脉,张致远的鲜血缓缓地从管子里流进了血细胞分离机,机器在瞬间自动开始工作,进行干细胞分离。一个小时后,50毫升血液干细胞悬液成功提取,即时由医护人员移入陈晶的病房,然后一滴一滴地通过静脉输液管流入陈晶的体内。
第二十五章 处长忧国忧民
市外经贸处处长办公室里,高山眉头紧锁,空调机在嗡嗡地响着,为它的主人制造冬天的的热度。高山在思考着如如果不能够加快进度的话,福建平潭海峡大桥的修建耽误一天,将会使平潭和福州的发展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无形的,正因为其无形,而不为人所重视。高山因为是具体负责这件事情,当然责任重大。不过,近几个月,因为他在北京上党校进修班去了,这件事情基本上没什么进展,美国约翰投资公司的前期资金已经划拨到位,该公司打报告要求市里出面协调征地拆迁有关事宜。高山一边翻着台历,一边给平潭县长打电话:“李县长,请你尽快和约翰公司代表直接见面,看看他们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和实际困难。我们要尽最快速度把平潭海峡大桥的建设开工起来。这个桥对我们太重要了。我在这边把市里要准备的事情弄好一下,后天到你那来,我们再具体商量一下,你看行吗?”
“高处长,你放心,我立刻就去办。您这么关心我们平潭的长远建设,我非常感谢你。”
“不要客气,这是省市领导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统一规划,我只是尽力而为。”
“好,高处长,我知道了。”
“嗯,就这样吧,后天见。”。
高山给平潭的李县长打完电话后,接着对处里两位副处长四位科员布置了有关事情,围绕着平潭海峡大桥建设这个中心,力争在来年3月初实际开工修建。现在已经是1月初,时间是有些紧,但高山初步计算了一下,如果一切顺利,各部门办事保持高效率,是完全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想到这,高山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每一个当政者都希望自己做出点事情来,真正想混的官应该少之又少。人是靠精神活着的,为官者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为民造福,为人民办事,百姓拥护的官就是好官,能为老百姓着想,能切实为着长远发展而作出自己努力的官才是真正的好官。高山是想做一个好官,不过也感觉似乎还有此距离,但是自己扪心而问,也的确是竭尽。在中央党校领导干部理论提高班学习了三个月,高山更明白了人类的社会性,社会其实就是有无数个或大或小的组织所构成,组织内部、组织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和精神需求等各个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会自然消亡,也要通过全体人类的努力,取得较大程度的求同存异,人类社会才能得以不断地发展。
“处长,中午有空吗?”主管财务的副处长推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