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差生何以成大器 >

第11章

差生何以成大器-第11章

小说: 差生何以成大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淠氖涓卸恼砦蟆�
四是要拒绝。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要求,家长要明确拒绝,并说明理由。
以上批评,都只是针对孩子的习惯与道德层面来讲的,对于孩子的罪错,那是必须进行法制教育与法律惩戒的问题,已不在此议题范围之内。
批评孩子的有效方法,一是吹捧。多吹捧他,夸奖他过去做得不错,他就不会与家长形成逆反心理。二是协商。没有命令与训斥,孩子没有心理压力,往往容易接受改变。三是沉默。经批评后仍不改正的,对他们的要求不予以理睬,让他们产生被冷落感而改正错误。四是拒绝。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要明确拒绝,并说明理由。
培育孩子,家长意见应该协调一致
    培育孩子,家长意见应该协调一致
现代中国,独生子女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孩子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心目中的地位自不必说,他们就是一家人的心肝宝贝。
正因为孩子金贵,往往被大人宠着爱着,大人们在对孩子的要求上、教育方法上、语言态度上,往往意见不能一致,因而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形成了相当大的内耗。
我的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观点是小学的知识太简单,上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孩子玩好、合群就行了,至于那些过多的练习题,做不做没有多大的关系。而孩子妈妈的意见正好相反,她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督促孩子做作业,那些奥赛题目,对于孩子甚至成人来说难度都很大,需要知积迁移与转弯,孩子学不会,没有了学习兴趣。有些练习题,妻子辅导不了,只得求助于我,我却不情愿,于是我们夫妻为了辅导孩子的事,经常展开了口角战。
那时,我的态度确实很糟糕,妻子与孩子常常因此被我训斥。我虽然帮她们解了题,可孩子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老师要求我们一些家长,是不是让孩子去学小学奥赛英语,被我断然拒绝了。我认为那样去学,苦了孩子又没什么效果。孩子当然高兴,可老师少收了几百元钱的培训费,十分不高兴,孩子在老师那里没地位、没面子,学习的兴趣不高,以致成绩平平,孩子的妈妈也常以此挖苦我。回顾当年,我们家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曾经是多么的混乱与失败哟!
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时的思想一致,是从女儿读初中以后才协调好的。我们进行了分工合作,孩子学习上的事,主要由父亲管;生活上的事,主要由母亲管。在具体的分科上,孩子的母亲也帮助辅导孩子的外语、数学课程,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则由我负责,形成了一家人都跟随孩子学习的良好氛围。
我们诚恳地、心平气和地商量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了共识:一、家事共商量,只要是教育孩子的事,先协调,后实施。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闹意见分歧,更不得当着孩子的面训斥对方。三、一方有不同的意见,当着孩子的面要回避,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和睦环境。
自从2008年以来,我们家基本上已没有了争吵,一家人过日子的气氛明显地浓厚起来,孩子的学习状况,较快地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与孩子的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那些被家长惯侍坏了的孩子、那些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不少人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就是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得到大人正确的关爱,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少了正确引导所致。
我们通过与孩子的谈心交流,得知了她对我们做父母的要求是:
一、你们不要老是为了我吵架,我心里很害怕,也很委曲;
二、你们不要骗我,家里的一些事,我不知道没关系,但我知道了的,你们要告诉我真相;
三、你们对我的要求不要太高,我的成绩不好,在客人面前是不是能尽力为我留点面子;
四、我交朋友,你们不要过多地干涉,我的同学来我们家玩,你们要高兴,要欢迎;
五、你们自己要珍惜你们的缘分与感情,要互相谦让谅解;
六、要相信我会变成一个好孩子,你们对我也要有耐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是啊,孩子初中一年级是差等生,二年级就在全县作文竞赛活动中拿了奖,2008年五四青年节前,便顺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差等生状态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让孩子从家庭教育的纠纷、争吵中解放出来,意义是多么的重大啊!它改变了孩子的无所适从,防止了孩子心理缺陷的形成。
因为孩子金贵,家长在对孩子的要求上,意见往往不能一致,形成了相当大的内耗。因此只要是教育孩子的事,应先协调后实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闹意见分歧;有不同的意见,对孩子要回避。让孩子从家庭教育的纠纷中解放出来,意义是多么的重大啊!它能改变孩子的无所适从,防止孩子心理缺陷的形成。
尽可能地控制消极情绪发作
    尽可能地控制消极情绪发作
应该说,差生的学习转变,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并非一日一月之功。一个学期、一年下来,能够改变部分现状,可以说已是相当不错了。在孩子的转变过程中,难免不会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尽可能地控制住消极情绪的发作。
比如,我的孩子初中二年二期,学习上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让她在周末有两个小时的上网娱乐自由时间。她对上网表现得情绪高涨,往往一坐到电脑前就没有了时间概念。她玩的是《猫游记》这些游戏,与学习无关,我本来就有些意见。她去看书学习,不洗碗、不搞家务卫生,我还能原谅,可她在玩游戏,超时后,我便催促她去洗自己的东西,语言也有些生硬,她当然不高兴。
孩子不情愿的态度,反过来又左右了我的情绪。这样一来,我们父女两人的心情都很烦躁,莫名其妙地再一次充满了火药味。我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次激烈的言语对抗。
我说她:“你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出息?”“养着你这个懒汉,卵用都没有!”“聪明的人用电脑学知识、赚钱,愚蠢的人用电脑玩游戏,浪费时间!”
她也态度生硬地对我说:“我想这样,关你什么事?”“我不想做,就是不做!没有用就没有用,将来不用你管!”
我真的又太想动手揍她一顿了!妻子出面来和稀泥,我虽然忍住了,没有动手打人,可心中充满了失望与痛苦。孩子的内心对我也充满了反抗。
我知道,这样的状态,绝对不是我应该追求的状态,可我又说服不了她。她根本不承认父母让她去劳动,是在尽教育她的义务,她绝对认为父亲这样做,是在想着法子整她,不让她玩得痛快!我坚持让她洗她自己穿赃了的衣服、鞋袜,并要求她以后慢慢想清楚道理。可我骂了她没用,不中用的话,一段时间也不能消除留在孩子心中的阴影。她对父母的逆反心理由此有了明显的回升,我们之间的隔阂不减反增。三月中旬那几天,孩子对我的态度漠然,我只好装聋作哑。
孩子不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绝对不是好方法。我知道自己缺少的还是诱导。当然,好的方法要在痛苦中去摸索才能找得到。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定下的规矩一定要坚持执行,不能随心所欲;做一些家务事情是责任,也是义务,由着性子没有限制的玩,不可能度过幸福的一生;你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这就是生活。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意见要明确表达,不能让它积蓄在孩子的猜测里。可是,表达时要尽可能地语善、心平、气和,少用命令的语言,硬话要软说,急话要慢说,情绪一定要控制住。
有强烈逆反心理的孩子,学习上有缺陷、自信心不足的孩子,父母的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影响是十分强烈的。他们往往格外在意父母的脸部表情,语气等情绪反应。只要父母不高兴,他们就会往自己身上联系,认为自己在某某方面又不满大人的意了。孩子很敏感,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情绪化的东西,都会对他们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表达。
一段时间以来,我就像怀里抱着个大玻璃缸,生怕将它打碎了。可为了让她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玻璃缸再难抱,我们也得抱啊。放下它、让它打碎都十分容易,可孩子一生的幸福,就被我们家长轻易地断送了!这也是绝大多数父母,不希望的结局吧。
情绪这个东西,是附着在每一个人身上的魔鬼。它有喜怒哀乐多个面,产生着好坏两个结果。我们在工作上难免不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最好不要将这样的情绪带到家中来,更不能让它左右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就算是不开心,也要与全家人说明,不让孩子背上心理包袱。
心理学家与教育家们都建议,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盲目发泄情绪,要学会正确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的情绪好,孩子才快乐。
女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十分在意我的脸色,我的脸色一难看,她就会跟着焦虑不安。随着民主风气在家中的确立,现在,她会主动问我为什么不高兴,我也会认真地对她说明原因,不让她产生误会,以免她心理上产生不良反应。
平时,我与妻子都注意及时调整心态,自我主动缓和心理压力与焦虑,不将工作中与生活上的烦恼带入家庭来。孩子在段考中数学、物理、政治几门功课均不及格,我们也看得十分平淡,尽力维护家庭宽松和睦的气氛,帮助孩子在学业上继续好转。
让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聚集足够的自我奋斗的力量,这是我们时刻牢记在心的义务与责任。
应该说差生的学习转变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程,这就需要家长尽可能地控制消极情绪的发作。对孩子的意见要明确表达,不能让它积蓄在孩子的猜测里。表达时要尽可能地语善、心平、气和,少用命令的语言,硬话要软说,急话要慢说,情绪一定要控制。让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聚集足够的自我奋斗的力量。
让孩子参加劳动与体育锻炼
    让孩子参加劳动与体育锻炼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光说不做是达不到要求的。
过来一段时间,我们以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习的时间比别人少。于是只要孩子看书学习,其它什么也不让孩子做,让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汉习惯,大多数孩子学习的兴趣反而下降,学习的效果并不好。
我们现代中国人教育孩子,过多地强调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与体能锻炼,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与才干。中国的教育成为了高考应试教育,智育有明确的成效考量,而德育、体育、生存技能几乎可以被忽视。相比之下,中国古人的教育,诗、书、骑、射、礼、仪全方位都必修,培养出了各方面都比较健全的人才。
其实每一个研究社会学、教育学的人都认为,进行少年儿童的教育,智育、德育、体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毛泽东也早就论述过教育的目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许多人论为劳动者,就是干体力活的,这真是一个幼稚的错误观念。干智力活的、拿笔的、拿计算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