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270章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270章

小说: 乱明天下一根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徐光启介绍过后,宋应星上前一步,抱拳躬身道:“宋应星见过领政大人。”

“宋先生,免礼,免礼,来,坐。”陈海平热情地道。

三人落座,徐光启从袖筒里把那一卷《天工开物》拿了出来,递给了陈海平,道:“大人,这是宋先生的大作,老朽望尘莫及啊。”

把书接在手里,陈海平翻看着,但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到,这要是拿到那一世去拍卖,不知得拍出怎样的天价?

心中好笑,陈海平翻看了一会儿,便把书合上,对徐光启道:“老大人,这方面我所知不多,您要是认为好,那就一定是好的。”

对陈海平,徐光启有着说不出的信心,于是直截了当地道:“大人,老朽已然老迈,现在可好宋先生来了,老朽想推荐宋先生为科学院的院长。”

徐光启这话一出口,一旁的宋应星就呆住了。

“嗯。”沉吟片刻,陈海平点了点头,道:“可以,只是不知宋先生可否愿意屈就?”

这会儿,宋应星还没有从徐光启的话里缓过神来,现在一听陈海平这么就同意了,更是呆到了不行。

过了好一会儿,宋应星总算反应过来,赶紧起身,诚惶诚恐地道:“不可,不可,应星实不敢担此重任!”

“宋先生,坐。”陈海平让道,待宋应星重又落座,继续道:“宋先生,我们这儿讲的是唯才是举,但更讲究适任。虽然老大人推荐了你,但如果今后发现不适任,到时宋先生也不要心怀不满。”

“不敢,不敢。”宋应星赶紧抱拳说道。

陈海平又道:“老大人的年纪大了,我最希望的是老大人能益寿延年,所以也不想让老大人太过劳累。宋先生,今后科学院就拜托你了。”

能一展胸中所学,是宋应星毕生的渴望之所在。宋应星不再客气,他站起身,肃容道:“大人放心,应星一定全力以赴,必不负老大人和大人所托!”

待宋应星坐下,陈海平道:“对科学院的事,我没有任何话说,我唯一要求的就是要宋先生把你所认为的有用之学全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以便于今后的研究和推广。还有,对于科学院,财政上没有限制,宋先生需要多少钱就可以花多少钱,但有一点也要记住,不能浪费,更不能有人从中渔利。”

心头的激动简直难以名状,陈海平说的这些话比之刚才一步登天更要令宋应星激动。

“大人,应星定谨记在心。”宋应星道。

“嗯,至于浪费不浪费,不要听别人的,我相信宋先生。”陈海平又补充道。

接着,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徐光启和宋应星告辞离去。

走在路上,宋应星这才能正常的思考了,他把陈海平说过的话仔细回想了一遍,心头更是激动难平。

世间,竟然还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

到了外城,宋应星和徐光启分手,宋应星去了客栈。

宋应星不是一个人回客栈的,他的身边多了三个人,其中两个是护卫,一个是来帮他办事的。

客栈里,宋应昇正焦急地等待着。

一见兄弟回来,立刻上前就要说话,但见还有三人,宋应昇又把到了舌尖的话咽了回去。

宋应星道:“大哥,老大人推荐我为科学院的院长,领政大人也同意了。”

宋应星刚说到这儿,宋应昇身体就是一晃悠,差点没栽倒在地上,宋应星赶紧伸出手给扶住了,低声道:“大哥你别太激动。”

我不激动行吗?宋应昇的两手都在不停地哆嗦。

“大哥,这位是王虎王大人,领政大人安排王大人帮我们搬家的。”宋应星给宋应昇介绍道。

三四百口子人千里迢迢地搬家可不是一件小事儿,何况路上又不太平,现在领政大人派人了,那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宋应昇一听大喜,赶紧道谢。

王虎躬身一礼,问道:“二位大人,我们何时动身?”

宋应昇对宋应星道:“应星,你就别回去了,我和王虎大人尽快动身。”

宋应星点头,他看得出来,领政大人的心是很急迫的。

跟宋应星说完,宋应昇又对王虎道:“王大人,我现在就可以走。”

“嗯。”沉吟了一下,王虎道:“那好,我们这就动身。”

王虎说完,宋应星就是一惊,他再次见识到了这里的办事效率,真是有什么样的统帅,就有什么样的部属。

一个时辰后,北京城外,满脸通红的宋应昇坐在一辆外表很一般的马车里,奔着家乡的方向急驰而去。

------…

六月初十,辰时三刻,顾忠清走出了祥云客栈的大门。

顾忠清已经报考了中国太学,考试也都完了,他今天这是去中国太学问结果的。

中国太学随时都接受考生的报名,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准时开考,考试的七天后,考上考不上,结果也必定出来。

昨晚上,已经让客栈的伙计在车行把车定好了,顾忠清一出客栈,两眼就开始踅摸,但没有。

这可少见,顾忠清有点疑惑,难道是伙计给忘了?

现在北京城的人,生活之好,亘古未有,于是连带着心气之高,同样也亘古未有,人人做事都要求一个尽善尽美。

车行也是这样,他们竞争的激烈很大的原因是这个,而不是为了生存,所以信誉对任何一个车行都不会是问题,也不可能是问题。

就在顾忠清犹豫,是回去问问伙计,还是出去自己拦一辆的时候,心突然碰碰地跳了起来。

第二百八十三章蓄谋

第二百八十三章蓄谋

顾忠清看见了一个人。一个美丽的女人,他看见了中国日报社的社长孙娇。

自那日孙娇来祥云客栈拜访过后,不久,顾忠清亲自去中国日报社面见孙娇,谢绝了孙娇延揽自己入中国日报社的好意。

孙娇没有丝毫不悦,谈话间,两人不知不觉,把这事儿都给忘了,等到醒过盹来,两个时辰都过去了。

孙娇的学问不如顾忠清,但孙娇有顾忠清没有的特殊阅历,两人不知不觉就从天上说到地下,投机极了。

其后,两人又见了两面,借口是为了礼貌而回访。

他们虽然极为投契,但顾忠清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孙娇会在这个时候在客栈外等自己。

孙娇在冲他微笑,这时,顾忠清才看见孙娇牵着两匹马,一批白马,一匹红马。

反应过来。顾忠清赶紧快步向孙娇走过去。

“顾兄,我把你雇的车打发走了,请别见怪。”孙娇笑着道。

“孙小姐怎么来了?”轻轻摇了摇头,顾忠清问道。

“今天发榜,要是顾兄高中,我就为顾兄庆贺,要是落选,那我就宽慰一下顾兄。”孙娇道。

顾忠清笑了,喜悦地道:“今天中与不中,都是好日子。”

接过孙娇递过来的那匹白马的缰绳,顾忠清随着孙娇,翻身上马,两人缓缓向前行去。

中国太学和中国科学院紧挨着,不,不是紧挨着,而是太学把科学院围在了中间。

中国太学招收学生的宗旨是宁缺毋滥,所以,现在的学生并不多,只有几百名。中国太学的建设现在才算初具规模,但太学的气魄也已经显露无遗。

每一次到这里,顾忠清都会为之震撼,为那种吞吐天地的气魄震撼,这也是他愿意留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顾忠清非常看重制度,更看重制度的执行,大明朝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弊端,不缺制度,缺的是制度的执行。

仅仅在中国太学。在对制度的执行上,给顾忠清的震撼尤甚于它的气魄。

就拿招收学生这件事来说,决定招不招收一个学生,不是任何个人说了算,而是三个五人小组,一共十五人共同决定的。

一个考生,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意,这才会被录取。

面试的过程详细记录再按、考生的笔试内容、以及十五位考官的意见一同存档,如果事后出了问题,那就调档调查。

任何人都可以举报某次招生有问题,而有举报就要调查,但是,如果调查后没有问题,那对不起,举报人得付出一点代价,不多,就三千龙凤币。

仅仅这一点,顾忠清就深深为之惊叹,但是,很可惜,所有这些就是说服不了好朋友归庄。

到了太学。没有意外,顾忠清被录取了。

孙娇大喜。

从太学出来,孙娇道:“顾兄,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出去走走。”

看样子,孙娇早都计划好了,顾忠清欣然同意,两人骑着马,在这个天大的园林里,兴之所至,四处游荡。

“顾兄,我们这个大园林比之江南如何?”抬手指着眼前的无限江山,孙娇意气风发,整个人从里到外都透着无尽的骄傲。

和风浩荡,孙娇双颊嫣红,眼睛晶亮,似乎所有的肌肤都在放光。顾忠清强忍着收回目光,注视着这高阔苍穹下的苍茫大地。

不管多美,北方的大地总有一丝苍茫之意,顾忠清心底的铉动了,他沉静地:“江南明丽婉约,北方浩大辽阔,它们是一个身体,缺了哪一个都是无尽的憾事!”

顾忠清沉静的语声里包含了无限的深情,孙娇飞扬的漏*点顿时消失无踪。半晌,孙娇缓缓地道:“顾兄说的是,孙娇当真愧对顾兄这‘浩大辽阔’四个字。”

没想到,顾忠清却摇了摇头,道:“不然。现在江南确实远远不如北方。你,和所有创造这一切的人理当应为之骄傲。”

看着顾忠清,孙娇美目异彩闪烁,顾忠清虽然年轻,但身上这股沉稳磅礴的气势,却是这里很多久经历练的年轻人所远远不如的。

忽然,孙娇笑了,道:“顾兄,你来自江南,我这样约你出来,顾兄你会不会觉得我很不检点?”

顾忠清也笑了,道:“检点不检点,那都是自己认为的,而不是别人认为的。如果你认为自己不检点,那就真是不检点了,但如果你不认为自己不检点,那就不是不检点。或许,这话对其他人还有些出入,但对孙小姐,顾某相信绝对准确。”

孙娇笑道:“顾兄真会说话。”

两人说着,又纵马前行,路过一片桃园的时候,孙娇勒住马头。道:“顾兄,我们在这儿吃午饭如何?”

看了看,顾忠清道:“我在这儿吃过饭,很不错。”

孙娇道:“那就这儿了。”

桃园四周,大约有十几户人家,他们以种菜种果树,饲养家禽为生。此外,在这种游人如织的季节,他们也经营小饭馆,做些家常菜,招待往来的游人。

在这个大园林里。绝大多数百姓都是这个样子,他们聚亲族而居。

这种聚亲族而居和先前的那种宗族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真正的亲戚,不是父子兄弟,就是亲家娘舅之类的。

现在京城农村的这个结构,既可以说是把原先的村子给拆散了,分成了更多的小村子,也可以说是把原先的几个村子合而为一了。

拆散了,是因为真的不住在一个地方了,大家都分开了;扩大了,是因为很多很多这样的小村子接受统一的管理,有共同的公共设施,比如学校。

这个天大的大园林被分成了很多的区块,每个区块就是一个单独的行政区,建有学校等各种公共设施。

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每个小村子会有专人架着马车接送孩子们。

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构,当然是因为需要。

园林不比庄稼,每个地方都需要人来照料,但如果以一家一户的形式来做,一来力量不够,二来也显得孤单。

像这么一弄,不仅事情好做,人们生活的也就更幸福,更热闹了,干劲自然也就会愈发地高涨了。

诗画田园,这里做到了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