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军阀-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七十六章 轰炸澳大利亚
各国虽然不加入英国组织的同盟,不过他们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向秦国表示希望秦国适可而止,而秦国也表示只要澳大利亚放弃几内亚以及附近的岛屿,秦国不会下杀手,更不会进攻澳大利亚。倘若澳大利亚非要与秦国为敌,秦国也不会等着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来还不还手。
6月11日秦国海军和陆战队进攻新爱尔兰岛和新不列颠岛,经过一番激战秦军终于夺取了这些地方,海军夺取这里之后,并没有趁机向西夺取布干维尔岛,而是运送两个团的陆军分别驻扎在两个岛上。
同时逮捕了所有的白人,将他们集中起来,当然财产自然被没收了,夺取这里英国人将不可能在在这里威胁几内亚岛,几内亚岛就不需要在三面防守,防止英国反攻了。
海军进攻两岛的时候,陆军也同时进攻马当、戈罗卡,然后是莱城,澳军被打的丢盔弃甲,最后只能退守莫尔兹比、波蓬德塔等地区了,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就要被赶下海了。
不过事情并没有完,为了震慑澳大利亚,秦国空军从东帝汶起飞,轰炸了离这里最近的澳大利亚本土的西部大城市,达尔文市。
达尔文市的人虽然知道澳大利亚在和秦军在几内亚作战,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觉得战争不可能烧到澳大利亚本土来,秦军之前之所以所向披靡,是因为那里都是黄种人的地盘,但是澳大利亚是白人的,绝对不是那么容易被征服的。
不过战火虽然暂时烧不到澳大利亚,但是并不影响秦国空军来他们这种沿海城市投投炸弹,秦国空军领队很得意,上次他们轰炸了日本,因为有经验,虽然地方不同,但是这次轰炸达尔文的还是他们,这般家伙得意至极,他们最喜欢这种感觉了。
不过澳大利亚可不是日本投一颗炸弹就能烧一大片,不过他们也并不需要找什么目标,只要他们觉得有价值就可以投弹,所以任务是非常轻松的。
达尔文的人正和往常一样工作,渔民们下海捞鱼,秦国的20架飞机飞到他们头上,他们还以为是自己的飞机呢,不由的在想皇家空军什么时候这么勤劳了,而且飞机看起来还不错,看来是因为战争,所以派了更好的飞机来保护他们。
而达尔文的市民也并不知道头顶上的飞机不是他们的,空军在天上盘旋了一圈之后,寻找到有价值的目标把他的携带的炸弹全部投了下去,20架飞机,几万吨炸弹投下去,达尔文市立马火光四起。
达尔文市虽然叫“市”,都是王九龄冠名的,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小镇,只不过确实现在澳大利亚西部发达的地区了,要知道现在的澳大利亚总共才700多万人,在这里的也只有三万人而已,跟中国的一个小县城差不多。
20架飞机来炸他实在太看的起他们了,秦国这次还是想上次那样,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澳大利亚人,别不识好歹,秦军随时能灭了他们。
空军这次和上次轰炸日本一样,也投下了大量的传单,无非是一些让澳大利亚人,准备好最好吃的食物和最好喝的酒等着秦军到来之类的话。但是澳大利亚居然看到这些心理的震动可是不小,刚刚秦国的飞机虽然没有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是死伤也有不小了。
秦国空军因为达尔文是移民城市,这里面有太多的华人,所以没有在市区乱投弹,而是吧炸弹投到了港口,至于这里还有华人,那就没办法了,打仗总是有伤亡的,所以秦军只是在市区看起来想市政府和警察局的地方投了几颗炸弹,其他的地方就是雪花般的传单了。
达尔文遭到秦国空军的轰炸,,几内亚岛基本上被夺走,新爱尔兰岛和新不列颠岛也被秦军夺取,按照这种态势秦军还真的很快就能进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的具名慌了,政府更是慌了。
澳大利亚才几百万人,在之前的战斗当中已经损失了6万多士兵,就算全力征兵,澳大利亚也没有那么多武器,澳大利亚一直是靠英国日不落的名号来保护的,要是靠自己早被人灭了。
澳大利亚之前想要独立的人现在才发现有个大国保护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虽然现在秦国的威胁很大,而且之前也把英国打的颜面丢尽,但是英国毕竟是日不落帝国,澳大利亚人认为要不是现在还有英国罩着,估计秦国人早就打过来了。
澳大利亚政府人心惶惶,他们觉得澳大利亚根本没有办法阻止秦国登陆澳大利亚,根绝这几天的作战来看,秦国不但陆军和空军厉害,还有海军也很厉害,尤其是秦国很多潜艇给澳大利亚造成不小的伤亡和损失。
要是秦国铁了心要打澳大利亚,英国本土就算要派兵来,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且又多少能抵达还真的不好说,秦国有那么多潜艇,英国大军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就是印度了,现在东南亚基本被秦国控制,尤其是印度洋,秦国潜艇可以任意出入,英国要把印度的陆军运过来,那么长的距离,要拍多少运输船来运呢,要派多少军舰来护送呢,还有后勤有如何保障呢。
澳大利亚总共就七百多万人,工业在发达也就那样,根本支撑不了大战,尤其是几十万作战,而且秦国可以派出几百万人来攻打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心里打鼓了,他们觉得可以和秦国接触一下,反正几内亚等地都给占了,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给秦国算了,只要秦国不进攻澳大利亚,不过他们并不感直接跟秦国人谈,至少还是要跟宗主国英国通报一下的。
谁也不能保证谈判就能顺利,万一失败了也可以有英国的保护,否则两边不是人,可就完蛋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谈判
安瑟尼前脚走,秦军后脚就攻击印尼,几天下来,欧洲各国并没有什么强烈的制裁,罗斯柴尔德家族看到了欧洲的不团结,同时欧洲弥漫的战争气氛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欧洲国家是不可能帮助犹太人建立国家的。
本来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现在才一个月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把600亿交给了王九龄,王九龄有了这笔钱更是如虎添翼,除了贷给中国100亿,其他的三分之二用来发展军工,武装部队,有了这笔钱,王九龄的底气更足了。
萨镇冰和陈绍宽看到王九龄直接给他们两百亿发展海军,抑制不住的激动,这笔钱可是够打造好几只航母编队的了。
秦军进攻印尼之日,国防部就开始征兵,这次征兵两百万届时秦国有350万兵力,当然这只是陆军,加上海军空军就有400万大军了。
王九龄征兵的目的在于要清算印尼猴子,他们有几千万人,王九龄想让没见过血的新兵试试刀,事实一再证明通过这种杀戮锻炼起来的士兵绝对不是那种只是训练过得士兵可以比拟的。
第二个就是距离二战爆发已经没有多久了,按照历史明年德国就要进攻波兰,而中国和秦国自然不会这么快进攻,肯定要等德国和欧洲打一阵子,也就是要等1940年、1941年才会正式参战,这样压力自然小的多。
新征的部队被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印尼各岛,根据指示,他们首先要熟悉情况,清算不急,这些印尼猴子跑不了。
新兵们的任务就是控制所有的人,等到清算的时候只要把子弹射进他们的胸膛或者把刺刀插进他们的胸膛,只要干掉这些印尼猴子,他们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而印尼猴子们这下全部心虚了,以前他们是怎么对待华人的,他们心知肚明,他们现在惶惶不安的,夹起尾巴做人,原本一些人想反抗,但是原来越多的秦军进驻,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1938年6月13日秦军发动最后的进攻夺取了莫尔兹比港,将澳军和他们的其他部队赶出了几内亚岛。
在陆军进攻的时候,海军感觉之前打新不列颠和新爱尔兰岛不过瘾,同时陆军一系列的胜利刺激了他们,于是这些人没有上报,直接派兵攻占的所罗门群岛。
秦军的进攻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澳大利亚已经全力组织防守澳洲,眼看秦军已经打算攻占澳洲,同时秦军大规模的征兵并没有瞒住英国人,他们虽然很想跟秦国决一死战,但是又没有那个勇气,秦军一系列的胜利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英国人商量到最后决定还是让澳大利亚跟秦军讲和,要是秦国人不答应,非要进攻澳大利亚本土,那英国就别无选择,只能选择和秦国决一死战了,丢了澳大利亚英国要是坐视不理那么英国政府必然会被推翻,英国将会面临他国侵略,同时英国人再也没有办法有尊严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英国政府一方面征兵,一方面授意澳大利亚和秦国接触,看看秦国在啥样的条件下,不进攻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代表很快就获得了秦军的允许,进入几内亚岛,而秦国的代表也昼夜兼程赶来,谈判地点在离澳大利亚最近的布拉市。
14日双方正式停火,秦军打赢是因为现在还不具备进攻澳大利亚的条件,澳大利亚则是没有办法组织秦军登陆,秦军的战斗力实在太强悍,要是没办法吧秦军阻止在还对岸,一旦登陆,澳军将没办法阻止,所以双方的海军、空军乖的很。
不过相对于澳军神经兮兮,紧张的看着海面不一样,秦军可就轻松多了,他们并不担心澳军会反攻,澳军来了也只不过是送死而已。
14日中午秦国代表抵达布拉市,双方就停战一事讨论,秦国要求英方承认现在秦国所有的权益,同时在青州以北的安达曼群岛,澳大利亚以西,印尼以南的西岛、科科斯群岛、圣诞岛归秦国所有,另外赔偿秦国战争损失费一千万英镑,所有的俘虏和政府人员,即非平民,一个人两件从中国掠夺的珍宝交换。
秦国代表并不客气,王九龄也没打算和英国人讨价还价,直接抛出了条件,同意就签字,不同意就打。
秦国代表的行为令英国代表无语,国际谈判一向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但是秦国人并。不给这个机会。
看着手中秦国代表给的那份珍宝名单,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敦煌珍宝《引路菩萨图》。几乎就是大英博物馆里面的珍宝,就算想造假也不行,秦国人估计惦记好久了。
但是秦军也确实俘虏了澳军不少人,但是他们不敢相信英国政府愿意把这些珍宝交给秦国,几年前英国政府连本土的士兵都漠视了,十多万人现在还关在秦国,虽然澳大利亚也是英国的一部分,但是在英国政府眼里英伦三岛的人是大儿子,澳大利亚则是最讨厌的小儿子,在所有英国人眼里,澳大利亚就是罪犯的后代。
秦国的要求其实并不严苛,一千万英镑对于英国来说是小意思,至于那几个岛屿也算不上什么,而秦军已经占据的岛屿英国人也是很难在拿回去的。
澳大利亚的代表把秦国的要求上报给澳大利亚总督和英国政府,澳大利亚总督还以为秦国会狮子大开口,没想到就这点要求,说实话对于家大业大的日不落帝国来说算不上什么,只是英国政府愿不愿意,拉不拉得下这个脸面。
丘吉尔是个强硬派的人物,一向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更不把别国人放在眼里,虽然丘吉尔那种把自己当成日不落帝国的骄傲是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