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推理电子书 > 七大谜案 >

第10章

七大谜案-第10章

小说: 七大谜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是说,她昏倒在地,痛哭流涕都是装的,为的是蒙蔽我们?

  “幸亏你看出他的阴谋,真高明。”

  “不,你太过奖了。可是,还有内幕呢。”

  “还有什么内幕?”

  “罗宾奶娘比科蒂娃扮成女橱子,也在这个别墅里。”

  “喔,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不,还有令你更吃惊的事呢!不只是苏妮妮和比科蒂娃一类的小人物,还有位高手在别墅里。”

  “高手?你说罗宾吗?那小子也藏在别墅里吗?”

  “他并没藏起来,而是在别墅里招摇过市!”

  “他乔装打扮?”

  “对了,他扮作佣人。每次你来这时,有个小子总是点头哈腰,替你穿衣服,那就是他。”

  “哼——”科长又是一声长哼。他对罗宾的一贯目中无人,胆大妄为的行径既恼怒又佩服。

  “本来罗宾怕苏妮娅露出马脚,所以打算收到全部保险金后,便逃之夭夭。刚开始,我也想到那是罗宾化装的。可是,一日深夜,我听到罗宾奶娘比科蒂娃和一个佣人在楼梯的黑暗处嘀嘀咕咕的。仔细一听,那个女厨子仿佛带着哭音,直叫那个男佣人“少爷、少爷’的。接着又苦口婆心地劝说那个男佣人。比科蒂娃是个忠厚老实的女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罗宾变成一个目无法纪的大盗,心里非常伤心。于是,老是劝他,不要做坏事。那天夜里,当她发觉罗宾又在为非作歹,便找机会劝他,可是即使罗宾变成那样,她还是一口“少爷’一口“少爷’地叫他。因此,我才发觉那个男佣就是罗宾,而女厨子就是罗宾的奶娘比科蒂娃。”

  “哦,那他们都还在别墅内?”

  “对,苏妮妮和比科蒂娃住在三楼;而罗宾则呆在四楼的佣人房内。”

  “太好了,这回,他可是无路可走。可是,他会不会从窗户溜走呢?”

  “我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叫你把带来的警察中的四个埋伏在窗户下面。

  吩咐他们,假如有脑袋从窗户里伸出来,就开枪射击。开始用假子弹,如若不听话,就用真枪实弹击毙。”

  “好!我们立刻行动!”

  科长把手下招集过来,葛尼玛带着众人走在前面。当他们靠近夫人的房门前时,大喝一声“开门!”

  可是,房里却没有任何动静,而且门也被锁上了。葛尼玛虽用力转动把手,可是房门仍无法打开。一个警察用全力向房门撞过去,终于破门而入,可房里人迹全无;隔壁比科蒂娃的房间也是空空如也。

  “妈的,又被他们溜走了!”葛尼玛叫道。

  “他们可能藏在四楼佣人房里,和罗宾在一起,大家要小心!”科长说。

  众人拔出手枪,冲向四楼。然而,佣人的房门大开着,里面也是空空如也。众人分头搜寻,什么地方也没发现有人影。

  “噢,可能藏在哪里了?”

  警察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搜了个遍,不要说人,连只耗子也没有。

  “科长,这儿有一件东西。”一名警察拿着一封信跑了过来。那是给葛尼玛探长的,可能是走得太匆忙,用铅笔写的字体非常潦草。

  “从什么地方找到的?”

  “从一楼的房间的桌子上。”

  葛尼玛拆开信一看,不禁恼羞成怒,脸涨得通红。

  “他妈的!”

  葛尼玛气得咬牙切齿。信上有何内容,使探长如此恼怒?复述如下:

  葛尼玛阁下:

  有劳你了。想必探长先生花费了无数心血,居然在蛛

  丝马迹之下,识破鄙人的巧妙布局,实在是可敬可贺。

  你的查案作风,鄙人由衷地钦佩。托你鸿福,鄙人只能

  放弃另外的保险金,带着我亲爱的苏妮娅和忠诚的奶娘离

  去。可是,鄙人对此毫不气馁,只是钦佩阁下的恪尽职守,

  欣赏阁下的兢兢业业之精神。

  然而,像先生如此精明之人,竞也会惨遭滑铁卢的惨

  剧,那只是由于先生没有发现在客厅及四楼的佣人房间都

  装有窃听的麦克风。因此,客厅的一言一语,在这里悉数收

  到,这也只是先生的小小失算。可是,却使我不得不急忙带

  着苏妮短和比科蒂娃离开此地。

  虽然,窗下有先生重兵埋伏,可是,我们却另有密道离

  开。这条密道从外面看来,正面的窗户好像完全钉死了,可

  是,有一扇窗户是机关,可以从里面开启。十二幅织锦已被

  我们从那里运走。现在我也要带着苏妮短和比科蒂娃从那

  离开了。

  辛苦啦!葛尼玛探长,你真是位卓越的、鼎鼎大名的侦

  探。

  亚森·罗宾

  “嗷——”葛尼玛一声怒叫,愤怒的额头上涨起一道道的青筋。他眼前不禁出现罗宾正在嘲笑他的那副神态,恼羞成怒地把那封信揉个稀烂。

   



本e书由老羊皮整理制作版权归原书作者所有                     
   

   
 15·4·2之谜 



  “我一接到你拍的电报,就匆忙赶来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位老者走进公寓的二楼房间,便嚷嚷起来。他双腿颤抖,抿着没有牙的嘴巴,样子虽然很是狼狈,但神态却有些高傲,看起来曾经过着尊贵的生活。而如今,身上穿着一套陈旧的褪了色的黑衣服,头戴一顶破破烂烂的帽子,简直是一个叫花子。

  走起路来趔趔趄趄的,这是个老头子。

  “谁呀?你是什么人?

  推理小说家卢布朗被自门外突然闯进来的老头吓了一跳,急忙站了起来。可是,当那老头“噗哧”一笑,他才恍然大悟。

  “喔,原来是你呀!罗宾!”

  和以往一样,他的化装技术炉火纯青,假如不是想起自己打电报呼他来,也许现在还无法分辨出这就是挚友罗宾呢。

  “你忽然的一封电报,使我不得不立马放下手上的活,急急忙忙赶过来。有什么重大的事情?”

  “没什么,我想,也并不是什么重大的事情。可是,我却觉得这事很蹊跷。”

  “说来听一听嘛!”罗宾的双眼顿时亮了起来,腰也挺直了,不复刚才老头子弱不经风的样子。同时,露出怪盗绅士魁伟而健硕的真颜。

  “好,那么让我们先看一看这幅油画。”

  “我的天,这哪里是画呀,你从哪个垃圾箱里捡回来的?”

  “买来的呀,不,我也知道这东西什么也不是,可是我相中了这个画框,所以才把它买回来的。”

  “从哪里买的?”

  “从塞纳柯边那家龌龊的旧货店里。当时,它像废物一样扔在墙角,上面落满了灰尘。”

  “噢,画框还不错,可是,画却太差劲了。”罗宾退后几步,歪着脑袋从远处看了看油画道,“喔,画得太糟了。画的不知是什么地方一座陈旧庭院的一角,但运笔倒很是讲究,不过,这是外行人所欣赏不出的东西。譬如,正面的希腊圆柱,前面用石头所作的石日晷(规)、池塘,还有文艺复兴式屋顶的凉亭、荒废的古井、长满了青苔的石凳、石阶,这些都成了画里面的摆设。可惜作画之人的手法拙劣。

  画面虽然华丽,但是却没有艺术性。”罗宾酷爱艺术,对画的鉴赏力比一些专家还要略胜一筹。

  “画得怎么样我分不出来,只是我觉得画框很有价值,而且价格便宜,所以就买了回来,年代已经很长了吧?”

  “哦?年代久远,应是公元1800年左右的东西。”

  “哦,这么说,这幅画左下方的数字是表示作品的日期了?你瞧!这不是用红笔写的15·4·2吗?一般在落款时,前面的数字省略,因此,这个2可能就是1802年吧?如此看来,15·4·2表示这是公元1802年4月15日。”

  “喔……很可能是这样吧!”罗宾一边悬妙地吱唔道,一边尽力思索。

  “你说有件事很蹊跷,特意打电话叫我来,可是,我觉得这事一点也不奇怪。”

  卢布朗自墙边取过带三角架的望远镜,支在窗户边,调和焦距,对准对面一家公寓的二楼窗户。

  “嗨,罗宾,快来瞧。”

  罗宾带着满腹狐疑把眼睛凑到望远镜前,看了一会儿,忽然惊叫道:

  “哇,真奇怪,和这幅油画一模一样!唔,相同的油画,而且一样得分毫不差,在画面的左下方写着红色的15·4·2,那间房子里究竟住着什么人?”

  “是位寡妇。……丈夫不在,不知是死了还是离异,可是却有一个年轻的小女孩。那位寡妇终日在家里女红。母女俩勉强以此度日,总之,好像母女俩的生活十分清贫。”

  “叫什么名字?……知道吗?”

  “知道。叫璐仪丝·戴玛。”

  “喔,姓上有‘戴’字,不是普通姓氏,从前非贵族、武士,即大农场主。否则,一般人家是不准在姓上冠以‘戴’字的。”

  “唔,我记起来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戴玛家,可能就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革命军送上断头台的那家——大农场主。”

  “啊,对了,当时的史书上就有戴玛家庭。”

  “听说,那位寡妇女士便是被送上断头台的大农场主的孙女。那么,4月15日,对她来说仿佛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而且今天就是4月15号啊!”

  “哦,原来如此!”

  “所以我才特意把你叫来。”

  “4月15号,那不是两幅油画上的落款吗?这个日子对璐仪丝·戴玛,有什么特别意义?”罗宾仿佛对这一问题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像她这样做女红的妇道人家终日繁忙,只是每到4月15日,从早晨开始就精神恍惚,放下手中的活,清扫房间,女儿也不让去上学,到10点钟时,便带着女儿出去,直到天色很晚也不见回家。她究竟去哪里了?我不晓得,可是每逢4月15日她都这样,年年如此。不管天气好坏,不论倾盆大雨,亦或狂风大作,她都要出去,怎么样?你说奇怪不奇怪?”

  “喔,很是奇怪。”

  “油画有两幅,一幅是我偶然从旧货店买回来的;而另一幅好像是璐仪丝家传的。而且,两幅油画的落款相同。再加上,一到4月15日,璐仪丝必定外出,一整天都不回家,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为什么不?太奇怪了……可是,她出去到哪里呢?你不清楚吗?”

  “不清楚。她好像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士,离开家时,也不和门房说。由于一年一次,谁也没觉出来有什么不对劲。而且,每次也只是在4月15日这天,也难怪无人注意到。”

  “这么说,注意到这一现象的,也就只有你一个人了?”

  “是吧。开始我也没注意到她何时外出,可是,当我买到这幅油画的次日,一个偶然机会从窗户看到对面的房间里也有一幅油画,由于好奇,拿望远镜一看,何止相似,简直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为此把我吓得大吃一惊。而且油画的落款也是4月15日。因为,她每年出去的时间是4月份,所以猜可能就是15日,也就是今天。

  假如我的判断正确的话,我想她外出必有重大隐情,因此才特地请你来。”

  “一切都弄清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