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帝国雄风录 >

第49章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49章

小说: 大汉帝国雄风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赐予汉民族腾飞的基础,那离更加有现在大汉急需的牛,羊,战马等关系到民生的资源,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一一得到。其中巨大的利润李云想也足够让那些参与到其中的人,获得他们满意的东西。

至于采用什么手段来得到?正常的交易也好,倒卖军火也好,甚至战争也好,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对西域的经营,在大汉培养起侵略和进攻意识。

人需要有利益,才会重视,历史上两汉对西域的经营曾一度达到颠峰,可是过不了几十年就又迅速的衰落,究其原因是大汉并未从西域获得利盖,反而劳民伤财,拖累国家民生。

当然儒家那些腐儒成天的叫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班超的遭遇在李云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儒家短浅的目光,最终葬送了汉民族对西域的领导权,也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李云想既然他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么他就决不会允许悲剧的再次发生。

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曾说过,“资本自从它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它全身上下的毛孔都充满着血鲜!”李云对这话深以为然,不过与其让别人的身上充满自己的鲜血,那还不如自己变成一个屠夫,既然资本主义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方式,那么就干脆让西域首先成为大汉的殖民地,养分供养处吧!

毕竟现在不是后世儒家独大的时候,人们并不需要顾及到几个儒生的梦呓,而李云也可营造出一种适合的政治与学术氛围。事在人为,李云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

最后一个敢于反抗的月氏部落,终于打出了白旗,向新的王者阿度拉投降。部落的首领割下了躲避在他这旧王之子的头颅,连同一万头牛羊,献到了阿度拉的王庭,这标志着自五月开始的这场月氏王权战争的彻底结束,阿度拉最终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为此阿度拉很宽容地饶恕了几个在战争期间摇摆不定的部落。并宣布赦免了他们的罪行,同时也宣布了月氏对西方的塞族进攻的结束,驻扎在塞族地区的数万月氏铁骑纷纷东撤,他们一路沿着圣山的方向撤到了康居附近。

阿度拉手执长剑望着那曾经属于月氏的圣山,眼中尽是无边的欲望。

回想起这几月的经历,阿度拉只觉得长生天是站在他这一边的,若非长生天保佑,他又怎么会仅仅以数千精骑就横扫月氏先是在王都袭杀了拒绝对匈奴作战的旧王。他的叔叔,接着又在几个决心对抗匈奴的部落的支持下,先后击败了挑战他权威的兄弟,最后登上了这月氏王的宝座。

可是战争的消耗也给月氏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由于是部族内战,死的都是月氏自己的战士,无敌的勇士。

这场持续了四个月之久的王权之争,带给月氏的打击是巨大的,整个月氏经此一战,损失了数万的战士和十几万的人口,到现在月氏可以作战的骑兵已经不足十五万,根本就不足已支持他向匈奴与乌孙发动复仇战争,甚至连单挑乌孙的实力也不足。

阿度拉知道,他要想夺回圣山,为自己的祖先洗刷耻辱,凭借月氏自己的实力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他唯一可以寄托希望的,就是那个东方的帝国如那个汉使说的一样强大并且对匈奴充满了怨恨。

他走下王座,来回跺着,终于他下定了决心对左右道:“本王已经决定了,我将派遣使团穿越草原去中原帝国,与他们的皇室和亲,至于使团的人选,你们说说该派谁去的好?”

木合力是阿度拉的心腹将领,同时也是极端主张报复匈奴的年轻将军,他想了想道:“大王,我推荐万户离乐,离乐本来是匈奴人,但他的父亲和母亲全是死在匈奴浑邪王的手下,与匈奴王族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他绝对信的过,而且离乐是匈奴人,由他去,大王就可以放心,不需要担心被人发现!”

阿度拉想了想,月氏人在外貌上虽然与匈奴人没有多大差别,可是在生活习惯和语言上有极大的不同,所以可派遣一名匈奴人去自然最好,因此他点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去办,马上叫人把离乐叫来,本王还有些话要和他说!”

卷四 风云 

第十六节 阴谋?

几棵长青树相互依偎着耸立在一旁,十数间用烧制出来的青砖砌成的房子围成一排。这种用临邛最新烧出的新式建筑材料,水泥和青砖结合建造出来的房子,即有着美观的外表,更加坚固结实,它的出现立刻就惹来了全临邛富豪的侧目,大家纷纷向李云打听这种材料的造价,当听到价格仅仅为同类建筑的一半时,商人们眼睛都掉出来了,纷纷掏出自家的钱财,向李云挥舞起来,要求参与到这种新材料的经销与制造中。

在这排房子的背后,是一栋两层高的建筑,这栋模仿当年齐国的稷下学馆风格的建筑,向人们昭示着,这里是属于教育的天堂。

这里便是临邛新建的官学建筑群。

对于教育,李云有着比这时代儒家学者更清醒的认识,在现代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几乎与它的教育投入比例成正比。

比如米国,比如欧洲等传统强国,其教育预算几乎占到了全年度预算的二成多,米国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三成,由此可见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

所以李云现在是将自己所可以为这官学准备的,都准备齐当,甚至他还准备在将来将这些房子上的窗户统统换成玻璃,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李云对这点毫不怀疑。

他不仅仅要在官学中培养文化人才,更准备将一些贫穷但对技术有兴趣,心灵手巧的少年开绿灯,免费提供他们的学费以及食宿,打造出大汉第一批成熟的技术工人,系统的传授他们必要的知识。

但教育无疑是一个烧钱的项目,李云仔细算了算。假如临邛官学要形成规模,并且对历史造成影响,那么学生数量至少必须要达到三千人,老师数量必须达到百人以上。

这样一个规模的学府才有可能在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李云相信假如他可将官学办到这等规模,那么日后的改革就等于凭空多了一支最忠诚的支持着他的庞大力量。

可是李云算了算,现在入学的这百多名学子,虽然从他们的身上敲诈出了一笔丰厚的钱财,可即便如此,这笔钱财也只是刚好将这个学院建好。并勉强凑出了印刷书籍和支付老师薪水的钱财,其余的就不得不从临邛的库府中抽出一些。

若是再算上要招收的贫穷少年,以及要提供给他们的食宿,这笔钱不算则以,一算之下,李云眼睛都瞪出来了。按三千人算,每年每人需要投入至少一千钱,三千人就至少是三十万钱,这相当于临邛去年全年赋税收入的四分之三强,这还不包括为他们提供衣服,以及其他的各项杂费,以及每年新进地学子的费用!

李云看了只觉得头都大了,可是教育却是非办不可,因为李云知道。他必须在十年内为大汉培养出第一批具备着新思想的学者,否则当汉匈矛盾按照历史的轨迹最终激化的时候,纵使他李云再厉害也不可能凭借他一个人的力量来扭转乾坤。

所以李云现在迫切地想要钱,大量的钱财,越多越好。而临邛的商人则需要李云所掌握地技术,于是两方一拍即合,几次酒宴之后,以卓张两家为大头的临邛商人们与李云签下了协议,按照协议李云以水泥,玻璃以及青砖技术和商人们合作,李云向他们开放这些技术资源,以技术作为股份入股。每年收入四六分成。李云四成,商人们得到六成。

对于这个最终的协议,双方都很满意,商人们又找到了新的赚钱路子,而李云则用本来就要拿给他们的东西换来了每年可用在教育上的巨额资金,李云相信这些东西赚到的钱肯定不会太少。

……

公孙弘自然是顺利的入选官学老师,并在李云特意的安排下,担任了官学的教导老师,主要负责着管理官学日常的工作,安排和学子的日常生活。在将来,李云还计划通过潜移默化,转变公孙弘的思想,将他拉到自己的阵营中,这样李云在集合百家思想或者创立新学派时就可最大限度的吸收儒家的正确思想,为自己的理想服务。

处理完公孙弘的事情,李云便请来了几名巫师卜算开学的吉利日子,毕竟教育是百年大事,丝毫马虎不得,而可得到上天的祝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算是一种心灵的安慰。

巫师经卜算得出,九月一日是最适合开学的日子,李云便将日子定在九月一日。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到了九月一日,这天果然和巫师说的一样,风和日丽,初秋的阳光照在临邛的大地上,一片金黄色的景色,今年将是一个大丰收的年岁。

东方朔赖在舅舅的身上,一边数着他下巴的胡子,一边嬉笑的看着他的几个表哥,这半个月来他已与他的几个表哥玩的很熟,几乎已是成了最要好的兄弟。

而他的表哥们也很喜欢他这个聪明可爱的表弟,虽然他有时候调皮了些,但毕竟年纪相仿,共同的话题也多了不少。

今天便是开学的日子了,东方朔撅着小嘴巴,不得不跟着舅舅去临邛官学报道,老实说他很不喜欢上学,因为他曾上过那些所谓名家的学,结果那些年纪一大把的老师只是被他随便两个问题就给问倒了,这在东方朔看来,实在太无聊了,一点意思也没有。

东方朔的舅舅张正铭是张正范的堂哥,在临邛也是属于那叫的上字号的大商人,他可不管东方朔喜欢不喜欢,商人看重的永远是利益,在他看来,现在李云可给他带来利益,那么他就要想办法搭上李云的线。

而毫无疑问,自古师徒的感情最是亲密,所以他可不管东方朔怎么想,直接做了再说。

好说歹说,张正铭才把东方朔哄上牛车,带着他朝官学的方向走去。

穿越几条街道,临邛官学那独特的建筑便出现在了东方朔的眼中,老实说东方朔很喜欢这样的房子,高大结实,比舅舅家的土砖屋子好看多了。

但愿这里的老师比其他的人有意思些,东方朔想着。忽然牛车急忙刹住,在强大的惯性作用下,东方朔小小的身体几乎都飞出了牛车,假如不是他舅舅死死的抱着他的话,东方朔现在肯定躺在地上呻吟。

东方朔看了看前面,忍不住骂道:“谁家的车子这样无理!”

原来方才牛车转弯的时候,从前面的街道路口猛然窜出一辆飞快的跑着的马车,牛车的车夫为避免两车相撞,自然不得不立刻刹车。

张正铭脸上也有些挂不住,正要张口骂人,猛然间却发现了那马车上雕刻着一个张牙舞爪咆哮着的龙形雕刻,他立刻就禁住了声。皇族的人确实有这个嚣张的本事。

马车似乎也发现了牛车的情况,稍微在前面停顿了下,马车车帘中掀开了一角。露出一个美丽的女人面孔,她长的雍容华贵,仿佛天生就带着一丝动人眼神的眼睛,一袭如云的秀发挽在了手上。

她轻轻的瞧了瞧张正铭,露出一个令人胆寒的眼神,才复又向前。

张正铭却已吓地浑身冷汗,因为那女子他认得,去年他去淮南国贩卖生丝的时候,曾远远的隔着人群见过她一面,她便是淮南王刘安的爱女,郡主刘陵,有着大汉宗室第一美人之称。

在淮南国,永远不会缺少关于这个水灵的像花般的郡主的花边新闻。

雷被何等样的一个英雄。在见了这刘陵,不到半日就宣誓效忠,放弃了他坚持了十几年决不为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