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382章

崇祯盛世-第382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永光护着孙慎行和孙承宗,他要比两个人要年轻一点,却气势不弱,高声道,“万岁爷,我们都是大明的臣子,都是朱家的臣子,今日之时,实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万岁爷,臣等知道您是听信了谗言!为了维护历代先皇的大明正统,如果皇上要一意孤行的话,臣等宁愿今日一起死在这文华殿上,落个干净!”

王永光的话,再次让所有的东林党大臣们团结在了一起,三位四朝老臣同时发难,让所有人的心中都是热血沸腾,感觉不管今天主导变法的是皇帝,还是皇帝身边的人,能够以死护法,以死护国,都不枉了自己人生在世这一遭!

众人又将目光再次放在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身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忽然发觉巨大的压力将自己包围了!这些压力,即便是他之前已经预料到了的,还是没有想到当这压力切切实实的摆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如同山洪暴发一般,让人无法阻挡!

崇祯皇帝朱由检冷静的喝退了御林军,压了压手,示意身边的王承恩和一帮在杨启聪带领下已经蠢蠢欲动的西厂武装太监们都退下!

崇祯皇帝朱由检冷静的清了清嗓子,“朕的话,不会更改,但是朕也不会让你们死!你们都是大明的忠贞之臣,能够在连续两次的京察大计中屹立不动,说明你们都不是贪腐之辈,也都不是昏庸无能之辈!但是,你们就认为朕是昏庸无道的昏君吗?这个新法典,朕可以清清楚楚的告诉大家,这里面的每一个字,都是朕亲自草拟的!”

王承恩大惊,本来皇上只要稍微退一退!即便是这帮东林党大臣们集体发难,也没有到达局势无法挽回的地步啊!但是你这一说出是你自己亲自草拟的法典,这就是将这步棋将死了啊!(未完待续。。)

第0684章 别撞

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本人又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越是在官场上打滚的越久,崇祯皇帝朱由检越是厌恶事事中庸,得过且过搞平衡的那一套,要做一个混世皇帝,他可以比任何人都出色的多,但是这个是大明末代了,已经没有资源给他去混了,他即便是能够挺过崇祯十七年,即便是能够在自己的这一世安安稳稳的混到老,混到死,但是如果无法给儿子留下一个太平盛世的话,这样的天下,这样的日子,他宁愿不要!

所以,崇祯皇帝朱由检毫无保留的选择了这步绝路之棋!他怕自己过了这个村,再也没有找这个站的勇气了,他不允许自己的皇权受到任何的挑战!

众多东林党大臣们都声泪俱下的跪着,一双双的老眼,都已经模模糊!在这些模模糊糊的泪光中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们都不敢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皇帝,本来大明现在就是天灾伴着人祸,整个天下都动荡不安,你自己还要成天没事找事,到底是不是在嫌弃大明倒的不够快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见众多大臣们都只是哭泣,并没有更加进一步的行动升级,这让他稍微的放心了一点点,崇祯皇帝朱由检最害怕看见的就是众人跟当初那个张有德一样,动不动来个集体撞死,别说是集体,就是有一个人当场撞死的话,今天的事情都会被弄僵了,会被弄到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步!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眼圈红了。流着泪。快速的起身。快速的走下了御阶,“都起来,孙承宗,孙慎行,你们都是朕的老师,你们都起来,你们可以跟朕辩论,可以跟朕说理。为什么动不动就要带着这么多人逼朕?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你们看不见民间的反叛此起彼伏吗?再不改变,难道要朕对大明的每一个地方,都采取对山东,对白莲教的方法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倒打一耙,让孙慎行和孙承宗都很多沮丧,是我们没事找事了啊?不是你弄这么一个毁天下的法典出来,我们会这样吗?

孙承宗和孙慎行两个人都被皇帝拉起来,崇祯皇帝朱由检甚至靠着两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撒娇,但是这不是撒娇能够解决的事情啊。崇祯皇帝朱由检其实是害怕俩老头会忽然想不开,演出张有德的那一套当殿撞死的戏码!

孙慎行和孙承宗俩老头被皇帝抱着。端的是声泪俱下,差点哭死在皇帝的怀中,孙慎行抹着眼泪道,“皇上,老臣知道您是急的伤了心了,但是一味的杀戮解决不了问题啊!如今天下依然如此,您唯有卧薪尝胆,忍着,老臣等誓死跟皇上共进退,这些危难总是会过去的啊,当年,太祖爷既然可以靠这套大明法典收拢天下人心,可以将蒙古鞑子们都赶出关外,可以建立一个繁盛的大明帝国,为什么到了万岁爷手里就不可以呢?”

孙承宗也附和道,“不错,万岁爷,您这才二十岁不到,敢作敢为,勇于进取,勤勉政务国事,这些,老臣等都是看的清清楚楚的啊,这也是老臣等虽然对皇上的有些做法有所保留,但是,仍然是一心一意的跟随皇上,辅佐皇上的一个原因啊!您改革科举,这可以,慢慢来,总是能够见效的,加强商人们的地位,加强工科的地位,这些,老臣等虽然有所保留,但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您要是一味的抛弃儒家,抛弃农业,臣等就不敢苟同了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看老头们都愿意对话,还有希望,来了精神,也擦了擦眼泪,“老师,朕什么时候抛弃儒家了啊?朕只是改革了税法,并没有抛弃农业啊?降低了土地税,不是更加的利于农耕的恢复了吗?”

孙慎行摇摇头,“皇上,您的这一套税法改革就是关键!您对商业赋税降低,就会让地里的农民们都去工坊做工,这就是打压农业!您让男女同校,取消了平头百姓和低级官员,高级官员们的一些等级礼仪,这些都是在违背儒家的思想,您认为,这些会有利于大明的统治吗?如果没有了等级观念,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不是抛弃圣人之道,不是胡来?”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汗,孙慎行的措辞已经非常严厉了,看来是铁了心的要跟自己唱反调唱到底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感觉俩老头的浑身都在颤抖,似乎自己一松手,两个人都有可能会去找御阶撞死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没有发作,耐着性子道,“老师,您说的,朕都设想过,但是您会因为朕的新法,就会对朕不尊重,就会不认朕这个皇帝吗?朕问你。”

孙慎行摇摇头,“不能够混为一谈,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老臣都会维护天纲伦常,都会忠于皇上忠于大明,老臣说的不是这个,老臣说的是,一旦大家都不去种地,大家都去搞商业,都去做生意,那这天下不是要乱套了吗?如果下级官员不尊重上级官员,百姓们都不尊重官员,那这天下不是乱套了吗?没有人耕种,那大明的这么多人,大家吃什么?”

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的叹口气,这些都是囫囵话,可以正的反的永远吵个不停,都不会有结果的!“老师,你们为什么就不能跟着朕一起试一试啊?你们跟着朕一起看一看,如果十年二十年后,要是行不通的话,我们再改,总成了吧?”

孙慎行看见皇帝死死的拉着,也是微微的叹口气,“皇上,您不用怕我和孙承宗老大人会当殿撞死,这点道理,我们还是懂的,那样的话,更会将皇上推到天下学子们的对立面去,您松手,这个朝堂,反正已经没有多少老臣了,我们都告老还乡,皇上您想怎么变法就怎么变法吧,我们已经将能说的,都说过了,也已经将自己能够做的,也都做过了,我们都愿意去种地,愿意靠着自己的力量,为大明尽一份力。”(未完待续。。)

第0685章 排头兵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惊,这帮人要是这个时候撂挑子的话,游戏就提前结束了!皇党只是初级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死忠的地步,任何党派不是刚一出来就有很强的战斗力的!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

人在很多时候,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下和未来之间的矛盾,如果想要稳住当下,很多时候是要牺牲未来目标来做代价的,然而想要有一个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很多时候则是以当下的妥协,甚至是以未来的目标化作泡影为代价的,不管是皇帝,还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所要面对的当下和未来之间的矛盾,实际上都是危机重重!

崇祯皇帝朱由检擦了擦眼泪,以他的政治素养,他当然知道该怎么解决目前的难题,既要守住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要度过眼下的难关!

崇祯皇帝朱由检慨然道,“两位老师,满朝的爱卿,你们不要再争执了!朕意已决!新法是必须实施下去的,至于是谁来实施,朕也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们,只能是你们来实施!如果你们觉得朕这个皇帝昏庸无道,不配再做皇帝的话,不配领着你们来实施这个新法的话,朕就下野!”

满朝文武一片哗然,没有想到这个神经病皇帝居然又发神经病了!上次说要拆城墙,城墙最后是没有拆除,但是皇宫和京城都被建奴给打残了!这次居然说要下野,这个词并不新鲜,历史上中途下野的皇帝很多。但大多是打不过了。活着敌人已经要攻过来了。不得已才下野禅让,你这没有到那个地步吧?建奴新败,至少一年内不会再来啊!

满朝文武痛哭流涕的跪倒在地!“皇上啊!皇上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哭了,“众爱卿快快请起!朕是不配做这个皇帝,但咱大明必须要变,朕已经想好了,现在皇后刚给朕产下了皇子,大明也不至于有人。你们要是念在君臣一场的情谊上面,就立下朱慈烺为皇帝,朕下野,你们不用去种地,朕去耕种,朕要看看你们守住陈法,最后能不能改变眼下的时局!”

崇祯皇帝朱由检抛出的重磅炸弹震的满朝文武不知所措!这是一个君权至上的时代,别说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任以来励精图治,勤于政务,所有人都看的是清清楚楚的。即便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一旦登基为皇帝。那也是整个大明的君父!怎么可能让皇帝下野?

孙慎行和孙承宗踉跄着从地上爬起来,孙慎行哭的几欲昏厥!“皇上,您不能这样啊!我们这帮老臣不能看着皇上这样任意胡来,并没有说皇上不行啊!皇上是好皇上,大家有目共睹,新法的事情,万望皇上三思,我们不再说辞官的事情了。”

得了,还是囫囵话,还是鬼打墙!崇祯皇帝朱由检一阵黯然,自己抛出的下野之说,应该也就只能够暂时压住这些反对的声音,但是这个新法本身是侵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的,这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并不是光靠政治手段就能够压制的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陷入了呆滞的状况,他知道再靠着铁血杀戮,是肯定无法成事的了!这帮东林党的老臣们,一方面是人数众多,他们实际上就代表这文管集团,代表着整个国家的行政!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代表着自己的皇权,两一方面,这帮人都很清廉,再用京察大计,再用双规,也很不合适,他毕竟还离不开这些人!第三方面就是他自己对这些人其实也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东林党人在他上台的过程中,甚至在哥哥和父亲的上台过程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与其说他目前取得的一点点成绩,是他自己取得的,不如说是这帮东林党大臣们和天下的士族阶层取得的成绩,他就是一个傻子,也能够走到这一步!

这几个方面,多造成了崇祯皇帝朱由检无法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