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战争论 >

第130章

战争论-第130章

小说: 战争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4.因此,如果观察一下白刃战实际发生的效果,那就必须把驱逐敌人,而不是把消灭敌人当作它的目的。消灭敌人变成了手段。    55.正如白刃战的本来目的是消灭敌人一样,火力战的本来目的是驱逐敌人,而消灭敌人只是手段。对敌人进行射击是为了把敌人赶走,避免进行自己感到没有把握的白刃战。
56.但是,火力战所给予的危险并不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它只是在不同程度上有可能发生而已。在个人感觉的印象中,这种危险并不很大,要经过一段时间并通过一种综合效果(这种效果并不会造成感觉上的印象,因而不会造成直接有效的印象),这种危险才会变得大起来。因此,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必要逃避这种危险。由此可见,驱逐某一方不是立刻就能办到的,在许多情况下是根本不能实现的。
57.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通常在火力战结束时,就必须用白刃战来驱逐敌人。
58.相反,火力战的歼灭力却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大大增长,其增长的程度同白刃战的歼灭力由于迅速决定胜负而消失的程度是一样的。    59.这样一来,火力战的一般目的不再是驱逐敌人,而是使所用的手段直接发生作用,即消灭敌人的军队,在集体战斗中就是摧毁或削弱敌人的军队。
60.如果白刃战以驱逐敌人为目的,火力战以消灭敌人为目的,那么就应该把白刃战看作是决战的真正工具,把火力战看作是为决战作准备的真正工具。
61.尽管如此,白刃战和火力战仍然都具有另一种要素的某些作用。白刃战不是没有歼灭力的,火力战也不是没有驱逐力的。
62.白刃战的歼灭力大多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常常等于零;假如不是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白刃战可以俘虏敌人,从而使白刃战的歼灭力又有很大提高的话,白刃战的歼灭力恐怕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63.但是,必须指出,俘虏敌人大多是在火力战已经产生了效果时才能办到。 64.因此,在今天的武器条件下,没有火力战的白刃战,恐怕只有微不足道的歼灭力。
65.火力战的歼灭力通过时间的延长可以增加到最大限度,也就是达到动摇或摧毁敌人勇气的程度。
66.由此可见,在消灭敌人军队方面的绝大部分效果是火力战发挥的。    67.通过火力战削弱敌人的结果将是:(1 )或者敌人被迫退却。
(2 )或者为白刃战做好了准备。
68.通过白刃战达到了驱逐敌人这个预期的目的,就能够得到真正的胜利,因为把敌人赶出战场就是胜利。如果敌人的整个军队很小,那么这个胜利就可能是对整个敌军的胜利,并对决定最后成果起决定性作用。
69.如果白刃战只是在整体的各部分中进行的,或者整体战斗是由几个连续的白刃战组成的,那么,个别部分的白刃战的成果只能看作是部分战斗中的胜利。
70.假如这个部分是整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整体就可能因此而失败,也就是部分的胜利直接导致了对整体的胜利。
71.但是,如果白刃战的结果不是一个对整体的胜利,那么,它永远只能是下述利益中的一种:(1 )夺占敌人的地区;(2 )震撼敌人的精神力量;(3 )破坏敌人的队形;(4 )破坏敌人的物质力量。
    72.因此,在部分战斗中,应该把火力战看作是破坏行动,把白刃战看作是决战行动。至于在整体战斗中应该如何看待它们,我们以后再谈。
两种战斗同进攻和防御的关系
    73.另外,战斗又是由进攻和防御组成的。
74.进攻具有积极的意图,防御具有消极的意图。进攻的目的是驱逐敌人,防御的目的只是据守。
75.但是,据守并不是单纯的防守,因而不是忍受,而是在据守中还要进行积极的还击。这种还击就是消灭敌人进攻的部队。因此,只能把防御的目的看作是消极的,不能把防御的手段看作是消极的。
76.由于在防御中坚守阵地的结果自然是敌人不得不退让,所以,尽管防御的目的是消极的,但是对防御者来说,敌人的撤退(即退让)仍然是胜利的标志。
77.白刃战本来是进攻的要素,因为它同进攻有相同的目的。
78.但是,白刃战本身的歼灭力很小,所以仅仅采用白刃战的进攻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几乎不能看作是进行战争的人,至少这是很不相称的斗争。
79.只有在小部队中,或者单一的骑兵中,整个进攻才仅仅采用白刃战。部队越大,参加战斗的炮兵和步兵越多,白刃战的作用就越小。
80.因此,在进攻中必须根据需要尽量使用火力战。
81.在火力战中,就运用火力战这一点来看,双方是没有差别的。火力战比白刃战占的比例越大,进攻和防御的原有差别就越小。进攻者最后不得不采用白刃战这一不利条件,必须通过白刃战所特有的有利条件和兵力优势来加以弥补。
82.火力战是防御者的自然要素。
83.如果防御者通过火力战已经取得了有利的结果(进攻者撤退了),那就不需要进行白刃战了。
84.如果没有得到有利的结果,而且进攻者转入白刃战,那么防御者也必须运用白刃战。
85.  当白刃战比火力战更有利时,防御者决不排斥白刃战。
         两种战斗中的有利条件
86.现在,我们必须对两种战斗的一般性质作进一步的考察,以便了解那些能在这两种战斗中造成优势的条件。
87.火力战(1 )使用武器方面的优势(这种优势来自部队的组织和素质)。
(2 )在作为固定部署的编组和基本战术方面的优势。
在战斗中使用训练好了的军队时,可以不考虑这些条件,因为它们是军队已经具备的。但是,它们可以而且应该被看作是最广义的战斗学的研究对象。
(3 )军队数量。
    (4 )配置的形式(第(2 )项没有包括到的)。
(5 )地形。
88.由于我们只谈使用训练好了的军队,所以(1 )和(2 )两项不属于这里论述的范围,在实际考虑时它们只能看作既有的条件。
89.(1 )数量上的优势如果两支数量不等的由步兵和炮兵编成的部队在同样大的地区内平行配置,那么,在所有的射击都是以单个人为射击目标的情况下,命中的弹数同射击的人数成正比。如果射击的目标不是单个人,而是一个整体,如一个步兵营,一个横队等,那么命中的弹数同射击的人数也成正比。因此,对战争中的、甚至散兵战斗中的射击,大多数确实是可以作这样估计的。然而这个靶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实体靶,而是由人和空隙组成的。空隙是随着同一空间内的战斗者的增加而缩小的。因此,两支兵力不等的部队之间的火力战的效力,取决于射击者的人数和被射击的敌军人数,换句话说,数量优势在火力战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一方利用大量的射击所获得的利益,会由于对方的射击更容易命中而被抵销。
假设有五十人同一个五百人的步兵营在同样大的地区内对峙,如果五十发子弹中有三十发中靶,即打中对方步兵营所占的正方形地区,那么对方的五百发子弹中就有三百发打中五十个人所占的地区。但是,五百人的密度是五十人的密度的十倍,因此,五十人一方的子弹的命中率也是对方的十倍,从而五十发子弹打中的人数恰恰同这一方被对方五百发子弹打中的人数一样多。
尽管这个结论不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数量上的优势总会带来小小的利益,但是可以肯定,这个结论基本上是对的,也就是说,一方在火力战中取得的效果很难同数量上的优势成正比,可以说是不受数量上的优势的影响的。
这个结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在为决战作准备的破坏行动中构成节约兵力的基础,而节约兵力可以看作是致胜的最可靠的手段之一。
(2 )我们希望这个结论不要导致一种荒谬的想法,比如,假设两个人(这是能够占领一个在这里可以看作靶子的狭长地区的最少的人数j占领同两千人一样大的地区,那么这两个人就一定能取得同两千人一样大的射击效果。假如这两千人总是向正前方射击,那么情况当然会是这样。但是,如果一方的人数太少,以致另一方可以把自己的火力集中到几个人身上,那么兵力多的一方当然就会取得极为不同的效果,因为单纯向正前方射击的假定已经不存在了。同样,一条兵力太小的火力线也根本不可能迫使敌人接受火力战,而是立刻就会被他驱逐。由此可见,人们不应该把上述结论延伸得太广,尽管如此,这个结论仍然是无比重要的。人们已经上百次看到,一条火力线能同拥有双倍兵力的敌人的火力线相抗衡,而且不难看出,这对节约兵力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3 )因此可以说,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能够加强或减弱双方的、即总的火力效果,这取决于他是否把更多的战斗者投到火力线上去。   90 .配置的形式可以是:(1 )正面平行、宽度相同。这样的配置形式对双方的利益是相同的。
(2 )正面平行、宽度较大。这样的配置形式是有利的。不难理解,由于射程的限制,这种利益是很小的。
(3 )包围。这时,射击有加倍的效果,宽度自然较大,所以这种配置形式是有利的。
同(2 )和(3 )相反的配置形式自然是不利的。
91.地形在火力战中起以下的有利作用。
(1 )象胸墙那样的防护作用。
(2 )隐蔽作用,即妨碍敌人瞄准。
(3 )妨碍通行,从而使敌人长时间处在我方火力控制之下,甚至妨碍敌人发挥火力效果。
92.在白刃战中起作用的有利条件,就是那些在火力战中起作用的有利条件。
93.第87条中(1 )(2 )项不属于这里论述的范围。
但是,应该指出,在白刃战中使用武器方面的优势不可能产生象在火力战中那样大的差别,与此相反,勇气在白刃战… 中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大部分的白刃战是由骑兵进行的,所以第87条(2 )项中所谈到的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94.军队数量在白刃战中比在火力战中具有更大的决定性意义;它几乎是主要问题。
95.配置的形式在白刃战中同样也比在火力战中更有决定性意义;在正面平行时,正面宽度较小反而较为有利。
96.地形(1 )作为妨碍通行的障碍。这是地形在白刃战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2 )起隐蔽作用。隐蔽自己有利于出敌不意,而出敌不意在白刃战中是特别重要的。
战斗的分解97.我们在第23条中已经看到,每个战斗都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部分的独立性是不相同的,越是向下,独立性就越少。现在,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
98.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在每个战斗中用口令指挥的部队,如一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连、一个骑兵团等等(如果这些部队真正是集中的话)看作是一个独立的部分。
99.用口令指挥不到时,则用命令(不管是口述的,还是书面的)代替。    100 .口令不能分等级,它已经是实施的一部分。但是,命令却是有等级的,可以从接近于口令的最明确的规定一直到最一般性的指示。它不是实施本身,而只是一种指示。
101 .受口令指挥的一切部分都不能有自己的意志;但是,如果命令代替了口令,那么各部分就开始有一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