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唐朝败家子 >

第122章

唐朝败家子-第122章

小说: 唐朝败家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到太子李承乾,长孙无忌心中又是一紧,长孙家最大的政治资本是什么?

不就是未来的大唐皇帝会有一半长孙家的血脉嘛!

然而东宫太子李承乾却……原本也挺好的,但自打跛了一条腿后,性情和作为是越发不如以往了。

据说他现在喜欢在东宫乐舞嬉闹,这倒也不是不可以,皇帝陛下有时候也会享受享受。

但东宫是个“危险之地”,一丁点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加之李承乾自己也不成器,乐舞嬉戏的频率确实有点高了。

张玄素和孔颖达几个师傅也是的,这种事除了劝谏,也当为太子稍微遮掩。他们倒好,直言不讳,措辞很不客气地劝谏,以至于惹怒了李承乾,起到了反效果不说,还弄得朝野尽知。

长孙无忌有时候在想,李二陛下给太子选的几个老师学问确实不错,但这办事能力和风格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怕的是长此以往,东宫渐失恩宠和人心啊!

这可不是好事,自古以来废太子可曾有过好下场?而太子的舅家外戚也不会落到什么好。

很明显的例子,汉武帝的儿子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身死,他的舅家,一代大将卫青家落得怎样的下场?

而今的长孙无忌和当时卫家何其相似,自己和卫青一样身居高位,多少有点权倾朝野的意思。卫青的儿子卫伉迎娶了诸邑公主,而今长乐公主则是长孙家的儿媳。

唯一比卫家好的地方是卫子夫只有一个儿子,但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如果太子李承乾倒了。

魏王李泰倒是个不错的人选,这个外甥一直有此类想法,长孙无忌心知肚明。从资质上来讲,老四不比老大差,甚至更优秀。

只是若储位有变动,就一定是老四李泰补上去?

魏王李泰虽是嫡子,却不居长,是以连长孙无忌自己都没把握。但李承乾不同,身为嫡长子是有绝对继承权的。

尤其是玄武门之变后,担心天下人诟病,李二陛下对嫡长子格外重视,所以太子的地位还算稳固。

让自己去东宫走走,显然是有意让自己去劝导太子,这说明李二陛下对李承乾只是微有不满。

也只是微有不满,仍旧抱有很大希望,毫无动摇之心思。

这便好,想明白这一点,长孙无忌放心不少。不过也得李承乾自己争气才行,否则……

唉,自己这个国舅真是不好当啊!

第一九五章长孙无忌的远虑

国舅难当!

这话一点不假,旁人或许不理解,唯有长孙无忌这等身居其位的人才能深有体会。

恰如谢逸那首长短句所写,高处不胜寒啊!

旁人只看到自己荣宠光耀的一面,哪里明白当朝国舅也有为难之处。

从承庆殿出来,长孙无忌轻声叹息,他真的很遗憾,如果妹妹长孙皇后还活着,那该多好。

帝后夫妻情深,必定可以多有劝解,多少可以保证长孙家的恩宠,最要紧的还是太子之位。

内有慈母教导,太子应该不至于像今天这般不肖,魏王也不会表现的太过急躁,他们兄弟的感情该能更好一些吧!

可惜啊,天妒红颜,长孙皇后早早去世了。

所以这劝解太子的重任,只能自己去了,见舅如见娘,但愿太子能听劝导。

皇帝吩咐,长孙无忌不敢怠慢,更不想拖延,所以他打算直接穿过皇宫前往东宫。

作为当朝国舅,经皇帝特许之后,长孙无忌有这个特权。

没想到路过宫巷之时,长孙无忌遇到了一个人——阴妃。

阴妃是阴世师之女,她爹当年掘过李家祖坟,与昔日晋阳起兵的旧人矛盾甚深。长孙无忌等一众人对阴家人态度也不怎么好。

奈何李二陛下多情,阴氏之女入宫,还生下了皇五子李佑。

贵为皇妃,便不能不尊,所以长孙无忌只好躬身向阴妃一礼,却并无言语。阴妃还个礼,也便匆匆离开。

长孙无忌不禁摇头,时隔多年,这仇怨啊!

多亏了阴妃只是个寻常嫔妃,也并不得恩宠。否则……

不过他还有个儿子齐王李佑,排行第五,继位的可能……必须为零,决不能让李佑这样的皇子继位。

想必阴妃自己也有自知之明,只是……长孙无忌看着阴妃匆匆的脚部,不由有些奇怪。纵然不睦,见面不愉快,但有必要这样慌张吗?

没错,阴妃确实有些慌张,这似乎不合常理。难道她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怕被自己发现?

宫中妃嫔的行踪想要掌握也可以,但到底有些难度,长孙无忌四处瞧了瞧,便有意无意问道:“前面这片宫宇都是什么地方?”

“回长孙司空,这边是宫苑不多,因为靠近东宫,为了避嫌,所以并无多少娘娘居住。只要是宫人们的住所,还有便是……”

“还有什么?”

随行的内侍低声道:“还有便是长乐门……”

长乐门在皇宫里不是禁忌词汇。但宫人们提到时,仍旧相当谨慎。长孙无忌自然知道原因,因为此间软禁着一个人——隐太子妃郑观音。

阴妃也算地位尊崇,怎会前去低等宫人们的居所。那么她从这个方面回来便显得有些古怪,难道……

长孙无忌心头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想,难道阴妃去了长乐门?

如果要说皇宫们最危险,或者最让人长孙无忌忌惮的女人。绝不是淑妃杨氏,而是阴妃和郑观音。

这可是最危险的两个人,因为和此二人之间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而今这两个女人可能搅和在一起,是个极其危险的讯号啊!

死了丈夫和儿子的郑观音,指不定有着怎样的仇恨,而阴妃……如果在她心里,父亲家族的仇恨比儿子的前程更重要,或者她受到蛊惑,想为儿子争取更大的前程,鱼与熊掌兼得?

那么……

怎么办?将此事告知李二陛下,不能这么做。

自己只是偶遇后的猜测,有没有这回事还不一定呢,身为外臣,怎可轻易介入后妃之事呢?

尤其自己国舅的身份,刚刚接下劝导太子的差事,便“攻讦”旁的皇子,皇帝和其他朝臣会怎么想?

况且,如果真有这回事,也许会有旁的牵涉,处置方式的嘛,还需从长计议。

不过往后这皇宫之中,尤其是长乐门内,还有便是遥远的齐州,恐怕需要多几双耳目了。

长孙无忌暗自点头,心中肯定有了定计,随即恢复风轻云淡的表情,继续往前走。

“舅舅!”

不想刚走出几步,两声呼喊在道旁拐角处响起,一个稚嫩,一个则是青少年特有的清脆沙哑相间的声音。

长孙无忌定睛一看,正是自己另外一双外甥(女),当即笑道:“晋王、晋阳公主殿下。”

“舅舅客气了,在您面前,雉奴和兕子当不起礼。”李治面带微笑,言辞客气。

阳光下,长孙无忌猛然发现自己有些忽略了这个外甥,一段时间不曾注意,李治长高了不少。

脸上少了孩童般的稚嫩,已然是个出挑的少年郎,嗓音也开始有所变化,正是一个男子迈向成年的标志。更要紧的是,性情随和潇洒,彬彬有礼。

于志宁没教好太子,晋王倒是教的不错,不过也许……还有晋王府长史谢逸的功劳吧!

“雉奴、兕子,你们这是去哪了?”长孙无忌倒也不客气,反正没有外人在,立即化身慈祥好舅舅。

李治道:“兕子跟我去了王府,这才回来。”

“看样子,兕子在王府玩得很开心,是因为雉奴哥哥陪你的缘故?”长孙无忌拉着外甥女的小手,笑着询问。

晋阳公主一脸天真道:“还有小蛮!”

“小蛮?”长孙无忌一时间有些没反应过来。

李治见状解释道:“是谢长史的妹妹谢小蛮,今日蔡国夫人携了前去王府与兕子玩耍。”

“原来如此!”长孙无忌这才反应过来,晋阳公主与谢逸的幼妹亲密,情同姐妹,他是有所耳闻的。

晋王府和淮阳县伯府的私交很好,晋王李治对谢家多番维护有目共睹,纵然谢逸不在长安,与谢家家眷仍亲密来往。

这事该怎么说呢?到底是谢家以诚相待,还是谢家有意在晋王府下功夫呢?

想到谢逸的诸多神奇,长孙无忌心中不由泛过一个念头,难道谢逸看好晋王府?

然后只是一瞬间的念头,长孙无忌旋即暗暗摇头,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毕竟晋王还小,而且储位稳定。

纵然东宫不稳,前面还有老三、老四,在所有人看来,李恪和李泰的可能性怎么都比李治大得多。

谢逸哪怕独具慧眼,也不至于,不至于……

第一九六章家书远方来

长孙无忌别过了两个外甥(女),心情却仍旧没有平复。

他真的很好奇,谢逸和晋王这种关系。就在刚才,李治还特意问起使团情况,显然是对谢逸关心备至。

一个亲王对长史关怀是可以的,但李治的关怀程度显然超乎寻常,甚至超过了自己这个亲舅舅。

作为晋王府长史,谢逸与东宫关系不睦,但欠有吴王府的恩惠,近日似乎又与魏王走的颇近。

当朝大臣之中,大部分明哲保身之人都与皇子们有意疏离,像谢逸这样与皇子们纠葛甚深的人着实很少。

他到底安得什么心,最终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长孙无忌带着满心好奇与不解,走进了东宫之中,前去劝导太子李承乾。

然而看到李承乾看似庄重,实际上却心不在焉的神情,长孙无忌蓦地有些失望。

同样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怎么差别这么大了,李承乾近日的表现比不上李泰也就罢了,甚至连李治都有些不如……

真是伤脑筋啊!

“参见太子殿下!”

“舅舅不必多礼。”

甥舅俩寒暄两句,长孙无忌丝毫感受不到适才和李治与兕子见面时的亲密与热情,也罢!

长孙无忌暗叹一声,轻声道:“听闻太子殿下今日身体不适,不曾上朝,陛下甚是牵挂,命臣前来探望。”

多么冠冕堂皇的说辞,李承乾当即听出了异样,太子微有不适,需要当朝国舅长孙司空亲自来探望吗?

这显然不合常理。

那说明什么呢?父皇关注到了自己所为身体不适的情况,有所怀疑是肯定的,让长孙无忌前来探望也大有深意。

李承乾道:“劳父皇和舅舅挂心了,不打紧,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那就好。太子殿下乃是大唐国本,殿下的安慰很重要啊!”长孙无忌声音不大,但语气特意提高,显然言辞中大有深意。

李承乾到底做了多年太子,才智也不错,要是还听不出来,那就真的是朽木不可雕了。

“承乾省的,修养一日,身体已然没有大碍,明日一早会前去向父皇请安。及时处置积压的政务。”李承乾很乖巧地做出了最佳回答。

长孙无忌轻轻点头,心里总算泛起一丝孺子可教的感觉来,微笑道:“如此甚好,太子殿下安康,臣就放心了。往后殿下处理政务,听师傅们讲解课业后,也得注意休息,修身养性。”

又是一句暗示性十足的话语,李承乾这次所谓的身体不适其实是心病。是因为张玄素,孔颖达等人“犯言直谏”后心生愤懑所致。

李世民知道,长孙无忌也明白,他此行的目的是劝导太子。但劝导的方式需要适当把握。张玄素他们那套自以为忠直的招数不顶用,还会适得其反,须得循循善诱才行。

长孙无忌的言辞很隐晦,但效果还算不错。至少李承乾听明白了,而且没有明显的排斥心理。

李承乾点头道;“有劳舅舅挂心了,承乾省得。”

长孙无忌趁热打铁道:“太子殿下素来仁孝。尊师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