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暴君传奇-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敬请期待第二卷——《暴君初长成》。
……(本卷结束) ……
第二卷 暴君初长成
第四十一章 张妃之女
殿宇重重,暮蔼沉沉,凉风习习,宫中寂静,长安城西边的天际之上,一轮如镰刀般的新月散发着淡淡光芒,与宫墙檐角上的宫灯交相辉映,但见灯火辉煌,楼台掩映,花木扶疏,曲廊亭榭,一派富丽堂皇。
萧玉儿坐在长安城内大隋皇城明成宫的一间房内,凝望着青铜镜内的自己,只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如花少女衣着华丽,发髻高耸,如云黑发映着白嫩肌肤,只脸上那略带羞涩的浅笑,才微微显示出她的稚气。
这是自己么?萧玉儿心头涌起一股奇怪的感觉来。是的,这近两个月对她而言,真的有一种做梦般的感觉。
她便是后梁梁明帝萧岿与张妃之女。虽然贵为帝王之女,却可谓是命运多桀,自出生之日起便背负着“二月生”的原罪,最可恨的是似乎连老天也跟她过不去,生母在她还不懂事的年纪便已过世;叔父叔母,也是自己的养父母,竟然也相继患病身亡。所有一切都似乎印证着“二月生不举”的说法。她唯有寄养于母舅张轲家中。
母舅张轲家境贫寒,生活清苦,因此萧玉儿自小粗茶淡饭,基本上没享受过帝王之女的待遇,甚至洗衣做饭,家中各类杂活都亲手操作。所幸张轲不失为知书达理之人,仍请了私塾先生,教授萧玉儿诗词歌赋,加上萧玉儿生性聪颖,又勤奋好学,倒也学了不少东西。
直到两个月前,七八个带刀佩剑的兵尉簇拥着一个文官模样的人来到了张轲夫妇家中,带来了梁明帝萧岿的旨意,萧玉儿平静的乡村生活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她满怀伤感地离开了张轲夫妇,离开了居住多年的村落,稀里糊涂地被一乘轻巧精美的小轿送进了梁国的宫城,又被换上了精美华丽的服饰。
当梁明帝萧岿不冷不热地打量着这个久别的女儿之时,萧玉儿也盯着这个让自己十分陌生的父亲大人,心中百感交集,终于还是怯生生地行礼,唤了一声“父皇”。
王皇后倒显得十分热情,拉着萧玉儿的手问长问短,一口一句“我儿”,但萧玉儿只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丝毫没有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事实上,这个华贵的妇人除了是自己陌生父亲的正妻之外,确实跟自己没有其他任何关系——因此,萧玉儿自始至终还是没有把“母后”两个字叫出口,尽管离开村落之前,张轲夫妇反复叮嘱,她亦知道遵循礼节确实应该这么称呼。
另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萧玉儿和王皇后的女儿二公主两人的生辰八字一同报给隋使及相师们之后,他们将两个生辰八字与晋王杨广的生辰八字进行了匹配占卜,结果竟然是萧玉儿大吉,而二公主的生辰八字尽管作了修订,结果却仍然是不吉。而梁明帝萧岿对隋使及相师们的礼品与暗示,似乎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
更令人吃惊的是,当相师们给萧玉儿察看手相及面相之时,所有相师都异口同声,说萧玉儿“命格高贵”,一位年长的相师拉着萧玉儿的手不肯放,两眼甚至还泛着泪花,连声道:“贵不可言,贵不可言!”又道看了一辈子的面相手相,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贵不可言的,云云。
这令梁明帝萧岿及王皇后感到十分羞愧,因为他们之前还悄悄跟隋使和那些相师们说过,说这个女儿的命格不好。若不是与这些隋使和相师们素无瓜葛怨仇,梁明帝萧岿几乎要以为他们是故意和自己作对了。
毫无疑问地,张妃之女萧玉儿成为了晋王妃的不二人选。梁明帝萧岿除了心中稍微有些不舒服之外,倒也十分高兴,毕竟萧玉儿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成了大隋的晋王妃,自家的打算便算是实现了。
王皇后十分不快,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比不过这么一个偏妃的、还是“二月生”的女儿,尤其这个萧玉儿还是自己向梁明帝萧岿提出来的,怎想到会弄巧成拙。但是事已至此,她亦没有办法,表面上反而对萧玉儿更加亲热了,还送了大量的金银首饰给萧玉儿。毕竟,这个萧玉儿已经是准晋王妃了,而王皇后名义上是萧玉儿的母后,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张妃早已不在人世,亦不可能与自己争宠,说不定自家的富贵,还要仰仗这个“二月生”的萧玉儿。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的准备,萧玉儿又跟着隋使和相师们,长途跋涉,来到了大隋王朝的都城——长安。
萧玉儿被安置在皇城内的明成宫,这按例是大隋公主的住所。萧玉儿虽然是作为准晋王妃,但一切还未确定,安置于此,倒也十分恰当。
虽然隋文帝夫妇是以节俭闻名,但皇宫之内毕竟还是富丽堂皇。尤其这里既然用来安置萧玉儿,自然还经过一番装点。香木栋椽,杏木梁柱,门扉上雕着金黄色的花纹,门面上挂着碧翠的珍贵玉饰,椽端上以壁为饰,窗为青纱笼住。萧玉儿望着这一切,心中却没什么感觉,反倒怀念起长期居住的小村庄来。那是典型的南方村落,与北方山河的粗犷冷峻完全不同,田野里到处是一片片秧苗的油绿,一簇簇菜花的金黄。房子后面一座不是很高的山坡,满坡都是挺拔秀气的翠竹。前面一条水流清澈见底的小河,一排垂柳随着河道的弯曲走势伸向远处,万千条柳枝摇曳飘拂……
“玉公主,圣上和圣后着人来请。”说话的是刚刚进来的侍女柳僖,她和另外三个侍女都是梁明帝萧岿配给萧玉儿的。堂堂梁国的公主出嫁,总不能连个侍女都没有吧?
“哦。”萧玉儿轻轻地应了一声,到了如今她自然知道自己被送来长安的原因,这圣上和圣后,应该就是大隋国的皇帝和皇后,也就是……也就可能是自己今后的家翁和家婆了。萧玉儿很明显还没有很足的心理准备,站起来的时候竟被自己的裙角微微地绊了一下。
这圣上和圣后不知道会不会很难伺候?那个什么……晋王,又会是什么模样?想到这里,萧玉儿的脸不禁有些红了起来。
第四十二章 晋王回京
晋王杨广端坐马上,在二百名大隋士卒的簇拥下,组成了一支规模不大却引人注目的队伍,沿着青砖铺就的驿道,朝着长安城缓缓进发——当驿道从黄土路变成青砖路之时,内侍李社便长吁了一口气,笑着对晋王杨广道:“殿下,终于到长安了!”
其实仅青砖驿道到长安城门还有将近十里路程,不过对内侍李社而言,说到了长安却也是情理之中。虽则此次只是奉旨请晋王回京,都是在大隋境内行走,又有士卒护卫,按理不可能出什么问题,但内侍李社始终出京办差不多,总担心会出乱子,眼见长安城在望,自然心中十分宽慰。
本来长途跋涉一般都坐马车,但此时的马车都是两个轮子的,奔跑起来十分颠簸,晋王杨广又嫌坐在里面十分气闷,干脆便骑马前行。经过一段军旅生涯,他的骑术已经比较精湛。而在沿途,他亦可以看看四周风景及风土人情。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晋王杨广也没什么心思去领略什么风景,尽管四周一派田园风光,空气清晰,鸟语花香,甚是令人心旷神怡,但他却心事重重,心情亦随着马背的跌宕起伏而起落不定。
此次隋文帝夫妇突然召他回京相亲乃至成亲一事,本来他应该能够预料到的,只是他尚未真正融入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想到晋王杨广十五岁便成亲这一史实,所以才忽略了这一点。此时的他,哪里还需去打听,便也知道自己未来的王妃就是那梁明帝萧岿的张妃之女,亦是在原有历史中十分有名的萧皇后。
但此时的萧氏女,按理只不过十三四岁,那不是一个小女孩么?无端端地放下众多事情回到长安,与这么一个小女孩成亲,这实在令晋王杨广有些啼笑皆非。想起从此以后,自己身边便要多出这么个人物,简直是麻烦透顶。难不成真的去和这个小女孩卿卿我我,同床共第,鱼水合欢么?似乎按例是当**幼女计算的……
想起这些,晋王杨广只有苦笑。偏偏他又知道这是不可违背的命运,难道去跟隋文帝夫妇说自家不愿意这么早成婚不成?
当然,若是只有此事,杨广亦不会如此烦恼。这不还有秋月那桩事情么?想起此事,晋王杨广就感到头痛欲裂。
经历过沙场上的无情残酷,晋王杨广已经心肠越来越硬,越来越对人命漠视起来——算起直接死在他手中的人,亦已超过十个,当你第一次杀人,可能会反胃,会抽搐,会心惊胆战,会惊慌失措,但当你杀第二个、第三个……这些感觉便逐渐消失了。更何况,仅仅那一场战斗,便杀敌四千余人,这难道不是与自己有莫大关系么?就连平素训练相熟的士卒之中,亦有两个在那场战斗中重伤而亡。
但晋王杨广毕竟还有一些观念是无法一下子转变过来的。当秋月告诉他怀了孩子之后,他明知道最好的办法便是弄些汤药,让秋月将那胎儿落了,然后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但他却狠下不了这个心来,只觉得这样似乎对不住自己的良心。
他甚至想过什么都不顾,干脆将秋月纳为妾侍算了,这样便不会背负始乱终弃的罪名。然而他又知道,这样做极不现实。若是自己只想做个安稳王爷,不想有什么大作为,亦不用考虑隋文帝夫妇对自己的观感,这样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但偏偏他又想做出一番大事来,偏偏又知道这样做必然使自己失去隋文帝夫妇的宠爱,心里便矛盾到了极点。
当然,现在的晋王杨广倒没有了这种矛盾的心理,只是感到有一种负罪感。因为他临出发前,去找了一次张衡。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找张衡,事后想来,想必是潜意识里便认定让秋月将那胎儿落了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张衡必定会赞同这个主意——这似乎让晋王杨广的负罪感更加强烈了些。
果然张衡听了之后一点也没有惊讶之色,只淡淡地道:“殿下放心,此事容易,交给为臣去办便是。”
他那种平静的口吻让晋王杨广微微地感到有些心寒,但也没有再问张衡怎么去办,因为这似乎十分显而易见,便默默地离开了晋阳城。他实在不愿意去想象婢女秋月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尽管他对秋月并无太深的感情,却毕竟曾经朝夕相处,又有过肌肤之亲,最终还有胎珠之结。
这件事情让晋王杨广进一步增强了那种对未来的迷惘之感。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要成就一代霸业?自己有这样的魄力么?能应付得了前途中无数的艰难险阻么?就算最终成功了,那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若不去奋斗,自己又该如何?究竟应该走向何方?
“殿下,终于到长安了!”这已经是内侍李社第二次这么说了,这一次语气中的兴奋程度更高。晋王杨广从沉思中惊醒,抬头望去,长安城那灰黑色的威武雄壮的城墙赫然展现在眼前,四周人声嘈杂,路人往来频繁,许多人在接受着城门守卒的检查,等待着入城;还有不少人惊讶地望着这队数百人的队伍,猜测着前面那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少年贵秀的来历。
这便是大隋王朝的中心了!每日,无数的政令从此处发出,快捷的骏马飞送各州郡,操纵着庞大的王国机器高速运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