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战之责 >

第267章

抗战之责-第267章

小说: 抗战之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纸上“壮烈”和“战死”之间的日语他不认识,不过以他目前对日语的理解,他确信,这个叫“阿部”的鬼子中将,被打死了,被抗日军民打死。    
“肖君,你怎么了?”可能是发现了肖彦梁的脸色阴晴不定,横边浅问了一句。    
“太君,这,这,这是真的吗?”肖彦梁索性放开了,指着报纸吃惊地问道。    
横边浅走过来拿起报纸轻声念道:“‘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多田骏司令长官的挽联最能表达军界的悲情。肖君,你没有看错,我们大日本帝国的阿部规秀中将战死了。”    
肖彦梁没有说话,他从余鸿春那里知道,太行山是八路军的主要活动范围,听着横边浅哀伤的语调,心里却乐翻了天,:“什么狗屁中将,居然被装备那么差的八路军干掉,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这日本鬼子的将军,实在不怎么样。”    
“横边浅君,你是军人,就不要再惺惺作态了。”古田拿过报纸:“哼,一个堂堂中将,竟然想一个上尉一样,带着几百人的部队,在崇山峻岭当中追击敌人,当真不知道死是怎么写的。这样不知道大局观的将军,死了好。”    
横边浅没有说话,或许他们刚才就是在讨论这件事。肖彦梁低着头悄悄地笑了,不管如何,一个鬼子中将死了,绝对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刚走出大门,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把肖彦梁吓了一跳,跟着闻风而动的日本宪兵跑到了响枪的地方。    
街上,一具身穿侦缉队便衣的尸体形状怪异地躺在那里,浑身上下竟被打成了马蜂窝。    
肖彦梁心里一跳,这个被打死的便衣他认得,正是余鸿春口里说的“国家的叛徒”,那个出卖同志的中国叛徒。    
想起余鸿春说的把这个人渣留下来的话,肖彦梁忽然想,难道说余鸿春回来了?这是他亲手干的?    
不过是死了一条狗,事情很快就平静下来,派人收拾了尸体,也就各自散了。    
肖彦梁心里很激动,这边结束以后就往同济药房赶,鬼子死了一个中将的消息,他要在第一时间把告诉戴安平。    
进了药房,却看见戴安平正在慢条斯理地给病人看病,心里着急也只好忍了,端起桌上的杯子准备喝水。    
“肖局长也生病了?”一口水刚咽到一半,猛听见余鸿春熟悉的声音,肖彦梁忍不住大声咳嗽起来。    
感觉到一只手在背上轻轻拍打,帮助自己缓气。肖彦梁深呼吸了一次,抬起头,眼前的人,不是余鸿春那是谁?    
分手以后的千言万语也来不及讲,肖彦梁赶紧把阿部规秀的事情说了,屋里两个人却都是满脸的不相信。    
“唉,不要说你们,就是我也不敢相信。”两个人的表情倒也在情理之中,肖彦梁苦笑了一下:“要不是那是鬼子自己的报纸,谁敢说八路军也能打死一个中将?”    
此时两个人终于反应过来,相信了肖彦梁的话。    
“真是不可思议。”余鸿春瘪瘪嘴说道:“太行山我去年的时候去过,可以打伏击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这个什么中将我看也稀松平常,既不看地形,也不派兵侦察,这一切都显示了他完全是一个轻视对手的狂妄之辈。死了也是活该。”    
戴安平嘴都笑得合不拢了:“中将啊,这可能是死在我们中国军衔最高的鬼子了。对了,这么重大的消息,晚上收音机一定会播出的,彦梁,你待会把张大哥也叫过来,大家一起分享分享这个快乐的事情。”    
当天晚上,在肖彦梁家里,张旭等人通过收音机,证实了这个消息,同时也听到了国民政府蒋委员长对八路军的嘉奖令。    
张旭大呼过瘾,把德贵支出去买酒,买菜,他要好好庆祝一番。    
余鸿春没有喝酒,工作的纪律不允许他喝酒。不过他讲的那些敌后游击战的实例,也为大家讨论和猜测八路军是如何干掉阿部规秀的,添加了不少佐证。而随着余鸿春的讲述,一幅波澜壮阔的敌后军民抗击日本鬼子的壮丽画面,也展现在大家面前。    
由着兴头,肖彦梁把古田荣次郎的事情告诉了余鸿春,问他有没有办法。而后者一听鬼子竟然准备把搜刮回来的国宝偷运出去,当即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把这批宝贝留下来。    
把张旭送回家的时候,张根生已经睡了。看着孩子幸福的面孔,肖彦梁忍不住俯身亲了亲他。    
第四天的时候,横边浅在城门口送别古田。随行护卫的,是周松柄带领的侦缉队。原本横边浅的意思,肯定是派肖彦梁去的。而肖彦梁早有所准备,几天前就暗地里找到周松柄,说自己可能要去上海,问他有没有需要帮忙。    
周松柄是上海人,也是从上海发的家,言语中自认而然流露出向往的神情。于是按照肖彦梁的暗示,他找到了鬼子,几句话一讲,护送的人物就换成了侦缉队。    
“先生一路走好。”等横边浅说完,肖彦梁来到古田的面前,行了一个鞠躬礼。    
“你是我见过的最能干的中国人。”或许是此行收获颇丰,古田的情绪很高:“放心,用不了多久,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横边浅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一直站在那里目送古田一行远去直至消失,这才长叹了口气:“古田君真是很幸福,能够马上见到家人了。”    
肖彦梁没有搭话。是啊,他马上就要见到家人了,不过是那些已经死了的家人。肖彦梁仿佛看见余鸿春带着人消灭古田的场景,仿佛看到古田惊恐的表情,仿佛看见那一箱箱的国宝被运到抗日根据地妥善保管,    
第二天傍晚的时候,余鸿春和肖彦梁见面了。    
站在江水边上,肖彦梁仔细聆听着余鸿春详细地述说昨天的战斗。这一场伏击,不仅成功夺回被鬼子抢夺的文物,还俘虏了古田,击毙了负隅顽抗的周松柄。    
“兄弟。谢谢你。”肖彦梁拾起一块石头用力扔进江里,觉得舒展了许多。    
“不,我应该谢谢你,”余鸿春诚恳地回答道:“你能够一民族大业为重,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是我应该感谢你的。”    
肖彦梁很意外地看着余鸿春,这样的表扬他并不认可:“余先生过奖了。只要是中国人,这就是他应该做的。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好谢的呢?”    
“呵呵,倒是我太注重形式了。”余鸿春笑了笑:“行吧,让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并肩作战,为把鬼子赶出中国,贡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吧。”    
“好,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中国的独立自由,贡献出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肖彦梁感到一股血气在体内升腾,紧紧抓住对方伸过来的双手,久久地看着对方。    
他们不知道,他们还要等六年,或许,他们不需要知道,他们只需要在心里坚定一个信念,抗战必将胜利,日本侵略者必将被赶出中国去!      
正文 尾声    
1945年8月15日,张旭从宪兵队又把张根生带了出来。今天横边浅很奇怪,情绪极为低落,完全没有以前看见“学生”的笑容。    
看见他有些不对劲,张旭知趣地提出了告辞。    
走出办公室,张旭发现不仅是横边浅,就连宪兵队其他的鬼子也时没精打采的,对张旭也是破天荒的笑脸相迎。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张旭带着儿子来到了警察局。    
“走吧,我们到你家去喝茶。法政也没什么事。德贵,去,把戴先生请到大哥家里。中午顺便就在那里吃饭了。”和干儿子打过招呼,听张旭说起这些怪事,肖彦梁也是很意外。    
三个人在张旭家里讨论着今天鬼子的怪异表现,却依旧得不出什么结论。就是日本打了很多败仗,也没见他们象今天这个样子。    
“干爹,戴叔叔,”7岁得张根生此时从屋里跑出来,仰着小脸,很是奇怪地问道:“什么叫‘联合公告’?”    
这话问得莫名其妙,三个大人你看我,我看你,竟没有一个回答。    
“根生,你从哪里听到的这个什么‘联合公告’?”戴安平摸着张根生的头,笑呵呵地问道。    
“收音机里啊。今天真是奇怪,老是用几种语言播送日本天皇的话,所有的台都是这样。”张根生说的“收音机”,是横边浅几年前送给这个学生的一件生日礼物。    
“日本天皇的话?”三个人几乎同时站起来,拉着张根生一起往屋里跑去。    
“朕深鉴于世界之大势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安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曩者帝国所以对美、英两国宣战,实亦出于庶几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至若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纵有陆、海将士之奋战,百官有司之奋勉,一亦众庶之奉公,各自克尽最大努力,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新使用残虐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若仍继续交战,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亦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斯,朕何以保亿兆之赤子,谢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之所以卒至饬帝国政府联合公告也。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共为东亚解放合作之各盟邦,不得不表示遗憾之意。念及帝国臣民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而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轸念也。惟今后帝国将受之苦难,固非旬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耐其难耐,忍其难忍,以为万世开太平之基。    
朕于兹得以护持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常与尔等臣民共在。若夫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失误前途,失信与世界,朕最戒之。宜念举国一家,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期发扬国体之精华,勿后于世界之潮流。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听了几遍,终于把这个鬼子天皇的话算是从头到尾听完整了。里面文绉绉的话让张旭、肖彦梁理解起来很是吃力,刚想问问戴安平,却发现他浑身发抖,嘴唇蠕动,想说什么。    
“安平兄,你怎么了?”肖彦梁喊了一句,戴安平却还是没有什么反应,不得已只好推了他一下。    
“啊?”戴安平回过神来,看见两个人脸上的表情,忽然象发了疯似的一把把两个人抱住:“张大哥、彦梁老弟,这是鬼子天皇的投降诏书!鬼子投降了,我们胜利啦。”    
一边说,眼泪就一边流了下来,嘴里依旧不断地重复着“我们胜利了”。    
鬼子投降了?抗战胜利了?    
仿佛在梦里,两个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彻底击呆了。    
“安平兄,你在说什么?”肖彦梁最先反应过来,反手一把抓住戴安平。    
“彦梁老弟,你听,你们听,”戴安平有些语无伦次,指着收音机,几乎是用喊的方式说道:“投降诏书,这是鬼子天皇亲口宣读的投降诏书!小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    
这一回两个人终于听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肖彦梁感觉到手足冰凉,八年,从1937年逃离南京那个恐怖的那一年到现在亲耳听到鬼子宣布投降,整整八年!    
他跑到院子里,“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双手向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