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毒心邪王嗜宠无下限-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母怎么会这般想,孙儿怎会为一个妾室接风呢,不过是许久未一家人一起吃饭了,前几日就想着得空一起吃顿饭,谁知恰好赶上了今日。若是祖母不信,可以问娘呀,此事还是娘和孙儿提及的。”就算是苏成又岂敢说,宠妾灭妻的名头他可不想担。
“是呀,娘,不过是凑巧而已。”老夫人也连忙帮着打圆场。
“这般呀。”太夫人似消气的点了点头,但眼眸一转,看着那柳姨娘又冷然了起来。“既然不是她的接风宴,身为一个妾室岂有身份在这等场合上上桌,还不赶紧站起来,为你家夫人布菜。”
谁也没想到太夫人会说出这番话来,虽然这本就是对的,可谁家也不会真正的去准守,何况谁都看得出如今柳姨娘正是得宠的时候。
这场宴虽然说不是接风宴,可谁心里都清楚,太夫人这般做实在让柳姨娘难堪。
“怎么柳姨娘还不起身,难道老祖宗的话都不听了?还是说觉得自己的身份足够和我等正妻同席而坐了?”三夫人一肚子憋在心里,话自然也就是夹枪带棒的。
被三夫人这般奚落,纵使柳姨娘心中万般气愤,可面对太夫人越发锐利的眼眸还是不敢违背,只得咬了咬唇,侮辱的站了起来。
一双含泪的大眼睛飒是可怜的看向苏成,让苏成心里一阵心痛。
看到这柳姨娘敢这般当着自己的面眉目传情,太夫人更是觉得乌烟瘴气。“不是让你给你夫人布菜了吗,还站着做什么。”
被太夫人的话打断了她与苏成之间的暗送秋波,再看一直坐在凳子上等着她的许氏,柳姨娘不由的握紧了藏在袖中的手,一咬牙走过去。
“大夫人,我来为你布菜。”柳姨娘的话语有些不情愿,如今她已经得了苏成的许诺,自然的也不用在对许氏委屈,心里的不悦也就流于表面了。
对于柳姨娘流露出来的本性,许氏并未在意,只是坐在等着上眼眸瞥向最远处的香酥鸭。
柳姨娘没想到许氏真的会让她布菜,避开太夫人的视线诧异的看向许氏,可见她反倒有些不悦的瞥向她,似催促她做事的样子气得咬牙,但奈何如今也不好发作,只好瞪了她一眼后转身绕去夹菜。
一边走一边心里暗骂着,就再让你嚣张几日,再过几日,你就得去黄泉嚣张了。
“真如相公说的,咱们一家人倒是许久未一起吃饭了呢,只可惜,咱们这房终究还是少了人。”正当柳姨娘夹起一片香酥鸭,还没来得及入盘就听到许氏这番话,手一抖将香酥鸭掉到了地上。
“娘亲是说方姨娘和二妹吧,倒也是,方姨娘回方府都有两三月了。”苏子衿顺势接过许氏的话,明确的指向方姨娘。
这下子人人都回忆起了大房还有一个方姨娘和二小姐,而三夫人更是立即就明白了苏子衿的意思,得意的撇了柳姨娘一眼,讥讽道:“大哥还说是一家人吃饭,可却少了人,柳姨娘这般杀了人的都能回苏府来,那方姨娘不过是犯了点错就回不来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呢。”
三夫人这话一出气氛顿时凝固了起来,三老爷瞪了三夫人一眼,可三夫人反倒呛声道:“怎么,我说的不对吗?本就是如此,重罪之人尚且可原谅,那为何小错之人不可呢?”
“你…”三老爷想说什么,可看着老夫人和苏成沉下来的脸色又不知道该如何说。
“三弟妹真是说得严重了,不过倒也是提醒了我。”许氏看准时间出来打圆场,转头看向首位的太夫人和老夫人道:“方姨娘被赶回去这么久了,也算惩罚了,反正柳姨娘都回来了,不若也一起接回来吧。”
许氏的话语柔和,句句在理,让老夫人想要拒绝也不知道怎么说,毕竟柳姨娘都接了回来,若不同意实在说不过去,可想着柳贤妃那边又觉得不好交代。
“大孙媳妇说的对,总归不能厚此薄彼,那外人该如何看我苏府,岂不是要说我苏府不公正了,你说是吗?”不等老夫人想办法,太夫人就率先向她发问。
这让老夫人无法回避,总归不能反驳自己的婆婆,看着低着头站在原地的柳姨娘,想着反正几日后也不会少她的,自有办法堵住她的嘴。
“是,娘说的是,这便就将那方姨娘接回来。”说着老夫人立即对身后的李妈妈道:“去,让大管家带几个丫鬟去方府,把方姨娘接回来,共赴家宴。”
“是,奴婢这就去。”
看着李妈妈快步从自己身后走过,柳姨娘觉得无比的屈辱,好好的一场她的接风宴,人人都在说着她得宠的时候许氏却偏偏提起方姨娘,如今还要将她接回来,那她成了什么,无非就是被接的姨娘之一罢了,又有何光荣的。
该是的许氏,都要死到临头了还要羞辱她!你且等着,四日后有你受的!
第120章 四日
方姨娘倒是也没让所有人多等,半个时辰不到就匆匆忙忙的领着丫鬟从门外走了进来。
一直等在正堂外的苏颖见到许久未见的方姨娘,眼中立马就浮起了水雾,快步向前扶住方姨娘,与她一同走入正殿之中,同时对首位上的太夫人和老夫人行大礼。
“太夫人,老夫人,大老爷,二老爷,三老爷,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
“太祖母,祖母,父亲,二叔,三叔,母亲,二婶,三婶。”
待母女二人行完大礼,太夫人和老夫人才一同虚扶了一把,同声道:“起来吧。”
得了许可,方姨娘这才和苏颖站起身来,只是方姨娘一直低着头,一双手放在身前,略显紧张的揉搓着手绢,倒是有小女人的娇俏,让许久未见到她的苏成起了几分兴趣。
“低着头做什么,抬起头来。”苏成下巴微扬,示意方姨娘抬起头来。
“是,大老爷。”方姨娘点了点头,缓缓将头抬起来。
这一抬,竟让苏成眼前一亮。
方姨娘本身底子就不错,如今清瘦了些更显得苗条,消瘦了些的脸让人心疼,一双有些紧张的眼眸似小鹿的眼睛一样,楚楚可怜,撩得苏成心底一阵痒。
细想起来,他娶许氏是为了当时安国侯府的帮助,后娶柳姨娘是为了柳家和柳贤妃的势力,三个人中唯独方姨娘是因为他喜欢才娶进府里来的,如今更是容易勾起往昔种种,心里对她也多了一分情。
而看着苏成这样看自己的眼神,方姨娘不禁心里佩服苏子衿,果然比她想象的厉害得多,竟然连这都能算得一清二楚,知晓她这般打扮动作苏成会对她动心,更有利她快速站住脚。
但同时她也心里更加清楚,她和苏颖绝对不能背叛苏子衿,这个人根本不是她们可以对付的,能做的只有依附她,这般才能一世平安。
“这下人都到齐了,且给颖丫头搬个凳子来,入席吧。”太夫人一挥手,宣布入席。
一边服侍的丫鬟立即给苏颖添了一张凳子,可苏颖却不急着坐下,反倒是看着门外,但未等老夫人发怒,一个丫鬟就端着两盅汤盅走了进来。
苏颖忙接过汤盅,走到太夫人和老夫人面前,有些紧张道:“此番禁足反省,颖儿深知自己错了,日日学习研读,学了些厨艺,今日听闻有家宴特为太祖母和祖母做了乌鸡人参汤,炖了足足三个时辰。”
将汤盅放下,打开盖子的一瞬间,香气四溢,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味蕾,看着那两盅汤不由得露出了羡慕之色。
于此太夫人倒是没什么,只是夸赞了苏颖几句,对于老夫人倒是极为受用,当即就笑开了花,毕竟她最爱虚荣,再加上今日苏子衿的叛逆,苏灵珊又逐渐要起的趋势,自然的老夫人下意识的就有些偏心苏颖了。
再者原本从起初就看好方家,对苏颖也经常带在身边,自然也就日久生情,多多少少有些靠近,加上这一盅汤,一下子就把一切的事瞬间盖了下去。
而看着苏颖这般用一盅汤就讨了喜,方姨娘又和苏成再度暗度陈仓上了,柳姨娘恨得是牙痒痒。这母女二人的出现抢走了她所有的风头,可偏偏当着众人也不好发作,只能等吃完饭好好和苏成说道说道。
怎么说她都是要成为正妻的人了,绝不能再让人践踏。
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柳姨娘带着一肚子气隐忍着为许氏布菜,不知是许氏故意还是怎么的,总是要很远的菜,让她来回跑了不知多少趟,以至于一场晚膳下来累得她两条腿都有些打颤了。
晚膳之后,太夫人自然最早离开,老夫人送其回院。
而两个长辈都离开了,晚宴自然也就散了,苏成最先站起身来,往柳姨娘这边走来,打算完成今日回来时的诺言。
可才刚刚走到许氏这边,许氏就拉住了他的手站起身来,在他耳边轻声道:“相公不可,柳姨娘此番回来三弟妹已经很不高兴了,若此时你夜宿柳姨娘房中只怕三弟妹又要大闹了。”
许氏这般一说,苏成才往三夫人张氏看去,只见她冷冷的盯着她,仿佛下一刻就要闹起来一样。
对于三夫人他确实有点怯,毕竟他对外已经宣称苏林佐是病死的,若是惹急了三夫人,她豁出命闹个满城皆知,被那些看他不顺眼的官员拿去做文章,说不定就落个欺君之罪了。
这般想着,苏成还是同意了许氏的话,感激的拍了拍她的手,眼眸里也暗流出情愫。
许氏自然知晓苏成这是何意,若是平时也就从了,可一想到今早苏子衿所说的前世的事情对于眼前的这个原本就没有情谊的男人更是心里恶心。
避开他的眼神,转而看向站在自己身后的方姨娘,低声道:“方姨娘被赶回方家许久了,相公总归也是要慰问慰问的,莫寒了她的心。”
苏成本就在三人里最喜温婉识趣的方姨娘,只是碍于过几日要对许氏所做之事有些愧疚想补偿补偿,可如今她这般说正好如了他的心意,自然也不会拒绝。
便点了点头,转身拉起方姨娘的手,引着面露娇羞的方姨娘走出了门外。
这一幕看呆了柳姨娘和苏灵珊,而在她们母女二人还未来得及回过神的时候许氏已经领着苏子衿和苏颖以及苏乾走出了门外,只给柳姨娘留下一个扬长而去的背影。
“姨娘,她明摆着故意这般做的,先是将方姨娘和苏颖提起,后又将父亲推给方姨娘。”苏灵珊清清楚楚听到刚刚许氏和苏成的谈话,气得牙痒痒。好不容易借着姨娘可以扳回一城,趁机抬抬最近低下去的地位,却被许氏彻底破坏。
“我何尝不知道她是故意的,一次又一次的让我难堪。”柳姨娘气得狠狠一甩手。“以为这般她就压住我了,就赢了不成,再过四日,她便只能跪在地上求饶了!”
“姨娘说的是,巳时的时候我已经将姨母给的药给了祖母了,她呀只有受死的份了,到时候我要将那苏子衿彻彻底底的踩在脚下。”一想起最近以来苏子衿带给自己的屈辱,苏灵珊就恨不得现在就撕碎她。
柳姨娘伸出手摸了摸苏灵珊的头,看着许氏和苏灵珊离去的地方,冷笑道:“四日,只要四日,咱们这一房就轮到我们做主了。”
第121章 并不讨厌他
把许氏送回房内,母女二人又说道了一会后苏子衿才会竹苑去。
出门时天已经开始擦黑了,夏荷接过许氏丫鬟递来的八角青铜灯就引着苏子衿往竹苑去。
由于这个时候上油换灯都是先从紫苏斋这些正院开始的,去往竹苑的路上还没来得及点亮,在树荫的遮挡下,越发的昏暗,青铜灯只能照亮眼前的路,倒有几分不知前路何处寻的味道。
只是虽然看不清楚前路,苏子衿却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