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的民国生涯 >

第277章

我的民国生涯-第277章

小说: 我的民国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会!”

霍金斯一想到发生在十三世纪的那场蒙古帝国发动的席卷了大半个欧洲的战争,他便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那是一场西方人永远也忘不了的战争,就是在那场战争中,西方人终于意识到了东方的威胁。

这也是十九世纪末,欧美的一些学者炮制的所谓“黄祸论”的依据,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甚至亲自构思了一幅《黄祸图》,西方还出现了一批关于“黄祸论”的文章和专著。有的黄祸论鼓吹者说:“一旦华夏人民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时,将给西方文明带来灾难和毁灭。”他们宣扬华夏等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威胁,企图以此论证西方国家打压华夏寻求理由。

罗斯福继续说道:“所以我们既不能让华夏被日本人吞并,也不能让华夏坐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华夏和日本彼此相互争斗,分不出心来来无暇他顾,这才是最符合我们美国利益的做法,现在华夏虚弱了,我们可以扶持他一把,但这个力度一定要把握好,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罗斯福把话都说道这份上,霍金斯要是还不明白那他也白混了,只是他想了想又问道:“总统阁下,我现在担心的倒不是国民政府和那位蒋委员长,而是那个三百军,我总觉得这个三百军的身上到处都是谜团,他和他的缔造者一样,全身都沉浸在迷雾里,让我无法看透。我建议立即派出精干的情报人员潜入三百军展开调查,以便我们随时掌握他的动向。”

要是在半年前有人对霍金斯说要派出谍报人员潜伏入华夏的一支军一级的部队进行潜伏,霍金斯一定会把他骂得狗血淋头,美国人民虽然有钱,但纳税人的钱也不是这么糟蹋的,但是现在三百军的快速崛起已经让这位罗斯福的安全顾问对苏瑞产生了警惕之心。

罗斯福沉吟了一下才苦笑道:“你说的我也知道,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和有色人种之间的相貌相差太大了,而且现在临时招募谍报人员也来不及了,对于这点确实是我们疏忽了。”

听到罗斯福这么说,霍金斯也沉默了下来,美国情报工作的重点向来都放在欧洲,亚洲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相对比较次要的地方,虽然随着日本露出了狰狞的爪牙,美国对亚洲也开始重视起来,但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正在霍金斯有些不甘心的时候,罗斯福的秘书玛格丽特轻盈的走了进来微笑着对罗斯福道:“总统先生,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胡适先生求见。”

“哦,胡适先生来了?”罗斯福和霍金斯相视一笑,这可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第三百六十八章 唇枪舌剑

今年已经四十八岁的胡适带着一副黑框眼睛,身材中等,清秀儒雅的脸上尽是一副学者气度,当胡适和另一名身穿军装的中年人走进罗斯福的办公室时,就看到了正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和站起来的霍金斯。

看到胡适,罗斯福脸上立刻露出了亲切的笑容:“哦,亲爱的胡大使,您可是稀客啊,自从上次一别我们已经几个月没见面了吧?您的气色可是比上次好多了,难道好消息真的可以让人精神振奋吗?”

听着罗斯福善意的玩笑,胡适也笑了:“总统先生,这个好消息可不止是我们华夏民国的,而且也属于全体热爱自由的国家,这对美国人民也同样如此,不是吗?”

“呵呵……胡先生您可太会说话了,不过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非常正确,法西斯确实是全体热爱自由的人民共同的敌人,这点对我们双方都是如此。”

罗斯福和胡适一边说着没有营养的客套话,一边暗暗的打量了一下一直跟在胡适旁边一言不发的军人。最后才笑着问道:“胡大使,这位是?”

“哦,罗斯福先生,我忘了给您介绍了,这位是我们大使馆新来的武官王冬上校,王上校,这位是罗斯福总统,这位是总统先生的安全顾问罗斯福先生。”胡适赶紧站了起来替他们先后介绍了一番。

王冬站得笔直,伸手敬了个礼大声用英文说道:“您好,罗斯福总统、霍金斯先生,华夏民国驻美大使馆武官王冬向您致敬,祝您健康!”

“嗯,您好!”

罗斯福也和霍金斯也微笑着向王冬点了点头,以示回礼。

介绍完后,双方重新落座,秘书玛格丽特小姐端来了四杯咖啡分给了众人。

霍金斯看着王冬身上的灰绿色的军装若有所思的笑了笑,随后说道:“上校先生,我有一个问题很好奇,您能为我解惑吗?”

王冬心中虽然微微一惊,但依旧笑道:“哦?您请说,只要是我能够回答的我一定会说的。”

“是这样的,上校先生。”霍金斯笑道:“据我所知,国民政府的制式军服是贵国的蒋委员长根据中山装改变而来,并亲自设计的,可您身上穿的军服却和目前德国的军装非常的类似,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听到这里,胡适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暗自懊恼,自己竟然百密一疏,竟然犯下了这种低级错误,让王冬穿着三百军的军服就来了。

谁知王冬却丝毫没有惊慌之意,点头道:“霍金斯先生说得对,我这身军装的确是仿德国的陆军军服而来,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前几年日本入侵我国的时候,全世界的国家都不约而同的对我国实施了武器禁运,别说飞机坦克了,就连子弹也不许流入华夏。而在当时,只有德国对华夏伸出了援助只手,他们不但为华夏提供了步枪、火炮和战车,甚至连军服、防毒面具之类的东西都提供了,从那时起,我们部队的军装就一直沿用了德国的制式军服了。”

罗斯福和霍金斯多聪明啊,王冬的话语里喊着淡淡的讥讽之意他们哪里听不出来呢。从一九三五年开始,西方国家就不约而同的开始对华夏实施了武器禁运,在这个时期里,只有德国出于某种考虑对华夏实行了有偿的军事援助,帮助华夏建立了几个德械师,甚至组建了一个重炮团。也正是这几个德械师在淞沪会战时大放光彩。

一直到了七七事变以后,深感于日本人野心太大的美国、英国等国家为了制衡日本,这才逐渐放开了武器禁运,这件事现在被王冬旧事重提,饶是罗斯福和霍金斯都是老牌的政客,老脸也不禁微微一红。

不过罗斯福毕竟是罗斯福,稍微愣了愣就笑道:“上校先生,您话里的怨气我们感觉到了,但是国与国只见的关系总是像波浪一般有起伏,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吗?”

听着罗斯福语音一转,就将话题揭过,王冬也不得不佩服他会说话,不过他还是说道:“总统先生说的很对,只是不知道到了今天,我们两国关系又到了什么地步呢?”

“呵呵……”罗斯福笑了起来:“胡大使,您的这位武官可真厉害啊,一下子就把我问得哑口无言啊。”

“呵呵……”众人都笑了起来,胡适说道:“总统先生,实在是不好意思,王上校刚从战场上下来,火气还是有些大,请您不要见怪。”

罗斯福微笑道:“见怪倒是没有,不过您是不是能告诉我今天你们来这里的目的呢?”

“嗯,总统先生,您就是不说我也要像您提出来的。”胡适挺直了腰,正色说道:“总统先生,我此次前来是想请贵国加大对我国政府的军事援助,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已经付出了太多的牺牲了。虽然我们目前取得一些胜利,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许多武器和物资都不能生产,我们的蒋委员长昨天发来了电报,指示我正式向贵国请求加大对我国的援华物资的数量,以支持我国的抗战需求。”

罗斯福和霍金斯相视一眼,轻轻笑了起来。

看到两人发笑,胡适不禁有些恼了,肃然道:“总统先生,难道我的话很好笑吗?”

“哦,不不,您不要误会。”霍金斯赶紧摆手道:“胡大使,您误会了,其实在您没来的时候,我正和总统先生讨论这件事呢,没想到您就过来了。”

胡适一听,赶紧问道:“哦,那么您讨论的结果是什么呢?”

霍金斯却没有立即回答,却是卖了个关子:“这个就要问总统先生了。”

“这个老狐狸,真是不见兔子不见兔子不撒鹰。”胡适心里暗暗骂着,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对罗斯福道:“总统先生,不知道您和霍金斯先生讨论出什么结果,能不能告诉我们呢?”

罗斯福点点头:“胡大使,我们商议之后一致同意加大对你们的军事援助,把数量提高两倍,但是这些物资可不是无偿援助,希望你们能理解。”

胡适一听,不禁有些着急起来,连忙道:“总统先生,我国政府的经济并不宽裕,而且经过两年的全面战争,我们的经济也到了崩溃的边缘,要是贵国还让我们按照市场价购买贵国的物资,我们是没有那个能力的。”

罗斯福摇摇头:“胡大使,这些东西都是美国政府的财产,就算是我也没有权利将他们无偿的送给贵国,这点还望贵国体谅才是。”

“是啊,胡大使,如果要武昌援助给贵国政府,这就要通过国会才行,我们虽然有心帮助你们,可真的也很为难啊。”

王冬听着打官腔的两人,心中暗暗冷笑起来。还真让苏长官说着了,这些个西方国家的政客,打心底就不愿意看到华夏强大起来,华夏都这样了,他们还不忘要从华夏身上刮一层油下来,资本主义的贪婪尽显无遗。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这位新来的驻美武官就是三百军军情局的上校王冬。为了能让王冬混到驻美大使馆里,梁治可没少使劲。王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从美国的手中购买油料,以缓解三百军现在缺油的局面。

说实话,胡适并不是一个长袖善舞的人,能当上驻美大使全因为他的名气大,学问好。现在被罗斯福和霍金斯一唱一和的这么一说,不禁诺诺的说不出话来。王冬看到赶紧上前解围道:“总统先生,眼下我国正是最困难的时候,经济濒临崩溃的危险,现在继续外界的援助和输血,可贵国却要按市场价卖东西给我们,这可不大好吧。说句不好听的,要是我国政府真的撑不住了,让日本占领了整个华夏进而一统亚洲,这对贵国恐怕也不是什么好消息吧。”

“嗯!”

罗斯福一听,眼睛不禁微微眯了一下,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的望了霍金斯一眼,霍金斯笑道:“王上校您这话可不对,您这么说好像把贵国的应当承担的责任推到我国的头上来了,这不是推卸责任了吗?”

“呵呵!”王冬笑了,“霍金斯先生,我可没有推卸责任,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华夏要是沦陷了,那么日本那一百多万的精兵可不会闲着不动,他们势必会对东南亚发动攻势,到时候肯定会和贵国的传统势力范围产生摩擦,恐怕这也不是贵国想看到的吧。再说了,贵国即便是无偿援助我国一些物资,表面看起来是吃了一些亏,但实际上却等于让我国拖住了日本人一百多万的兵力,这难道对贵国不是一种莫大的支援吗?”

罗斯福和霍金斯对视了一眼,感叹的说道:“王上校,我不得不说,比起胡大使,您更像一名外交官啊。”

“呵呵呵……”

众人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第三百六十九章 针锋相对

胡适和王冬在罗斯福的办公室里同这位美国总统和安全顾问双方唇枪舌剑的交锋了一个小时,最后双方才说好,美国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