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纵横汉末 >

第67章

纵横汉末-第67章

小说: 纵横汉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总觉得的蹊跷,刘景升死的太蹊跷了,正是曹操南征之时,还是主公刚派人前往求支援的时候。”诸葛亮皱眉道。

“此番大敌当前,蔡瑁必然不敢胡来,应该不会有危险吧。”刘备虽然这样说,但是心里还是担心。

“不如主公先不去,待我前往襄阳打听消息,再作打算。”徐庶拱手道。

诸葛亮点点头:“元直所言极是,我们先静观其变,想来刘修也同样收到了消息,作为刘景升的子嗣,他没有推脱的理由,我们就先看他有何动作,若他去襄阳没事,主公再动身前往也不迟,如果蔡瑁将刘修扣下,那主公就不可前往,而且应当立即做好撤退的准备。”

刘备大惊:“这是为何?”

“如今大敌当前,正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曹之际,若刘修被扣下,说明蔡瑁无心与大家一同抗曹,到时候主公会陷入孤立,所以必须撤退才能够保存实力。”

“可又能退往何处?”刘备心慌意乱。

“亮有三策,可作为撤退的后招。”诸葛亮摇晃着羽扇,淡淡道。

刘备眼睛一亮,立刻询问诸葛亮有哪三策。

第一百二十四章孔明三策

诸葛亮酝酿了一下,道:“其一,若刘修被扣押,主公当立即发兵襄阳,出其不意,火速攻占襄阳,占有荆州,而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拢民心,并且派人前往江夏,联合孙权一同抗曹,若荆州有失,曹操必然顺江而下,平定江东,到时候江东危矣,孙权必然明白这点,会与主公联合抗曹的。”

刘备听完之后,陷入了纠结中,最后说道:“此计不可,我自起兵便以仁义行天下,若此刻攻打襄阳,占有刘景升的荆州,必然失信于天下,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

“主公,以大局为重啊,我看孔明此计为上策。”徐庶谏言道。

刘备一摆手道:“元直莫要多言,此计不可取,景升真诚待我,我怎忍夺他基业呢。”

诸葛亮听完刘备的话,摇了摇头,他其实心里早就预料到刘备会这么说,故而没有坚持。

“既然如此,那亮说说第二策吧,荆州物资粮草大部分囤积在江陵,同时驻扎着荆州的主力人马,然而由于孙权攻占了江夏,威胁到了襄阳,故而为了防备孙权,蔡瑁将大军调往了安陆,防备孙权,此时江陵人马不过数千,主公到时候主公轻装上阵,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江陵,只要攻下江陵,以江陵的粮草物资足够主公坚守一年有余,然后命人前往江夏说服孙权一同抗曹。”

“此计甚好。”刘备一拍手道,“军师还有第三策呢?”

“第三策,主公前往汉津,与大公子汇合,到时候拥立大公子为荆州牧,毕竟大公子才是州牧的第一人选,以大公子之名可很快收复民心,不过此计毕竟还是寄人篱下之举,不到万不得已,不可取。”

“恩,最后两计策虽然可取,但是这样必然会得罪蔡瑁。”刘备皱眉道。

诸葛亮笑了笑道:“呵呵,主公想想,若蔡瑁无意与我们联合抗曹,主公必然陷入孤立,到时候曹操十几万大军南下,主公如何抵挡,到时候主公只有两条路,要么战,则必败,要么撤退,撤退必然得罪蔡瑁,换句话说主公无路可退,我们只能做最坏的打算,只希望蔡瑁能够顾全大局。”

“唉,只能如此了。”刘备叹口气道。

……

宛城。

曹操再次来到此地,无限感慨,十年前,自己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为了解决后顾之忧,率大军攻打盘踞在宛城的张绣,然而两次征张绣都失败了,而且还搭上了自己爱子、侄子、爱将的性命,纵观自己戎马生涯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宛城是曹操永远的痛。

此番再次派兵攻打刘修,却没想到被刘修突袭宛城成功,不但损失了南阳之地,更是再次损失了自己的一员大将,依然是以失败告终,莫非宛城是自己的祸地吗。

站在城头的曹操心中五味杂陈。

“丞相。”

不知道什么时候,程昱走到了曹操的身后。

“仲德啊,何事啊?”曹操淡淡道。

“丞相,荆州来使,请丞相一见。”

“哦?所为何事?”

“据说刘表病死了,蔡瑁与蒯越已经扶持刘琮上位。”程昱说道。

曹操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之后说道:“天助我也,刘琮不过豚犬耳,此事荆州人心不稳,正当是我扫荡平定荆州的时候。”

程昱笑道:“丞相,还有更好的消息要告知丞相。”

“哦?何事啊?”曹操此时心情大好,问道。

“蔡瑁遣使前来,说愿意举荆州之地,投降丞相。”程昱说道。

“哈哈哈哈。”曹操听完之后,忍不住再次一阵大笑,“若如此,荆州便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此次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啊,哈哈哈……。”

“恭喜丞相,贺喜丞相。”程昱拜首道。

“对了,刘备与刘修现在何处了?”曹操的眼中闪过浓浓的杀意,此二人是他最痛恨的人,一个忘恩负义,当初自己不但收留了他,还帮助他打败了吕布,但是他却杀了自己的大将车胄,另外一个让自己吃了大亏,不但将宛城洗劫一空,还将自己的大将乐进俘虏,曹操下定决心必除此二人。

“启禀丞相,据探马报,刘修自宛城撤军之后,屯兵于邓县,而曹洪将军派人来报,刘备在我先锋大军到达新野之前,已经全军撤出新野,于樊城驻兵,准备与刘修背靠襄阳,互为犄角,与丞相决战。”程昱道。

“哈哈,他们二人加起来不过三万多人马,还敢负隅顽抗,真是不自量力。”

“他们敢于如此,仰仗的是荆州还有十万水军,只要蔡瑁派兵与他们一起抵抗,丞相想要拿下荆州比较困难。”沉道。

“恩,不过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蔡瑁已然暗中投降于我。”曹操也承认,笑道。

“既然如此,丞相不如就将计就计,事不宜迟,趁他们还没有发现蔡瑁暗投的事情,大军应该即刻启程前往襄阳,免得夜长梦多。”

“恩,仲德所言正和我意,走,随我前去见见荆州使臣,明日大军启程,前往襄阳。”曹操大笑着说完,率先走下城墙。

……

柴桑,此为江东大本营,孙权攻下江夏之后,便将大军驻扎在此。

军帐之后,孙权与一干文臣武将坐在一起,此时曹操南征与刘表病亡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孙权的耳中,故而着急手下谋商议对策。

“诸位,曹操八十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与刘修分别退守邓县与樊城,而曹操的先锋曹洪已经进入新野,曹操主力也到达宛城,在这个非常时期,襄阳传来消息,刘表病亡,诸位以为我们该如何?”孙权扫视一眼下面,问道。

片刻之后,一个胡须灰白的中年人站了起来,拱手道:“主公,曹操携八十万大军南征,气势汹汹,诚不能阻挡,依昭看不如早作纳降的打算,方为上策。”

孙权看了一眼说话之人,正是长史、抚军中郎将张昭,其实在听到曹操南征的事情之后,孙权大为震惊,不知所措,毕竟江东只不过数万人马,还要防备山越叛乱,故而可用之人不多,怎么可能是曹操的对手。

第一百二十五章刘备南撤

张昭代表的是江东谋士之首,基本张昭的意见就是江东谋士的意见。

“主公也是这个意思吗?”孙权环视堂下,问道。

“曹操携百万之众,战则必败,降则易安。”

“是啊。”

“请主公早作打算。”

堂下之人议论纷纷,皆言投降曹操方可自保。

孙权纠结不已,其实他心有不甘,很想与曹操一战,但是心里也担心,万一投降之后,以曹操的性格会将自己怎么处理。

就在这个时候,鲁肃站起来作揖道:“主公,是战是降,现在讨论为时尚早,不如由我前往襄阳以吊丧之名打探军情,到时候再做打算不迟。”

孙权想了想,点点头道:“那就有劳子敬了,事不宜迟,请子敬即刻前往。”

“诺。”

两天之后,邓县,刘修率领所有人马以及随军家属出邓县,向着襄阳进发。

很快刘修的举动传到了襄阳,蔡瑁一听大为震惊,因为刘修举动像极了要攻打襄阳的态度,蔡瑁立刻招来了蒯越商议此事。

“异度,据说刘修率大军前来吊丧,你如何看待此事?”蔡瑁问道。

蒯越皱眉,思索片刻,摇摇头道:“此事实为蹊跷,按道理奔丧何须带领大军前来,我看其必有所图。”

“我也是这么想的。”蔡瑁阴沉着脸说道。

“万一刘修以奔丧之名,控制襄阳,到时候我们的计划必然失败。”蒯越道。

“恩,可惜襄阳只有五千人马驻守,而且久无操练,战力有限,所以一定不能让大军进城。”蔡瑁咬咬牙道,他完全没想到刘修会跟自己玩这么一出,看来自己还是笑看刘修了。

“邓县距离襄阳不过几十里,想要从别处调军前来显然不可能了,当下只有紧闭城门,到时候刘修来了,只需要派人前往通知,只许刘修一人进城,大军驻扎在城外即可。”蒯越肃穆道。

“恩,只能如此了。”蔡瑁心烦意乱。

“放心吧,德珪,如今刘琮上位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任何人也改变不了了,他刘修如果敢攻打襄阳,就是犯上作乱,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何况襄阳城高墙厚,非宛城可比,以刘修近万人马,根本上是攻不破的。”蒯越倒是不太担心刘修敢剑走偏锋。

于此同时,距离襄阳二十里的樊城中,刘备也是得到了刘修率军奔向襄阳的消息,立刻找来了诸葛亮商议。

诸葛亮皱眉不语。

在诸葛亮看来,刘修若是奔丧,根本没有必要携带大军已经随军家属前往,除非是撤出邓县,进入襄阳驻扎,但是蔡瑁必然不可能放刘修大军进城,若如此刘修必然会控制襄阳,进而控制荆州,所以到时候蔡瑁只会让刘修一人进城,如果刘修到时候派兵攻打,于道义上说不过去,而且也不可能攻得下来。

那么唯有一个可能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脸色一变,大叫一声:“不好。”

刘备心里一紧:“军师何故惊诈?”

“我看刘修是想要逃。”诸葛亮沉声道。

“什么?”刘备吓了一跳,如果真的如诸葛亮所言,那就只剩自己一家来直面曹操兵锋了,到时候如果蔡瑁不相助,自己则必然兵败,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诸葛亮想通这一点,再联想起刘修这段时间的举动,立刻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说刘修怎么会突然从宛城撤军,想必他早就料到曹操会尽起大军于月底南征,所以借着探望刘景升为由,全军撤出宛城,而到了邓县之后便一直没有进入襄阳,其实他早就看出了蔡瑁的阴谋,只不过蔡瑁的阴谋却反而了成了他撤军的借口。”

“如今刘表新亡,刘修再次以奔丧之名,率军前往襄阳,这样可以堵住了天下人的嘴,如果蔡瑁拒绝其进入襄阳奔丧,则刘修便可以以此为由,不是自己不想尽孝,实乃蔡瑁不让,到时候便可将蔡瑁陷入不义,转嫁天下人的骂名,轻易的就化解了不利的局面。”

“刘修之所以带着物资以及随军家属,便是早会料到蔡瑁不会让大军进城,到时候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南撤,真是好算计啊。”诸葛亮额头微微冒出冷汗,想不到此子竟然将自己都欺骗了。

“可是刘修已经答应了与主公一起抵抗曹操,不会食言吧。”孙乾一旁听着诸葛亮的分析,一边回想着当初与刘修会谈,刘修信誓旦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